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买泓  赵刚  吴雅莉 《西部医学》2013,25(7):1031-1032,1035
目的比较胺碘酮与利多卡因治疗乌头碱中毒所致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乌头碱中毒所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68例的临床资料,随机将患者按照给药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3例。观察组采用胺碘酮,对照组采用利多卡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心律失常的逆转时间和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心律失常的逆转时间和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头碱中毒所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如无特殊禁忌应首选胺碘酮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乌头碱中毒致心律失常的治疗.方法 对乌头碱中毒致心律失常的32例患者的治疗进行分析,发现对乌头碱中毒所引起的心律失常均应给予阿托品治疗,室性心律失常应首选胺碘酮,对顽固性室性心律失常益采用电复律,对尖端扭转型室速的患者用硫酸镁.结果 32例病例应用上述治疗均恢复了窦性心律.结论 乌头碱中毒致心律失常得到正确治疗后的疗效是显著而确切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乌头碱中毒致心律失常的治疗。方法对鸟头碱中毒致心律失常的52例患者的治疗进行分析,发现对乌头碱中毒所引起的心律失常均应给予阿托品治疗,室性心律失常应首选胺碘酮,对顽固性室性心律失常益采用电复律,对尖端扭转型室速的患者用硫酸镁。结果52例病例应用上述治疗均恢复了窦性心律。结论乌头碱中毒致心律失常得到正确治疗后的疗效是显著而确切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析乌头碱中毒致频发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应用参麦注射液联合胺碘酮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66例乌头碱中毒致频发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联合组,各3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胺碘酮治疗,联合组患者给予胺碘酮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症状缓解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联合组患者唇舌及四肢麻木缓解时间、心悸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消化道症状缓解时间比较,两组不具明显差异(P0.05)。联合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3.9%,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9.7%,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乌头碱中毒致频发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应用参麦注射液联合胺碘酮治疗的临床效果更好,可明显缩短患者症状缓解时间。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双黄连粉针剂联合胺碘酮对乌头碱中毒所致严重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作用。方法将38例乌头碱中毒所致严重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20例患者给予双黄连粉针剂联合胺碘酮治疗,对照组18例患者给予催吐、洗胃、导泻及胺碘酮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症状缓解时间、症状消失时间、低血压恢复时间、心律失常好转时间、心律失常消失时间,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结果治疗组症状缓解时间、症状消失时间、低血压恢复时间、心律失常好转时间、心律失常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双黄连粉针剂联合胺碘酮治疗乌头碱中毒所致严重心律失常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乌头碱中毒致心律失常的抢救经验,以达到提高抢救成功率的目的.方法 对我院急诊救治的148例乌头碱中毒致心律失常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48例乌头碱中毒致心律失常中,发生心律失常104例占70%,室性心律失常明显多于室上性心律失常,前者56例占53%,后者48例占47% 抢救成功142 例,死亡6例.结论 抢救乌头碱中毒致心律失常的患者,不能仅依靠阿托品解除迷走神经的过度兴奋,提高窦性心律抑制低位起搏点的兴奋而发挥抗心律失常的作用,对室性心律失常应及时应用利多卡因,如不能很好控制应及时改用普罗帕酮或胺碘酮.乌头碱中毒如果早期及时救治,可明显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性乌头碱中毒恶性室性心率失常的诊治效果,以期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对整群选取该院2011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41例急性乌头碱中毒致恶性室性心率失常患者的诊治进行回顾性的分析。所有患者均予洗胃处理及对症应用阿托品、硫酸镁及胺碘酮等治疗。根据治疗后患者24 h的临床表现和心电图检查评价临床效果。结果24 h抗心率失常显效28例、有效13例、无效0例。41例患者经救治均脱离生命危险,全部好转或治愈出院。结论正确掌握急性乌头碱中毒致恶性室性心率失常的临床特点及诊治要点,采用合理的方法等综合性治疗是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乌头碱中毒致心律失常的抢救经验。方法对我院收治的35例乌头碱中毒致严重心律失常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35例乌头碱中毒致严重心律失常中,室性心律失常明显多于室上性心律失常,前者占78.38%,后者占21.62%。抢救成功34例(97.14%),死亡1例(2.86%)。结论抢救乌头碱中毒性心律失常不能仅依靠阿托品解除迷走神经的过度兴奋,提高窦性心律抑制低位起搏点的兴奋性而发挥抗心律失常的作用。对室性心律失常应及时应用利多卡因,如不能很好控制应及时更用普罗帕酮或胺碘酮。对于发生室颤者,不能轻易放弃,积极处理可望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乌头碱中毒致心律失常的抢救经验.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35例乌头碱中毒致严重心律失常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35例乌头碱中毒致严重心律失常中,室性心律失常明显多于室上性心律失常,前者占78.38%,后者占21.62%.抢救成功34例(97.14%),死亡1例(2.86%).结论 抢救乌头碱中毒性心律失常不能仅依靠阿托品解除迷走神经的过度兴奋,提高窦性心律抑制低位起搏点的兴奋性而发挥抗心律失常的作用.对室性心律失常应及时应用利多卡因,如不能很好控制应及时更用普罗帕酮或胺碘酮.对于发生室颤者,不能轻易放弃,积极处理可望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重度乌头碱中毒致恶性电风暴的临床表现、发病机制及救治方法。方法总结急诊科收治的4例重度急性乌头碱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 4例急性乌头碱中毒患者以恶性心律失常就诊,均为典型的电风暴表现,主要为多源性室性早搏、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心室纤颤,1例出现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均给予常规中毒救治方法,以及胺碘酮、艾司洛尔等抗心律失常药物,药物控制不佳者给予电复律,疗效欠佳。入院后2~3 h内均给予床旁持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联合血液灌流(HP),疗效显著,3~5 d后治愈出院。结论急性乌头碱中毒所致心脏毒性常见,心电图具有多样易变的特点,重症患者表现为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室扑、心室纤颤等恶性心律失常,在给予抗心律失常、稳定内环境的同时,应尽早行血液净化治疗。  相似文献   

11.
