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儆  程红 《中医学报》2019,34(4):877-880
目的:观察芒针合谷透后溪穴联合康复训练对中风偏瘫患者手部功能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80例中风偏瘫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芒针合谷透后溪穴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手肌力部分(neurological impairment degree of hand muscle strength,NDS)评分、Fugl-Meyer手功能部分(Fugl-Meyer hand function,FMA)评分、日常生活能力和生存质量。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NDS和F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NDS评分低于对照组,FM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进食、洗澡和修饰等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生存质量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生存质量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芒针合谷透后溪穴联合康复训练可明显改善中风偏瘫患者的手部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分析经筋刺法在中风偏瘫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湖北省中医院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期间的中风偏瘫患者共64例,随机分为经筋刺组、普刺组,依次采用相应疗法,比较中风偏瘫治疗总有效率,以及运用相关评分指标进行疗效评价。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各项评分比较(P0.05),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经筋刺组各方面均高于普刺组(P0.05)。结论经筋刺法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肢体运动的功能、日常生活及活动能力,可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头皮针联合有氧运动对中风偏瘫患者心肺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47名中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23例,试验组24例,共脱落7例,2组实际各完成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试验组在康复治疗基础上给予头皮针联合有氧运动,2组共治疗4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Fugl-Meyer量表评分、Barthel指数以及峰值摄氧量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2组Fugl-Meyer量表评分、Barthel指数以及峰值摄氧量均较治疗前明显提升(P均<0.05),且试验组上述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头皮针联合有氧运动有助于改善中风偏瘫患者运动及心肺功能,并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4.
刘晓娟 《中医学报》2011,(7):893-894
目的:观察芒针透刺配合温针灸治疗中风后尿潴留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中风后尿潴留患者120例,随机年均分为2组,治疗组60例,采用芒针透刺配合温针灸治疗.对照组60例,采用单纯针刺法.均治疗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有效率100%;对照组有效率90%,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芒针透刺配合温针灸...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康复护理干预对针药结合治疗中风偏瘫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6年1月-2017年1月于本院治疗的88例中风偏瘫患者分为例数均为44例的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取针刺结合中药治疗,观察组在治疗的同时实施康复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治疗前后两组的运动功能及总体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两组Fugl-Meyer评分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前后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Fugl-Meyer评分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较明显(P0.05)。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0.91%(40/44),较对照组的70.45%(31/44)更高(P0.05)。结论对针药结合治疗中风偏瘫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其运动功能及治疗效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头皮针结合语言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运动性失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丽水市中医院康复科2016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中风后运动性失语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信封法分为对照组(n=40)与观察组(n=40),对照组予语言康复训练,观察组联合头皮针治疗,疗程均为4周。治疗结束后评价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语言功能、实用交流能力,记录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语言能力一般情况、听理解、复述、说、阅读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日常生活交流能力检查(CAD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晕针2例、出血1例、血肿1例,均为轻度。结论:头皮针结合语言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运动性失语效果显著,可有效提升患者语言功能及实际交流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和研究针灸结合康复医学在中风偏瘫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对我院收治的100例中风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奇偶数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50)和研究组(n=50),对照组给予康复治疗,观察组给予针灸结合康复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运动功能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灸结合康复医学进行治疗中风偏瘫患者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也减轻患者及其家庭的经济压力,能够明显改善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中风偏瘫患者应用针灸配合康复训练进行治疗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112例自2015年9月至2016年7月间在我院接受中风偏瘫治疗的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对患者进行分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6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取普通方法治疗及针灸治疗,研究组患者同时采取常规康复治疗以及针灸治疗。结果:治疗前,研究组和对照组Fugl-Meyer、Barthel评分均没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上述观察指标均发生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上述观察指标差异显著(P0.05)且研究组患者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2.86%,共52例患者治疗有效,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53.57%,共30例患者治疗有效,两组临床疗效可见显著差异(P0.05)。结论:给予中风偏瘫患者针灸配合康复训练能够使患者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以及临床疗效得到提高。值得将其广泛的应用推广至临床治疗中。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项针配合舌针治疗中风后假性球麻痹吞咽功能障碍的效果。方法选取近一年我院收治的中风后假性球麻痹吞咽功能障碍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20例,采用吞咽神经和肌肉点刺激仪治疗,观察组2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项针配合舌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没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和随访期,观察组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项针配合舌针治疗能明显改善中风患者的吞咽功能障碍情况,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针灸配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偏瘫的疗效。