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 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对降低手术室不良事件发生概率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手术患者214例,按入院前后次序随机分成观察组107例(采取优质护理服务)和对照组107例(采取常规护理服务).对比2组手术室不良事件发生概率和对两种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4).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01).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有利于降低手术室不良事件发生概率,值得手术室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4.
张秀蓉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24):3227-3228
手术室是医院管理的重要部门, 是对患者实施手术治疗、检查和抢救工作的主要场所,有变化快、要求高、流动性大的特点.由于其环境的特殊性、工作的复杂性、人员的多样性、手术和麻醉的不可预知性,使手术室存在诸多的风险,工作中任何疏忽都可能导致手术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而手术室护士正是安全链条中的核心环节,在预防、控制及消除手术相关不良事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品管圈活动在降低血透室护理不良事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140例医院血透室收治的患者,随机将入选14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70例)与对照组(7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管理模式,观察组则采取品管圈活动对管理模式进行改进。观察两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以及对临床护理满意度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在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的应用有助于提高血透室护理工作的质量,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从而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中的作用。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确定主题,拟定活动计划,目标设定,原因,分析,制定并实施对策。结果通过品管圈活动,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降低,护士综合素质提高。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能有效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护士素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手术室细节护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06月至2018年06月在我院进行择期手术治疗的100例患儿作为实验分析对象,单双号将患儿随机均分为观察组(手术室细节护理)和对照组(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儿护理质量及安全性。结果实施细节护理的观察组患儿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儿术后创面感染、出血、发热等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明显更低,护理安全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手术室细节护理能够显著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及安全性,保证患儿的安全,具有使用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品管圈在降低血透室护理不良事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我院血透室于2016年1月-11月开展品管圈活动,分析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后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与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施后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前,差异显著(P<0.05);实施后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前,差异显著(P<0.05).结论 将品管圈活动应用于血透室日常护理工作中的效果显著,有利于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促进整体护理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护理标识在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及对护理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 选取实施手术的患者374例,按风险管理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8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手术室风险管理,观察组应用护理标识风险管理.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质量、护理人员主要压力源、患者满意度、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医疗设备管理评分、手术室...  相似文献   

10.
杨芬 《大家健康》2014,(9):112-112
目的:探究优质护理服务在防范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中的作用。方法:对2013年1月~12月在我院精神科住院的602例患者进行优质护理服务,作为观察组;对2012年1月~12月在我院精神科住院的578例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共有3例患者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0.50%;对照组共有7例患者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16%;两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可有效防范和降低精神科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对保证精神病患者的生命安全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实施激励上报制度对护理不良事件进行管理的效果。方法:2013年以前要求主动上报护理不良事件,对是否上报未建立奖惩机制;2013年9月实行积分制管理,在执行无惩罚上报护理不良事件制度基础上,对上报是否及时建立了激励机制。结果:2013年9月至2014年8月与2012年9月至2013年8月比较,上报例数增加、上报及时,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种类显著减少。结论:在护理不良事件管理中实施激励上报制度,护理部能够得到临床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真实数据、掌握临床科室护理管理状态的信息,有利于不同科室之间相互借鉴,杜绝类似护理不良事件在其他科室再次发生,从而提高护理安全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呼吸内科护理不良事件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对护理工作的高效开展提供对策。方法:选取我院呼吸内科25例护理不良事件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发生的类别和原因等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研究。结果:通过调查发现,其中因护士因素造成不良事件发生12例,其构成比为48%;因患者自身因素而造成护理不良事件发生7例,其构成比为28%;因疾病因素造成护理不良事件3例,其构成比为12%;除此之外,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共造成3例护理不良事件。结论:呼吸内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主要受到护理人员工作水平和患者自身因素的影响,因此应该加强对护理人员的素质业务培训等来实现护理工作质量的进一步提升,确保患者的健康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原因,提出针对性防范措施。方法:对既往记录在案的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调取手术室护理文书,分析不合格情况,选取医护人员48名进行问卷调查以研究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原因。