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面肌痉挛显微血管减压术中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监测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监测在显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面肌痉挛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90例面肌痉挛患者在MVD术中进行BAEP监测的临床资料.结果 MVD手术操作过程均可引起BAEP改变,包括:BAEP的Ⅰ、Ⅲ、Ⅴ波绝对潜伏期明显延长(P<0.01),Ⅰ~Ⅲ、Ⅲ~Ⅴ、Ⅰ~Ⅴ波间期明显延长(P<0.01),Ⅲ波、Ⅴ波波幅明显降低(P<0.01);有16例术中Ⅴ波绝对潜伏期延长超过1ms,Ⅰ波波幅也有明显降低(P<0.01),但术后无听力障碍;手术结束时Ⅲ~Ⅴ波间期及16例的Ⅰ、Ⅴ波波幅恢复较快.2例术后患侧听力丧失的患者中,1例术中Ⅴ波波幅逐渐降低至消失,另1例术中未监测到Ⅴ波波形.结论 MVD手术操作过程均可引起BAEP改变;Ⅴ波绝对潜伏期延迟超过1ms者相对多见,但无听力受损;Ⅴ波波幅下降程度可为术中神经功能受损提供客观指标,以采取相应措施减少听力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患者 ,女性 ,45岁 ,因双眼视物不清 ,双耳听力丧失 2d ,于 2 0 0 0年 2月 3日收入院。患者 2d前无明显诱因突发双眼视物不清 ,双耳听力丧失 ,在外院治疗 1d无效 ,外院CT扫描无异常。有神经性耳聋 10余年 (双耳听力轻度下降 ) ,糖尿病 10余年 ,贫血 1年 ,月经量不多。育有一子 ,19岁 ,其子亦患糖尿病 2年 ,且身材矮小 ,余无异常。患者一妹于 2 5岁左右死亡 (死因不明 )。余直系、旁系亲属无异常情况。入院查体 :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正常。意识清楚 ,表情呆板 ,身材矮小 ,查体不合作。心、肺、腹无异常。视力完全丧失 ,眼底正常 ,瞳孔…  相似文献   

3.
临床资料 患者,男,53岁,职员.因"双耳听力丧失伴头晕10 d"于2009年9月30日入院.患者10 d前于工作时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耳鸣,数小时后双耳听力丧失,无恶心,无肢体活动障碍,就诊于耳鼻喉科,纯音测听示双侧感音神经性耳聋,收入我科.  相似文献   

4.
表现为多脑神经损害的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1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 (NPS)仅表现为多脑神经损害者较少见 ,现报告 1例如下。1 病例 男 ,6 3岁。因“双耳听力进行性下降伴耳鸣 2月余”于 2 0 0 0年 6月 2日入院。患者于 2 0 0 0年 3月中旬出现左耳听力下降 ,数天后右耳听力也开始下降 ,伴双耳持续轰鸣声耳鸣 ,时有头昏 ,无视物旋转 ;4月下旬左耳听力完全丧失 ,并出现双眼视物模糊、左眼视力明显下降 ,夜间行走需人搀扶 ,视力左眼 0 4 ,右眼 1 0。头颅MRI示 :“双侧半卵圆区、左侧基底节区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 ,未给予特殊处理。至 5月中旬右耳听力也完全丧失 ,并逐渐出现左侧面部…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性 ,4 8岁。因左侧面瘫 4年 ,行走不稳 2年 ,进行性加重于 2 0 0 0年 11月 2 4日入院。查体 :消瘦 ,营养状况差。神志清楚 ,粗测记忆力、计算力、定向力、理解力及判断力均较差。视力、视野正常。眼底 :双侧视乳头水肿 ,边界不清。左侧颜面部痛、温觉消失。左侧额纹、鼻唇沟变浅 ,左眼闭合不全。鼓腮、示齿时口角向右侧歪斜。粗测双耳听力丧失。声音嘶哑 ,饮水呛咳 ,双侧咽反射消失。伸舌向右侧偏斜 ,舌肌无萎缩及震颤。双下肢震动觉、位置觉及图形觉丧失。四肢肌肉无肥大及萎缩 ,四肢肌张力略增高。肌力 :右上肢IV+级 ,左上肢IV…  相似文献   

