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目的:研究观察有限椎板减压内固定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选取就诊的40例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根据复杂程度,将患者分为A组(19例)和B组(21例)。A组患者使用有限椎板切除椎管减压术;B组患者采用有限椎板切除减压并脊柱融合内固定术。手术后,用日本骨科学会(JOA)15分法进行评分和改善率的计算。结果:根据JOA评分,最后一次随访时A组和B组的改善率分别为(60.3%±30.1%)和(63.5%±25.8%),优良率分别为81%和83%,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不同的病情使用相应的有限椎板减压内固定治疗术是一种可靠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有限椎板减压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创手术是现代医学发展的趋势,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方面,“小切口”、“间盘镜”等手术已取得良好效果,并被大家所公认。我院在熟练掌握微创手术操作技术的基础上,采用“双侧开窗”的微创手术。自2000年4月~2004年4月治疗节段性腰椎管狭窄患者84例,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 ,是老年人的常见疾病。传统的全椎板、半椎板切除减压 ,对腰椎稳定性破坏大。我院自1997~ 2 0 0 1年 ,用节段性椎板开窗减压的方法 ,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 32例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32例中 ,男 18例 ,女 14例 ;年龄 5 5~ 86岁 ,平均 6 6岁。一节段狭窄 19例 ,二节段狭窄 8例 ,三节段狭窄5例。合并高血压、心脏病 5例 ,糖尿病 2例 ,呼吸道感染 2例。间歇性跛行 18例 ,腰腿痛 8例 ,下肢麻木 6例。中央椎管狭窄 2 0例 ,侧隐窝狭窄 6例 ,混合性狭窄 6例。合并椎间盘突出 10例 ,腰椎节段性不稳 3例…  相似文献   

4.
孟春力  周成亮 《医学综述》2014,20(19):3622-3624
目的研究有限椎板切除椎板减压术与全椎板切除椎间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将内蒙古自治区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75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纳入研究,其中35例接受有限椎板切除椎板减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观察组,40例接受全椎板切除椎间融合内固定术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以及手术前后的腰痛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93.8±17.4)min vs(148.2±26.9)min,t=5.982、P<0.05]、术中出血量[(42.8±9.3)mL vs(104.9±19.4)mL,t=8.782,P<0.05]、术后下床活动时间[(4.2±0.9)d vs(7.3±1.8)d,t=6.985,P<0.01]、住院总时间[(7.5±1.3)d vs(12.4±3.1)d,t=7.227,P<0.05)]及住院总费用[(4.6±0.8)万元vs(12.4±2.8)万元,t=10.856,P<0.05)]均低于对照组;术后1个月时两组患者疼痛数字评价量表评分评分[(8.3±1.1)分vs(8.1±1.5)分,t=0.893,P>0.05]、日本骨科学会腰痛量表评分评分[(4.2±0.8)分vs(4.3±1.0)分,t=0.683,P>0.05]及改善率[(61.3±11.4)%vs(60.9±13.2)%,t=1.423,P>0.0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1年时,观察组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改善率及JO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全椎板切除椎间融合内固定术相比,有限椎板切除椎板减压术能够减小手术创伤,改善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5.
黄兆钢  吴良绍 《医学综述》2013,19(7):1339-1341
目的探讨椎板开窗减压治疗节段腰椎管狭窄症(LSS)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1年10月恩施州中心医院收治的经椎板开窗减压治疗的43例LS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应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视觉模拟评分(VAS)及Beaujon功能评分法进行主客观评估,评价疗效。结果全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随访0.5~1年。ODI、VAS和Beaujon评分均有显著改善(P<0.05),日本矫形外科协会标准的优良率为93.02%。结论椎板开窗减压操作简便、安全,对椎体稳定性影响小,疗效满意,是治疗LSS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单纯减压及内固定术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的疗效。方法:随机抽取2005年1月至2006年1月来我院诊治的退行性腰椎管狭窄患者56例,所有患者均经过正规保守治疗结果不明显。根据腰椎管狭窄的所致的症状部位及分型标准,将56例患者分为两组,即单纯减压组和单纯减压联合内固定术组。并对手术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随访8个月至5年,将随访反馈的数据采用日本骨科学15分法进行改善率分析得知,两组改善率分别为57.4±32.5%及63.7±24.3%,两组优良率分别为65%及82%,两组数据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在退行性腰椎管狭窄治疗中,应用单纯减压及内固定术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并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是一种较为可靠的手术方式,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7.
8.
