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了解蝙蝠乙脑病毒分离株GD1和HN2株对白纹伊蚊和致倦库蚊的易感性。方法通过病毒液饲喂法使白纹伊蚊和致倦库蚊经口感染蝙蝠乙脑病毒GD1株和HN2株,采用TaqMan real-time RT-PCR方法,检测GD1株和HN2株感染白纹伊蚊及致倦库蚊后第4、6、8、10、12、14、16、18、20天病毒存在情况与病毒载量的动态变化。结果两株蝙蝠乙脑病毒在感染白纹伊蚊、致倦库蚊后4~20 d内均能被检测到。Ct值的动态变化规律显示白纹伊蚊和致倦库蚊均能感染乙脑病毒GD1株和HN2株,但致倦库蚊的易感性高于白纹伊蚊;两株毒株的毒力可能不同,HN2株毒力大于GD1株。结论白纹伊蚊和致倦库蚊均能感染蝙蝠乙脑病毒分离株。  相似文献   

2.
摘要:目的了解蝙蝠乙脑病毒分离株GD1和HN2株对白纹伊蚊和致倦库蚊的易感性。方法通过病毒液饲喂法使白纹伊蚊和
致倦库蚊经口感染蝙蝠乙脑病毒GD1株和HN2株,采用TaqMan real-time RT-PCR方法,检测GD1株和HN2株感染白纹伊蚊及
致倦库蚊后第4、6、8、10、12、14、16、18、20天病毒存在情况与病毒载量的动态变化。结果两株蝙蝠乙脑病毒在感染白纹伊蚊、
致倦库蚊后4~20 d内均能被检测到。Ct值的动态变化规律显示白纹伊蚊和致倦库蚊均能感染乙脑病毒GD1株和HN2株,但致
倦库蚊的易感性高于白纹伊蚊;两株毒株的毒力可能不同,HN2株毒力大于GD1株。结论白纹伊蚊和致倦库蚊均能感染蝙蝠
乙脑病毒分离株。
  相似文献   

3.
1981、1983和1986年在勐海县捕获成年雌性蚊虫6属22种7075只。霜背库蚊、三带喙库蚊和中华按蚊是农村畜圈的主要蚊种,白纹伊蚊是野外竹林区的优势蚊种。从三带喙库蚊中分离到2株乙型脑炎病毒,从霜背库蚊中分离到3株乙型脑炎病毒,从伪杂鳞库蚊和中华按蚊中各分离到1株乙型脑炎病毒,从白纹伊蚊中分离到1株登革3型病毒。当地人群中存在有这两种病毒的感染,三带喙库蚊和霜背库蚊是乙型脑炎主要传播媒介,白纹伊蚊是登革热主要传播媒介。  相似文献   

4.
目的筛选登革Ⅱ病毒(DENV-2)识别白纹伊蚊、致倦库蚊的连接分子。方法提取不同发育时期白纹伊蚊、致倦库蚊的总
蛋白,用SDS-12% PAGE进行分析,用病毒覆盖蛋白结合试验(VOPBA)筛选不同发育时期白纹伊蚊、致倦库蚊表达连接
DENV-2分子。结果VOPBA检测不同发育时期白纹伊蚊显示:幼虫样品的泳道可见到25 000、35 000、50 000的DEN-2结合分
子,蛹样品的泳道可见到35 000、50 000分子,雄蚊样品可见到50 000分子,雌蚊样品中可见到35 000、50 000分子。DEN-2结
合蚊35 000分子在白纹伊蚊幼虫、蛹及成蚊的雌蚊的三个阶段均存在,而雄蚊的成蚊则缺少这一分子。VOPBA检测不同发育
时期致倦库蚊:幼虫样品可见100 000分子,蛹样品可见40、100 000分子,另外在50 000位置上下亦可见48 000、60 000左右的
多个条带,雄蚊与雌蚊样品均见40 000、100 000分子。结论35 000大小的蛋白分子分布与白纹伊蚊感染组织向性相关。
  相似文献   

5.
陈虹  陈汉彬 《贵阳医学院学报》2002,27(2):136-137,139
目的:比较海南、北京、贵州三地理株白纹伊蚊和贵州株致倦库蚊蛋白质含量的差异。方法:用凯氏定氮法测定羽化后第5天白纹伊蚊和致倦库蚊(雌蚊)蛋白质含量,并比较地理株和种间的差异。结果:海南株蛋白质分别与北京株及贵州株蛋白质有显著差异(P<0.01),但北京株与贵州株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贵州株和北京株白纹伊蚊与贵州株致倦库蚊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海南株白纹伊蚊与贵州株致倦库蚊之间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不同地理株白纹伊蚊蛋白质含量可有差异,同一地区的不同蚊种之间蛋白质可无差异。  相似文献   