结果:记录在案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21件,与手术有关10例(47.62%),与标本有关5例(23.81%),与器械有关4例(19.05%),与文书有关2例(9.52%);调取文书840份,不合格40份(4.76%),其中,与麻醉文书相悖21份(52.5%),缺少签字6份(15.00%),无法辨认6份(15.00%),时间错误4份(10.00%),保存不当污损3份(7.50%);医师急诊、病情主诉率分别为86.36%、77.27%,护士为84.62%、92.3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护理工作繁重、护理技术难度高主诉率分别为100.00%、46.15%高于医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师器械等护理条件不足、医护沟通主诉率分别为18.18%、27.27%,护士为23.08%、11.5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主要与急诊、患者病情有关,医护关于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主诉存在一定差异;医院应注重护士手术护理技能培训,敦促护理文书规范化,积极提高急诊手术管理水平,注重对医护配合默契度的培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避免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对策,确保护理安全。方法:对2010年1-12月发生的43起护理不良事件运用SHEL模式进行分类及原因分析,提出整改措施。分析2011年112月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结果:与软件部分(S)即护士业务素质和能力有关的88%,与硬件部分(H)即护理人员工作场所有关的占60%,与临床环境(E)有关的占42%,与当事人及相关人(L)有关的占74%,2011年1-12月发生护理不良事件24起,比2010年发生率比较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3,P<0.01)。结论:运用SHEL模式分析及防范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有积极意义,能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确保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预防性护理在降低腹膜透析患者导管感染率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8年4月于本院就诊的慢性肾功能不全并行腹膜透析的患者46例。按照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试验组(n=27)和对照组(n=19)。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预防性护理。比较两组导管出口感染率、知信评分、健康调查简表评分。结果:试验组导管出口无感染率高于对照组,明显感染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知识、态度及行为模块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角色、社会、躯体、情绪及认知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防性护理能有效地提升患者对于术后恢复的相关知识并坚定其治愈疾病的信念,降低出口感染率的同时,还能进一步提升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为治愈疾病打下良好的基础,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陈晓华  于新萍 《新疆医学》2013,(11):109-111
在医疗机构中很多错误重复发生,根本原因在于管理方式存在问题,因此探讨如何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为护理安全管理寻找对策是一项重大任务[1].我院自2012年1月对护理不良事件实施成因性分析,研究分析护理不良事件的近端原因和根本原因,探讨防范措施,减少了同类型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护士工作原因导致的护理不良事件明显下降,现介绍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为试运行的地区级三级医院,编制床位1258张,目前全院护士人数755人,其中主任护师1人;副主任护师14人;主管护师58人;护师144人;护士396人.大专学历占65%;本科学历占8.2%;其中在读本科60人.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原因分析,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控制或降低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手术安全。方法回顾分析60例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通过分析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的相关因素和促发原因,提出应对策略。结果手术室常见的护理不良事件包括执行各种制度不严、缺乏风险防范意识、压疮、管道脱落、异物遗留体内、液体外渗及仪器使用不当,其中各种制度执行不严格所占比例最高。结论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有责任心不强,专业知识水平缺乏,安全意识不够等,通过加强培训,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加强护理人员管理,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保障手术室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8.
李丽平 《大家健康》2013,(5):136-137
目的对我国目前在手术室中护理工作进行分析和探讨,检验护理的干预手段对于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的避免是否有积极作用。方法选取2011年和2012年在本院手术室护理的200例患者。在2012年中,医院方面对100例患者在手术室中的护理状况完善,要求医院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手段,并将2012年的100例患者作为实验组;2011年的1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并对两组患者在护理工作状况以及在手术室内的护理质量进行比较。结果经过医院的护理干预手段有效控制护理质量的实验组的护理情况和质量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出现不良事件的情况有1例,对照组在护理时发生不良事件的有12例,两组患者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完善在手术室中的护理干预方式,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减少手术室护理不良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对我国目前在手术室中护理工作进行分析和探讨,检验护理的干预手段对于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的避免是否有积极作用.方法 选取2011年和2012年在本院手术室护理的200例患者.在2012年中,医院方面对100例患者在手术室中的护理状况完善,要求医院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手段,并将2012年的100例患者作为实验组;2011年的1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并对两组患者在护理工作状况以及在手术室内的护理质量进行比较.结果 经过医院的护理干预手段有效控制护理质量的实验组的护理情况和质量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出现不良事件的情况有1例,对照组在护理时发生不良事件的有12例,两组患者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 完善在手术室中的护理干预方式,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减少手术室护理不良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并分析妇产科应用护理干预对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的作用。方法选取在2015年12月到2016年12月期间来本院妇产科就诊的58例患者进行研究。按照奇偶分组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各29例。将实施常规护理的患者作为参照组,将实施护理干预的患者作为实验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参照组,经检验,组间数据呈现为P0.05;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参照组,组间数据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妇产科疾病患者予以护理干预,明显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降低了不良事件发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上借鉴以及进一步普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