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研究骨科大手术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策略。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接受骨科大手术患者145例。对接受骨科大手术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预防术后下肢深静脉形成血栓,观察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及护理效果。结果 3例患者术后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2.07%。结论对接受骨科大手术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降低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骨科大手术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纳的140例骨科手术患者,行心理护理、体位护理、饮食护理、戒烟护理、出院指导和其他护理措施,观察结果。结果 140例骨科手术患者术后有6例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经对症干预后均康复出院。随访12个月,全体患者均恢复良好,无截肢、肢体功能障碍或死亡病例。结论下肢深静脉血栓是骨科手术后常见并发症,影响极其恶劣,术后务必要加强预防力度,通过心理护理、饮食指导、药物预防等措施,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病率,尽可能将该疾病对患者造成的损害减少到最小,以促进骨科手术患者的良好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循证护理探索骨科下肢大手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有效护理方法,以减少手术的并发症及术后的死亡率,提高手术的成功率。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我院骨科收治的双下肢大手术208例患者,运用查阅文献,选择最佳护理证据,制定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等循证护理程序,预防术后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结果:通过应用循证护理,收治的208例患者中,除3例患者发生轻度的下肢深静脉血栓,经及时治疗好转外,其余患者术后1个月内均无深静脉血栓的形成。结论:循证护理应用于骨科下肢大手术后,以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为目的,可降低其发生率,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护理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预防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104例骨科手术患者采取预见性护理,观察其术后血栓出现情况.结果 共发生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积极治疗后症状消失,康复出院.结论 对骨科手术患者采取预见性护理,效果显著,下肢深静脉血栓不易发生,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李素华 《中外医疗》2016,(24):172-174
目的:观察和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预防骨科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方便选取该院骨科病房2015年4月—2016年3月收治的94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7例,两组患者采用相同的诊疗方案,干预组给予临床护理路径方案,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和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认知情况。结果术后1个月复查结果显示干预组患者中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2.13%,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认知情况评分为(81.32±7.21)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骨科患者术后护理中,对预防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具有积极临床意义,患者的满意度得到提升,建议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翟颖 《吉林医学》2013,(35):7502-7504
目的:观察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症状,探究护理干预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作用。方法:将行手术治疗的骨科患者45例设为此次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法将其分为两组,即研究组与对照组,例数分别为23例与22例。研究组患者术后在日常护理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而对照组只进行日常护理。结果:两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科术后的早期护理干预能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减轻患者痛苦,在临床上有积极的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的护理要点。方法 102例在我院接受骨科手术治疗的患者,按照随机数据原则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实施传统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综合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术后感染以及护理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以及术后感染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对于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给予骨科手术患者实施心理护理、运动护理等综合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保证患者的健康。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骨科大手术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医院收治的骨科大手术患者72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在骨科大手术后,对所有患者进行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护理,统计患者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几率。结果:所选的72例患者中,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3例,发生机率为4.17%。经相应治疗后,均康复出院。对所有患者进行半年的随访,未发生患肢功能障碍的情况。结论:在骨科大手术后,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护理,能够有效的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杨荷兰 《河北医学》2013,19(5):771-775
目的:探讨在骨科手术后采用护理干预措施对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08年6月至2010年3月收治的150例骨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患者知情同意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给予针对性干预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结果:干预组下肢肿痛1例,超声检查阳性1例,发生率为1.33%;对照组下肢肿痛8例,腓肠肌压痛6例,超声检查阳性9例,发生率为12.0%。两组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比较有明显差异(X^2=12.436,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护理干预措施可降低骨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骨科大手术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措施和护理方法。方法选择80例骨科大手术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所有患者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措施,并将采用系统护理干预的40例患者视为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的40例患者视为对照组,将2组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分别为2.50%和1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护理干预能有效减少骨科大手术患者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骨科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许昌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手术治疗骨科患者,手术后根据护理干预方式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骨科患者术后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深静脉血栓形成,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在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中予以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及作用。方法本院选取从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间所收治的骨科手术患者共80例作为研究的重点对象,将随机数字表法作为分组方式,对照组(40例)、观察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予以护理干预,对2组预防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产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几率明显比对照组低,采取统计学分析之后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骨科手术患者在术后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之中,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在骨科手术后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观察其对患者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是本院在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骨科要接受手术的患者,一共有100例患者,全部患者都符合本研究的研究标准,全部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之后才纳入研究中的。在手术后给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分析在护理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出现的几率。结果经过护理后,有2例患者出现了下肢深静脉血栓情况,经诊断为轻度的,另外有1例患者也出现了下肢深静脉血栓,经过诊断为重度的,经过统计,患者在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几率为3%。除了发生血栓的患者之外,其余的患者下肢均没有发生疼痛,下肢的皮肤颜色和温度是正常的并且手术后功能恢复好。结论骨科手术患者在手术完成后要及时为患者实施周到的护理措施,这样可以很好地预防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使患者顺利恢复健康。  相似文献   

14.
周娟  徐大伟 《基层医学论坛》2013,(18):2318-2319
目的评价护理干预对骨科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预防效果。方法 220例骨科下肢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0例,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评估,制订预防计划,实施护理干预;对照组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2组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经护理干预后仅1例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表现,发生率为0.91%;对照组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临床表现者12例,发生率为10.9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骨科下肢骨折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骨科手术患者70例,将之进行随机分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35例。其中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后1个月下肢静脉血栓发病率、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术后的下肢静脉血栓发病率较参照组的低,护理满意度较参照组的高。结论实施护理干预对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系统性护理干预预防下肢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观察。方法选择下肢骨折的患者1400例。按手术日的单双号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护理干预组,其中对照组694例,护理干预组70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骨科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护理干预组在传统护理基础上予以系统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周内下肢深静脉血栓、下肢肿胀及疼痛、肺栓塞的发生率。结果术后护理2周内护理干预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下肢肿胀及疼痛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发生肺栓塞1例,护理干预组未发生肺栓塞,两组患者肺栓塞的发生率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系统性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下肢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妇科手术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WT)的预防作用。方法以186例妇科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93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以及常规护理基础上的DVT预防性护理干预,观察2组DVT发生情况。结果干预组术后发生下肢肿胀疼痛5例,下肢深静脉血栓3例;对照组发生下肢肿胀疼痛17例,下肢深静脉血栓12例,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发生血栓的患者住院天数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护理干预对妇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较满意。  相似文献   

18.
王娟 《中外医疗》2015,34(1):161-162,165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2012年4月—2014年4月该院收治的138例骨科手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70例、对照组6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月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干预组在服务态度和主动性、工作能力、关爱与沟通、病区管理以及健康教育各方面上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骨科手术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并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优质化护理对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的作用,进行临床效果分析。方法:收治骨科手术患者146例,按入院顺序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3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优质护理干预,调查两组护理后对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有效率,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经过优质化护理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有效率95.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的满意度94.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优质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预防骨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在下肢骨折手术围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我院创伤骨科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260例下肢骨折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比分析2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下肢骨折手术围术期患者进行综合性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减少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