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为了提高颈椎管狭窄并颈椎损伤患者术后的护理效果,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本研究对颈椎管狭窄并颈椎损伤患者术后的护理措施进行简要的阐述和分析~([1])。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2014年7月起到2016年7月期间本院收治的所有颈椎管狭窄并颈椎损伤患者,选取其中的68例作为本次的研究观察对象,根据不同的护理方法将这68例患者分为常规组34例和综合组34例,常规组34例患者中,男性24例,女性  相似文献   

2.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4):82-84
目的 研究颈椎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颈椎管狭窄并颈椎损伤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颈椎管狭窄并颈椎损伤患者,将60例患者应用计算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其中,实施单纯颈前路减压手术治疗为对照组,采用颈椎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为观察组。对比两组颈椎管狭窄并颈椎损伤患者的JOA评分和脊髓功能改善率。结果观察组颈椎管狭窄并颈椎损伤患者术后1个月和术后1年的JOA评分、术后6个月和术后1年的脊髓功能改善率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更具优势(P0.05)。结论对颈椎管狭窄并颈椎损伤患者应用颈椎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有利于其颈椎功能和脊髓功能的改善,效果较为理想,适合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颈椎损伤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将颈椎损伤术后的患者进行治疗,总共收治了74例患者。作为本文主要得研究目标。按照研究的需要,采取随机分配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进行对比观察。对照组在术后采取的常规式护理方式,而观察组是将常规护理与舒适护理结合起来进行实施。对对照组与观察组的患者在术后发生的并发症,以及护理满意度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出现的肺部感染、发生的胸部疼痛发生率相对对照组而言,有非常明显的下降(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1.9%,对照组为78.4%,观察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颈椎损伤患者术后临床护理中,采用舒适护理能减少颈椎损伤患者术后发生的并发症,使护理服务质量及患者的满意度得到提高,非常值得在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颈椎骨折伴脊髓损伤的术后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颈椎骨折伴脊髓损伤行手术治疗患者74例依据随机平均原则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术后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术后采取细节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并发症情况、颈椎JOA评分、住院时间等情况进行记录与分析。结果观察组护理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JO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颈椎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术后采取细节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升临床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并探讨脊柱骨折伴颈椎脊髓损伤的围手术期护理管理方法与效果。方法本研究纳入2014年1月~2015年2月期间我院住院部所收治的脊柱骨折伴颈椎脊髓损伤患者共60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全方位护理。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后脊髓损伤的恢复情况,同时统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脊髓损伤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67%(2/30),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脊柱骨折伴颈椎脊髓损伤患者围手术期通过实施全方位护理,能够改善术前状态,密切术中配合,促进术后康复,相较于传统护理模式可提高脊髓损伤恢复情况,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价值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颈椎管狭窄症采取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铆钉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6年1月期间就诊并确诊为颈椎管狭窄症患者65例,其中有33例患者采取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观察组),有32例患者采取高架桥式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对照组),详细记录其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并统计其术后椎管塌陷率,颈椎后弓畸形发生率及骨融合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及手术出血量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后椎管塌陷率、颈椎后弓畸形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观察组骨融合率较对照组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颈椎管狭窄症患者的治疗,采取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较好,可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椎弓根螺钉固定结合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治疗颈椎管狭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9月-2014年9月期间收治的46例颈椎管狭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3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颈椎弓根螺钉固定结合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进行治疗,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有效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术后6个月JOA评分改善率和颈曲角度等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椎弓根螺钉固定结合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在颈椎管狭窄治疗方面临床效果显著,且能有助于患者颈部神经功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采用"锚定法"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合并颈椎管狭窄的颈椎过伸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合并颈椎管狭窄的颈椎过伸伤患者68例,所有患者均施行"锚定法"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分别记录患者手术前、出院前及最终随访时的美国脊柱损伤协会(ASIA)残损分级和神经功能评分,计算神经功能改善率,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手术患者最终随访脊髓损伤分级平均较术前升高1级,神经运动及感觉功能评分亦有显著提高(P<0.05)。术后主要并发症为颈椎轴性疼痛(8例),颈椎僵硬及颈椎曲度变化(3例),C5神经根麻痹(1例),无术后再关门情况发生。结论采用"锚定法"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合并颈椎管狭窄的颈椎过伸伤,充分解除脊髓和神经根压迫、改善神经功能,最大限度兼顾颈椎稳定性和颈椎活动度的保留,有效防止术后再关门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优质护理模式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PICC置管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救治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120例,均进行PICC置管治疗。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强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通过不同护理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观察组护理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干预后患者对护理满意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进行优质护理服务疗效能够对患者病情发展速度得到控制,降低患者不适症状,保证治疗的有效性,并减少颅脑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颈椎骨折脱位合并骨髓损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行手术治疗的急性颈椎骨折脱位合并骨髓损伤患者70例依据随机平均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35例患者围手术期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35例患者实施全方位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Frankel脊髓分级等情况进行观察与分析。