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血液分析仪的研究进展和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秀贤 《医学文选》2004,23(2):226-228
血液分析仪曾称为血球计数仪、血细胞计数仪等。随着电子、微机及分子生物学等技术的不断发展,仪器功能也不断增加,早已超越计数的概念,已能用自动方法分析血液有形成分及其分布,故近年倾向称之为血液分析仪。血液分析仪的测量参数不断增加,各种测量数据向快捷、简便、准确方向发展,为临床提供更多、更准确的实验数  相似文献   

2.
潘秀贤 《微创医学》2004,23(2):226-228
血液分析仪曾称为血球计数仪、血细胞计数仪等.随着电子、微机及分子生物学等技术的不断发展,仪器功能也不断增加,早已超越计数的概念,已能用自动方法分析血液有形成分及其分布,故近年倾向称之为血液分析仪.血液分析仪的测量参数不断增加,各种测量数据向快捷、简便、准确方向发展,为临床提供更多、更准确的实验数据,因此,血液分析仪在现代医学中地位越来越重要.现将近年来血液分析仪的研究进展和临床应用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20世纪 6 0年代前 ,医学检验主要使用手工显微镜计数方法进行红、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计数。随着临床医学的发展和高科技的应用 ,自动化的血液分析仪逐步取代了传统经验式的人工技术。近年来 ,各种类型血细胞分析仪性能逐步提高 ,测试功能不断增加 ,白细胞分类已由简单 2项分类发展到 3项或 5项分类。为比较两种不同方法的准确性 ,我们对 KX- 2 1型血细胞计数仪的 3项分类与手工镜检分类进行比较 ,结果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仪器与原理 日本东亚 KX- 2 1多项目血细胞计数仪。其原理是 :仪器直接吸取 5 0 μl全血 ,稀释后 ,与适量…  相似文献   

4.
血小板检测是临床血液检验中一项重要的分析指标之一,其数量的增减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密切相关,因此,血小板计数的准确性对临床诊断尤为重要。通过将XT-1800i计数结果与BC-3000三分类血液计数仪计数结果分别和经典人工显微镜计数法进行对照分析,其结果显示:XT-1800i血液分析仪计数比BC-3000三分类血液计数仪计数更准确可靠。分析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MS-9血细胞计数仪白细胞检测的临床应用。方法:采用MS一9血细胞计数仪检测临床血液标本,同时手工法血膜涂片分类对照。结果:96例临床患者单核细胞的计数仪器法与手工法有不同程度的差异。结论:MS-9血细胞计数对单核细胞计数增多的须通过血膜涂片检查以获得准确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们引进sysmexNE1500型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该仪器可进行白细胞五项分类的多参数血液分析仪,为了证实分类计数的结果是否准确,笔者参考有关文献[1、2]对该机白细胞分类计数(仪器分类)与显微镜目测分类计数(目测分类)的结果进行比较并对各型白血病进行初筛作了初步探讨,现报告如下。l材料与方法1.l仪器与试剂。日本东亚sysmexNE1500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及随机进口的稀释液,溶血剂和清洁液及质控血液。1.2材料。取40例查体非血液病的住院患者及各型白血病病人3O例,采Zml静脉血加入到含有EDTA-KZ的塑料小瓶器放在混…  相似文献   

7.
黄小琪 《医学文选》2006,25(4):908-909
血液分析仪是目前临床血液一般检查最常用的检测仪器,以往使用手工操作显微镜计数方法,由于操作过程的随机误差,实验器材的系统错误和检测方法的固有误差,使显微镜法细胞计数的实验结果准确性受到很大影响。20世纪40年代期,美国人库尔特先生发明并申请了粒子计数技术的设计专利;50世纪初期,电子血细胞计数仪开始应用于临床,开创了血细胞分析仪的新纪元。随着基础医学的发展,高新科技的应用,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引用,血细胞分析仪的分析技术及临床应用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现在的血细胞分析仪一般能为临床疾病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和疗效观察提供十几项至几十项检测参数。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各级医院已基本普及了血细胞分析仪,使血细胞分析的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同时.过于机械的工作方式降低了对专业知识的要求,出现了诸如过分相信仪器结果等一些问题。现结合我国血细胞分析仪使用现状,概述在仪器使用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马玉芹 《吉林医学》2009,30(5):452-452
随着医学的发展,血细胞自动计数仪己被广泛使用,其中血小板计数是众多血细胞自动计数仪的一项重要检测参数之一。鉴于国内尚未见到有关评价血细胞自动计数血小板质量的报道。为此我科对自动计数仪就血小板计数的可靠性与目测显微镜计数法进行了比较,对该仪器的功能及显微镜计数法在实际工作中的作用,做一初步的评价。  相似文献   

