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静脉滴注用药引起的药品不良反应.方法 随机选取本院2015年4月~2017年1月间静脉滴注用药发生药品不良反应的8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药品不良反应的相关情况.结果 静脉滴注引起的药品不良反应涉及器官中,皮肤及其附件占比63.4%;免疫系统占比18.3%;循环系统占比7.3%;神经系统占比6.1%;消化系统占比4.9%.药品种类中,抗菌药物占比54.9%;中药静脉注射剂占比25.6%;血液系统用药占比2.4%;心血管系统用药占比4.9%;泌尿系统用药占比2.4%;免疫系统用药占比2.4%;神经系统用药占比3.7%;消化系统用药占比2.4%;抗肿瘤药占比1.2%.发生药品不良反应的时间≤10 min占比24.4%;10~20 min占比26.8%;20~30 min占比11.0%;30 min~1 h占比23.1%;1~4 h占比11.0%;5 h~1 d占比3.7%.静脉滴注用药常见药品不良反应主要包括呼吸困难、低血压、头痛、恶心、呕吐、心悸、面色苍白、水肿、瘙痒、寒战等类型.结论 给予静脉滴注用药时,稍有不慎便会引发多种药品不良反应,影响治疗效果,所以需加强对静脉滴注用药的监测,清除各类风险隐患,以降低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维护患者健康.  相似文献   

2.
刘日升  张雯 《中国热带医学》2011,11(9):1154-1155,1160
目的了解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情况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及药物安全性评价提供参考。方法对2008~2010年收集的630例不良反应报告表,分别从患者年龄、给药途径、药品种类、抗微生物药物类别、累及的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ADR多发生在大于60岁年龄组(23.81%);静脉滴注导致的ADR发生率最高,占71.59%;ADR发生率最高的为抗微生物药物,为62.54%,其中头孢菌素类药物最多,占118例;ADR的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为常见,占44.76%。结论引起ADR的因素有多方面,应加强ADR监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特点及规律。方法对162例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从患者性别、年龄、用药途径、药品类别、临床表现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62例ADR中,60岁以上老人ADR的发生率最高;不同给药途径中静脉滴注发生ADR的比例最高,为55.56%;药品种类以抗菌药物的ADR发生率最高,有91例,占56.17%;ADR的临床表现以皮肤系统损害最为多见,有79例,占48.77%;其次为胃肠系统损害及其他系统的损害。结论应高度重视药品不良反应(ADR),用药前要严格审查患者对药品的适应症,用药时规范操作,认真观察,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4.
钟建雄 《华夏医学》2013,26(3):557-560
目的:分析我院2011年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全年ADR共103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03例ADR报告中60岁以上年龄段发生率最高(36.89%),以抗菌药物引起ADR最常见(41.75%),静脉给药是ADR发生最常见的给药途径(80.58%),临床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害最多(36.36%),其中不合理用药引起ADR发生37例(35.92%)。结论:临床应提高合理用药水平,尽量减少或避免药品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5.
