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9 毫秒
1.
朱海蓉  蔡洁   《中国医学工程》2013,(10):34-35
目的比较全麻与腰硬联合麻醉两种麻醉方式应用在髋关节置换术上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3月-2013年3月于本单位做髋关节置换术患者100例,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50例,观察组麻醉方式为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则为全麻。比较两组的麻醉效果,并观察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前后的血压、心率与术后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血压均明显下降,观察组血液动力学比对照组稳定,但差异不明显,其麻醉效果差异也不明显(P〉0.05);观察组术后苏醒时间及并发症更少,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麻与腰硬联合麻醉均适用于髋关节置换术,麻醉效果十分可靠,但相对于全麻,腰硬联合麻醉效果更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全髋关节置换术采用全麻和腰硬联合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4例接受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2例患者,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分别于手术治疗前进行腰硬联合麻醉或气管插管全麻,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麻醉总有效率分别为95.24%和92.86%,两组患者的数据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血压及心率变化相比,数据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4.29%和11.90,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接受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和全麻方式进行麻醉,均具有较好的效果,但采用腰硬联合麻醉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全麻和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2于我院接受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取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采取气管插管全麻,观察、对比两组患者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麻醉用药剂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患者的感觉阻滞起效、阻滞完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麻醉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髋关节置换术临床效果好,见效快,不良反应少,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分析全麻和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所收治的52例老年人髋部骨质疏松性骨折病患,分为对照组26例(采取静吸复合全麻),观察组26例(实施腰硬联合麻醉)两组,比对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病患在实施腰硬联合麻醉的血液动力学明显要比对照组稳定,且观察组患者的麻醉效果、起效时间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中具有良好的麻醉效果,麻醉起效时间迅速,局麻药用量少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5.
马国平 《当代医学》2014,(1):116-117
目的:探讨全麻与腰硬联合麻醉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将76例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气管插管全麻,观察组给予腰硬联合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麻醉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用药剂量、患者感觉阻滞起效时间、阻滞完全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患者麻醉用药少,患者清醒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使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析髋关节置换术选择全麻、腰硬联合麻醉方式对手术和患者的影响差异及推广价值。方法纳入对象来自笔者所在医院于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收治拟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患者480例为分析对象,根据对患者手术麻醉方式为选择标准完成分组,每组各240例,全麻组患者应用全麻方式,联合组患者应用腰硬联合麻醉方式。对两种麻醉方式下患者相关临床指标以归纳其临床应用效果。结果记录两种麻醉方式效果,包括总用药剂量、起效时间及完全阻滞时间,联合组各项指标所得数据均显著优于全麻组(P0.05);记录两种麻醉方式术前术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包括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联合组各项指标所得数据均显著优于全麻组(P0.05);术后疼痛程度及不良反应方面,联合组中重度疼痛及不良反应发生例数均显著低于全麻组(P0.05)。结论为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患者在选择麻醉方式时,应用腰硬联合麻醉在对手术顺利进行、机体稳定性和术后安全性方面均有突出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分析全麻和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情况。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需要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126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例数均为63例。观察组给予腰硬联合麻醉方式进行麻醉诱导,对照组患者采用全麻方式进行麻醉诱导,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情况以及术中术后的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麻醉诱导后,观察组患者血动力学相关指标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更加稳定,观察组患者术后清醒时间显著早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显著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髋关节置换术的麻醉诱导中,选择腰硬联合麻醉方式可在达到良好的麻醉效果的同时,减少患者各项生命指标的异常变化程度,降低患者的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所以更加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全麻和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髋关节置换术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予以气管插管全麻,观察组患者实施腰硬联合麻醉,观察2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流动力学中心率、收缩压和舒张压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优于气管插管全麻,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分析两种麻醉方式用于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进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68例,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进行硬膜外麻醉,观察组则使用腰硬联合麻醉方法,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麻醉时间更短、并发症发发生率更低,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进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使用腰硬联合麻醉的临床效果更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0.
张微  刘兴进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17):112-114
目的分析全麻和腰硬联合麻醉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9月~2017年8月期间在我院接受髋关节置换术的50例患者进行分组研究,以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行全身麻醉,观察组行腰硬联合麻醉,比较两组的麻醉效果。结果资料统计显示,两组术后生命体征(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指标(感觉阻滞时间、阻滞完善时间、疼痛恢复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各项数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0%(2/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00%(7/25),两项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麻与腰硬联合麻醉在髋关节置换术中均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但相比之下腰硬联合麻醉的整体效果更好,值得在临床中借鉴并推广。  相似文献   

11.