6.
甘遂和贯众不同提取液对蚊幼虫的杀伤作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 了解甘遂 (EuphorbiakansuiLiouMass)和贯众 (Dryopteriscrossirhizomz)不同提取液对蚊幼虫杀伤的作用。方法 分别采用乙醚、乙醇、丙酮、水提取两种草药干样品植物成分。用 2 %的浓度 (2g生药 / 10 0ml溶液含 )浸渍法处理致倦库蚊、白纹伊蚊敏感株Ⅲ龄末~Ⅳ龄初幼虫。结果  2 %甘遂和贯众草药的乙醚、乙醇提取液对致倦库蚊幼虫的杀伤分别高达 95 0 %± 4 4 % ,90 0 %± 3 5 % ,83 0 %± 0 6 %与 75 0 %± 2 0 %。贯众对白纹伊蚊幼虫的杀伤力强度明显优于甘遂 ,乙醚、乙醇提取液分别为 6 1 6 %± 0 6 %与 2 3 2 %±及 6 6 6 %± 1.0与30 0 %± 1 0 %。贯众丙酮的粗提物的杀伤力较差 ,均低于 10 % ,水提液对致倦库蚊、白纹伊蚊幼虫无杀伤作用。结论 甘遂和贯众的提取液对致倦库蚊有显著的杀伤作用。贯众乙醚、乙醇提取液对白纹伊蚊幼虫的杀伤作用较甘遂草药提取液的杀伤作用强。两种草药对蚊虫的毒力主要成分溶于醚及醇。  相似文献   

7.
云南省勐腊县蚊虫及虫媒病毒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82年7—8月,在勐腊县捕获成年雌性蚊虫7属25种4440只。棕头库蚊、三带喙库蚊、伪杂鳞库蚊和迷走按蚊是农村畜圈的主要蚊种。白纹伊蚊是野外竹林区的优势蚊种。对所获蚊虫用C6/36细胞和乳鼠方法分离病毒,从三带喙库蚊和伪杂鳞库蚊中各分离出1株乙型脑炎病毒,从白纹伊蚊中分离出2株登革4型病毒,人血清中乙型脑炎和登革病毒抗体阳性率分别为83.33%和11.58%,表明当地人群中存在有这两种病毒的感染和传播,三带喙库蚊和伪杂鳞库蚊是乙型脑炎传播媒介,白纹伊蚊是登革热主要传播媒介。  相似文献   

8.
云南省西双版纳州蚊虫自然感染乙型脑炎病毒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西双版纳州景洪、勐海和勐腊县(市)捕获成年雌性蚊虫8属34种34508只。夜晚在农村畜圈及其周围采获蚊虫21种,优势蚊种为棕头库蚊和三带喙库蚊;白天在野外竹林采获蚊虫25种,优势蚊种为圆斑伊蚊和白纹伊蚊。从三带喙库蚊(8株)、霜背库蚊(4株)、伪杂鳞库蚊(3株)、环带库蚊(1株)、棕头库蚊(1株)、中华按蚊(3株)、刺扰伊蚊(2株)、白纹伊蚊(1株)、窄翅伊蚊(1株)和常型曼蚊(1株)中分离到乙型脑炎病毒25株。分析认为,三带喙库蚊是当地乙型脑炎病毒的主要传播媒介,伪杂鳞库蚊和霜背库蚊亦是该病毒的重要传播媒介。白纹伊蚊等带毒蚊种亦参与该病毒的传播。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八角茴香、樟树叶、花椒3种不同植物挥发油对白纹伊蚊、致倦库蚊的驱避效果.方法: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3种植物挥发油稀释为2%、5%及10%3种浓度,分别喷洒小鼠全身,记录3h内白纹伊蚊、致倦库蚊在小鼠身上的停留数量,观察不同浓度和不同植物油的驱蚊效果;选取3种驱蚊效果最佳浓度挥发油两两复方混配(2∶1、1∶2),观察混配复方植物挥发油的驱蚊效果.结果:对白蚊伊蚊及致倦库蚊有效驱避率的3种植物挥发油的浓度依次为10%>5%>2%,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10%浓度对两种蚊虫驱避效果最佳的是樟树叶和花椒;不同混配复方对白纹伊蚊和致倦库蚊均有明显的有效驱避效果,不同混配复方驱避效果相当(P>0.05),但白纹伊蚊驱蚊和致倦库蚊驱避作用最佳的混配复方植物挥发油是1∶2的樟树叶与八角茴香复方,有效驱避率高于单方.结论:复方混配植物挥发油对白纹伊蚊及致倦库蚊的驱避效果好.  相似文献   

