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研究修复周围神经缺损新材料。方法:Wistar大鼠80只,切断左大腿坐骨神经,造成15 mm缺损,分别用自体神经(C组)、液氮冷冻猫胚神经(B组)、液氮冷冻猫胚神经加自体雪旺氏细胞粗制品(C组)桥接。术后4,12,24周取桥体、桥体远端坐骨神经分别行光镜观察、图像分析、电生理检测。所得数据经多因数方差分析和q检验。结果:加入自体雪旺氏细胞猫胚神经组(C组)有髓纤维数目、复合动作电位峰值恢复率、传导速度恢复率与自体神经移植组(A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而单纯猫胚神经组(B组)大多数指标均不及A、C两组(P<0.01)。结论:植入自体雪旺氏细胞的胚胎神经桥接周围神经缺损效果优于单纯胚胎神经,是一种良好的替代自体神经的桥接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修复周围神经缺损新的手术方法和验证胎儿神经,雪旺氏细胞对神经再生的作用。方法:用80只在白鼠,随机分成三组:A组自体神经移植组;B组单纯液氮冷冻胎儿神经组;C组液氮冷冻胎儿神经加自体雪旺氏细胞组,术后分别于4,12和24周取材,进行大体观察,组织学观察及电生理检测,临床应用胎儿神经加片体雪旺氏细胞修复周围神经缺损32例(45条),术后1年进行神经功能评定,随访1-3年,结果:A,C两组术后4周开始再生纤维逐步增多,术后24周再生纤维增粗并形成神经束,而组再生纤维数目很少,复合动作电位峰值恢复率及传导速度恢复率,A,C两组恢复明显高于B组,临床应用32例*(45条)周围神经,按Seddon的周围神经损伤术后恢复评定标准进行评定,优良率为65.8%,结论:植入自体雪旺氏细胞的胎儿神经移植是一种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新方法,具有进一步空入研究和临床应用的前景。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告动物异体和自体骨骼肌去除肌浆,再植入雪旺氏细胞培养掖与自体雪旺氏细胞制成的悬液,然后分别用于修复鼠10mm坐骨神经缺损的实验研究结果。结果提示异体去肌浆骨骼肌也可作为一种非神经移植体。  相似文献   

4.
先用化学手段使骨骼肌细胞脆性增加,再以物理挤压方法去除1/2左右肌浆制成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移植体。将此移植体植入雪旺氏细胞培养液与自体雪旺氏细胞制成的悬液,修复鼠10mm坐骨神经缺损,并与热变性骨骼肌植入相同悬液和自体神经移植作对照比较。桥接术后6个月,检测试验侧/正常侧小腿三头肌肌张力比值和湿重比值、试验侧坐骨神经传导速度、和移植体远端/近端神经干髓鞘密度比值4项指标。经统计学处理去肌浆骨骼肌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修复周围神经缺损新的手术方法和验证胎儿神经、雪旺氏细胞对神经再生的作用。方法:临床应用胎儿神经加自体雪旺氏细胞修复周围神经缺损32例(45条),术后1年进行神经功能评定,随访1-3年。结果:32例(45条)周围神经损伤,按Seddon的周围神经损伤术后恢复评定标准进行评定,优良率为65.8%。结论:植入自体雪旺氏细胞的胎儿神经移植是一种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新方法,具有进一步深入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组织工程人工神经对大鼠坐骨神经缺损后神经再生速度的影响。方法建立15mm的SD大鼠右侧坐骨神经缺损模型后,用嗅球成鞘细胞(olfactory ensheathing cells,OEC),雪旺氏细胞(Schwann cells,SC),细胞外基质成份(extracellular matrix,ECM)以及自行制备的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DL-lactide-coglycolide),PLGA)导管,构成OEC-SC-ECM-PLGA桥接体进行修复,同时设OEC-ECM-PLGA组、SC-ECM-PLGA组、ECM-PLGA组、PLGA组和自体神经移植组进行对照。在术后1,3,6,9周行神经再生速度检测。结果术后1、3、6w,由于新生神经纤维无法着色而无法计算神经再生速度,术后9w,OEC-SC-ECM-PLGA组和自体神经移植组的神经再生速度均为(0.71±0.00)mm/d,显著快于OEC-ECM-PLGA组的(0.60±0.05)mm/d和SC-ECM-PLGA组(0.60±0.09)mm/d(P〈0.05)。ECM-PLGA组和PLGA组神经再生速度均为零。结论 OEC-SC-ECM-PLGA桥接体可显著提高大鼠坐骨神经缺损后神经再生速度。  相似文献   