急性乌头碱中毒致心律失常的特点及救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莫北溪  苏月南 《当代医学》2010,16(15):137-138
目的总结急性乌头碱中毒致心律失常的特点及救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4月~2008年12月急诊收治的急性乌头碱中毒致心律失常患者29例的临床资料。心律失常防治措施包括常规应用含镁极化液、参麦注射液、阿托品;室性心律失常者加用静脉胺碘酮。结果共发生心律失常71例次,以室性心律失常(78.87%)及快速性心律失常(84.51%)多见。心律失常的类型多,每例可出现不同类型的心律失常,≥2种者24例(82.76%);治愈28例(96.55%),死亡1例(3.45%)。治疗后第6、12、24h抗心律失常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77%、98.59%、98.59%。结论正确认识急性乌头碱中毒致心律失常的临床特点及发生原因有助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乌头碱中毒致心律失常的治疗.方法 对乌头碱中毒致心律失常的8例患者的治疗进行分析,乌头碱中毒者按乌头碱中毒常规抢救治疗,投多种抗心律失常药物无效,采用硫酸镁针剂加入液体静脉滴注.结果 8例病例应用上述治疗均恢复了窦性心律.结论 乌头碱中毒致心律失常得到正确治疗后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乌头碱中毒致心律失常的治疗经验。方法对26例乌头碱中毒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5例患者成功获救,1例死亡。结论阿托品针和盐酸胺碘酮针治疗乌头碱中毒所致心律失常安全且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4.
赵丽华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12):159-159
目的:探讨急性乌头碱中毒的临床特征和药物救治方案。方法:回顾过去15年收治82例急性乌头碱中毒患者的临床表现、心电图特点以及抢救措施。结果:急性乌头碱中毒,临床主要表现为迷走神经兴奋和心脏损害引起的一系列改变,尤以室性心律失常多见,利用阿托品联用利多卡因或胺碘酮同时治疗,是较为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李勇  徐建平 《重庆医学》2007,36(12):1203-1204
目的 通过对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常用胺碘酮治疗,探讨胺碘酮在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中的作用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52例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男32例,女20例.32例用胺碘酮治疗,先静脉推胺碘酮复律或电复律,复律成功后用胺碘酮静脉维持,静脉用胺碘酮1~2d后开始口服胺碘酮.20例用利多卡因,先50~100mg静注,然后1~4mg/min静脉维持.结果 32例用胺碘酮患者中28例有效,总有效率87.5%.20例用利多卡因的患者中16例有效,总有效率80%.结论 胺碘酮治疗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安全并有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急诊恶性心律失常药物应用治疗与体会。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90例恶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已符合恶性心律失常的诊断标准,并接受静脉注射胺碘酮进行治疗。观察与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治疗控制效果。结果经治疗后,88例恶性心律失常患者的病情得到明显控制与改善,临床疗效(97.78%)。其中,有40例患者由于心室心动过速的突发,实施胺碘酮负荷量静脉后,控制效果良好。为了避免复发,复律后实施持续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后,所有患者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功能改善;其中20例伴有低血压患者,血压恢复正常。结论应用胺碘酮治疗急诊恶性心律失常,能明显改善患者的心功能,疗效更为确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胺碘酮与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非缺血性心衰伴恶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5月与本院进行非缺血性心衰伴恶性心律失常治疗的8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胺碘酮治疗)以及观察组(胺碘酮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平均每组患者4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77.5%(31/40)显著低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95%(38/4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缺血性心衰伴恶性心律失常的患者在胺碘酮的基础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可以有效的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病情康复,在临床治疗上值得大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对恶性心律失常患者在对症治疗基础上联合胺碘酮治疗对病情的干预效果。方法选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确诊为恶性心律失常患者24例相关数据为分析对象,所有患者在常规恶性心律失常对症治疗基础上给予胺碘酮药物干预,对患者临床数据以回顾性方式分析并归纳胺碘酮对此类患者的应用价值。结果疗程后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总有效率达到87.5%(21/24);记录患者治疗后心脏不良事件、并发症以及复律时间等指标,所得数据均在令人满意范围内。结论为恶性心律失常患者在进行救治过程中即使采取常规对症治疗手段,可联合胺碘酮能够提高临床疗效,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胺碘酮静脉与口服联合应用对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胺碘酮治疗28例室性心动过速(VT)和(或)心室颤动(VF)患者。结果:26例的恶性室性心律失常转复成功,2例电转复失败者死亡,胺碘酮总有效率92.86%。结论:胺碘酮治疗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疗效明显,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莫秋萍 《吉林医学》2011,(24):5022-5022
目的:观察与分析胺碘酮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效果。方法:选取60例快速心律失常患者且给予胺碘酮进行治疗,同时对其治疗效果进行观察与分析。结果:胺碘酮治疗快速心律失常总有效率达91.67%。结论:胺碘酮治疗快速心律失常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