9.
血小板计数是血液检查的一个重要动态指标,血液分析仪在临床上已基本替代了传统手工法。同一科内同时使用数台型号、原理、功能不同的分析仪进行检测,在引起血小板减少常见病中各类仪器分析血小板减少的数据是否一致,结果的可信程度,什么样的疾病在什么样情况下应人工复查,这类评价报道较少,本文对CD-3700五分类和KX-21三分类血液分析仪对血液病、肝脏疾病、肿瘤及其它疾病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的计数结果,与人工显微镜计数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0.
黄小琪  林发全 《微创医学》2006,25(4):908-909
血液分析仪是目前临床血液一般检查最常用的检测仪器,以往使用手工操作显微镜计数方法,由于操作过程的随机误差,实验器材的系统错误和检测方法的固有误差,使显微镜法细胞计数的实验结果准确性受到很大影响.20世纪40年代期,美国人库尔特先生发明并申请了粒子计数技术的设计专利;50世纪初期,电子血细胞计数仪开始应用于临床,开创了血细胞分析仪的新纪元.随着基础医学的发展,高新科技的应用,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引用,血细胞分析仪的分析技术及临床应用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现在的血细胞分析仪一般能为临床疾病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和疗效观察提供十几项至几十项检测参数.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各级医院已基本普及了血细胞分析仪,使血细胞分析的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同时,过于机械的工作方式降低了对专业知识的要求,出现了诸如过分相信仪器结果等一些问题.现结合我国血细胞分析仪使用现状,概述在仪器使用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1.
叶心梅 《实用医技杂志》2005,12(20):3014-3014
随着检验技术的不断发展,全自动血球计数仪的广泛应用,对于过去称之为血常规或血液计数仪的术语已更名为实际科学的血液分析或血液分析仪。根据仪器的档次不同,有三分类或五分类不等。不论是三分类还是五分类,都给临床快速提供了更多准确度好、精确度高的参考数据。这些都是手工分析法所无法比拟的。但值得一提的是,血片染色镜检和显微镜计数复查白细胞及血小板数工作一定不能忽视,再好的仪器均不能代替显微镜检查。为此,本文就仪器无法取代显微镜检查的因素进行探讨。1细胞形态红细胞形态血涂片可检出大红细胞、小红细胞、巨幼红细胞、棘形…  相似文献   

12.
李玉芹  杨明清 《四川医学》2001,22(3):277-278
血小板计数是血液检查的一个重要动态指标 ,血球计数仪已逐渐代替传统的手工方法 ,但它在血细胞形态方面 ,尚不能完全取代显微镜 ,近年来文献上对自动化血细胞计数仪血小板计数应用评价也有报道 ,但对什么情况下应人工复查评价报道较少 ,本文对 k-10 0 0血细胞计数仪的血小板计数结果与人工显微镜计数结果进行了比较 ,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仪器 :Sysmex K- 10 0 0血球计数仪 ,显微镜。1.2 试剂 :仪器所用全部试剂均为与仪器配套由该公司提供的进口试剂 ,手工方法所用试剂为 WHO推荐的草酸铵法稀释液。1.3 标本来源 :随机抽样 32…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低温对血液分析仪血小板计数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同一台血液分析仪对同一标本在不同温度和时间下对血小板进行计数。结果:血小板计数结果在低温时随放置时间延长而持续快速下降。结论:使用血液分析仪时应严格控制外周环境温度,避免血小板计数持续假性降低。  相似文献   

