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全麻手术后进入麻醉恢复室(PACU)的患者出现苏醒期躁动的原因,及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常规监测生命体征,对苏醒期躁动者给予必要的药物处理。结果 182例患者,经及时处理及精心护理,均平稳度过苏醒期。结论护理人员应注意了解和掌握躁动发生的原因,及时准确判断和处理,同时做好相关护理,使患者顺利度过全麻苏醒期。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麻醉苏醒期的临床护理应用方法。方法:选取94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采取基本护理方式,实验组则要求护理人员全程陪伴,进行心理护理、舒适性护理和疼痛护理。结果:实验组躁动发生率为14.29%,对照组躁动发生率为42.86%。两组发生躁动患者例数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67%,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8.09%。两组在不良反应发生例数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针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麻醉苏醒期,应在基本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舒适护理和疼痛护理,可以有效防止患者躁动,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探讨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对减少腹部手术患者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的作用。方法:择取96例腹部手术全身麻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的方式将96例患者分成两组;分别是传统的护理方式(参照组,共有48例)以及使用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的方式(研究组,共有48例)。结果:研究组苏醒期的血压水平以及心率较参照组显著低,躁动发生率相较于参照组低,P<0.05。结论: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能够有效减少全身麻醉苏醒期患者躁动的发生几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张萍 《基层医学论坛》2010,14(24):757-757
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EA)为麻醉期的一种不良表现,临床表现为患者坐卧不安,撕扯衣服和床单,企图拔除身上的导管或口咽通气道,定时、定向能力障碍。患者通常不能配合麻醉师或护理人员,其生命体征也有异常表现,血压升高,呼吸及心率加快,通气量不足,甚至出现缺氧症状。也有一部分患者可出现意识模糊、嗜睡、极度定向障碍及躁动不安等脑功能障碍情况,如不及时处理,可能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在苏醒期间加强护理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杨海燕  刘洋  董玉玲 《吉林医学》2010,31(20):3316-3317
目的:阐述眼科全身麻醉患者苏醒期的护理,提高全身麻醉患者苏醒期的安全系数,降低全身麻醉患者苏醒期的并发症和意外,加强全身麻醉苏醒期患者管理。方法:对500例眼科全身麻醉患者苏醒期采取相关安全护理措施,并对其苏醒期潜在的安全问题进行处理总结。结果:所有患者恢复顺利,并平安返回病房,无护理并发症和意外发生。结论:重视眼科全身麻醉患者苏醒期护理安全,并采取恰当防护措施,是确保患者安全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全麻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原因,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对2013年800例全麻手术中出现的93例约(11.6%)躁动患者进行原因分析。结果:引起躁动常见原因有缺氧(38例),各种导管刺激(25例),切口疼痛(14例),麻醉药物(8例),术前大脑认知功能障碍(8例),经积极的治疗均好转。结论:相关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病情,熟悉患者躁动原因及危害,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分析细节护理对外科全身麻醉手术患者麻醉苏醒期的影响.方法:抽选该院外科全身麻醉手术患者120例(2016.1-12)进行研究,经计算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两组,60例为一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细节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概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细节护理对外科全身麻醉手术患者麻醉苏醒期具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研究颅脑手术患者麻醉苏醒期的临床观察及并发症护理。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8月行颅脑手术治疗的57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在麻醉苏醒期内,给予全部患者并发症防治护理,总结切实有效的护理策略并统计患者各项临床指标。结果对症实施护理干预后,全部患者均在8-13min内顺利将置留导管拔除,导管留置平均时间为(9.85±1.25)min;术后,患者在麻醉苏醒室停留时间为30-58min,平均为(30.85±7.65)min;57例患者中9例并发高血压、7例伴有寒颤、3例伴有低氧血症、2例出现术后躁动、1例出现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对症施以治疗和护理后,患者均恢复正常,未有死亡或致残者。结论为颅脑手术麻醉苏醒期患者施以切实有效的护理策略,能够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加快患者康复进展,其应用价值极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高乌甲素对甲状腺手术患者麻醉苏醒期躁动及循环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甲状腺手术的患者60例,分为高乌甲素组(G组)和0.9%氯化钠注射液(C组),各30例,分别于手术结束前30 min静脉注射高乌甲素8 mg(以0.9%氯化钠溶液稀释至10 ml)和等容量0.9%氯化钠溶液.记录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手术时间及拔管时间(术毕至拔管),观察两组患者在麻醉苏醒期躁动、循环波动、口述痛觉评分(VRS)及拔管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C组患者拔管即刻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均较麻醉前升高(均P<0.05);与C组比较,G组患者麻醉苏醒期躁动及咽喉痛明显减少(均P< 0.05),拔管即刻MAP、HR均明显降低(均P<0.05),各时间点VRS评分均明显降低(均P<0.05).结论 术毕前静脉注射高乌甲素可减少甲状腺手术患者麻醉苏醒期躁动,缓解术后疼痛,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可以安全有效地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2.
