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目的探讨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中远期异位骨化(HO)的发生情况及对功能的影响。方法对由同一术者完成且采用同一类型假体、获得5~11年随访的48例(60髋)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包括临床评估和放射学评估。结果 30例37髋(61.7%)出现不同程度HO,按Brooker分级,0级23髋(38.3%),1级13髋(21.7%),2级17髋(28.3%),3级7髋(18.9%),4级0髋。Ficat分级3级和4级的患者HO发生率分别为58.6%和64.5%(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Harris评分、年龄、出血量、手术时间、体质指数等与HO无关(P>0.05),男性是HO的危险因素(P<0.05)。男性及女性HO发生率分别为75.0%和46.4%(P<0.05)。Brooker分级1、2级HO患者Harris评分与3级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7例术后5年内HO的严重程度与术后1年内相比无明显进展;3例术后5年内HO程度呈进展性,但术后5年后无再进展。结论股骨头坏死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中远期异位骨化发生率高;全髋关节置换术后HO可呈进展性,需密切观察。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多孔钽棒支撑植入在成人早期股骨头坏死治疗中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早期患者(均为FicatⅠ、Ⅱ期)15例(18髋),男10例12髋,女5例6髋,26~55岁,平均38.6岁。均采用多孔钽棒支撑植入治疗。观察手术操作过程、及术后早期恢复情况,并在术前术后进行Harris评分。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8~32个月,平均18个月,患者术后疼痛及功能受限症状均明显缓解。至末次随访,术后6个月及术后1年Harris评分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统计结果显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讨论:多孔钽棒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手术操作简单、微创,对股骨头及软骨下骨板可提供安全、有效的力学支撑,多孔钽棒支撑植入术方法治疗股骨头坏死可明显改善Harris评分。早期的临床效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5.
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对于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骨科治疗的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48例(48髋),在积极控制并发症的基础上,行全髋关节置换术,采用硬膜外麻醉或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术后应用抗生素及抗凝剂。观查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应用髋关节Harris评分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术后患者的Harris评分显著提高,患肢长度恢复良好,无肢体短缩、畸形等发生。患者无感染、下肢神经损伤、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关节脱位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应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疗效确切,并发症少,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股骨头无菌性坏死主要由几种因素造成 ,如长期饮酒导致骨质疏松 ;长期使用激素类药物 ;由于外伤所致股骨颈骨折等均可导致股骨头坏死。我科自 1998年至今共收治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患者 8例 ,经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 4例 ,术后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多孔钽棒植入术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3例股骨头坏死患者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n=22)行髓心减压多孔钽棒植入术,对照组(n=21)行减压加打压植骨术,观察并比较疗效及其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42.1±10.3)min vs (56.3±10.4)min(;4.8±1.2)d vs (7.9±1.8)d](P<0.05),术中失血量低于对照组[(64.2±15.3)mL vs (92.1±18.7)mL](P<0.01)。术后Harris评分观察组平均分、I期和II期术后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87.2±9.1)分 vs (76.6±7.8)分;(88.2±8.8)分 vs (78.9±8.5)分;(82.3±8.4)分 vs (71.2±7.4)分](P<0.01)。无明显的并发症发生。结论对于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多孔钽棒植入术操作简单,时间短,术中出血少、住院时间短,利于患者早期恢复。 相似文献
9.
股骨头坏死为常见的骨关节病之一,多发于青壮年,如早期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易发生股骨头塌陷。近年来我科采用髓心减压钽棒植入术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15例(19髋),短期临床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008年8月至2011年7月我科收治的早期 相似文献
10.