10.
大链壶菌对三属蚊幼虫的比较灭蚊实验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观察并比较大链壶菌对致倦库蚊、白纹伊蚊和中华按蚊幼虫的实验感染和杀灭情况。方法:在相同实验条件下用生物测定的方法分别观察、比较三属蚊幼虫实验组及对照组的死亡率和校正死亡率,同时比较蚊幼虫被大链壶菌感染后6、24、48、72h各时段的死亡率。结果:平均死亡率致倦库蚊和白纹伊蚊幼虫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中华按蚊幼虫两组无明显差别。三属蚊幼虫的平均校正死亡率两两有差别。平均死亡率致倦库蚊幼虫以感染后6、24、48h较高,白纹伊蚊幼虫以感染后48h较高。未观察到中华按蚊幼虫被大链壶菌感染的征象。结论:致倦库蚊和白纹伊蚊幼虫对大链壶菌易感染,中华按蚊幼虫不易感染。  相似文献   

11.
海南行政区防疫站病毒室和卫生部药内生物制品检定所共同协作,继去年5月在国内首次应用 C_6/36白纹伊蚊传代细胞系,成功地从埃及伊蚊体内分离出登革病毒2株以后,于今年四月,该站科研人员又捕获2批埃及伊蚊,分得病毒2株,白纹伊蚊3批,分得病毒2株;致乏库蚊1批,分得病毒1株,经过鉴定,先后多批分离的共7株病毒  相似文献   

12.
1983年5月、1984年和1989年8月,在瑞丽市捕获成年雌性蚊虫8属35种10073只。三带喙库蚊、霜背库蚊、棕头库蚊和中华按蚊是农村畜圈的主要蚊种。伪白纹伊蚊和白纹伊蚊是野外竹林区的优势蚊种。对所获蚊虫用C6/36细胞和乳鼠方法分离病毒,结果从三带喙库蚊、霜背库蚊和白纹伊蚊中各分离出1株乙型脑炎病毒,分析认为三带喙库蚊是当地乙型脑炎病毒的主要传播媒介,霜背库蚊和白纹伊蚊亦参予该病毒的传播。  相似文献   