6.
雌激素对精神分裂症女性患者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雌激素对女性精神分裂症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影响。方法 将67例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2例)和对照组(35例)。研究组在利培酮(3.5—4.5mg/d)治疗的同时口服雌激素(妊马雌酮,0.625mg/d),疗程3个月。治疗前后对两组分别进行P300检查及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结果 (1)P300:治疗前两组各项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在Cz点,研究组靶刺激P2,P3,P4波潜伏期缩短,P3,P4波波幅升高;非靶刺激P2波波幅升高(均P〈0.05—0.01)。在Pz点,研究组靶刺激中潜伏期的5项指标(N1,P2,N2,P3,P4)均缩短,波幅的3项指标(P2,P3,P4)均升高;非靶刺激P2波潜伏期缩短,其波幅升高(均P〈0.05—0.01)。而对照组各项指标治疗前后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在Cz点,研究组靶刺激P2,N2,P3,P4波潜伏期短,P3,P4波波幅高;非靶刺激P2波潜伏期短,其波幅高(均P〈0.05—0.01)。在Pz点,研究组靶刺激中潜伏期的5项指标均短,3项指标的波幅均高;非靶刺激P:波潜伏期短,其波幅高(均P〈0.05—0.01)。(2)PANSS:治疗前,两组各因子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阴性症状、反应缺乏和抑郁因子分低于治疗前(均P〈0.01),亦低于对照组。对照组各因子治疗前后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雌激素治疗可使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P姗主要波幅升高,部分潜伏期缩短,精神症状部分改善。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精神分裂症患者P300、听觉诱发电位(AEP)和脑干听觉反应(ABR)的特征以及治疗前后诱发电位的变化。方法 应用美国Nicolet Spirit脑诱发电位仪.记录3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31名正常成人的P300、AEP和ABR.于治疗6个月时进行P300、AEP和ABR随访。结果 1.与NC组比较,精神分裂症组三项诱发电位主成份(P300-P3靶潜伏期、AEP-P2潜伏期和ABR-波V波幅)延迟,波幅降低(P〈0.05~0.01)。2.随访提示:P300中的P3靶潜伏期和波幅,AEP中的P2潜伏期和波幅以及ABR中的波Ⅲ潜伏期和波V波幅改变可能是属于该疾病的状态标志。结论 本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诱发电位变化为状态标志,多项诱发电位指标联合应用可作为精神分裂症治疗监测的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VP)患者和帕金森病(PD)患者的智能和事件相关电位(ERP)进行对比研究,以期探讨两者智能障碍及其电生理变化的特点。方法:用简易智能状态量表对51例VP及50例PD进行评分,并检测其ERP各波的潜伏期及波幅,并与32例正常者作对照。结果:1.VP组痴呆的发生串明显高于PD组;重症痴呆发生率高,提示症状重。2.VP组的N_2、P 300潜伏期较PD组、正常对照组均明显延长,P_(300)波幅较两者均明显降低。3.VP组痴呆者较非痴呆者N_2、P_(300)潜伏期明显延长,P_(300)波幅明显降低,4.VP组痴呆者较PD组痴呆者N_2、P_(300)潜伏期明显延长,P_(300)波幅明显降低。结论:VP与PD比较,智能障碍发生率高,程度重,电生理改变更明显。  相似文献   