方法:选择80例中风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38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运动能力、生活能力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48.95%(P0.05);Fugl-Meyer评分值、Barthel指数值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针灸配合康复训练治疗可优化中风偏瘫患者的治疗结局,提升运动能力及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调和阴阳经刺法治疗缺血性中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至016年7月期间收治的61例缺血性中风痉挛性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调和阴阳经刺法)32例和对照组(常规康复治疗)29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后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ADL评分和Fugl-Meyer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两组相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同样高于对照组(93.7%82.8%,P0.05),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缺血性中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治疗当中,调和阴阳经刺法的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建议在临床上予以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中药湿热敷配合综合康复手段治疗中风偏瘫后肩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中风偏瘫后肩痛患者12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采用综合康复手段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湿热敷治疗。评价两组治疗前、后以及两组治疗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镇痛效果评分、简化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结果VAS疼痛数字评分、简化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治疗后两组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治疗后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7%,明显优于对照组(75.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11.234,P〈0.05)。结论中药湿热敷配合康复能促进中风患者偏瘫肩痛疼痛及上肢运动功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浅刺法合灸法配合康复训练对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经筛选共107例病人纳入观察。随机分两组,治疗组54例,采用浅刺针法合灸法;对照组53例,采用传统针法。两组治疗后均行康复训练。每周连续治疗5次,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共20次。两组均于治疗前后予改良Ashworth(MAS)分级量表评分比较患肢肌张力,Fugl-Meyer(FMA)评测量表比较其运动功能。结果:治疗前两组上下肢MAS及FMA评分均无差异。治疗后治疗组上肢M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而下肢两组之间无差异(P0.05),FMA评分治疗组上下肢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浅刺法合灸法配合康复训练能更有效地缓解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肌痉挛,并提高其运动功能,尤其对上肢较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头皮透刺电针疗法、穴位注射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中风后遗症患者20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00例应用双侧头皮透刺疗法加电针,对照组100例应用双侧头皮透刺疗法,两组均结合体针及穴位注射治疗6个疗程,观察疗效,并观察随访3个月后疗效.结果 治疗组疗程结束后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个月后随访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该联合疗法治疗中风后遗症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中风后遗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值得继续深入研究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析通窍活血汤联合夹脊穴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筛选出的69例患者纳入临床观察,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中药组、观察组,每组23例。对照组予常规对症治疗并配合康复训练,中药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通窍活血汤,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通窍活血汤联合针刺夹脊穴治疗。治疗时间均为4周,治疗前后运用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MBI)比较其日常生活能力,改良Ashworth痉挛分级量表评分(MAS)比较其患肢肌张力状况,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比较其运动功能情况,且比较各组之间临床疗效,记录各组患者不良反应状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3%,高于中药组的73.9%及对照组的56.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各组MBI、MAS、F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药组和观察组MBI、FM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高于中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药组和观察组MAS评分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低于中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窍活血汤联合夹脊穴能够有效改善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情况,提高患者肢体行动能力以及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并研究益气活血法治疗缺血性中风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缺血性中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及康复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法,包括中药汤剂及针刺治疗。两组均治疗8周后进行疗效分析,比较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指数评分和Fugl-Meyer运动功能(FMA)疗效。结果:在临床疗效方面,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后ADL指数评分比较有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后Fugl-Meyer运动功能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益气活血法治疗缺血性中风偏瘫疗效显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眼针结合运动功能训练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住院的缺血性中风患者10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3例,治疗组予以眼针结合运动功能训练治疗,对照组予以舒血宁加西药常规治疗。7 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33%,明显优于对照组73.58%,P0.05;治疗组治疗后运动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评分,P0.05。结论:眼针结合运动功能训练治疗缺血性中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针刺结合现代康复技术对于中风偏瘫痉挛状态康复的作用。方法:将80例中风偏瘫痉挛状态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分期整体针刺疗法"中痉挛期的针刺方法配合现代康复治疗技术,对照组采用现代康复治疗技术,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2月末采用改良Ashworth肌痉挛评定量表,简化Fugl-Meyer(FMA)运动功能评分法,Barthel指数分别评定肌痉挛,运动功能水平,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治疗后两组偏瘫肢体痉挛及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均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治疗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进入分离运动期(BrunnstromⅣ期)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单纯使用现代康复技术相比,现代康复技术结合针刺治疗对于中风偏瘫痉挛状态的康复具有更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眼针与中药结合治疗中风偏瘫的疗效。方法:将59例中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眼针结合中药治疗组(简称治疗组)和单纯中药治疗组(简称对照组)。治疗组每日行眼针疗法日1次,早晚服中药各1次。对照组单纯服中药早晚各1次。2周为1个疗程,经治疗4周后,用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中医证候量表进行疗效判定。结果:治疗组能明显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中医临床症状。与对照组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眼针结合中药治疗中风偏瘫疗效明显优于单纯中药治疗。  相似文献   

20.
头针运动疗法配合子午流注巨刺法治疗中风后遗症12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头针运动疗法配合子午流注巨刺法对中风患者运动功能和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方法将240例中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分别运用头针运动疗法配合子午流注针法和常规针法治疗,观察2组患者运动功能症状评分(FMA)和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结果同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FMA评分值比较,2组差异均有高度统计意义(P0.01);2组治疗后比较,两评分值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组改善明显。结论头针运动疗法配合子午流注巨刺法对改善中风后遗症患者的神经功能和运动功能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