蒲洁华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16):2169-2170
目的:分析临床用药不良反应(hDR)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为临床合理规范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9年—2010年376例ADR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76例ADR共涉及10类药品,静脉滴注是引起ADR的主要给药途径,抗感染药发生率最高,其次是抗肿瘤化疗药。临床表现主要为消化系统损害,其次是皮肤损害。结论ADR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临床应加强ADR预防工作,以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统计我院2008~2011年临床上报ADR的类型、主要临床表现和药物分布情况,了解ADR的发生率,提醒医务人员,在使用药物时,要密切注意不良反应的发生,特别是在使用不良反应发生几率高的药物时,更要注意用药安全.方法对我院2008~2011年发生的药品不良反应的药品类型、药品分布、临床表现,进行分析,概括,总结,得出各类药物发生ADR的发生率.结果各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是不同的,其中抗生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云南省腾冲县人民医院药品不良反(ADR)应发生的一般情况及特点.方法 对我院收集2008-2011年的77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别对报告职业、ADR类型、患者的性别、年龄、给药途径、药品种数、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77例ADR报告中.以护士报告为主占72.73%,一般的ADR占88.31%,大予60岁的患者ADR发生率最高40.26%,其次是小于10岁的患者ADR发生率为23.37%;涉及药品34种;静脉滴注是引起ADR的主要途径,占85.71%;抗菌物药发生率ADR最高.占41.18%.以氟喹诺酮类及头孢菌素类最多,最常见ADR的临床表现是以皮肤及附件损害,占38.63%.结论 医务人员应重视ADR的报告及监测工作,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及静脉注射剂,重点关注特殊人群用药,减少ADR发生,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本院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机制与特点,为减少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用药安全性提供依据。方法:抽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我院各科室上报的ADR159例,根据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制定的标准,回顾性分析本院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与特点。结果:159例ADR报告中,年龄≤18岁的患者占13.84%,19~69岁的患者占66.67%,≥70岁的患者占19.50%,男女之比为1∶1.56,静脉给药所致ADR的百分率最高,占73.58%;其次是口服给药方式占20.13%;累及器官较多的依次是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37.43%,消化系统损害为25.67%,神经系统损害为14.44%。结论:ADR的发生与诸多因素有关,临床应安全合理使用药物,增强ADR监测意识,可有效降低ADR的发生率,促进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为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2009~2010年收集的35例ARD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5例ADR报告中静脉滴注是引起ADR的主要给药途径(91.43%),抗菌药物的发生率最高(37.15%).结论 ADR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临床应加强ADR监测工作,以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统计分析2013年抚州市药品不良反应情况,探讨合理有效的监测措施,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收集2013年全市208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从患者性别及年龄、药物种类、给药途径及抗感染药物种类等不同方面进行回顾性统计和分析。结果208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中,5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ADR发生率高于青壮年,51~60岁为41例(19.71%),60岁以上患者为55例(26.44%);抗感染类药物引起ADR发生率最高142例(68.27%);经静脉滴注给药是发生的主要途径173例(83.17%);抗感染类药物引起ADR的142例病例中,主要是头孢菌素类39例(27.46%)、喹诺酮类35例(24.65%)、青霉素类28例(19.72%)和大环类酯类24例(16.90%)。结论 ADR发生与患者的年龄、抗感染药物的使用以及静脉滴注的给药方式密切相关,各级监管部门和医疗机构应加强监测措施,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减少ADR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宁夏回族自治区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发生和分布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宁夏回族自治区药品不良反应中心2003-2009年收集的ADR报告。结果 13773例ADR中男性占49.38%,女性占50.62%;由抗微生物药物引起ADR例数最多,占46.74%,中成药第二,占25.54%;以静脉滴注给药引起的ADR居多,占65.88%。结论加强抗感染药的合理使用与管理,正确选择给药途径,减少和避免ADR的发生;同时加强ADR监测,逐步提高ADR报告质量。  相似文献   

12.
高祝  胥德中 《西部医学》2012,24(12):2419-2420
目的探讨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111例ADR的发生原因、表现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111例不良反应中,抗菌药物引起的ADR最多,占71.17%;ADR表现以皮肤附件损伤最为常见,占38.57%;以静脉滴注给药引发的ADR最多,占93.69%。结论应重视ADR的监测工作,特别重视抗菌药物和静脉滴注用药ADR的防治,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减少并尽量避免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宁夏回族自治区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发生和分布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宁夏回族自治区药品不良反应中心2003-2009年收集的ADR报告。结果 13773例ADR中男性占49.38%,女性占50.62%;由抗微生物药物引起ADR例数最多,占46.74%,中成药第二,占25.54%;以静脉滴注给药引起的ADR居多,占65.88%。结论加强抗感染药的合理使用与管理,正确选择给药途径,减少和避免ADR的发生;同时加强ADR监测,逐步提高ADR报告质量。  相似文献   

14.
