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组合检测丙肝抗体和丙肝核心抗原并联合丙肝RNA在丙肝临床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13 117例患者进行HCV抗体和HCV抗原组合检测,对两种方法中的阳性标本进行HCV-RNA确证检测。结果:13 117例患者中,丙肝抗体阳性188例,丙肝核心抗原阳性52例,其中丙肝抗体和核心抗原均阳性者48例,单独核心抗原阳性4例,总阳性数192例。丙肝抗体阳性188例中HCV抗体阳性标本中有121例HCV-RNA阳性,检出率为64.4%;有48例HCV-c Ag阳性,检出率为25.5%(48/188)。丙肝抗体和核心抗原均阳性者HCVRNA阳性45例,检出率为93.75%;单独核心抗原阳性4例中有3例HCV-RNA阳性,检出率75%。结论:抗-HCV和HCV-c Ag组合作为HCV感染初筛实验联合HCV-RNA确证检测,对HCV感染患者阳性检出率更高,假阳性率更低,可作为临床对HCV感染患者早期诊断和治疗的有效检验程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病毒(HCV)核心抗原在丙肝检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00份HCV感染患者血清标本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标本经丙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HCV-RNA)检测均为阳性,给予HCV、HCV-cAg检测,比较检测结果符合率。结果 HCV核心抗原测定符合率为93.0%,抗-HCV抗体检测符合率为81.0%,HCV核心抗原测定法符合率明显高于抗-HCV抗体检测法,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HCV核心抗原检测丙肝具有更高的检出率,应用价值较高,且操作便捷、成本低,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陈中友 《吉林医学》2013,34(15):3000
目的:分析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酶联免疫吸附法在血液透析患者HCV感染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疑似丙型肝炎的感染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应用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酶联免疫吸附法和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测定HCV核心抗原、抗-HCV、HCVRNA。结果:抗-HCV阳性者66例,HCV RNA与HCV核心抗原均为阳性者53例,三种检测均为阳性者36例;抗-HCV为阴性、HCVRNA与HCV核心抗原均为阳性者1例。三种抗原的阳性率分别为66%、54%、63%。HCV RNA阳性患者中检测出HCV核心抗原阳性样本符合率为68.51%。结论:HCV核心抗原是HCV早期感染的重要标志,加强对其诊断有利于丙型肝炎的早期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4.
丙肝病毒核心抗原与丙肝病毒抗体检测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应用酶联免疫法(ELISA法)分别检测丙肝病毒核心抗原(HCV-cAg)和抗体(HCV-Ab),了解丙肝病毒核心抗原检测的意义.方法 采用丙型肝炎病毒(HCV)游离核心抗原试剂盒,对来自某院人院前或手术前筛查的100例临床样本和30例丙肝抗体阳性患者的血清样本进行HCV-cAg检测.结果 100例筛查样本HCV-Ab均为阴性.HCV-cAg阳性2例;HCV-cAg阳性率2%;30例HCV-Ab阳性的样本检出HCV-cAg阳性10例.HCV-cAg阳性率为33.3%.结论 HCV核心抗原检出时间早于抗体,HCV-cAg检测试剂盒可作为HCV抗体检测的补充试剂,尤其对术前HCV筛查的患者联合应用更具有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对国产HCV抗体分片段酶联免疫检测试剂与进口第三代抗-HCV检测试剂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抗体的研究来了解丙肝病毒抗体单片段检测的意义。方法 采用国产基因重组表达的丙型肝炎病毒不同区(C、NS3、NS4、NS5)特异性抗原分别包被酶标板,以间接EIA法检测75例丙肝患血清中不同区特异性抗体。并以Ab—bott公司第三代抗-HCV试剂进行总抗体检测,同时做HCV—RNA检测。结果 75例血清中HCV不同区抗原片段NS3、HCV~C、NS4、NS5的抗体检出率分别为93.3%(70/75)、92.0%(69/75)、70.7%(53/75)、64.0%(48/75)。含2个片段以上的抗体检出率为94.7%(71/75);抗-HCV总抗体的检出率为98.7%(74/75);HCV—RNA检出率为77.4%(58/75)。