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献英 《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6,(2)
痛经属于妇科常见病和多发病,表现为妇女正值经期或行经前后出现周期性的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则剧痛昏厥的一类病症.在近两年的临床工作中,我们对150例病人通过耳穴贴压和药物治疗对比疗效观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加下:1、临床资料就诊150例患者,年龄在16一30岁之间,多数为未婚女性均为原发性痛经.临床上,我们随机将15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耳压组)100例,对照组(药物组)50例.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温针灸加耳穴贴压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62例采用关元、气海、曲骨、子宫、三阴交温针灸,用王不留行籽贴压耳穴子宫、内分泌、交感、神门、皮质下、肝、肾;对照组58例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均观察3个月经周期。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5%,对照组77.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加耳穴贴压的疗效显著,具有副作用小、操作简单、安全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4.
耳穴贴压治疗痛经100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信妙鸾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05,6(1):42-42
自1987年以来我们采用耳穴贴压治疗痛经1000例,疗效显,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魏小丽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29(3):501
目的:观察针灸结合耳穴贴压治疗原发性痛经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原发性痛经患者根据临床症状分为气滞血瘀型、寒湿凝滞型、气血两虚型3型,分别辨证取穴(穴选气海、合谷、关元、三阴交、子宫等)治疗,同时配合耳穴贴压。结果:痊愈65例,好转10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6.2%。结论:针灸结合耳穴贴压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7.
目的:主要观察贴耳穴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把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贴耳穴组和药物治疗组,贴耳穴组91例,使用王不留行籽在耳穴神门、内分泌、内生殖器穴等穴位进行贴敷治疗;药物治疗组90例,口服痛经宝颗粒治疗;两组治疗前后分别观察痛经发生时疼痛的程度,按疼痛分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贴耳穴组总有效率为97.0%,明显优于药物治疗组87.0%(P〈0.05);贴耳穴组疼痛消失或减轻时间短于药物治疗组。结论:贴耳穴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显著,简便经济,适宜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孙超超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4(11):1004-1005
“围绝经期综合征”,中医称为“绝经前后诸证”,现代医学认为,其主要责之于妇女绝经前后卵巢功能衰退,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体内性激素紊乱,表现为一系列以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躯体症状和精神症状,激素疗法最为有效。本研究以激素周期疗法为对照,观察耳穴贴压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磁珠耳穴贴压治疗女性黄褐斑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女性黄褐斑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采用维生素C片、维生素E胶口服,维A酸乳膏外用。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磁珠耳穴贴压,连续治疗8周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6%,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8.1%,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后皮损积分,治疗组显著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0.05),提示耳穴贴压磁珠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结论耳穴治疗的疗效确切、操作简便、无不良反应,具有相当的优越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配合耳穴贴压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把确诊为原发性痛经患者24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配合耳穴贴压组)和对照组(单独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组),两组治疗前后分别观察疗效,70例患者未能坚持进行3个月经周期的治疗,未收录入统计数据,共收集175例痛经患者数据并予以统计分析。结果治疗组痊愈63(63/81)例,总有效率为95.06%,对照组痊愈20(20/94)例,总有效率为85.11%,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组痊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配合耳穴贴压组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显著,简便经济,适宜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观察中药配合耳穴贴压磁珠综合治疗甲状腺结节的疗效,探究耳穴贴压磁珠在甲状腺结节治疗中的作用,拟在社区中推广中医适宜技术。方法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两组,分别予海藻玉壶汤加味配合耳穴帖压磁珠、单用海藻玉壶汤加味的方法进行治疗,三个月后观察研究对象甲状腺结节的治疗前后变化情况,对比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6.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海藻玉壶汤加味配合耳穴贴压磁珠治疗甲状腺结节疗效优于单用海藻玉壶汤加味,值得在社区中推广此项中医适宜技术。 相似文献
12.