甲状腺术后麻醉苏醒期大出血的急救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雪芹  李淑芳  李永菊 《吉林医学》2010,(26):4620-4620
甲状腺术后切口内出血引起呼吸困难和窒息,是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如抢救不及时或处理不果断常可危及生命。麻醉恢复室是术后并发症的高发地。我科麻醉恢复室自2009年10月-2010年2月共收甲状腺术后患者536例,发生术后大出血3例,经过紧急抢救均脱离危险,康复出院。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腹部手术行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对减少患者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采用全身麻醉行腹部手术患者92例,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成2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对2组临床效果与全身麻醉苏醒期的躁动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总躁动率17.3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0.00%,且苏醒期HR、DBP与SBP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部手术患者行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能够减少患者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发生,稳定心率与血压,且可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对减少腹部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应用效果;方法112例腹部全麻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和术前评估+术后针对性护理的观察组各56例,比较两组血压、心率、躁动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躁动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术前评估+术后针对性护理模式有助于手术患者保持血压、心率相对平稳,减少躁动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讨论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减少腹部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的临床效果。方法:现随机选取2015年8月—2016年10月在我院进行全麻下腹部手术治疗的82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麻醉苏醒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根据苏醒期产生躁动的原因采取预防性措施和针对性护理,对两组患者麻醉后苏醒的血压、心率以及躁动程度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以及心率三项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为7.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9.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在全麻下行腹部手术治疗后的苏醒期给予预防性和针对性护理措施,可有效地降低患者麻醉苏醒期躁动的程度和躁动的发生率,可促进患者的病情恢复并可以减少术后意外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减少腹部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2月所收治腹部手术患者18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90例,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90例,在常护基础上,全面剖析全麻苏醒期躁动诱因,并给与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苏醒期躁动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加用针对性护理,躁动评分0分者82例,躁动发生率仅8.89%;对照组采用常护,0分者仅63例,躁动发生率高达30%;组间比较,X~2=11.492,P0.01。结论:麻醉苏醒护理应用于腹部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护理工作中,可有效减少苏醒期躁动发生,有利于并发症控制及康复质量改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18.
范勇 《大家健康》2016,(10):192-192
目的:研究腹部手术患者中开展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对于降低全麻苏醒期躁动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12月该院接受全麻腹部手术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预见性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全麻苏醒期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心率(HR)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躁动发生率(16.67%)显著低于对照组(26.67%,P>0.05)。结论:在腹部手术全麻苏醒期护理中开展预防性护理措施能够降低躁动发生率及其程度,促进术后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对减少腹部手术患者全身苏醒期躁动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5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腹部手术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行全身麻醉,依据随机自愿原则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情况,并测量记录两组患者的血压与心率值。结果观察组患者苏醒期的舒张压(135.26±7.26)mm Hg、收缩压(85.52±6.29)mm Hg、心率值(76.29±4.21)次/min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苏醒期躁动发生率8.57%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腹部手术全麻患者实施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可使全麻苏醒期躁动情况有效减少,避免术后出现血压与心率波动。  相似文献   

20.
全身麻醉药物停止使用10~30分钟至手术完成后,患者一般可在短时间内唤醒,但也可出现意语不清、嗜睡、定向模糊甚至躁动不安等脑功能障碍。躁动患者一般表现为心率增快、血压升高。患者的体动挣扎会危及伤口缝合、整形网定及引流管、胃管、尿管、输液管等各种管道,并有可能造成伤口裂开、渗血及窒息、坠床、骨折、软组织伤等意外伤害。因此,麻醉苏醒期躁动的护理尤为重要。本研究回顾性分析近两年来我院麻醉苏醒期躁动患者的临床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