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加压素(Vasopressin,VP)又名抗利尿激素(ADH)与催产素同为下丘脑-垂体后叶激素中的两种8肽激素。存在于人和大多数哺乳类动物中的加压素是精氨酸加压素(AVP),其主要作用是促进水的重吸收,维持体内水盐代谢的动态平衡,缺乏时可引起尿崩症。在严重失血时尚可使血管收缩增加外周阻力,有人报告内源性加压素对休克具有保护作用。此外,还发现AVP能影响下丘脑的神经分泌、动物行为以及学习记忆。因此AVP的放射免疫测定(RIA)和免疫细胞化学(ICC)研究,对于了解AVP在体内  相似文献   

2.
一、DDAVP的特性: DDAVP化学名为1—demino—8—Carginine Vasopressin。抗利尿激素精氨酸加压素(arginine Vasopressin:AVP)的精氨酸(arginihe)是由L型转化为D型的,是获得了半胱氨酸(Cysteine)1位的氨基酸的合成肽(图)。  相似文献   

3.
和肽素是精氨酸加压素(AVP)原C末端的一部分,因其具有稳定性好,体外检测方便,且在血浆中与AVP变化趋势一致等优点,可替代AVP用于临床研究。近年来研究发现,和肽素在心血管疾病(特别是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和预测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发生率及病死率方面具有重大的应用价值,其优势甚至大于传统标志物心肌肌钙蛋白及脑钠肽。  相似文献   

4.
和肽素是精氨酸加压素原C末端的一部分,具有生物学效应稳定、检测迅速方便、易保存等特点,血浆和肽素与精氨酸加压素水平明显相关,可作为其检测替代物。研究发现,和肽素在多种疾病预测、评估及预后判断方面具有重要价值,特别是在晚期心力衰竭预后判断方面甚至优于B型脑钠肽和N末端B型利钠肽原,其在卒中预后判断方面也具重要价值。本文就近年来和肽素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脑血管疾病是指由各种病因导致脑功能受损的一组疾病的总称,据病理性质可分为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和出血性脑血管疾病,和肽素是精氨酸加压素原的c末端的一部分,含有39个氨基酸的糖肽,相对分子质量为5000。和肽素是精氨酸加压素前体的羧基肽部分,在体内稳定,检测方法快捷,在血浆中的变化趋势和精氨酸加压素一样,近年来发现和肽素与多种疾病有关,已成为多种疾病的一个新的预后指标,但目前其在脑血管方面的研究仍不多,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血管加压素 (vasopressin ,VP)主要是由下丘脑视上核和室旁核加压素能神经元分泌 ,经轴突 (下丘脑 神经垂体束 )运输到神经垂体内贮存和释放的九肽激素。在人和哺乳类其第八位是精氨酸 (Arginine) ,故又称精氨酸加压素 (Argininevasopressin ,AVP)。近年来的研究表明 ,AVP不仅有缩血管和抗利尿的作用 ,还参与体温、镇痛、学习与记忆及心血管功能的调节。我们应用光镜、免疫细胞化学和图像分析技术 ,对大鼠生后视上核加压素能神经元分泌加压素的发育变化进行了跟踪研究。结果表明 ,新生仔鼠已开始分泌加压素。数据经统计学处理 ,表明新生组与 1周、3周与 4周组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7.
和肽素( copeptin)是精氨酸加压素前体的羧基肽部分,它在血浆中的变化趋势和精氨酸加压素一致.且具有稳定性好,检测方便等优点,在疾病的临床诊断、预后判断方面有重要价值和优势.这一优势在心血管疾病中逐渐受到重视;和肽素对心力衰竭预后的判断一定程度上优于脑钠肽(BNP).本文就近年来和肽素在心血管疾病临床应用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尿崩症是由于抗利尿激素(即精氨酸加压素,简称AVP)产生不足(中枢性尿崩症,CDI)或作用障碍(肾性尿崩症,NDI)使肾脏不能将原尿浓缩而排出大量低渗尿的1组临床综合征.  相似文献   

9.
血管加压素又名精氨酸加压素(ArginineVasopression,AVP)。早期研究证明,AVP是由丘脑下部视上核和室旁核的神经分泌大细胞合成,输送到神经垂体储存和释放。近年来的研究还表明,AVP不仅有抗利尿、缩血管的作用,还参与体温、免疫、记忆和镇痛的调节。近20年来,实验证明AVP作为一种血管活性肽与高血压的发病有关。本文应用光镜、电镜技术、免疫细胞化学技术和图像分析技术,对实验性高血压大鼠视上核加压素分泌神经元进行了研究,并与正常大鼠进行了比较。以观察高血压发生时加压素分泌的变化。选用同一Wistar雌鼠产下的成鼠10只,体重为200…  相似文献   

10.
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SIADH)是低钠血症的常见病因之一。作者收治了2例婴幼儿,其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符合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但精氨酸抗利尿激素(AVP)水平未见异常。推测患儿的V2血管加压素受体(V2R)发生了功能增强性突变。对每例患儿的V2R基因(AVPR2)进行DNA序列分析,证实该基因序列均发生了错义突变,第137密码子突变导致基因产物中精氨酸转变为半胱氨酸或亮氨酸。上述异常突变导致受体构成性激活,是造成患儿发生SIADH样临床表现的可能病因,称之为“肾原性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肾原性抗利尿激素分泌异…  相似文献   

