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手术室护理服务中的不安全因素,总结相应防范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52例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引发不良事件的因素,总结防范措施.结果 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90.38%,引发不良事件的不安全因素主要包括:护理人员技能不足、护理资源配置不合理、与患者沟通不良、与医生沟通不良等.结论 手术室护理工作的不安全因素包括护理人员技能不足、护理资源配置不合理、与患者沟通不良、与医生沟通不良等,医院应以此为据制定安全防范措施,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升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手术室护理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系统分析,并探讨相应的防范对策。方法对2014年1月到2016年1月我院手术室护理中出现的13例护理安全事件进行分析,对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总结和分析,在此基础上,研讨针对性的防范措施。结果通过分析,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主要有护理技术、护理人员、医院管理等方面。结论针对当前医院手术室护理的不安全因素,应加强护理人员的医疗相关法律教育,规范护理工作,合理配置人员,同时要和患者予以有效沟通。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手术室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以提高手术室护理的质量。方法:对我院手术室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结果:我们根据我院手术室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制定了相应的防范措施,极大地提升了我院手术室护理的质量,降低了手术室发生医疗事故的几率。结论:根据我院手术室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可提升手术室护理的质量,提高患者及其家属的满意度,进而提升医院的形象。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并提出有效的防范措施;方法分析我院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同时提出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结果结合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提出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能让手术室的护理质量有效提升,让手术室的医疗事故发生几率有效降低。结论分析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能让手术室的护理工作质量有效提高,并让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最终让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手术室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以提高手术室护理的质量。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1月在我院实施手术的患者200例,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抽取7起在手术室中医护人员与患者产生纠纷的案例,对出现纠纷的原因进行分析,同时总结分析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结果:我们根据我院对手术室护理中存在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后,针对这些因素制定了相应的防范措施,极大地提升了我院手术室护理的质量,降低了手术室发生医疗事故的机率。结论:根据我院对手术室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之后,将手术室的管理制度予以强化,并对护理工作人员的技术以及整体水平进一步提高,同时加强了医护人员与患者及其患者家属的沟通与交流,使得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的发生率以及医患纠纷降到最低,从而提升手术室护理的质量以及患者与家属的满意度,进而提升医院的形象,值得在临床上有效的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及防范措施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分析我院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并提出有效的防范措施;结果结合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提出有效的防范措施,能让手术室的医疗事故发生率有效降低,让手术室护理质量提高。结论结合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制定科学合理的防范措施,能让手术室护理质量有效提升,让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最终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并探讨相应的防范措施;方法分析我院近3年来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同时结合相应的不安全因素提出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结果:通过分析我院手术室护理工作的不安全因素发现,不安全因素主要包括人员方面的因素、管理方面的因素以及技术方面的因素;针对手术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提出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能让手术室护理工作的危险性有效降低。结论对手术室管理制度进行完善,让护理人员的操作技术水平提升,并加强护患之间的交流沟通等,能让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的发生几率有效降低,让医患纠纷事件的发生率降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是分析在手术室的护理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并针对可能发生的危险提出了有效的预防方法。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150例患者病例进行回顾性总结,针对我院在手术室护理过程可能发生的风险和隐患,提出了有效的预防方法和措施。结果结合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提出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对手术室护理进行有效的管理与干预可以降低护理事故的发生,提升手术室护理质量与患者的满意度。结论手术室护理对顺利完成手术、提高手术治疗效果、降低手术风险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临床上在综合性手术室安全管理中应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建立一个完善的护理工作规章制度,明确每一项工作落实到人,实施严格的监督机制,保证规章制度高效运转实施到位。从而改善手术室护理的工作质量,提高工作效率。有效的提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提高手术治疗效果、降低手术风险,最终实现医院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共同提高。  相似文献   

9.
