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科 《医药与保健》2007,15(2):46-47
催眠术是怎么回事?科学家已对这一现象研究了150多年,但到底也没能弄清楚其真谛。有的理论家认为,催眠术打开了通向潜意识的大门,有的倾向于认为,恍惚是非睡非醒的心理边缘状态,有的干脆称之为伪科学。但有一点是不容置疑的:人处在催眠状态下最容易接受暗示,可以让他做出一些乃至最为暴戾的举动,因为那个时候,大脑、甚至身子开始身不由己。催眠术究竟是真是假,一些研究知觉边缘状态的专家通过类似的试验解开了其中一些不为人知的谜团。  相似文献   

2.
郑焱 《自我保健》2013,(4):54-55
凡与“术”沾边的事,在人们眼中多半会带点玄妙与神秘色彩,比如魔术、巫术、武术。催眠术也是如此——几百人被催眠师集体催眠,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种少为人知却具有特殊效用的治疗疾病的方法与技术,催眠术的发展与沿革经历了神权时代、动物磁气说时代、生理学-心理学解释时代、百家争鸣时代、实验室研究与实际应用时代.划分催眠术发展与沿革阶段的标志是各个时期主要的催眠术理论和有代表性的催眠师的活动.这些曾经影响一时的催眠术理论和催眠师的活动,是催眠术发展与沿革的最好佐证.  相似文献   

4.
探秘催眠术     
苏光路 《现代养生》2014,(17):23-24
因为缺少明确的数据,致使催眠术一直饱受争议。有人说它是意志与潜意识的混合物,有人说它是意志与抑制胶着状,还有人说它是想象与知觉的嫁接体。由此可见,要想清楚解释催眠,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相似文献   

5.
催眠术的先驱 公元18世纪,一种叫做“麦斯麦术”的治疗方法在奥地利引起了轰动。这并不是一般的方法,因为它既无需诊断也不用药物。然而令人费解的是,经过这样的治疗,很多人的病居然痊愈了。  相似文献   

6.
管倩 《自我保健》2010,(10):36-37
第一次看这样的书,是带着一种好奇心在阅读的。同事们看我在看这书,都很惊讶地问:“你怎么在看这种书啊?”我笑笑然后玩笑着回答:“是啊,打算看完就把你们一个个都催眠了。”  相似文献   

7.
李斌 《中国保健营养》2013,(11):6253-6253
目的:探讨研究对社交恐怖症患者给予行为疗法治疗的方法和效果,以更好地治疗社交恐怖症。方法随机抽取2010年2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社交恐怖症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药物氯硝西泮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行为疗法,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社交回避苦恼量表结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其社交回避苦恼量表得分为(8.05±4.55)分,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显著,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行为疗法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社交恐怖障碍,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辽宁省城乡居民社交恐怖症患病率、分布特点和治疗现状。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以复合性国际诊断交谈检查量表1.0版(CIDI 1.0)对辽宁省6个市县13 358名18~65岁城乡居民进行面访调查;使用WHO-CIDI 1.0软件进行分析,按精神障碍诊断和分类(DSMⅢ-R)标准分别判定终生、12月和2周患病诊断。结果社交恐怖症的终生、12月和2周调整患病率分别为1.29%,0.81%和0.46%。女性终生患病率高于男性(OR=1.43,95%CI=1.05~1.95);患病率随年龄升高明显升高(P0.01);随学历升高明显降低(P0.01);仅10.6%的患者曾服药治疗。结论社交恐怖症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疾病,需采取综合措施提高社交恐怖症的认识和诊疗水平。  相似文献   

