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3.
通过对1725例各种内障眼病的临床观察与分析,认为内障眼病以实证和虚实央杂证(占75.83%)为主,并非“内障多虚”;瞳神病变在脏腑辨证中以肝肾同病和肝病居多(占77.68%),临床当从肝论治或肝肾同治。 相似文献
4.
5.
6.
王明杰教授善从刘完素玄府理论角度治疗内障眼病,认为很多内障眼病患者往往只有视觉功能障碍而无全身症状,看似无症可辨的疑难眼病,从玄府气液学说角度进行辨治往可收良效.在常规辨证基础上,以开通玄府、畅达气液着手,常以柴胡、葛根、麻黄等风药与全蝎、水蛭等虫药相伍,施以别开生面的升、散、透、窜治法.在柴葛解肌汤基础上创制通窍... 相似文献
7.
对藏药“五根”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晶珠本草》中的药名简称“五根’药,就其植物来源、功效及各地用药状况作了简单介绍。藏医将“五根”药及其有关处方作为滋补药,为我们今后筛选抗衰老、抗缺氧药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孙金章老中医活用河间玄府学说,认为内障眼病的主要原因是玄府闭塞,而病机有气郁、血瘀、痰结和脏腑精气衰弱等,分归于肝脾二脏。临床立泻肝、活血、健脾、升清四法,役龙胆泻肝汤、血府逐瘀汤、健脾丸和补中益气汤诸方,以求通利玄府,复建目器生化之常。 相似文献
9.
关于“风痱“的病因病理,有的学者认为归属“中风“,有的学者视为属“痿证“的范畴,并各自推出相应的理论。笔者认为上述观点,都过于偏执,不够全面。笔者推崇“风痱“是“中风“和“痿证“里各自一个特殊的证候。 相似文献
10.
鬃针疗法治疗“圆翳内障”2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鬃针疗法,是在祖国医学理论基础上,运用生理解剖知识,用猪鬃制成的针刺泪点,而达到治疗眼病的目的;鬃针治疗眼病的适应症比较广泛;笔者仅介绍用鬃针刺泪点治疗初发期,未成熟期“圆翳内障”26例,疗效显著,现报导如下。临床资料 26例患者均来自门诊,男性12例,女性14例,年龄最大71岁,最小52岁,病程最长近2年,最短一个月余。有中风史2例,有青光眼史者1例。鬃针的制法鬃即猪颈上的毛。鬃针就是用猪鬃制成的针。鬃针的制做:用1年左右长大约80公斤 相似文献
11.
12.
13.
“两虚”“两实”“参以虚实”出自《灵枢·百病始生》篇。(以下称《百病》)《百病》篇是《黄帝内经》中系统论述病因病机的重要篇章。尤其是《百病》篇内“两虚相得”“两实相逢”“参以(?)”是阐明发病学中邪正关系等重要理论的精要短句术语。笔者就《百病》篇所及虚实概念、“参以虚实”的词义特点(?)释义等略陈己见,望(?)正。 相似文献
14.
对“淋证忌补”说的质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淋证的治疗,古有忌补之说。如《丹溪心法·淋》说:“最不可用补气之药。气得补而愈胀,血得补而愈涩,热得补而愈盛。”五版《中医内科学·淋证章》认为,“淋证忌补”之说是指实热之证而言,诸如脾虚中气下陷,肾虚下元不固,自当运用健脾益气,补肾固涩等法治之,不必有所禁忌。这一论断已为临床实践所证实,勿庸质疑,本文的质疑是关于“实热淋证”是否忌补。淋证的主要临床表现是小便频数短涩,滴沥刺痛,犹出未尽,小腹拘急,或痛引腰,它综合代表了现代医学“尿道炎”、 相似文献
15.
虚、实是中医学理论中一对重要的概念,其发生发展总离不开哲学背景。在中医学理论形成中,受老庄哲学、魏晋玄学以及佛教哲学的影响较大,而这些中国哲学其思想体系都以有无的观念为重要出发点,思辨是其重要特点。因此在中医学中,虚、实除实可有实体所指外(如果实),一般所说的虚、实无实体依托,虚、实是一种认知模式,是一种理论工具,是思辨的结果。在中医学中,虚、实是人体生命现象或疾病现象有余、不足属性的概括。 相似文献
16.
17.
痛风的“虚”与“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痛风是体内嘌呤代谢障碍所引起的一组异质性疾病.临床以高尿酸血症和尿酸结晶引起的痛风性关节炎反复发作为主要特征。随着人口老龄化和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该病的发病率正迅速上升。目前尚缺乏理想的治疗药物,多采取口服降尿酸药物维持治疗.但有一定的毒副作用。从中医治疗该病的临床报道来看.多以降血尿酸为主要治疗目标.缺乏针对病因病机的深入分析和治疗, 相似文献
18.
对“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近衣者”之我见盛京四川省梁平县中医院(634200)主题词《伤寒论》;中医药学文献/分析;汉《伤寒论》云:“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近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条文根据病人的喜恶,提供了辨别寒热真假的宝贵经验,于临床也确有一... 相似文献
19.
《审视瑶函》系明末医家傅仁宇综合各家名著并结合个人临证经验所著的眼科专著,笔者通过研读与分析认为:此书是在承袭《原机启微》、《证治准绳.七窍门》的内容基础上加上作者自己的学术成就编成,书中临证遣方用药有自己的风格与特色,并且在外障眼病的章节中多有体现,本文加以试析且归纳四点:﹙1﹚反对滥用寒凉,力主开通明目;﹙2﹚重视经络辨证;﹙3﹚治法的多样性;﹙4﹚重视预防,提倡治"未病"的思想。 相似文献
20.
“中医”这个词在现有辞书中不外有3种解释:①中等医术;②中国医学;⑧符合医理(“中”读“仲”)。这些诠注言之有据,但亦有欠缺。本文拟从中字的中和涵义,探讨“中医”的本义及古今义的区别,对历来这一词义解释试作补正。张介宾《类经附翼》提出:“医易相通”,即中医与《易经》之理相通。这是因为中医学是借重《易经》阐明阴阳变化之理从而建立了自己的理论体系。“欲赅医易,理只阴阳”,可见医易相通,主要是在阴阳学说这一基本点上。周易八卦,中心是太极图,“太极函阴阳,阴阳函八卦”,它也是医易相结合的医学模型图。太极图表示阴和阳处于一个整体之中,它们相互独立又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配合,并处于积极的运动状态中,因此太极图模式是一种充满活力的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