9.
F波在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F波在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DPN)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测定106例糖尿病患者和75名正常人的下肢F波最短潜伏期、时限、波幅和面积,以及M波波幅和面积。结果 (1)无周围神经病变的糖尿病患者30例,F波时限增宽8例,F波最短潜伏期延长4例,F/M波面积增大2例。(2)有周围神经病变的糖尿病患者76例,F波最短潜伏期均延长;F/M波波幅和F/M波面积均增大;F波时限在轻型DPN患者中增宽,在重型DPN患者中未见明显异常。(3)正常人F波最短潜伏期上限(Y)与腿长(X)的函数关系为Y=12.3 48.8X^2。结论 (1)F波作为早期诊断DPN的敏感指标,并可发现亚临床DPN。(2)在DPN患者中,远端神经节段尚未发生病变时,即可出现近端神经节段病变,提示血管因素在DPN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交感神经皮肤反应(SSR)的特点及其与焦虑抑郁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对32例首发抑郁症、19例复发抑郁症和27例正常对照组分别检测SSR潜伏期和波幅。结果首发抑郁症和复发性抑郁症患者的双侧上下肢SSR波潜伏期和波幅与正常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复发性抑郁症的左上肢SSR波潜伏期显著长于首发稀有症(P=0.034);抑郁症的双侧上下肢SSR波潜伏期和波幅与HAMD、HAMA的评分,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SR可能并不能敏感地反映抑郁症的自主神经功能损害症状,因而其临床应用价值也尚不能肯定。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面神经炎治疗前后神经电生理变化。方法以2013-01—2016-12在聊城市人民医院脑科医院接受治疗的84例面神经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患者面神经电图和瞬目反射,并进行患侧与健侧比较。结果治疗后较治疗前House-Brackmann分级明显改善(P0.05),面肌功能评分明显升高(P0.05)。治疗前,患侧较健侧R1、R2、R2’波潜伏期均明显延长(P0.05);治疗前,患侧较健侧面神经电图潜伏期及瞬目反射R1、R2、R2’波潜伏期均明显延长(P0.05),面神经波幅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患侧面神经电图潜伏期及R1、R2、R2’波潜伏期较治疗前均明显缩短(P0.05),面神经波幅明显增大(P0.05),且与健侧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神经电生理检测或许有助于面神经炎诊断,病情严重程度评估,并对预后判断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探讨脑卒中患者瞬目反射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瞬目反射的变化.方法采用日本MEM3120型肌电图检查仪,室温20~~25℃,对40例脑卒中患者于眶上切迹处以方波脉冲电刺激眶上神经,记录双侧眼轮匝肌的反应,测定刺激同侧的R1、R2波和对侧的R2,波的潜伏期及波幅变化,同时对23例正常对照组进行测定.结果脑卒中组瞬目反射各波的潜伏期延长,而波幅减低,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R1、R2、R2'的异常率分别为67.5%、81.3%和76.3%.结论脑卒中患者的瞬目反射异常可能是锥体束损害后脑于内的冲动传递速度减慢或三叉神经和面神经的滋养血管硬化引起营养障碍的结果,且其异常与病变性质、部位和病程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13.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56岁,农民,因"双下肢疼痛2月,加重伴双下肢无力1月"于2012年3月13日住院.2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疼痛,行走困难,症状逐渐加重,约1月前出现双下肢无力,近端为主,无力抬举,在外院行头部MRI提示未见明显异常,未作特殊处理,患者症状逐渐加重,主动或被动活动下肢,均有疼痛,不敢行走,疼痛也逐渐累及上肢,无肢体麻木,在我院门诊行颈椎MRI提示轻度骨质增生及间盘病变,肌电图提示所检测的运动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腓肠神经)传导潜伏期延长,波幅下降,传导速度减慢;感觉神经传导(正中神经,尺神经,腓肠神经)主要是波幅下降;双侧胫神经F波均未引出.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大鼠皮质诱发电位 (CorticalEvokedpotentials CEP)正常值并观察其离散系数 (CofficientofDispersion CD)变化。方法 :分离并刺激坐骨神经 ,暴露硬脑膜 ,记录电极记录 ,丹麦产CouterpointMK2型诱发电位仪分析。结果 :波形多以PN型为主 ,反映CEP的基本指标 :潜伏期、波宽、波幅的 x±s为 :潜伏期 6 6 3± 1 33ms ,波宽 31 8± 13 11ms ,波幅 2 9 19± 18 11μv ,各指标的离散系数 (CofficientofDispersionCD)为 :潜伏期 2 0 0 0 % ,波宽 44 375 % ,波幅 6 2 0 4% ;同时将左右两测的均数进行统计学分析 ,求出t值、P值 ,潜伏期t =0 .40 91,P >0 .0 5 ,波宽t =2 .6 36 4,P <0 .0 5 ,波幅t=1.76 6 5 ,P <0 .0 5。结论 :潜伏期是反映大鼠CEP稳定可靠的指标。  相似文献   

