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治疗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60例,静脉快速输注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每次100ml,q6-8h,连续使用7d;后改为q12h常规速度滴注7d。对照组60例,静脉快速输注20%甘露醇125ml,q6-8h,连续使用7d。所有病人均进行连续的颅内压监护,并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7、14天观察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血浆神经肽Y的变化。结果:观察组脑出血患者颅内压下降幅度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14d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神经肽Y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具有较强的降低颅内压作用,能改善脑出血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血浆神经肽Y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运用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从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选取80例ACI患者进行随机分组试验与研究,Ⅰ、Ⅱ组各40例,Ⅰ组接受常规内科治疗,Ⅱ组在上述处理下接受依达拉奉注射液用药,对该两种方案的使用情况做评估。结果Ⅱ组接受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占95.0%,与Ⅰ组的75.0%相比显著提高,统计学成立(P0.05)。通过NIHSS评测,显示两组治疗前的评测结果基本无差异,统计学不成立(P0.05),但治疗后,Ⅱ组的评测结果(16.28±2.42)分,与Ⅰ组的(20.03±2.08)分相比显著降低,统计学成立(P0.05)。结论对ACI患者运用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效果确切,且利于患者神经功能的早日改善,值得加强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应用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治疗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选取出血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静脉滴注甘露醇方法,试验组患者采用静脉输注比拉西坦氯化钠的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血浆神经肽Y含量。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7 d和治疗14 d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浆神经肽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治疗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地降低颅内压,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的评分,降低血浆神经肽的含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解析脑出血患者应用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进行治疗对病情干预效果以及临床推广意义。方法:随机选取本院于2015年1-12月期间收治确诊为脑出血患者8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设其中40例用常规脑出血干预方案治疗患者为对照组,另外40例联合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干预治疗患者为观察组。比较对应治疗方案下患者临床疗效变化。结果:疗程后患者接受疗效评估,提示2例观察组患者判定无效,11例对照组患者判定无效,治疗干预总有效率统计学处理提示有差异性(P0.05);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患者神经功能缺损(NIHSS)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干预后患者均有不同程度改善,观察组优于对照组,有差异性(P0.05)。结论:脑出血患者用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进行联合治疗能够明显提高对病情的干预和改善效果,保障患者正常生活质量,可成为临床治疗脑出血的重要方式,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5.
程蓓 《湖南医学》2014,(2):320-322
【目的】探讨应用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治疗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间进行诊治的120例脑出血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的60例患者应用20%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进行治疗,每次滴注100mL快速输入,每6~8h一次,连续应用7d ;7d后运用常规滴注速度滴注7d。对照组60例患者,快速静脉滴注20%甘露醇125mL ,每6~8h一次,连续应用7d;所有患者均连续进行颅内压监护,并在治疗前、治疗后的d7及d14分别观察比较两组患者颅内压,血浆神经肽Y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改变情况。【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颅内压两组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经过药物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颅内压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且治疗前后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两组之间颅内压及降低幅度相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神经肽相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14d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神经肽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治疗前后相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试验组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且两组之间相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 <0.05)。【结论】脑出血患者运用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进行治疗可明显降低颅内压,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降低血浆神经肽Y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讨脑出血患者运用立体定向微创技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2013年1月-2016年1月选取64例脑出血病例进行随机非盲法分组研究,两组各32例,Ⅰ组接受传统开颅手术清除血肿,Ⅱ组接受立体定向微创技术治疗,对该两种方案的临床应用情况做比较和评估。结果:Ⅱ组手术患者的ADL评级Ⅰ-Ⅲ级率显著比Ⅰ组提高,住院时间显著缩短,NIHSS评测结果显著降低,统计学成立(P0.05)。