黄跃军   《中国医学工程》2014,(8):183-183
目的探讨全麻和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需进行髋关节置换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者,对照组患者接受静脉复合全身麻醉,观察者患者接受腰硬联合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麻醉苏醒时间、麻醉剂用量以及麻醉后心率和血压。结果两组患者麻醉效果相当,且总有效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麻醉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麻醉剂用量低于对照组,且麻醉后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控制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麻和腰硬麻醉在髋关节置换术麻醉效果相当,但腰硬麻醉用药少、苏醒早、且对血压和心率的控制更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全麻联合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髋关节置换术的应用效果及术后不良反应。方法将我院2011年12月~2012年2月收治的60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气管插管全麻,观察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比较两组的麻醉效果、血液动力学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在诱导后、插管后即刻、切皮时、拔气管导管时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均显著小于对照组(均P〈0.05)。且观察组的麻醉用药剂量、患者的感觉阻滞起效、阻滞完全时间以及麻醉的效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的术后镇痛显著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髋关节置换术效果较好,患者血液动力学稳定,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并探讨腰硬联合麻醉与全麻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13年1月~2016年6月,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全麻,观察组采取腰硬联合麻醉,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应用效果。结果注药后两组患者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均明显波动(P0.05),观察组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均较对照组明显更低(P0.05),且观察组的麻醉起效时间、麻醉给药剂量较对照组明显更少(P0.05),两组患者在麻醉后各时间点SBP、DBP、HR及Sp(O2)组间比较差别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髋关节置换术中具有麻醉起效快、药物剂量小、对生命体征影响较小等优点,具备推广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两种麻醉方式在髋关节置换术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0月-2013年12月择期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96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患者实施全麻,比较两组麻醉效果、血压、心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麻醉效果优良率为95.8%,对照组优良率为85.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麻醉后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且观察组出现4例低血压、2例深静脉血栓、1例术后认知功能障碍、2例肺部感染,均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麻与腰硬联合麻醉均具有良好的麻醉效果,而腰硬联合麻醉对患者血液动力学影响较小,且并发症少,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全麻和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髋关节置换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随机抽取70例择期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采用均衡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全麻,研究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对两组麻醉效果进行观察,包括麻醉起效时间、阻滞完全时间及麻醉评分。结果研究组麻醉起效时间、阻滞完全时间与对照组相比要短,麻醉评分与对照组相比要高,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髋关节置换术中的麻醉效果优于全麻,具有起效时间快,麻醉准确等优点,值得应用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林绍立 《中外医疗》2014,(23):35-36
目的 探讨全麻复合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该院2012年2月—2013年8月共收治的60例行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全身麻醉,观察组在全身麻醉基础上加腰硬联合麻醉,对比两组的麻醉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低血压、高血压、术后躁动发生率分别为23.3%、36.7%、36.7%,参照组的分别为63.3%、80.0%、83.3%,观察组的低血压、高血压及术后躁动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术后苏醒时间为(15.4±6.2)min,对照组则为(40.3±8.2)min,观察组苏醒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出血量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麻复合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比分析腰硬联合麻醉和全麻两种不同麻醉方式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在该院接受髋关节置换术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0例,分别采取腰硬联合麻醉和全麻,观察临床效果.结果:对比分析,观察组和对照组麻醉效果差异不明显(P>0.05);观察组麻醉后15分钟,30分钟的平均动脉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麻醉前后心率,血氧饱和度差异不明显;术后并发症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髋关节置换术中,腰硬联合麻醉以及全麻均可取得较好的麻醉效果,但腰硬联合麻醉患者心率,血压稳定,并发症少,更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全麻和腰硬联合麻醉在髋关节置换术的麻醉效果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68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按照麻醉方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全麻,治疗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观察两组的麻醉效果及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两组均取得了满意的麻醉效果,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治疗组的麻醉起效时间、阻滞完全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并且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较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腰硬联合麻醉和全麻均取得了满意的麻醉镇痛效果,但腰硬联合麻醉对血流动力学影响更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60例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行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观察组行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比较两组麻醉优良率、生命体征变化和麻醉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麻醉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麻醉前生命体征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麻醉5 min、30 min后收缩压、舒张压、心率低于对照组,麻醉阻滞时间、阻滞完善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可增强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麻醉效果,缩短麻醉阻滞时间,利于维持术中血压、心率稳定,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腰硬联合麻醉与插管全麻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实施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包括全髋和半髋置换术)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选用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选用插管全麻,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麻醉过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麻醉药物用量、术后清醒时间、术后VAS评分以及麻醉效果优良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与插管全麻相比,腰硬联合麻醉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具有操作简便、血压控制良好、麻醉药物用量小、术后并发症少等优势,能减少患者医疗费用,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