结论 HCV不同区抗原片段的抗体检出率有差别,NS3、HCV—C检出率较高,其次为NS4、NSS。两种试剂有较好的相关性,HCV抗体单片段试剂可作为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抗体的补充试剂,单独片段抗体阳性具有一定意义,动态观察NS3、NS4抗体水平可预测IFN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病毒(HCV)核心抗原检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荧光探针法对临床HCV感染者血浆进行HCV-RNA检测,并用ELISA对标本进行HCV抗体和HCV核心抗原的检测。结果87例HCV感染者HCV-RNA的检出率为75%(65/87);HCV抗体的检出率为95%(83/87);HCV核心抗原的检出率为67%(58/87)。另有2例标本HCV抗体阴性,而HCV核心抗原阳性,HCV-RNA也为阳性。结论HCV核心抗原的检测对HCV感染的早期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HCV核心抗原在HCV感染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173例HCV感染患者血清和82例健康对照者血清,使用ELISA法分别检测抗-HCV、总的HCV核心抗原,使用荧光定量RT-PCR检测HCV RNA。[结果]173例HCV感染者抗-HCV均为阳性。HCV RNA阳性率为49.7%(86/173);HCV核心抗原阳性率为36.4%(63/173)。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6例HCV RNA阳性标本中,HCV核心抗原阳性60例(69.8%);HCV核心抗原阴性26例(30.2%)。82例健康对照者抗-HCV、HCV核心抗原、HCV RNA均为阴性。[结论]在没有HCV RNA检测资格的实验室,HCV核心抗原检测可作为病毒存在和复制的一个指标,作为抗-HCV检测的补充试验。  相似文献   

8.
张菊香 《西部医学》2011,23(6):1146-1146,1149
目的评价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和核心抗原(HCV-cAg)的酶联免疫检测结果在临床中的应用,选择适合基层医院开展的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血清学诊断方法。方法对来自我院的89例拟诊为丙型肝炎的患者同时进行抗-HCV、HCV-cAg双相检测。结果 89例拟诊为丙型肝炎患者中检出87例阳性,检出率为97.7%,84例抗-HCV阳性,53例两项检测同时阳性,5例抗-HCV阴性患者中,3例HCV-cAg阳性,2例HCV-cAg阴性。结论酶联免疫法联合检测抗HCV和HCV-cAg,简便易行,适合基层医院对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筛查,能减少漏诊,为临床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广西慢性肝炎、肝硬化及原发性肝癌患者中的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状况及HCV基因型别,评价HCV感染在上述肝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用第2代酶免疫试剂盒检测患者的抗-HCV抗体,阳性者再用型特异PCR方法检测HCV基因型.结果:186例原发性肝癌、38例慢性迁延性肝炎、30例慢性活动性肝炎、50例肝硬化及48例健康成人抗-HCV检出率依次为2.15%,5.26%,6.67%,2.0%和0,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9例抗-HCV阳性病例进行HCV基因分型,结果全部为Ⅱ型,其中2例同时伴有Ⅳ型感染.结论:广西慢性肝炎、肝硬化及原发性肝癌患者中HCV感染比例较低,主要为Ⅱ型感染.HCV在广西慢性肝炎、肝硬化、原发性肝癌发病中所起作用可能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0.
对一组219例已排除HAV、HBV、HEV、EBV、CMV、药物及中毒等原因引起的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同时检测第二代抗-HCV、第三代抗-HCV及HCV-RNA。结果显示:该组患者上述三种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标志物的检出率分别为50.0%、59.0%及51.6%,合计HCV的感染率为74.0%。三者之间的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检测多种HCV的血清标志物可以明显提高HCV的检出率。有输血史及无输血史患者HCV感染率分别为87.1%、65.6%,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三种HCV标志物的检出率以第三代抗-HCV为最高,而且70.0%伴随着HCV-RNA(+)。  相似文献   

11.