同期双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由于手术难度大 ,创伤大 ,对术后护理要求高 ,护理难度亦较大。本文就 1例强直性脊柱炎致双髋关节骨性强直行双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情况介绍如下。1 病例介绍患者男 ,2 4岁 ,主诉因双髋关节疼痛、活动受限6年入院 ,曾在外院诊断为强直性脊柱炎 ,于 1995年在外院行双髋关节松解成形术 ,后扶双拐行走。入院时查体 :体温 36℃ ,脉搏 72次 /min ,呼吸 18次/min ,胸廓对称无畸形 ,棘突无压痛 ,腰椎稍右侧弯 ,棘突及椎旁无压痛 ,腰部各方向活动为 0° ,两侧强直 ,髂嵴至膝部可见长形手术疤痕 ,双髋强直于0°位 ,髋… 相似文献
11.
作者对我科近6年来开展的229髋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出现的7例股骨头脱位进行了分析,讨论了涉及股骨头脱位的因素和脱位后的处理,以及预防脱位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作者对我科近6年来开展的229髋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出现的7例股骨头脱位进行了分析,讨论了涉及股骨头脱位的因素和脱位后的处理,以及预防脱位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股骨头坏死应用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9月至2019年11月收治的106例股骨头坏死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n=53例)、观察组(n=53例),分别采取传统置换术、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术后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用时、术中失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较对照... 相似文献
14.
<正>全髋关节置换术是髋关节重建手术中最有效的手术。把已经损害的髋部的致痛部分用设计好的人工关节组件所取代,称之为髋关节置换[1]。而同时行双侧全髋关节置换术,且患者为老年并伴有高血压、2型糖尿病,临床上很少见。因创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分析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护理措施。方法: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选择在该院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为23例,观察组患者应用针对性、系统化护理措施,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临床上应加强对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护理,并应用针对性、系统化的护理措施,以促进患者尽快康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对股骨头坏死患者的治疗及其术后康复情况。方法 32~61岁股骨头坏死患者66例78髋,均为FicatⅣ期,平均49.2岁,均采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进行治疗。单侧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2~3d引流管拔除后即扶助行器下地功能锻炼,双侧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1周左右开始下地扶助行器功能锻练。结果随访18个月以上,Harris评分优58髋、良17髋、中3髋,优良率96.2%。所有患者均无关节感染发生,无坐骨神经损伤表现,无明显双下肢不等长。术后下地功能锻炼时出现髋关节脱位2例,1例给予患肢外展中立位支具制动3个月后痊愈,另1例保守方法纠正效果不佳,反复脱位,再次手术,调整髋臼外展角及内衬高边位置后无再脱位发生。1例术后复查X片示假体柄远端穿破股骨外侧壁,于手术室重新调整假体柄位置后正常。所有患者无特异性并发症发生。无术后死亡患者。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是治疗股骨头坏死FicatⅣ期患者的一个安全有效的办法,术后康复快,可早期负重,解除了患者疼痛等症状,使患者的日常生活基本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手术方法与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3月至2010年3月我院收治的35例股骨头坏死患者,采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方法治疗,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1例下肢静脉血栓,2例手术伤口感染,给予对症处理后均恢复正常;2例假体脱位,经手法复位痊愈。随访3个月~2年,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优秀12例,良好21例,差2例。所有患者无严重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头坏死效果显著,较好了保存了股骨头关节功能,并发症少,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因某些疾病累及到双侧髋关节时,患者往往疼痛,关节活动度差,伸屈功能明显受限,重者往往卧床不起,生活不能自理,给家庭带来沉重负担,必需借助外科治疗,得以在最大程度上恢复双侧髋关节功能,增加活动度以消除疼痛,这是当今骨科面临重要课题。是一次两侧同时置换,还是分次置换?一般来说,如果患者年龄相对较轻,或者即使年龄在60~70岁左右,一般情况良好,又没有并存病,可以一次两侧同时置换,只需一次住院,一次麻醉,一次使用预防性抗生素,一次使用预防深静脉栓塞的药物,手术费只需一个半,减少患者痛苦,减少社会和家庭经济负担。当然,如果患者年龄偏大,有并存病存在,手术有一定风险,应以分次较好。 相似文献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