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糖尿病临床诊疗中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监测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前来我院就诊的48例糖尿病患者及同期于我院进行体检的48例健康民众,分别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对象均行糖化血红蛋白(HbAlc)与空腹血糖(FPG)检测,对比检查结果。结果研究组患者HbAlc和FPG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糖尿病患者HbAlc和FPG存在相关性。结论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是诊断糖尿病患者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糖化血红蛋白(HbAlc)检测应用于诊断、治疗及控制糖尿病的临床价值,为糖尿病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随机抽取80例已经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8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分别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空腹血糖(FPG),利用糖化血红蛋白仪及相关配套试剂检测HbAlc,对比分析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水平的关系。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和空腹血糖都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观察组中的糖化血红蛋白和空腹血糖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结论糖化血红蛋白(HbAlc)可以作为反映糖尿病患者长期血糖控制的金标准,进一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在糖尿病检测中所具有的临床意义,为进行糖尿病的筛查及防治提供相关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3月本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在本院接受体检的健康人员5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的空腹血糖水平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进行对比分析,探讨糖化血红蛋白指标对于糖尿病检测的临床价值。结果观察组的空腹血糖水平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发现,检测对象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随着空腹血糖值的升高而升高,两者呈现出正相关。结论空腹血糖水平以及糖化血红蛋白均是检测糖尿病的重要指标,但是相比于空腹血糖而言,糖化血红蛋白更能稳定的反映出检测对象一定时间内的血糖实际水平,因此其对糖尿病的检测具有更大的临床价值,值得在糖尿病检测中进行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4.
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对糖尿病诊治的临床价值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疗效评价及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观察组)68例和同期门诊健康体检者(对照组)68例,两组分别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空腹血糖水平,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对比分析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水平的关系、糖化血红蛋白与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率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升高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率也随之升高,两组之间有高度相关性(P0.01)。结论糖化血红蛋白是观察糖尿病病情的稳定指标,与血糖联合检测在临床上对糖尿病筛选、诊断、血糖控制、疗效评价及预后判断等方面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糖尿病患者122例作为观察组,以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成人122例作为对照组.对研究对象进行糖化血红蛋白测定和血糖检测,分析检测结果.结果 观察组糖化血红蛋白和空腹血糖含量[(9.29±1.44)%、(9.19±1.77)mmol/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4.88±0.15)%、(4.62±0.18)m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的相关性呈正相关性(r=0.625,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水平呈正相关性,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能够更好地指导糖尿病的筛查和诊治,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胰岛素血清学联合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在2型糖尿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2月商丘市中心医院收治的30例2型糖尿病患者(观察组)及30例体检健康的受试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两组受试者均需行胰岛素血清学、糖化血红蛋白及血糖水平检测,并将结果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SPARC、Wnt5a、PGRN指标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水平>7%的患者占比、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均高于对照组,SFRP5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血清学联合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在2型糖尿病临床诊断应用中具有较高的价值,可以应用于早期预防和诊断2型糖尿病。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的相关性。方法:特选取2015年2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一时期体检健康的成人10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进行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含量和糖化血红蛋白相比较对照组而言,明显较高,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呈现出正相关的关系(P0.05)。结论: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呈正相关性,因此,针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将糖化血红蛋白应用于临床检测中,对于其筛查和诊治具有较高的指导意义,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因此,可于临床实践中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快速血糖仪联合便捷式糖化血红蛋白仪检测在社区糖尿病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76例于2014年7月—2015年6月来我社区接受治疗的76例糖尿病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为同时期的76例健康体检者,两组患者均使用快速血糖仪检测患者的空腹血糖含量,并使用便捷式糖化血红蛋白仪检测糖化血红蛋白含量,对比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即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以及糖化血红蛋白含量,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健康体检者,组间差异性比较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快速血糖仪测定的空腹血糖水平,只能反映抽血当时的血糖水平,并且血糖随进食和血糖代谢的变化而改变,不能说明前一段较长时间病情的全貌。联合使用便捷式糖化血红蛋白仪测定糖化血红蛋白,能够反映阶段性血糖水平,对社区糖尿病患者的诊治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能够快速提高社区糖尿病诊疗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和糖耐量应用于妊娠期糖尿病早期筛查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进行产前检查的妊娠孕妇550例,将其中的50例妊娠糖尿病孕妇作为观察组,将其余500例正常孕妇作为对照组进行研究。两组孕妇均进行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及口服葡萄糖耐受量检验。结果:观察组孕妇经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及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6.0%、82.0%和96.0%,均显著高于经空腹血糖检测和口服葡萄糖耐受量检测的结果,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妇的GCT、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的测定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孕妇,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糖化血红蛋白在妊娠期糖尿病的筛查中具有操作简单、诊断符合率高等特点,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水平的相关性,探讨糖化血红蛋白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糖尿病患者148例作为观察组,以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成人150例作为对照组。对研究对象进行糖化血红蛋白测定和血糖测定,分析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含量[(8.46±1.53)%、(8.87±1.96)mmol/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5.26±0.20)%、(5.51±0.23)m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的相关性呈正相关性(r=0.625,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水平呈正相关性,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能够更好地指导糖尿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对糖尿病患者诊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78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试验组,另选择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78例正常者作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空腹血糖的测定及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并对两组患者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试验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及HbA1c水平均比对照组患者高,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随着患者HbA1c水平的升高,其并发症的发病率也会随之升高,患者的HbA1c水平与并发症发病率之间存在高度的相关性。