麦粒肿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眼睑腺体化脓性炎症,临床上有内麦粒肿与外麦粒肿之分,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所致。患部具有红肿热痛的典型急性炎症表现。疾病初起较轻,眼睑皮肤微有红肿痒痛,继则形成局限性硬结,形如麦粒,按之疼痛。炎症初期耳穴贴压治疗效果较好。近年来,笔者运用耳穴贴压治疗麦粒肿,效果显著,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构建原发性痛经耳穴贴压方案,为原发性痛经患者的护理提供参考。方法 基于循证研究的理念和方法,将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指南及教科书作为证据来源,初步拟定方案。召开专家小组会议,确定函询问卷。2021年7—9月,通过现场发放及电子邮件的方式向13名专家发放问卷。经过两轮专家函询,构建了原发性痛经患者耳穴贴压方案。结果 两轮函询的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86.67%、100.00%;权威系数分别为0.85、0.81。第1轮函询中,耳穴组方部分肯德尔协调系数为0.386,操作方法部分为0.555(均P<0.001);第2轮函询中,耳穴组方部分肯德尔协调系数为0.398,操作方法部分为0.709(均P<0.001)。最终构建的方案包括耳穴组方、操作方法2个部分,分为主穴、配穴、按压次数、按压频率、干预时间、干预疗程、选取何侧耳穴、耳穴贴更换频率8个维度。其中主穴包括内生殖器、内分泌、神门、交感、盆腔、卵巢6个穴位。在配穴方面,寒凝血瘀证配肾,气滞血瘀证配肝,肝肾亏损证配肝、肾,气血亏虚证配脾、肺、肝,湿热瘀阻证配耳尖、脾、三焦。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方案完善了主穴,增加了辨证配穴,规范了操作...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定痛汤合耳穴贴压治疗原发性痛经120例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分组,治疗组经前口服定痛汤,用王不留行籽耳穴贴压;对照组经前口服消炎痛,连续3个疗程后停药比较疗效。结果2组近期疗效相似,远期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血液流变学改善明显(P<0.05)。结论定痛汤合耳穴贴压是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16.
采用耳穴贴压治疗胆石症100例,并设药物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4%,对照组6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耳穴贴压配合中药治疗痛经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2013年11月—2015年5月该院收治的150例痛经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取5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接受耳穴贴压法与中药联合治疗,其余1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中药调理的方式进行治疗,持续治疗4个月经周期,观察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情况,对比其临床疗效.结果 对照组治愈43例,有效41例,无效16例,有效率为84.0%,观察组治愈29例,有效19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6.0%,明显优于对照组(84.0%),P<0.05.结论 应用耳穴贴压配合中药治疗女性痛经问题,可以有效缓解痛经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12)
目的观察吴氏蒸脐法配合耳穴贴压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原发性痛经患者1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中药组和针刺组,每组60例。治疗组给予吴氏蒸脐法配合耳穴贴压治疗;中药组给予少腹逐瘀颗粒口服治疗;针刺组给予常规针刺治疗。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后患者痛经症状、疼痛程度、中医症候积分的变化,统计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中药组、针刺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5.00%、76.67%、78.33%,治疗组与中药组、针刺组分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在痛经症状、疼痛程度、中医症候积分方面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在痛经症状、疼痛程度、中医症候积分方面与中药组、针刺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吴氏蒸脐法配合耳穴贴压能够有效地缓解原发性痛经患者的痛经症状、中医症候,临床疗效优于中药组和针刺组,值得进一步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止痛方配合耳穴贴压治疗痛经的效果.方法 收集本院门诊收治的痛经患者6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止痛方(当归、熟地、赤芍、川芎、元胡、川楝子、蒲黄、五灵脂、乌药、川牛膝、小茴香、香附、枳壳、半夏、乳香)配合耳穴贴压疗法;对照组单用止痛方,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73.3%,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痛方配合耳穴贴压治疗痛经的效果优于单用止痛方. 相似文献
20.
艾灸疗法可达温通、温补两大类效应,相互为用,可综合治疗虚、实两症[1].刺激耳穴可疏经络、调气血、平衡内分泌等,耳穴挑血压豆还可促进脑内有关肽类释放,有止痛效果[2].本研究运用艾灸及耳穴疗法对于治疗原发性痛经,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