14.
向磊  袁顺辉  田俊燕 《海南医学》2005,16(9):172-172
血细胞分析仪是近年来各医院实验室使用较多,且较为普及的临床细胞计数分析的仪器之一,尤其以三分类的血细胞计数仪较为普遍。它的使用较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控制工作。但血细胞计数仪是采用电阻抗法原理,该原理是基于细胞在系统中产生的脉冲大小,与仪器设定的阈值比较得出数据,不仅能检测更多的血细胞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5.
陈凤  苏芝军 《中国医药导报》2009,6(24):143-143,146
目的:分析血液分析仪与手工法对儿童血小板计数产生的误差.方法:用两种血液分析仪及手工显微镜计数法对600例血液标本进行血小板计数,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成人血小板值高于正常参考上限(300×109/L)的比率低于儿童,两种血细胞分析仪测的儿童血小板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液分析仪分析时出现异常报警(URI),直方图尾部有异常升高的血小板值与显微镜计数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使用血液分析仪计数儿童血小板时如出现,计数有警示信号(URI);MCV<70 n,且RBC直方图显示有<50 fl的小红细胞存在,血小板直方图出现尾部升高的表现或血小板直方图曲线呈齿状等以上情况时要进行手工显微镜计数仪得到准确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血液分析仪在使用中常常有误检,读报告时多依靠分类结果,很少分析三项直方图和仪器警告提示。笔者将工作中常见误检情况报道如下。1 检测对象336例均为住院病人,其中检测白细胞120例,血小板计数84例,嗜酸细胞计数14例,白细胞分类计数104例,确诊的急非淋白血病患者14例。2 仪器HEMACELLPLUS血液分析仪,OLYMPUS显微镜。3 方法3-1 仪器检测 采用静脉血EDTAk3抗凝,检测前进行校正和质控,按要求测定。3-2 人工检测 白细胞计数和分类、嗜酸细胞直接计数、血小板计数,均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细胞计数仪计数血小板假性减少的原因,及时准确地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治依据。方法将300例使用BC-53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计数血小板减少的病例,经手工计数及血涂片瑞氏染色镜检对比分析。结果 52例仪器的血小板计数结果假性减少与血片不符,并存在血小板异常直方图。结论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小板只能是一种筛查手段,并不能完全代替手工计数,一旦出现血小板凝集、巨大血小板、血小板卫星现象、冷凝集等现象,将影响血小板计数结果,对血小板计数与直方图不符标本,应分析原因,血涂片镜检及手工计数,排除血小板假性减少。  相似文献   

18.
用新鲜全血样本进行多台血液分析仪简易校准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鹏  聂正英 《四川医学》2006,27(5):473-474
目的 探讨如何使用新鲜全血样本连续监测不同血液分析仪并进行简易校准。方法 用同一份新鲜全血样本在不同的血液分析仪上进行连续测定,以一台血液分析仪为参考机,对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根据分析结果进行仪器校准并观察校准后效果。结果 各型血液分析仪经校准后检测结果的一致性良好。结论 使用新鲜全血样本在不同仪器上进行校准是一项简便易行的室内质控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溶血标本对全自动细胞计数仪计数结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3年3月间我院健康体检者100例,将受试者血液样本随机分成2组,每组50人,1组为对照组,妥善保管正常检验;2组为观察组,用注射器抽吸将其溶血,然后用迈瑞BC-18003分类血球计数仪计数、分析。结果:将2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2组溶血标本RBC计数有所降低,WBC的计数增高,PLT的计数也增高,与1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液标本出现溶血会影响计数结果,而导致血液样本溶血的原因主要是在血液采集、运输、保存和检验的过程中,所以可以通过控制血液标本的质量来确保检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0.
血液冷凝集引起血液计数仪计数异常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笔者在采血期间,遇到1例由于血液冷凝集而引起血液计数仪计数异常。1 病例资料 仪器用日本产F-800自动血液分析仪,严格按仪器说明书操作,打好稀释液(由青岛医院提供),取此病人末稍血20mL加入稀释液中,混匀后发现稀释血液中出现大量肉眼可见的小凝块,我们又接着采集了此病人的二份血标本,以备用,结果均与上述一样。此凝块加溶血素后不溶解,为防止堵塞仪器的进样小孔,我们先水浴(37℃)标本2min,凝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