目的观察经椎板间隙扩大减压结合腰椎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探讨该术式较全椎板减压术的优势。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09年3月腰椎管狭窄症患者25例,均应用经椎板间隙扩大减压结合腰椎融合内固定术治疗。结果术后1天JOA评分改善率25%~100%,平均63.5%,3个月随访时JOA评分改善率34%~100%,平均72.3%,术后及随访时JOA评分均较术前有显著提高(P0.05)。随访时X线平片,所有病例均无腰椎不稳征象,内置物无松动、断裂、变形。结论经椎板间隙扩大减压结合腰椎融合内固定术是一种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有效方法,能够减少全椎板切除减压带来的术后腰痛等问题;其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椎板开窗减压术对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的疗效。方法:对笔者所在科收治的56例行椎板开窗减压术的退行性腰椎管狭窄患者进行观察,并随机抽取笔者所在科同期行椎板切除减压术的53例进行对照。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住院时间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18个月,开窗组优良率87.5%,切除组优良率71.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窗减压术最大限度的保留腰椎后部结构,对维持腰椎的形态和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是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的有效术式,近期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张辉  汪宝军  葛占洲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27(6):1020+1061-1020,1061
笔者自2008年6月-2009年6月对36例65岁以上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进行了全椎板切除、髓核摘除、椎间植骨、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治疗,疗效满意,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减压、融合、内固定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方法的讨论.方法:通过32例腰椎管狭窄应用临床检查,影像学及术中所见病理改变紧密结合,查明与临床有关病理所在,进行选择减压,融合和内固定术.结果:术后随访8个月~9年,按日本骨科学会(JOA)下腰痛评分标准评价:优24例,良6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93.75%.结论:应根据腰椎管狭窄症不同的病变特点进行减压、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对腰椎稳定性影响时应做融合内固定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椎管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老年性椎管狭窄患者60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减压内固定组和减压后内固定融合组,各30例.观察JOA评分、腰腿痛VAS评分、并发症和随访情况.结果 本研究中术后2年减压内固定组优良率为86.7%,减压后内固定融合组优良率为90.0%,2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4年减压内固定组优良率为46.7%,明显低于减压后内固定融合组的8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年、4年减压后内固定融合组的腰痛VAS评分、椎间高度明显优于减压内固定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减压内固定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3.3%低于减压后内固定融合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减压后内固定融合术远期效果好于减压内固定术,但椎板减压加内固定术并发症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椎板减压椎体内固定后路植骨融合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合并腰椎不稳的疗效。方法:共48例患者,男30例,女18例;年龄45岁~75岁,平均63岁;病变部位:L3-4间隙8例,L4-5间隙18例,L5S1间隙15例,两间隙及其以上7例。术前常规摄腰椎正侧位、双斜位,腰椎过伸过屈动力位片,CT及MRI,了解椎管狭窄及椎体滑移程度,经腰椎后入路方法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全椎板或半椎板减压,撑开提拉复位(或不复位),将减压的脊突、椎板骨质修整成条粒状,量少可用人工骨在椎管后外侧横突间植骨。术后六周带腰围下床活动。结果:本组随访时间6月至4年,48例患者术后均拍片复查,随访结果X线片显示横突间植骨融合良好,复位无丢失,螺钉无折断。本组优22例,良,24例,可,2例,优良率96%。结论:椎板减压椎体内固定后路植骨融合是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合并腰椎不稳的一种有效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后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用于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78例疗效。方法:选取接受治疗的78例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作为研究病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全椎板减压术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比较各项评分、优良率以及术后邻近节段退变(ASD)发生率等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JOA评分、ODI评分、VAS评分、优良率、ASD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可以显著地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适合临床长期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究椎管减压椎间植骨融合(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PLIF)内固定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lumbar spinal stenosis, LSS)的效果。方法 选取84例LSS患者,按手术方案分为A组和B组,各42例。A组接受椎管减压PLIF内固定术治疗,B组接受减压内固定术治疗。比较2组手术效果、手术前后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影像学指标(椎体滑移度、滑脱角、椎间盘高度)、炎症指标[白细胞介素-1α(IL-1α)、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血清亮脑啡肽(LEK)、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前列腺素E2(PGE2)水平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A组患者手术优良率为97.62%,高于B组的80.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A组患者JOA评分高于B组,VAS评分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A组患者椎体滑移度、滑脱角低于B组,椎间盘高度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A组...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探讨全椎板切除脊柱内固定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将株洲市二医院90例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纳入本研究,随机分组。A组患者接受半椎板切除手术治疗,B组接受全椎板切除脊柱内固定治疗。术后随访1年,以VAS评分、JOA评分评价2组手术效果的差异性。结果与术前比较,所有患者术后VAS评分均有所下降,对比2组术后VAS评分发现,B组明显低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2组JOA评分优良率发现,B组明显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全椎板切除脊柱内固定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可明显缓解疼痛症状、改善下肢功能,值得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施建辉 《吉林医学》2014,(36):8015-8016
目的:分析全椎板切除脊柱内固定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DLSS)的临床疗效。方法:两组患者入院后立即对病情进行观察,并同时根据病情检查结果行手术治疗,术中实施全身麻醉或局部麻醉,根据神经受压部位取俯卧位或侧卧位;采用部分椎板切除术治疗对照组患者,观察组的治疗方法为全椎板切除脊柱内固定术。结果:观察组的优良率为85.29%,对照组为55.88%,观察组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全椎板切除脊柱内固定手术治疗DLSS患者,能够获得显著疗效,可以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全椎板切除脊柱内固定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9月~2014年9月期间收治的184例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半椎板切除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全椎板切除脊柱内固定治疗。术后进行2年随访,并采用 JOA 和 VAS 评分评价两组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与手术前比较,术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 VAS 评分均减少,术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 VAS 评分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两组 JOA 评分发现,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方面全椎板切除脊柱内固定法临床治疗效果明显,能有效的缓解患者疼痛以及改善患者下肢功能,该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全椎板切除脊柱内固定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9月~2014年9月期间收治的184例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半椎板切除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全椎板切除脊柱内固定治疗。术后进行2年随访,并采用JOA和VAS评分评价两组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与手术前比较,术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VAS评分均减少,术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VAS评分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两组JOA评分发现,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方面全椎板切除脊柱内固定法临床治疗效果明显,能有效的缓解患者疼痛以及改善患者下肢功能,该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