9.
森田疗法治疗社交恐怖症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森田疗法时社交恐怖症的治疗效果。方法对39例社交恐怖症患者实施森田疗法与药物治疗并进行对照,治疗前和治疗后做SCL-90量表、焦虑量表(SAS)、抑郁量表(SDS)测试。结果森田疗法组的显效率为84.21%。高于药物组,SCL-90测评结果表明前后主要因子评分明显下降,两测试显示社交恐怖症治疗前后有显著性意义。结论森田疗法对于治疗的社交恐怖症患者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0.
直面恐惧     
史宇 《健康世界》2011,(10):52-53
据报道,国外一家杂志整理出超过1500种恐怖症,如社交恐惧、密闭空间恐惧等。我们为什么会有这些莫名的恐惧?最重要的是,我们如何才能战胜恐惧?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了解本地区健康妇女在孕期间的睡眠情况,睡眠质量、影响睡眠相关因素等问题,指导孕保工作,提高孕妇健康水平。方法采用统一制表,逐个询问、核实登记。结果720例健康孕妇中睡眠按时有序、睡质稳定,醒后轻松愉快264例,占36.6%;睡眠良好,适应性好,醒后感觉一般375例,占52.0%;睡眠差,无序难以入睡,醒后头晕不愉快81例,占11.2%。720例孕妇中午睡平均100 min(合1.67 h),晚间平均睡534 min(合8.9 h),人均昼夜睡眠时间634 min(合10.6 h)。结论规律有序的作息时间,良好的睡眠习惯,有助于提高孕妇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2.
<正>一、富含松果体的食物富含松果体的食物之所以能改善睡眠,是由于人的睡眠质量与大脑中一种叫松果体素的物质密切相关。夜晚,黑暗会刺激人体合成和分泌松果体素,它会经血液循环而作用于睡眠中枢使人体产生浓浓睡意。天亮时,松果体受光线刺激就会减少,使人从睡眠状态中醒来。研究发现,进入中年以后,人体内的松果体素会逐渐减少,40岁时为青年时的四分之一;50岁时为六分之一;60岁时会降到十分之一。因此,中老年人可以通过补充富含松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心理咨询与治疗领域出现了一个新妁势——各主流方法之间的整合。笔者在临床实践中深深感到,来访者作为一个独特的个体,其心理问题具有特殊性、复杂性,咨询过程中采用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可能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咨询方式。作者综合运用多种心理疗法成功治疗1例患社交恐怖症的学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秦萍  张勇 《中国公共卫生》2010,26(2):144-145
目的了解大学生社交恐怖症的焦虑素质、自我效能感、认知倾向以及血浆皮质醇水平的关系,探讨其可能的心理及生物学机制。方法对天津市某高校908名在校大学生进行社交恐怖症流行病学调查,并利用社交焦虑量表、焦虑-状态特质问卷、自我效能感量表以及认知倾向问卷对社交恐怖症患者和健康大学生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并检测血浆皮质醇水平。结果908名大学生中,社交恐怖症患者39例,发生率为4.3%,其中男性为2.5%,女性为1.8%;病例组社交焦虑得分、状态焦虑得分、特质焦虑得分(13.2±5.4),(51.4±8.3),(9.3±3.7)明显高于对照组(7.6±4.1),(33.2±5.4),(4.5±3.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例组自我效能感得分(22.3±6.7)明显低于对照组(27.5±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例组血浆皮质醇水平(387.4±54.6)μg/L,明显高于对照组(264.3±48.5)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关分析显示,病例组社交焦虑程度与特质焦虑、状态焦虑、悲观因子、皮质醇水平呈正相关,与自我效能感量、乐观因子呈负相关。结论焦虑素质、认知倾向、自我效能感以及血浆皮质醇水平可能与大学生社交恐怖症相关。  相似文献   

15.
社交恐怖症的核心特征是患者恐惧社交场合,害怕与人交往、与人接触。简单地讲就是“怕人”。作为临床上最多见、青少年人群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种恐怖症,社交恐怖症不仅会给患者的学习和生活带来诸多不便,更会使其在以后的工作中处于不利情形。  相似文献   

16.
17.
《生活与健康》2011,(11):24-24
与他人的关系能让你改变体重?朋友会影响你吸烟多少或者睡眠质量?专家说,社会关系对我们的影响也许比我们想象的要大。  相似文献   

18.
恐惧性焦虑障碍常被认为是恐怖症,具有与广泛性焦虑障碍相同的核心症状,如担心和忧虑、肌紧张,自主神经系统过于活跃、心理性警觉、睡眠紊乱等.但这些症状仅见于特殊的情境之中.在某些恐惧障碍中,这些场景很少出现,因此患者大多时间都没有焦虑.而在另一些恐惧障碍中,则有许多情境都可引起焦虑,结果是焦虑的出现次数较多.我们要识别三个主要的恐惧综合征:特定恐惧症、社交恐惧症和广场恐惧症.  相似文献   

19.
妮娜是一个美丽的女孩,文静又有气质,当她来找我的时候正是她经历一段痛苦的感情分离之后,相恋了三年的男友因为不得已的原因而选择分开。妮娜在这段感情上投入非常深,用她的话说,那是一段让人刻骨铭心的爱情,几乎耗尽了自己全部的情感能量。虽然分开对自己来说未必不是一种解脱,因为男友是一个有家庭的人,但是妮娜一直坚信自己和男友是相爱的,离开实在是迫不得已。  相似文献   

20.
睡眠,精英们的“不可承受之轻”睡眠,也就是我们通常叫做睡觉的这种东西,似乎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试想,有准见过‘不会睡觉”的人呢?人类在子宫中就处于睡眠状态,然而在现代社会中,似乎颇有一部分人“今夜难以入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