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Frankel脊髓分级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性颈椎骨折脱位合并骨髓损伤患者的围手术期采取全方位护理干预措施能取得显著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行宫颈椎切术治疗的患者术后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对出院后阴道出血的影响。方法:将60例行宫颈椎切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于术后给予常规护理(对照组)及术后给予综合护理(观察组),每组患者30例,对比两组出院后阴道出血情况。结果:对照组出院后共发生阴道出血22例,占73.33%,而观察组出院后共发生阴道出血21例,占70.00%。两组阴道出血总发生率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发生阴道出血者阴道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出血时间同样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方式可显著改善行宫颈椎切术出院后阴道出血情况。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颈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颈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脊柱外科收治的62例颈椎管狭窄症患者根据手术方法分为30例对照组和32例观察组,前者给予单纯前路减压手术治疗,后者给予颈前后路联合手术进行治疗,统计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JOA得分并计算改善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87.5%)明显高于对照组(63.3%),术后2周后及14个月对患者随访,观察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的平均改善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颈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颈椎管狭窄症,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肝胆管结石肝叶切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9月于商丘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行肝叶切除手术的肝胆管结石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普外科常规护理,观察组按临床护理路径执行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后心理状态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后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按临床护理路径执行护理措施有助于改善肝胆管结石肝叶切除患者的心理状态,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术后康复,临床普及价值高。  相似文献   

14.
刘思语 《黑龙江医学》2019,43(6):672-673
目的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偏瘫肢体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在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术后肢体偏瘫患者中选取72例进行研究,并严格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对照组36例和观察组36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总满意度分别为72.22%和94.44%,观察组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8.89%,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34%,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术后肢体偏瘫患者效果明显,可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和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颈椎创伤前路手术术后早期并发症对患者脊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对2010年3月~2014年3月期间在我院进行颈椎创伤前路手术6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在这62例患者中,我们将没有出现术后早期并发症的37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出现术后早期并发症的2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脊髓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脊髓功能的恢复情况明显优于观察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颈椎创伤前路手术术后早期并发症对患者脊髓功能的恢复有十分不利的影响。医护人员应对颈椎创伤前路手术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护理,以减少其发生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几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康复护理用于预防颈椎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接收的120例颈椎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术后在基础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下肢DVT、肺栓塞发生率以及各项凝血指标水平。结果实验组的下肢DVT发生率(1.67%)、肺栓塞发生率(0%)低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在血小板计数(BPC)、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和D二聚体(D-D)凝血指标水平显示较对照组低凝,实验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为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康复护理能够降低颈椎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术后下肢DVT发生率,并且患者术后的凝血状态得到改善,护理总满意度提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外伤性颈椎骨折并脊髓损伤患者的术后整体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外伤性颈椎骨折并脊髓损伤患者76例,依据随机平均原则划分为参照组38例与研究组38例。参照组38例患者在术后行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38例患者行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颈椎JOA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进行记录与分析。结果研究组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的颈椎JOA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外伤性颈椎骨折并脊髓损伤患者术后行综合护理干预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可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改善病情,提升临床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围手术期呼吸系统的护理对策。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40例颈椎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均匀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围手术期呼吸系统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比较两组患者实验数据发现,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较高。结论:对颈椎损伤患者实施围手术期呼吸系统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提高临床护理效果,提升患者满意度,在实际应用中具有深刻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如何提高颈椎疾患术后护理质量,减少护理并发症的发生.方法:收集1999年10月~2009年1月需行颈椎椎弓根固定的患者56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83例,观察组采用个性化治疗方案,对照组应用传统方法治疗护理,对比其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及预后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的围手术期护理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8例行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平均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患者在围术期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34例患者围术期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手术前后临床指标变化差值、术后并发症及护理满意度情况进行统计与比较。结果实验组手术前后各项临床指标差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行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的患者围手术期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以保证手术中生理指标平稳,促进手术顺利进行,并且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的风险,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