659例药品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唐剑萍  吕和平 《西部医学》2011,23(6):1138-1140
目的掌握用药过程中的药品不良反应(ADR)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4~2010年间659例ADR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59例ADR报告中,抗微生物药物引起ADR最多,占总例数的43.39%;ADR表现以皮肤附件损伤最为常见,占总例数的31.83%;以静脉滴注给药引发的ADR最多,占总例数的89.22%。结论应高度重视ADR的监测工作,加强合理用药,特别是抗微生物药物的合理用药教育,慎用静脉注射剂,减少和避免ADR的发生,保证临床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我院2012年收集的110例不良反应报告汇总,分析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发生特点及相关因素;通过对ADR上报范围及趋势的分析,进一步促进我院ADR监测工作的进步。方法采用病例回顾性研究的方法,总结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特点及上报特点。结果 14岁以下及45岁以上年龄段占比例较高;男性与女性ADR发生率大致相同;静脉滴注给药途径引起ADR的比例较高;涉及的药品以抗肿瘤药物、抗菌药物和中成药制剂居多;2012年ADR上报数量及质量较往年显著提高,药师上报ADR数量居首。结论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受人口学因素、给药途径、药品差异等多种因素影响,临床应用中应以患者为中心,充分发挥医、护、药多种职业的协同优势,加强防患意识,做好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和上报工作,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6.
靳蓉  赵柏丽 《基层医学论坛》2016,(36):5170-5171
目的 了解妇幼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并对其原因进行分析,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对临床上报的175例药品不良反应进行归纳统计和综合分析.结果 175例ADR报告中,共涉及79种药物,其中以抗菌药物引起的ADR最为多见(占41.41%);其次为妇产科用药(占14.65%).静脉滴注给药引起的ADR为107例,占61.14%;ADR主要临床表现为皮肤和其附件损害(67例,占总数的36.61%);其次为消化系统损害(64例,占34.97%).结论 ADR的发生与诸多因素有关,医务人员应强化合理用药意识,加强不良反应的监测与报告,以便保障妇女儿童的药物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2011年笔者所在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为深入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2011年医院上报的313例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ADR病例男女比例为l:1.20;ADR发生于各个年龄组,10岁年龄组中ADR病例占23.32%(73例);一般或常见的ADR占91.69%(287例);以静脉给药的方式引发的ADR为主,占85.62%(268例);抗感染药物引起ADR为最多,占总数的70.93%(222例);临床表现以皮肤及附属器官损伤最常见,占78.59%(246例)。结论:加强ADR监测工作,可促进合理用药,保障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的方法,对我院2013年上报的64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4例ADR报告中60岁以上人群所占比例最大,引发ADR的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给药为主,涉及的药品中,最易引起ADR的药物为抗菌药物,构成比为54.69%,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所占比例最高,构成比为41.86%。结论应重视ADR监测工作,以提高合理用药水平,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呼吸系统疾病住院患者治疗期间用药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为实施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临床药师参与临床查房、实施全程化药学监护等措施,对2010年6月至2011年4月间呼吸系统疾病住院患者用药情况进行监测,对不良反应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呼吸系统疾病住院患者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率为13.28%,占同期医院ADR总例数的43.05%;发生ADR的患者年龄明显高于未发生ADR者;ADR发生率较高的药物为抗感染药物、抗肿瘤药物、抗结核药物;ADR临床表现主要有皮肤损害、神经肌肉反应、消化道反应、肝功能损害等.结论 ADR的发生与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年龄、用药特点及既往药物过敏史密切相关;临床药师应加强与医护人员的协作,明确ADR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20.
521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s,ADR)的特点和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2009年收集的521例ADR病例的临床资料,分析ADR患者的性别、年龄分布,用药途径、临床表现,单一、合并用药ADR的发生率以及ADR的治疗结果等。结果:男性ADR发生率(282/521,54.13%)高于女性(239/521,45.87%),儿童及老年患者发生率较其它年龄段高(326/521,62.57%);334例ADR由抗微生物药物引起(334/521,64.11%),443例由静脉滴注引起(443/521,85.03%);ADR常见临床表现为皮疹、瘙痒、寒战、发热等,严重病例较少,联用药物越多,引发ADR几率越高;经治疗521例ADR患者好转、治愈率达98.08%。结论:加强ADR监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高临床监护水平,可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