两组在围术期均有产生并发症,Ⅱ组总发生率为6.3%,与Ⅰ组的25.0%相比显著降低,统计学成立(P0.05)。结论:尽早对脑出血患者实施立体定向微创技术治疗,手术安全、理想,且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与自理能力,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运用微创手术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从我院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选取12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随机分组试验,Ⅰ、Ⅱ组各60例,Ⅰ组接受传统手术治疗,Ⅱ组接受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对该两种手术方案的处理结局作评估。结果:Ⅱ组接受手术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88.3%,与Ⅰ组的58.3%相比显著提高,统计学成立(P0.05)。经NIHSS评测,Ⅱ组评测结果为(12.6±4.3)分,相比Ⅰ组的(20.2±5.4)分显著降低,统计学成立(P0.05)。在并发症方面,两组均有再出血、颅内感染等并发症发生,但Ⅱ组发生率仅占5.0%,相比Ⅰ组的28.3%显著降低,统计学成立(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病情危重,尽早予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手术切口小、安全性高,且疗效显著,值得加强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讨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运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从2006年12月至2015年3月收集的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中选取56例进行分组研究,Ⅰ组26例接受常规性治疗,Ⅱ组30例接受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处理,评估该两种方案的治疗与安全效果。结果:1基线期,两组的NIHSS、BI量表评测结果经分析,统计学不成立(P0.05),治疗后,Ⅱ组两项评测结果相比Ⅰ组均显著改善,统计学成立(P0.05)。2两组在治疗期间均有产生并发症,Ⅱ组总发生率占6.67%,显著比Ⅰ组的26.92%降低,统计学成立(P0.05)。结论:准确掌握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手术指征,及时实施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对恢复患者神经功能效果安全、显著,应加强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讨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运用尼莫地平治疗的适用性与安全性。方法:从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选取82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进行随机分组试验,Ⅰ、Ⅱ组各41例,Ⅰ组接受常规内科治疗,Ⅱ组在上述治疗下接受尼莫地平用药,疗程2周,经1个疗程治疗后对其疗效、神经缺损状况及水肿面积等参数做评估。结果:Ⅱ组接受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占82.9%(显效+有效34例),与Ⅰ组的53.7%(显效+有效22例)相比显著提高,统计学成立(P0.05)。治疗前,两组的GCS、NIHSS量表评测结果与水肿面积比较,差异不大,统计学不成立(P0.05),治疗后,Ⅱ组上述参数相比Ⅰ组均显著改善,统计学成立(P0.05)。两组在治疗期间均未见一例产生严重副作用。结论:高血压性脑出血病情危重,尽早给予尼莫地平用药,对缓解症状、改善患者预后非常有帮助,值得加强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讨急性脑出血患者运用神经节苷脂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从我院近年来收治且符合标准的急性脑出血患者中选取64例进行分组研究,Ⅰ组30例接受常规性治疗,Ⅱ组34例接受神经节苷脂治疗,评估该两种方案对病情的改善效果。结果:①Ⅱ组治疗后在总有效率上占94.12%,显著比Ⅰ组的73.33%提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在基线期,两组的血清NSE水平、NIHSS量表评测结果经分析,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周,Ⅱ组的血清NSE水平、NIHSS量表评测结果相比Ⅰ组均显著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施治期间,两组均未产生严重副反应。结论:在常规性治疗下,向急性脑出血患者提供神经节苷脂治疗,对控制病情、保护神经功能非常有帮助,且安全可靠,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与神经节苷脂联合治疗对急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1日-2018年6月30日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脑出血患者7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两组均行常规检查及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神经节苷脂治疗,观察组给予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与神经节苷脂联合治疗。比较两组精神状态(MMSE评分)、认知情况(MoCA评分)、神经功能(NIHSS评分)、血清铁蛋白含量、脑水肿体积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MMSE、MoC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铁蛋白含量及脑水肿体积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30%,高于对照组的72.97%(P0.05)。结论:给予急性脑出血患者实行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与神经节苷脂联合治疗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认知功能,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讨抑郁症患者运用盐酸舍曲林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从我院2013年12月至2015年2月收集的抑郁症患者中选取78例进行分组研究,Ⅰ组38例接受传统盐酸氟西汀片口服,Ⅱ组40例接受盐酸舍曲林治疗,1个疗程后,评估该两种给药方案的治疗与安全效果。结果:①两组治疗后第1、2、4和8周的HAMD-17量表评测结果均显著比基线期下降,统计学成立(P0.05),且治疗后第1周的评测结果对比,Ⅱ组平均(17.74±4.22)分,显著比Ⅰ组的(20.12±4.27)分下降,统计学成立(P0.05)。②给药期间,两组均有产生副反应,Ⅱ组总发生率占12.5%,显著比Ⅰ组的34.2%下降,统计学成立(P0.05)。结论:对抑郁症患者运用盐酸舍曲林治疗,具有起效迅速、药效安全的特点,适合加强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讨脑出血患者运用高压氧综合康复疗法治疗对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从我院2014年1月-2016年8月选取50例脑出血患者参与研究试验,并按随机自愿原则分组(25例/组),Ⅰ组接受常规基础治疗,Ⅱ组接受高压氧综合康复疗法治疗,分析及评估该两组方案对患者神经功能的改善作用。