结论:糖化血红蛋白检测方法能够准确地检测出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情况,对于糖尿病患者的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在糖尿病检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收治的100例糖尿病患者(观察组)和同期100例门诊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两组分别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空腹血糖,高压液相亲和层析的原理对糖化血红蛋白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相应分析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发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空腹血糖值及糖化血红蛋白值均明显高于未发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化血红蛋白是监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的良好指标、且对早期并发症的发生、发展、转归有评估作用,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郭芳  钟建平 《求医问药》2014,(18):78-79
目的 :探讨同伴支持教育对糖尿病患者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控制水平的影响。方法 :对我院门诊收治的120名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60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健康教育,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同伴支持教育。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的控制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的控制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通过同伴支持教育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可有效地控制其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此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患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接受的58例DR患者(即为研究组)以及34例2型糖尿病(DM2)未合并DR患者(即为对照组)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两组患者均检测其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比较两组患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结果研究组个体患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各项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O5)。结论对于DR患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含量明显高于DM2患者,医师结合个体患者眼底检查以及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结果对判定DR病情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将糖化血红蛋白检验应用在糖尿病诊治中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2013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240例,列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在我院接受体检的健康人群12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均进行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检测,并分析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空腹血糖水平和糖化血红蛋白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合并视网膜病变组和未合并视网膜病变组的糖化血红蛋白存在显著差异(P <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糖尿病患者进行临床诊治时,及时检测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并将其作为临床诊断及治疗的重要指标之一,可以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6.
《皖南医学院学报》2017,(2):157-158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检测在2型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糖尿病组,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进行观察。两组均空腹采集EDTA-2K抗凝静脉血2 m L进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同时生化管采集静脉血3 m L检测空腹血糖,采样和检测过程严格按照标准操作。对两组患者检测结果加以分析。结果:糖尿病组糖化血红蛋白平均值为(8.30±2.25)%,健康对照组糖化血红蛋白平均值为(4.70±0.90)%。糖尿病组空腹血糖测定平均值为(8.50±3.60)mmol/L,健康对照组空腹血糖测定平均值为(4.80±0.80)mmol/L。两组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糖尿病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值均比健康对照组高,进行糖化血红蛋白监测对糖尿病的诊断和控制有着重要临床意义。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值正常或偏低的标本要结合患者血常规血红蛋白值进行综合判断。  相似文献   

17.
血脂与糖化血红蛋白联检在糖尿病诊断及治疗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海云 《吉林医学》2012,33(21):4503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与血脂指标联合检测对糖尿病诊断、治疗的意义。方法:监测并分析70例糖耐量正常者、75例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及空腹血糖、血脂(TC、TG、HDL-C、LDL-C)的水平。结果:糖尿病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TC、TG、LDL-C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HDL-C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呈正相关(P<0.05)。结论:糖化血红蛋白与血脂联检对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预防及治疗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对比单纯糖尿病患者与合并冠心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及空腹血糖值,讨论糖化血红蛋白在糖尿病诊断与检测中的作用.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124例糖尿病患者的生化资料,采用SPSS 13.0对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结果进行统评分析.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空腹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测定值见表1,空腹血糖比较t =3.466,P=0.001,P<0.05有统计学差异;糖化血红蛋白比较t=2.164,P=0.03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血糖浓度测定波动性较大,只反映瞬时的血糖变化,而HbA1c它可以指导临床更好地制定糖尿病患者的诊疗方案,对于糖尿病的筛查及诊断也有很大意义.  相似文献   

19.
柴红  李颖  安晓红 《求医问药》2014,(19):115-116
目的:探讨在老年糖尿病患者出院后对其进行跟进式个性化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并顺利出院的10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50例患者。在这两组患者出院后,我院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出院随访,对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出院随访(方法与对照组患者相同)的基础上,对其进行跟进式个性化健康教育。在两组患者出院1年后,比较他们空腹血糖的水平、餐后2小时血糖的水平和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结果 :在出院时,两组患者空腹血糖的水平、餐后2小时血糖的水平和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出院1年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的水平、餐后2小时血糖的水平和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均较出院时有明显的下降,其中观察组患者出院1年后空腹血糖的水平、餐后2小时血糖的水平和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在老年糖尿病患者出院后对其进行跟进式个性化健康教育可有效地促进其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的下降。此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对糖尿病患者实施血清C肽与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测的效果,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随机抽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1800例糖尿病患者(观察组)及同期500例来我院行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作为观察对象,对其均实施血清C肽与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测,分析血清C肽与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测的效果。结果①单纯糖尿病组、糖尿病肾病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水平及餐后2 h血糖水平相比对照组更高,血清C肽相比对照组更低,P0.05,且糖尿病肾病组糖化血红蛋白相比单纯糖尿病组更高,血清C肽相比单纯糖尿病组更低,P0.05;②糖化血红蛋白的表达水平与糖尿病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血清C肽的表达水平与糖尿病病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实施血清C肽与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测具有较好的效果,可为临床医师评估和治疗糖尿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