15.
陈×,男,60岁,农民。因突然眩晕、耳鸣、听力减退,继之左面瘫、听力消失已1日,于1966年3月18日入院。病人于入院前一天早4时左右,突感眩晕、头痛、双侧耳鸣、双耳听力减退、随后呕吐3次,非喷射状,吐物为少量黄色苦水,经卧床休息,至中午听力完全丧失,出现口角右偏,左口角有时流涎,但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桥小脑角池(Cerebellopontine angle cistern,CPA)的开放对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rain stem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BAEP)的影响。方法实验组(A组)2007年9月至2008年6月面肌痉挛病人100例,男44例,女56例,年龄30-68岁,术前纯音听阈测定听力均正常,术中BAEP监测桥小脑角池开放前后V波潜伏期的变化;对照组(B组):另取术前病例20例,2007年9月至2008年6月,其中男性8例,女性12例,年龄34-65岁,术前情况同实验组。取其V波潜伏期值作为正常对照;结果桥小脑角池开放后,V波潜伏期平均延长0.85ms,延长比率12.9%;桥小脑角池封闭后,V波潜伏期平均回复0.64ms,回复9.8%;桥小脑角池封闭后较开放前平均延长0.21ms,延长3.1%。术后3天5例出现耳鸣,3例眩晕,无1例听力下降,3个月所有病人均无耳鸣、眩晕及听力异常。结论V波潜伏期延长大于1ms且CPA关闭后无回复提示听神经出现可逆性损伤,表明V波潜伏期的延长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示听神经的损伤。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气功师在气功态时和气功所致精神障碍病人P300的变化。 方法:使用美国Nicolet公司PathfinderMEGA电生理诊断仪对30例处于气功态的气功师和28例气功所致精神障碍的病人及30例正常成人的事件相关电位(P300)进行对照研究。 结果:P300的N1、P2、N2、P3各波靶与非靶的潜伏期与波幅3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 结论:处于气功态的气功师和气功所致精神障碍病人P300各波的潜伏期和波幅与正常对照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阿尔茨海默痴呆 (AD)和脑血管性痴呆 (VD)的诱发电位特点。方法 :收集 2 5例AD组、2 4例VD组及 2 2名正常老年人 (NC) ,完成听觉诱发电位 (AEP)和视觉诱发电位 (VEP)检查。结果 :AD组和VD组及NC组在潜伏期AEP/N1、P2 ,VEP/P1,波幅AEP/P2、P3,VEP/P2、P3上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0 0 1)。与NC组相比 ,AD组潜伏期AEP/N1、P2 ,VEP/P1延迟 ,波幅AEP/P2、P3,VEP/P2、P3降低。与NC组相比 ,VD组在潜伏期VEP/P1延迟 ,波幅P2、P3降低。AD组与VD组相比 ,在潜伏期AEP/N1、N2上有显著差异 ,AD组延迟于VD组。AD组VEP的P1潜伏期 ,VD组AEP的P3波幅及VEP的N1潜伏期改变上与其MMSE评分有关联。结论 :AD组与VD组的诱发电位变化有类似的异常 ,但AD组病损范围广 ,经不同感觉系统诱发的脑诱发电位均有异常。两组痴呆中的三个指标与MMSE关联的特点 ,值得进一步随访  相似文献   

19.
患者 男性,32岁。因反复发作抽搐17年、双耳进行性耳聋伴走路不稳2年于1988年11月17日入院。体检:双眼视物模糊、有水平粗大震颤,双侧角膜反射消失,双耳听力下降,咽反射略迟钝,步态蹒跚,闭目站立试验向左倾倒。辅助检查:脑电图各导联均有散在慢波,以左额明显。双耳听觉诱发电位异常,神经性耳聋。头颅岩骨平片:左侧内  相似文献   

20.
1 病例报告患者女性 ,5 7岁。因眩晕、行走不稳、左耳听力下降 1个月于 2 0 0 2年 1月 15日入院。患者 1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眩晕 ,呈视物旋转感 ,伴行走不稳、左耳听力下降 ,无咳嗽、咳痰、胸痛 ,无畏寒、发热 ,无头痛、四肢无力。既往史、家族史无特殊 ,无吸烟嗜好。入院体查 :生命体征正常 ,各浅表淋巴结无肿大 ,心、肺、腹检查正常。神经系统检查 :意识清醒 ,语言正常 ,眼底视盘边界清 ,双侧瞳孔等大等圆 ,直径约 2 5mm ,对光反射灵敏 ,左侧额纹、鼻唇沟变浅 ,左侧眼睑闭合不全 ,左耳听力 <右耳听力 ,左耳气导 >骨导 ,Rinne试验阳性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