丙肝蛋白芯片用于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用蛋白芯片技术确证ELISA法初筛抗-HCV阳性结果,观察HCV不同功能区抗体在不同地区低危人群中的检出率差异.方法 将HCV混合抗原,核心区抗原,NS3,NS4,NS5区抗原分别固定于同一玻片载体上制作蛋白芯片,选取48例2001年浙江省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丙肝抗体ELISA法初筛阳性血清,用芯片检测不同功能区抗体.结果 48例初筛阳性血清用蛋白芯片检测有15例不同功能区抗体均为阴性,33例均有1~4种抗体阳性,抗C、抗NS3、抗NS4、抗NS5总检出率分别为51.5%、51.5%、48.5%和57.6%.其中舟山、衢州、温州、绍兴地区抗C检出率分别为53.3%、33.3%、44.4%、66.7%,抗NS3检出率分别为33.3%、100%、55.6%、66.7%,抗NS4检出率分别为60.O%、0%、33.3%、66.7%,抗NS5检出率分别为66.7%、0%、44.4%、83.3%.结论 HCV不同功能区抗体在不同地区低危人群中的分布存在差异,使用蛋白芯片检测低危人群中的HCV抗体,具有较高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12.
苗晓辉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24):3089-3089
病毒性肝炎是由肝炎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最常见的为甲型病毒性肝炎、乙型病毒性肝炎、丙型病毒性肝炎^[1]。目前我国阻断丙型肝炎传播的主要方法是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丙型肝炎抗体(抗-HCV)筛选供血员。然而,抗-HCV的出现是在HCV感染后的6~12周(窗口期),所以,抗-HCV阴性并不能排除携带HCV具有传染性的可能。而HCV核心抗原(HCVCAg)的检测可将HCV的检测的窗口期缩短到15d,降低了HCV经血传播的风险。  相似文献   

13.
<正>我国一般人群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率约为3.2%(0.1%10.0%),HCV感染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早期发现HCV感染患者可及时进行抗病毒治疗,抗-HCV及HCV RNA是诊断丙型肝炎的主要病原学指标[1]。成人急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演变成慢性者的比例为60%10.0%),HCV感染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早期发现HCV感染患者可及时进行抗病毒治疗,抗-HCV及HCV RNA是诊断丙型肝炎的主要病原学指标[1]。成人急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演变成慢性者的比例为60%85%,甚至更高。20%的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逐步演变为肝硬化,因此阻止丙型病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丙型肝炎病毒(HCV)与抗-HCV检测结果的比较,探讨两项检测对丙型肝炎诊断的价值。方法采用真空抽滤柱提取法提取HCVRNA,用荧光定量PCR(FQ-PCR)技术检测HCVRNA的含量,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丙型肝炎抗体(抗-HCV)。结果 92份临床血清标本中87份抗-HCV阳性,阳性率为95%,有66份HCVRNA阳性,阳性率为72%,结果显示HCVRNA检出率显著低于抗-HCV(P<0.01)。抗-HCV光密度值(D值)高低与HCVRNA检出率有一定关系,高D值的标本HCVRNA检出率相对较高。结论抗-HCV阳性患者并不是都有病毒复制,HCVRNA才是病毒复制的直接指标。抗-HCVD值与HCVRNA检测结果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双抗原夹心法与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抗体的应用效果,旨在分析两种检测方法的灵敏度及特异度,为血液筛查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我县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1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抗丙型肝炎抗体(抗-HCV)阴性标本1123例,抗-HCV阳性标本77例。