7.
同种异体周围神经移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电镜观察小腿三头肌复合动作电位传导速度(CAPCV)及Guadros指数测量,对经放射线和液氮冷冻处理的SD大鼠同种异体神经移植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单因素处理组与对照组表现相似,髓鞘及轴突电子密度低而不均匀,外形不光滑有皱折,雪旺氏细胞质及轴突内有较大空泡。而放射线照射加液氮冷冻组则表现为雪旺氏细胞人小空泡较多,Guadros指数CAPCV结果显示,双因素处理组较单因素处理组优。  相似文献   

8.
目的: 建立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神经炎(EAN)在肿瘤坏死因子α受体I(TNFRⅠ)基因敲除鼠(TNFRⅠ-/-)的动物模型,进一步研究雪旺氏细胞凋亡在其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周围神经P0 蛋白180-199肽段皮下免疫方法分别在TNFRⅠ-/-及野生鼠C57BL/6上制备EAN动物模型;连续观察EAN的发病过程、疾病严重程度并进行临床症状评分;免疫后第22天取2组动物雪旺氏细胞进行原代培养,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Fas及Annexin-Ⅴ(Annexin-Ⅴ+/PI-)在雪旺氏细胞的表达。结果:TNFRⅠ-/-组EAN症状高峰临床评分(1.50±0.19)较野生型组(1.90±0.16)明显减低;TNFRⅠ-/-EAN组雪旺氏细胞Fas阳性表达率为(88.03±1.40)%,野生型组为(94.70±1.5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Annexin-Ⅴ(Annexin-Ⅴ+/PI-)在TNFRⅠ-/-组雪旺氏细胞的阳性表达率为(8.78±0.94)%,野生型组为(13.03±4.15)%,TNFRⅠ-/-组呈降低趋势,但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TNFRⅠ可能通过增加雪旺氏细胞的凋亡进而引起周围神经损伤而加重EAN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PLGA神经导管内移植雪旺氏细胞(SCs)对猫颅内段动眼神经再生的影响。方法:将22只家猫随机分为3组,导管组10只,SCs组10只,对照组2只。右侧动眼神经制作4 mm缺损后,分别用PLGA导管、PLGA导管+SCs悬液修复,对照组不修复。14周时处死动物,取远端再生神经,用光镜、电镜观察及轴突图像分析评估修复效果。结果:术后14周时,导管组有7只猫,SCs组有8只猫右侧神经功能基本恢复,神经连续性恢复;对照组无恢复。导管组及SCs组再生神经有髓纤维的数目分别为(8 760±597)(、10 255±1 271),导管组及SCs组再生神经平均轴突直径为(4.16±0.30)um、(4.59±0.34)um;两组间纤维数目、轴突直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LGA导管内移植同种异体雪旺氏细胞悬液能促进猫颅内段动眼神经再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本实验通过雪旺氏细胞(Sc)和成纤维细胞(Fb)不同培养方法的研究来获得不同比例共存的雪旺氏细胞和成纤维细胞。方法。分散培养(1)差速贴壁法。(2)阿糖胞苷自理法。观察(1)相差显微镜,(2)S-100免疫细胞化学染色。(3)细胞计数。结果:被S-100染色染上雪旺氏细胞在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活体雪旺氏细胞的开矿是一致的,细胞呈梭形,经差速壁法和阿糖包苷处理后3天雪旺氏细胞所占比例为95%,  相似文献   

11.
在41侧标本上,对面神经主干、颞面干、颈面干及在腮腺前缘处的分支的各径线进行了观测,为面神经移植提供参数,对主要面肌的神经支数及入肌点进行观察。另在22只狗上进行单侧带血管耳大神经移植至同侧面神经的实验。术前及术后定期作肌电观察带血管神经移植后神经再生的情况。结果表明:带血管神经移植后3个月,肌电图基本恢复正常,神经移植成功。可望将此方法用于对面瘫的显微外科治疗。  相似文献   