结果两组接受方案治疗前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运动功能评分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接受治疗后,Ⅱ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降低,而运动功能评分显著提高,与Ⅰ组相比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对脑出血患者实施高压氧综合康复疗法治疗,可促进患者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的恢复,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讨脑血栓患者运用中医活血化瘀法辨证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从本县医院2014年12月至2015年8月选取240例脑血栓患者进行试验,Ⅰ组120例接受常规西医治疗,Ⅱ组120例接受活血化瘀法辨证治疗,1个疗程后,对该两种方案的疗效做评估。结果:①Ⅱ组接受治疗后的总治疗有效率占78.3%,与Ⅰ组的62.5%相比显著提升,统计学成立(P0.05)。②经nds量表评测,两组治疗前的平均值经分析,统计学不成立(P0.05),治疗后,Ⅱ组平均(12.08±6.86)分,显著比Ⅰ组的(18.74±9.51)分下降,统计学成立(P0.05)。③两组在治疗期间均未产生严重副作用。结论:对脑血栓患者行活血化瘀法辨证治疗,疗效既安全又理想,且对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有促进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讨抑郁症患者运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与米氮平治疗的适用性与安全性。方法:从我院2012年5月至2015年5月选取66例抑郁症患者进行随机分组试验,Ⅰ、Ⅱ组各33例,Ⅰ组接受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口服,Ⅱ组接受米氮平用药,评估两种方案对患者情绪的改善作用。结果:治疗前,两组的HAMD、PSQI评测结果经分析,统计学不成立(P0.05),治疗后,两组的HAMD评测结果相比差异不大,统计学不成立(P0.05),而Ⅱ组的PSQI评测结果相比Ⅰ组则有显著改善,统计学成立(P0.05)。两组在治疗期间均有产生副反应,但发生率比较,统计学不成立(P0.05)。结论: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在治疗抑郁症上的药效、安全性与米氮平相当,但在改善睡眠质量上不及后者,临床可根据患者病情需要选择相应药物用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尼莫地平对中小量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桐柏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5例中小量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47例)和对照组(48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控制血压、降低颅内压、止血、抗感染、营养支持、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尼莫地平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用药2周。比较两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平均血流量、平均血流速度、外周阻力。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评分分别为(18.54±3.04)、(8.87±2.23)分,研究组分别为(18.48±2.97)、(6.07±1.96)分。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均降低,研究组患者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研究组平均血流量和平均血流速度均大于对照组,外周阻力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尼莫地平可有效改善中小量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和血流动力学状态,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郭新生  易士华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18):109-109,117
目的探讨吡拉西坦注射液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并与甘露醇作比较。方法选择我院2008~2009年住院66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3例。治疗组给予静点吡拉西坦注射液,对照组给予静点甘露醇注射液。合并有高脂血症、糖尿病分别给予调脂及降糖等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显效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升高,且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吡拉西坦注射液是临床治疗脑出血安全有效、且无明显副作用的药物。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合用高压氧与肢体康复方案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从本院2015年12月-2017年1月选取80例ACI患者进行研究试验,随机将患者归入两组(40例/组),Ⅰ组接受常规基础治疗,Ⅱ组接受高压氧联合肢体康复方案治疗,评估两组的神经与运动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接受神经功能缺损与运动功能评测,评测结果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Ⅱ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降低,而运动功能评分显著提高,与Ⅰ组相比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对ACI患者实施高压氧配合肢体康复方案治疗,可促进患者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的恢复,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讨首发急性脑卒中患者运用早期心理干预对改善焦虑情绪的作用。方法:从我院2013年1月-2016年1月选取78例首发急性脑卒中病例做随机非盲法分组试验,Ⅰ组38例接受常规治疗及护理,Ⅱ组40例在上述干预下接受早期心理干预,对该两种方案的临床干预效果做评估。结果:干预前,两组接受HAMD量表评测,结果差异不大,统计学不成立(P0.05)。干预后2周、4周评测,Ⅱ组的评测结果相比Ⅰ组均显著降低,统计学成立(P0.05)。与Ⅰ组相比,Ⅱ组接受干预后的Barthel指数显著改善,统计学成立(P0.05)。结论:对首发急性脑卒中患者运用早期心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并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讨慢性鼻窦炎患儿运用鼻窦负压置换术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从我院2013年12月-2015年2月收集的小儿慢性鼻窦炎中选取64例进行分组研究,Ⅰ组30例接受常规药物治疗,Ⅱ组34例在上述条件下接受鼻窦负压置换术治疗,评估两种治疗方案的疗效与安全情况。结果:1经过治疗,Ⅱ组在总治愈率上占91.2%,显著比Ⅰ组的63.3%提高,统计学成立(P0.05)。2治疗前,Ⅰ、Ⅱ组的Lund-Mackey评测结果经分析,统计学不成立(P0.05),治疗后,Ⅱ组的评测结果为(2.20±0.97)分,显著比Ⅰ组的(4.23±1.01)分下降,统计学成立(P0.05)。3治疗期间,Ⅰ、Ⅱ组均未产生严重副反应。结论:在儿科慢性鼻窦炎的临床治疗中积极推行鼻窦负压置换术,疗效理想、安全,且具有操作简单易行、疼痛轻等特点,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