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观察温针灸治疗心脾两虚型不寐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6例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按就诊时间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3例。治疗组取百会、神门、内关、安眠、足三里、三阴交、心俞、脾俞,针刺得气后对内关、足三里、三阴交行捻转补法,并施以温针灸治疗30min。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每疗程间隔2天,总共治疗3个疗程;对照组采用口服归脾汤药物,疗程同治疗组。结果:对照组23例总有效率为82.6%,治疗组23例总有效率为91.3%。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治疗心脾两虚型不寐法疗效显优于口服归脾汤药物疗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4.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30例病例均采取针灸治疗,取穴百会、四神聪、安眠(双)、神门(双)、内关(双)、心俞(双)、脾俞(双)、三阴交(双)、足三里(双)。穴位常规消毒,选取直径0.30 mm,长25 mm华佗牌针灸针,进针得气后留针30 min。每周连续治疗5次,休息2 d,10次为1个疗程,4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30例病例治疗后临床痊愈9例,显效12例,有效4例,无效5例,显效率为70%,总有效率为83.3%。结论:针灸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症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灵龟八法结合火针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方法 将北京中医医院顺义医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72例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火针结合灵龟八法组(A组)和普通针刺组(B组),其中脱失失访病例2例,最后每组完成试验各35例。A组采用火针心俞、脾俞穴配合灵龟八法等治疗,B组给予针刺照海、四神聪、三阴交等穴位,2组均每日治疗1次,每周5次,于治疗前、治疗2周时、治疗4周结束时、治疗结束1个月随访时分别记录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中医症状量表评分,并评定治疗结束时的疗效。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管理和分析,进而探讨灵龟八法结合火针治疗失眠患者的疗效。 结果 2组在治疗2周时PSQI评分、中医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4周结束时及随访时PSQI评分、中医症状积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优于B组。治疗4周结束时A组总有效率为94.3%(33/35),优于B组的82.9%(29/35,P<0.05)。 结论 灵龟八法结合火针治疗失眠症患者在远期疗效上优于普通针刺,且可改善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的症状和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6.
失眠中医称不寐,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症,是中医神志病中常见的一种病证。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寐,常影响人们的正常工作、生活、学习和健康。目前中草药在治疗神志病方面有明显疗效,冯方俊教授根据多年来的行医经验,临床上应用以归脾汤为基础方,治疗心脾两虚型不寐以达到治愈效果,广受认可。 相似文献
7.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19,(3)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地西泮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3例和治疗组35例,其中治疗组和对照组实际完成治疗及观察的患者各30例。对照组给予地西泮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予针刺治疗,取穴足三里、中脘、三阴交、通里、关元和气海,施以提插补法,针刺5 d,停针2 d。2组均以7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总评分。结果治疗后2组PSQI总评分均明显降低,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下降更明显,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86.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地西泮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疗效确切,且能显著降低PSQI总评分,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地西泮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3例和治疗组35例,其中治疗组和对照组实际完成治疗及观察的患者各30例。对照组给予地西泮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予针刺治疗,取穴足三里、中脘、三阴交、通里、关元和气海,施以提插补法,针刺5 d,停针2 d。2组均以7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总评分。结果治疗后2组PSQI总评分均明显降低,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下降更明显,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86.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地西泮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疗效确切,且能显著降低PSQI总评分,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基于近5年国内外对肠脑轴机制的研究,结合中医药治疗心脾两虚型不寐的试验和临床研究,探讨二者之间的相互联系及临床相关性,从针灸治疗、中药治疗、推拿治疗三方面综述心脾两虚型不寐的中医药研究进展,为基于肠脑轴机制治疗心脾两虚型不寐提供思路和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10.