12.
调查52具成年尸体(男38,女14)的肩胛下神经和胸背神经。结果发现:上肩胛下神经多数为2支(53.85+4.89%),常起自后束(86.98±2.43%)。胸背神经均为1支,大多数起自后束(74.29±4.27%),有时与下肩胛下神经共干(22.86±4.1%)。下肩胛下神经多数为1支(98.1±1.33%),半数以上起自腋神经(54.29±4.86%),所以应视为腋神经的分支。大圆肌支为下肩胛下神经的终支,但偶而可单独起自腋神经(1.87±1.33%)。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神经移植后在局部注入神经生长因子对神经再生的影响.方法:家兔30只,随机分为两组.A组:切除5mm面神经颊支,用等长的耳大神经移植.B组:神经移植同A组,并于术中、术后第1、2、3、4天分别在局部注入2 000U的神经生长因子(大连司威特制药有限公司制).术后饲养12周,对移植体进行神经电生理、组织学检测.结果:实验结果证明,再生神经纤维都可以通过移植神经的吻合端,A组神经传导速度为20.42±2.12m/s,B组神经传导速度为23.71±2.24m/s,两组神经传导速度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神经移植后注入神经生长因子的效果明显优于单纯神经移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为桡神经肱三头肌外侧支转位修复腋神经与肌皮神经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观测50侧成人上肢标本桡神经肱三头肌外侧头支的起点、入肌点、横径、无损伤分离长度;测量肌皮神经分支及腋神经前、后支起点、横径;在2侧新鲜上肢标本上切取上述肌支,体视显微镜下进行神经纤维计数.结果 桡神经肱三头肌外侧头支主干无损伤分离长度为44.6±1.7 mm,有2~4个分支,桡神经肱三头肌外侧头支与腋神经前支、肌皮神经分支在横径、纤维数上相近,外侧头肌支可分离长度大于其起点与腋神经起点间的距离,桡神经肱三头肌支起点与肱二头肌支起点在同一平面.结论 臂丛上干损伤后,桡神经肱三头肌外侧头支可转位修复腋神经、肌皮神经.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比较传统异感法与神经刺激仪辅助定位法在臂丛神经阻滞中对运动与感觉阻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行上肢手术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异感法进行肌间沟臂丛阻滞,观察组在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行肌间沟臂丛阻滞。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后不同时间感觉和运动阻滞的情况。结果①观察组对于尺神经、桡神经、正中神经及肌皮神经组织效果均较好,两组患者在尺神经和正中神经阻滞效果上差异不明显,但观察组对桡神经和肌皮神经的阻滞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②两组患者麻醉后0.5 h、1 h、2 h、24 h疼痛评分差异不明显,6 h时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时间运动功能的恢复比较,观察组麻醉后1 h、2 h期间肌力超过2级的患者人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刺激仪辅助定位法局麻效果更为肯定,可降低局麻药量,有利于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根性坐骨神经痛专业救治中展开神经刺激器定位坐骨神经阻滞疗法的效果.方法 方便筛选60例因根性坐骨神经痛于2015年3月—2016年11月间入住该院的患者,随机分组:30例A组行常规疗法,30例B组加以对神经刺激器充分利用,并加行坐骨神经阻滞疗法,给予疗效比较.结果 30例A组优良率66.67%,30例B组为9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VAS(4.92±0.82)分,B组(3.11±0.4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治疗后A组直腿抬高实验阴性患者数比B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当根性坐骨神经痛患者接受专业治疗时,展开坐骨神经阻滞疗法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讨论神经电生理监测在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 应用肌电图/诱发电位仪对脑瘫患者的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除术进行全程监测.结果 经3~18个月随访,本组11例在神经电生理监测下行SPR的痉挛性脑瘫患者,双下肢肌痉挛的解除率100%,功能改善率80%,膝、踝反射正常率80%,髌、踝阵挛消失率90%,剪刀步均消失,肌力均在3级以上.结论 在神经电生理监测下进行的SPR,患者双下肢肌痉挛的解除率、功能改善率、反射正常率、肌力等均明显优于其他学者报道的肉眼下进行SPR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神经生长颗粒对大鼠坐骨神经挤压伤修复的影响。方法:雌性SD大鼠60只,麻醉后行坐骨神经夹伤术。术后第2天开始灌药,并随机分为5组:阳性对照弥可保组;实验组神经生长颗粒高、中、低剂量组;生理盐水阴性对照组。灌药后3周,通过对术后动物的整体观察,压伤段神经电生理学检测和腓肠肌组织学形态测量,评价修复效果。结果:灌药后3周,大鼠坐骨神经干复合肌动作电位(CMAP)和神经传导速度(MCV),NGG高剂量组与弥可保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明显优于生理盐水组;腓肠肌肌湿重比,NGG高、中剂量组与弥可保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显著优于生理盐水组;胶原纤维面积NGG高剂量组与弥可保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显著低于生理盐水组。结论:神经生长颗粒有明显的促神经再生和促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应用神经导管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飞  武忠炎 《医学综述》2014,(11):1997-1999
组织工程对周围神经再生的研究已成为当前的热点,其核心是建立由生物材料和种子细胞构成的三维神经导管。因对于周围神经损伤传统的治疗方法或多或少存在其弊端性,从而限制了它们在临床中的应用。神经导管具有防止周围组织的长入及减少神经瘤的发生等优点。而施万细胞、神经干细胞等是研究较多的种子细胞。该文对各种常用的神经导管材料及种子细胞进行综述。最后根据当前的研究现状,对三维神经导管的研究进行评价及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