13.
目的:PCRI地扩增与测定白纹伊蚊和致倦库蚊的细胞内共生菌Wolbachia 16S rRNA序列,分析其种系发生关系及传播方式。方法:从单只雌蚊中提取DNA,PCR法扩增16S rRNA序列,扩增产物进行克隆及测序。结果:从白纹伊蚊和致倦库蚊分别扩增出Wolbachia 16S rRNA序列,并克隆入pGEM-T载体,测序证明两序列长度分别为897bp.结论:成功克隆了白纹伊蚊和致倦库蚊Wolbachia 16S rRNA序列,测序和同源性分析表明,它们之间的同源性为99.9%,提示Wolbachia在白纹伊蚊和致倦库蚊可能存在水平传播的方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PCR法扩增与测定白纹伊蚊和致倦库蚊的细胞内共生菌 Wolbachia16SrRNA序列 ,分析其种系发生关系及传播方式。【方法】从单只雌蚊中提取DNA ,PCR法扩增 16SrRNA序列 ,扩增产物进行克隆及测序。【结果】从白纹伊蚊和致倦库蚊分别扩增出Wolbachia 16SrRNA序列 ,并克隆入 pGEM T载体 ,测序证明两序列长度分别为 897bp。【结论】成功克隆了白纹伊蚊和致倦库蚊Wolbachia 16SrRNA序列。测序和同源性分析表明 ,它们之间的同源性为 99 9%,提示Wolbachia在白纹伊蚊和致倦库蚊可能存在水平传播的方式。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实验室内蚊虫饲养器具的设计和饲养条件、方法的优化组合,在室内成功饲养白纹伊蚊和致倦库蚊,根据文献报道方法和平时饲养心得总结形成了一套较为高效、经济和实用的白纹伊蚊和致倦库蚊养殖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3个地理株白纹伊蚊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对寨卡病毒(ZIKV)的易感性差异。方法建立广州株(GZ株)、深圳株(SZ株)和恩平株(EP株)白纹伊蚊,观察记录3株蚊株的生长发育周期;检测3个蚊株Wolbachia携带率和其组织分布;经口感染ZIKV后,检测不同地理株白纹伊蚊对ZIKV的易感性。结果 3个地理株白纹伊蚊生长发育周期无显著差异且均携带Wolbachia,但SZ株和GZ株白纹伊蚊组织内Wolbachia含量高于EP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口感染ZIKV后,3个地理株的白纹伊蚊均可有效传播ZIKV,GZ株白纹伊蚊对ZIKV的感染率最高为91.7%,传播率为66.7%;EP株白纹伊蚊对ZIKV的传播能力最弱,传播率为54.5%。结论不同地理株白纹伊蚊对ZIKV的易感性不同,可能与其组织内Wolbachia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7.
云南景洪市蚊虫分布特点及与虫媒病毒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景洪市蚊虫分布特点及与虫媒病毒的关系。方法:在农村畜圈及野外竹林捕蚊,用C6/36细胞和乳鼠法分离病毒。结果:采获成年雌性蚊虫31种22823只。白天在野外竹林采获蚊虫17种,优势蚊种为圆班伊蚊、刺扰伊蚊和白纹伊蚊;夜间在农村畜圈及其周围采获蚊虫19种,优势蚊种为棕头库蚊、三带喙库蚊和迷走按蚊。从采获的7种蚊虫体内分离到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10株,基孔肯雅病毒3株,登革热病毒1株。其中,白纹伊蚊分离到3株病毒,三带喙库蚊分离到5株病毒。结论:白纹伊蚊是当地基孔肯雅和登革热病毒的主要传播媒介;三带喙库蚊是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的主要传播媒介。  相似文献   

18.
云南省盈江县蚊虫调查及乙型脑炎病毒分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4年及1989年7~8月,在盈江县捕获成年雌性蚊虫7属32种632O只,霜背库蚊、三带喙库蚊和棕头库蚊是农村畜圈的主要蚊种,伪白纹伊蚊和白纹伊蚊是野外竹林区的优势蚊种。对所获蚊虫用C6/36细胞和小白鼠方法分离病毒,从三带喙库蚊和窄翅伊蚊中各分离到1株乙型脑炎病毒。分析认为三带喙库蚊是当地乙型脑淡病毒的主要传播媒介,窄翅伊蚊亦可参与该病毒的传播。  相似文献   

19.
白纹伊蚊贵州地方株垂直传播登革1型病毒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白纹伊蚊贵州地方株对1型登革病毒(DEN-1)的垂直传播能力。方法:用DEN-1感染白纹伊蚊贵州3个地方株(贵阳、毕节、兴义),收集亲代及子1~3代蚊虫标本,提取蚊体总RNA,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病毒核酸。并以白纹伊蚊海南株作为对照。结果:感染DEN-1后的白纹伊蚊贵阳株亲代、子1代;白纹伊蚊毕节株亲代、子1代;白纹伊蚊兴义株及海南株亲代、子1~3代的蚊体内均可检测到病毒核酸。结论:DEN-1均能通过白纹伊蚊贵州3个地方株垂直传播。白纹伊蚊贵州不同地方株对DEN-1的垂直传播能力有差别。  相似文献   

20.
桉叶挥发油对几种寄生虫驱杀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观察了不同浓度的桉叶油对体外培养环境下蠕形螨和阴道毛滴虫的杀虫作用。并用实验小鼠为对象,观察了桉叶油对三种常见传病蚊种的驱避作用。实验结果表明,桉叶油对蠕形螨和滴虫均有较强的杀虫作用。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和药物作用时间的延长。虫体死亡率明显升高,2%和5%桉叶油分别是杀滴虫和蠕形螨的有效而经济的浓度,5%桉叶油对中华按蚊、致倦闸蚊、白纹伊蚊均有明显驱避作用,对白纹伊蚊的驱避效果强于中华按蚊和致倦库蚊,绝对保护时间分别为:白纹伊蚊170min,中华按蚊和致倦库蚊均为130min,桉叶油的抗寄生虫作用研究将有助于我国药用植物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