八段锦结合子午流注纳支法针刺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医认为,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存在营养不足、心血瘀滞等情况,不能对其心神奉养,导致出现失眠多梦症状.八段锦是一种治疗失眠的新型方法,能够促进患者修心养性,达到缓解失眠症状的目的 .子午流注纳支法属于一种时间针灸方法 ,用于失眠症的治疗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本文采用参芪五味子联合归脾丸联合治疗心脾两虚型不寐。方法:将68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归脾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参芪五味子。结果:实验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两方面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归脾丸治疗基础上加用参芪五味子治疗心脾两虚型不寐能够显著改善临床症状,疗效明显优于单用归脾丸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埋针结合头颈部推拿手法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本院收治的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就诊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埋针结合头颈部推拿手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睡眠质量改善情况及情绪变化... 相似文献
13.
14.
程雪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2):275-276
失眠病机总属阳盛阴衰,阴阳失交。病位主要在心,与肝、脾、肾密切相关。心主神明,神安则寐,神不安则不寐,脾不能化生血液,血不养心、心不藏神则失眠。归脾汤针对于心脾气血两虚证失眠,诸药配伍心脾共调,重在补脾,气血同补,重在益气,使脾气旺而血有所生、血有所统,血脉充则神有所舍、血有所归,则夜寐可安,心神可养。 相似文献
15.
刘鹏飞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2019,(39)
目的总结心脾两虚型失眠的中医治疗方法。方法阅读大量文献,评估中医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方法的疗效。结果心脾两虚型失眠的治疗归脾汤研究居多,也有效。结论归脾汤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有效,而其他方剂、针灸疗效也不差。有些甚至比归脾汤疗效还要好。 相似文献
16.
电针四神聪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20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自2000年以来,采用针刺“四神聪”通电治疗失眠200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200例均系门诊患者,男70例,女130例;年龄15~75岁。2 治疗方法2.1治疗组 取穴:四神聪。方法:取28号2寸毫针,向后平刺1~1.5寸,用G-68051型治疗仪通电,波型采用连续波,强度以病人耐受为度,每日治疗1次,10次为1疗程,间隔3d,继续下1疗程。2.2 对照组 取穴:神门、内关、百会。方法:常规法治疗。 相似文献
17.
我们根据中医辩证论治,用中药治疗心脾两虚型眩晕病人54例,收到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一般情况 54例患者门诊34人,住院20人。男14人。女40人。20-40岁30人,41-60岁21人,61岁以上3人。病程一年以内11人,1-5年16人,5-10年15人,10年以上12人。 相似文献
18.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2017,(23)
目的探究艾灸推拿结合归脾汤治疗心脾两虚型不寐的临床效果,并对患者睡眠质量进行匹兹堡评分。方法自2016年6月至2016年12月,来我院门诊部就诊的心脾两虚型不寐患者共96人,将其按照就诊时间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人。对照组患者给予归脾汤加减疗法,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艾灸推拿治疗,采用艾灸对神门,心俞,脾俞,足三里,三阴交施灸,若有总做噩梦的情况,再加灸肾俞,灸后采用头腹背三部法对患者进行推拿。三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的睡眠情况,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评分(PSQI),比较两组的总有效率。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8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SQI评分分别为:观察组(9.65±4.21),对照组(6.73±3.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灸推拿结合归脾汤治疗心脾两虚型不寐效果较好,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掌振神阙法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以掌振神阙穴代替常规推拿手法中的腹部操作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推拿手法治疗。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4~:(PSQI)量表评估两组治疗前后睡眠变化情况,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差异。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67%,痊愈率16.67%;对照组分别为80.00%和13-33%。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日间功能障碍的PSQI评分和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睡眠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尸l〈0.05)。结论:掌振神阙法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与常规推拿法临床疗效相当。但掌振神阙法在改善患者睡眠质量方面优于常规推拿法,而且操作简便,缩短治疗时间,更易被患者接受。 相似文献
20.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9)
目的观察子午对冲电针法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 62例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子午对冲电针组32例依据子午对冲理论取穴治疗,普通电针组30例采用电针治疗。每天治疗1次,7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结果 4个疗程结束后,两组病例治疗后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例治疗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水平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子午对冲电针组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