11.
【】 和肽素是精氨酸加压素前段的羟基肽部分,作为精氨酸加压素的部分活性片段,具有易保存、易检测等优点,其在血浆中的变化趋势与精氨酸加压素一样,可作为检测精氨酸加压素的替代物。脑出血患者外周血和肽素浓度显著升高,其水平与脑出血的严重程度显著相关,可独立预测脑出血患者短期和长期临床预后,可显著提高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因此,和肽素有望成为评价脑出血预后及指导临床对脑出血进行危险分层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2.
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是一类髓系造血干祖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以骨髓与外周血中原始和幼稚细胞异常增生为主要特征。尿崩症(diabetes insipidus,DI)是精氨酸加压素(AVP)又称抗利尿激素(ADH)分泌缺陷或肾脏对精氨酸加压素不敏感所导致的综合征,分为中枢性尿崩症(central diabetes insipidus,CDI)和肾性尿崩症(nephrogenic dia-betes insipidus,NDI)[1]。中枢性尿崩症是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一种罕见的并发症,目前全球仅有约100例已发布的病例报告[2]。近期我科收治1例WT1(+)急性髓系白血病M2型合并中枢性尿崩症患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精氨酸加压素(arginine vasoprersin,AVP)是最早发现的神经内分泌激素之一。它是由下丘脑合成的九肽神经垂体激素。1895年Oliver和Schafer首次报告,给麻醉动物注射脑垂体的提取物可引起血压升高。1898年Howell证明这种引起血压升高的物质来自垂体后叶,故后来称之为血管加压素。但以后的实验证明,它的主要生理作用是抗利尿,故此激素又被称为抗利尿激素(ADH)。近年来,人们对它的认识已经不仅仅限于单纯的升压和抗利尿作用,而有了越来越多的新发现。现就有关文献作简要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本工作应用放射免疫测定法,测定大鼠在应激状态下血浆、垂体与下丘脑中精氨酸加压素(AVP)含量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1.在电击、烫伤、捆绑、游永和乙酸麻醉应激下,大鼠下丘脑AVP含量有不同程度升高;2.上述应激下垂体前叶AVP含量升高;3.在不同应激状态下,垂体神经中前叶AVP的释放量  相似文献   

15.
精氨酸加压素(AVP)主要是由下丘脑室旁核(PVN)和视上核(SON)的加压素能神经元合成分泌.近年来的研究表明,AVP作为一种血管活性肽与高血压的发病有关.本文采用二肾一夹法制成高压模型.应用光、电镜技术、免疫细胞化学技术和图象分析技术对实验性高血压大鼠PVN加压素神经元进行了研究,并与SON加压素神经元及正常大鼠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实验性高血压大鼠PVN和SON内AVP阳性细胞中分泌颗粒密集呈棕黄色,正常大鼠组染色浅淡.图象分析检测两组PVN和SON中AVP阳性细胞平均灰度值.所得数据分别经统计学处理.实验组和正常组AVP神经元在PVN有显著性差异;在SON也有显著性差异.但在实验组内的PVN和SON之间无显著性差异,正常大鼠PVN和SON之间亦无显著性差异.结果表明,实验性高血压大鼠在血压升高时,PVN和SON内加压素神经元的分泌增强.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内源性精氨酸加压素(AVP)是否参与M胆碱激动剂氧化震颤素(OXO)引起的低温反应.方法 用无线遥测技术测量大鼠的体温和活动变化,观察腹腔注射AVP V1受体阻断剂对OXO引起的体温和活动变化的影响.结果 给大鼠皮下注射OXO能引起明显的低温反应,大约4h后恢复到对照水平.腹腔注射AVP V1阻断剂可以明显阻断OXO的低温效应.结论 AVP V1受体阻断剂可以阻断OXO引起的低温作用,提示OXO引起的降温效应可能是通过AVP的释放所致.  相似文献   

17.
尿崩症     
尿崩症是由于垂体后叶抗利尿激素(ADH,又名精氨酸加压素AVP)分泌不足或肾脏对ADH缺乏反应,临床上以多饮、多尿和排出大量稀释性尿为主要表现的一种较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其中因ADH分泌不足所引起的尿崩症称为中枢性或垂体性尿崩症,较多见,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和性别;由于肾脏先天性对ADH不反应而引起的尿崩症称为肾性尿崩症,较少见.  相似文献   

18.
血管加压素(arginine vasopressin,AVP)又叫抗利尿激素(antidiuretic hormone,ADH).1895年,由Oliver 和Seheafer首先发现,1953年,Vignaud 等确定了加压素的化学结构,并人工合成AVP,肯定了其加压和抗利尿作用.近年来,AVP抗血清、受体拮抗及核放免测定技术的出现,进一步明确了AVP的生理范围、作用机理,其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及临床应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9.
目前,高血压病的发病机理仍不明了。近年来,血管活性肽与高血压发病关系的研究,已为人们所关注。精氨酸加压素(arginine-vaspressin,AVP)具有明显的血管收缩及抗利尿作用,但其在高血压发病中的作用,国内尚未见报道,国外的结果亦不一致。血浆P物质(substance P,SP)具有扩张血管和暂时性全身低血压作用,有的学者认为,血浆SP浓度降低在高血压发病中有一定作用,但是关于SP和AVP之间有何关系?二者平衡失调在高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脑热清口服液的解热机制.方法建立内生致热原(EP)性发热家兔模型,观察脑热清对家兔体温的影响,并用放射免疫法检测下丘脑和脑脊液中cAMP及腹中隔区精氨酸加压素(AVP)含量的变化.结果 EP组的ΔT及TRI4变化、下丘脑及脑脊液中cAMP含量、腹中隔区AVP含量显著高于脑热清 EP组(P<0.01).4组的体温变化分别与下丘脑和脑脊液中cAMP以及腹中隔区AVP的变化呈正相关(P<0.01).结论脑热清的解热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下丘脑cAMP的生成与释放,同时通过促进腹中隔AVP释放两种途径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