采用双抗原夹心法与间接ELISA法分别进行检测,记录检测结果与丙型肝炎病毒核酸符合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77例抗-HCV阳性标本中,双抗原夹心法阳性检出率96.1%(74/77)高于间接ELISA法87.0%(67/7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抗原夹心法检测及间接ELISA法分别有3份和10份假阴性样本出现;双抗原夹心法检测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均高于间接ELISA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抗体的方法中,相比于间接ELISA法,双抗原夹心ELISA法的检测结果较为理想,能够有效提高其阳性检出率、准确度、灵敏度及特异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掌握病毒性肝炎感染情况,检测分析住院及门诊患者病毒性肝炎标志物。方法:检测标准、操作程序及结果判定按照常规执行。结果:确诊各型病毒性肝炎107例,肝炎患者中以HBsAg阳性为主,检出率为53.27%,非肝炎患者及其他疾病患者中,抗-HCV阳性结果5.9%。结论:当前甲、乙、丙型病毒性肝炎的防治仍是肝炎防治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分别检测丙肝病毒抗体(HCV-Ab)、丙肝病毒核心抗原(HCV-cAg)和定量检测HCV-RNA,探究丙肝病毒核心抗原检测对于丙型肝炎诊断的意义。方法对36例丙肝抗体阳性患者和120例丙肝抗体阴性患者同时检测HCV-Ab、HCV-cAg和HCV-RNA。丙肝抗体检测采用间接ELISA法,丙肝核心抗原检测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丙肝HCV-RNA检测采用荧光PCR法定量检测。结果36例丙肝抗体阳性组中,HCV-cAg阳性28例,HCV-RNA阳性25例。120例丙肝抗体阴性的门诊肝炎患者中HCV-cAg阳性有2例,HCV-RNA阳性有1例。结论 HCV-cAg检测可以缩短HCV抗体检测窗口期,特异性高,操作简便,可将二者联合起来,提高丙型肝炎病毒的检出率及准确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2014—2018年广东省东莞东南部孕产妇4项传染性标志物的检测结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东莞东南部孕产妇54 521例,进行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抗-TP)检测,统计不同年份4项传染性标志物检测结果及阳性率变化情况、不同年龄段4项传染性标志物分布情况。结果 54 521例孕产妇中HBsAg阳性率为10.55%、抗-HCV阳性率为0.09%、抗-HIV阳性率为0.02%、抗-TP阳性率为8.58%;各年龄段HBsAg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段抗-HCV、抗-HIV、抗-TP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V感染患者中以大三阳[HBsAg(+)、HBeAg(+)、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抗-HBc)(+)]及小三阳[HBsAg(+)、抗-HBe(+)、抗-HBc(+)]为主,分别占27.23%、42.45%;HBsAg阳性检出率逐年降低,抗TP阳性检出率增加,而抗-HCV、抗-HIV阳性检出率均较低。结论孕产妇进行4项传染性标志物检测可早期发现阳性患者,为干预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促进人口素质提高。  相似文献   

19.
李莉 《吉林医学》2011,32(15):3116-3116
目的:了解计划生育门诊患者手术前4种传染病的感染情况。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HBsAg),采用胶体金法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艾滋病病毒抗体(抗HIV)和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阳性结果用ELISA方法确证。结果:18 031例患者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患者724例,抗HCV阳性患者25例,抗HIV阳性患者1例,抗TP阳性患者60例。其阳性检出率分别为4.02%、0.13%、0、0.33%。结论:为了使医院感染控制工作更加完善,应严格做好计划生育门诊患者手术前传染性标志物的检测。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丙型病毒性肝炎(HCV)临床检测方法的相关性及其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偃师市人民医院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疑似HCV患者86例,分别进行酶联免疫吸附法抗HCV检测、ALT检测、HCV-RNA定量检测,分析3种检测方法的相关性。结果:抗-HCV阳性率、ALT检测异常率与HCVRNA滴度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HCV-RNA、ALT和抗-HCV三者联合检测能够提高丙肝诊断的准确率,在HCV的早期治疗和预防方面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