邱锦芳  郑灵  邓小嫡  田荣  赵静 《当代医学》2010,16(13):109-110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及防范措施,以提高患者围术期护理安全。方法通过近年来手术室护理工作回顾性分析、总结,找出潜在和现存的不安全因素。结果针对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的分析,结合工作实际提出防范措施。结论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提高手术室护理人员工作责任心,是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减少护理差错、事故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讨论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及防范措施。方法:针对不安全因素,提出防范措施。结果:加强对手术室护理工作中不安全因素的认识,加强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素质。强化安全意识、法制观念,合理安排人员,将发生护理差错事故的可能性降至最低。结论:通过了解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提高综合素质,最大限度控制各种不安全因素,保证患者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究手术室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与措施,为手术室护理工作做保障。方法 选取在本院实施手术的患者150例,其均在2005年1月到2007年1月在我院实施手术,从当中抽取8起因手术室护理产生纠纷的案例,从中总结出手术室护理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并提出应对办法。结果 针对我院手术室护理存在的不安全因素,采取有效措施,可以实施相应的改善措施,并以此避免或者减少手术室发生医疗事故。结论 经过对我院的医疗事故纠纷案进行分析,总结出导致医疗事故发生的不安全因素,针对这些不安全因素,通过合理安排护理人员的工作任务,提升护理人员的职业素质,护理操作规则具体化,加强护理人员的安全和法律意识,减少手术环境的不和谐状态等有效措施予以改善,从而有效的使医疗事故发生率降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及防范措施。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治疗的心血管内科患者50例作为本研究对象,采取回顾性和总结性方式,分析患者临床资料,整理出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并提出具体的防范措施。结果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主要包括患者本身、护理人员和医院管理三方面,科室应根据具体的不安全因素,采取针对性解决措施,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结论在心血管内科患者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应不断提升自我职业道德修养,防范护理不安全因素,降低护理安全事故发生几率。  相似文献   

13.
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燕妮 《吉林医学》2009,30(8):738-739
目的:讨论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方法:针对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提出防范措施。结果:针对手术室工作职责,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结合我院临床工作中的实际经验,我们提出加强医患沟通,树立职业的神圣感,增强自信心,加强培训,提高护士素质,合理安排人员,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强化安全意识等防范措施,就可能将差错或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结论:通过了解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提高综合素质,最大限度地控制各种不安全因素,保证患者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并探讨防范措施。方法选取自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实施手术室安全质量管控制度后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共516例作为实验组,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1月尚未实施手术室安全质量管控制度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共516例作为对照组。对患者在接受手术过程中的护理情况、术后发生不良反应事件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对手术室存在的护理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并探讨相应的防范措施。结果经过数据统计处理及原因分析,引起手术室护理的不安全因素主要有医院管理缺陷、人力不足、护理人员责任心、工作环境缺陷等。对照组有56例患者术后发生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0.85%;实验组有14例患者术后发生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71%,不良事件发生率两组对比,对照组明显高于实验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明显差异。结论实施手术是安全质量管控制度,建立明确、长效的管控制度,以及沟通交流机制,规避因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引发的风险,能够明显提高手术室护理效果,提升患者对医院的信任度,为医院创造良好的社会信誉,全面提升医院的医疗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5.
潘定琼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20):639-640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将差错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方法分析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提出防范措施。结果通过实施手术室护理安全防范措施,充分调动了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强化安全防范意识,有力地保障了患者的生命安全。结论落实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可以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最大限度地控制各种不安全因素,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调查手术患者对于手术室护理质量的满意度以及分析相应的影响因素.方法 在我院2011年5~8月份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中随机选择305例患者,对其进行手术室护理质量满意度调查并将相应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手术患者对于手术室护理质量满意289例,满意度为94.8%.影响手术室护理质量满意度的主要因素有:患者的疼痛情况、对手术的记忆及惧怕、麻醉过程以及患者的教育水平职业状况等(P<0.05).结论 保证手术室护理质量是一切条件的前提,临床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应因患者情况,为其提供生理、心理等方面的服务并完善影响满意度的因素,提高患者对手术室护理质量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及防范措施。方法通过近年的手术室护理工作总结和分析并找出潜在和现存的不安全因素。结果针对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的分析,结合实际工作提出防范措施。结论通过了解手术室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出防范措施,提高综合素质,最大限度控制各种不安全因素发生,保证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和应对措施研究,以提高患者围术期护理安全。方法结合目前医院手术室护理中出现的常见安全隐患,随机选择我院临床上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进行的手术400例,调出手术记录,通过分析研究手术前后的每一个环节,列出手术室护理中潜在或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并分析隐患产生的具体原因,并制定相关具体的安全防范措施,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结果造成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的原因主要有三个大的方面:医院、手术室护理人员、患者本身。经过不断地反馈、学习、持续质量改进,使手术室的护理质量不断提升,有效的控制和减少了手术室护理的安全隐患。结论通过了解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加强手术室护理人员安全隐患知识的教育和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患者建立起良好的沟通桥梁,是确保手术室护理安全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9.
探讨患者对手术室护理质量满意度的影响因素。方法:为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我院收治的892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在每例患者出院前向其发放医院自制的调查问卷,问卷调查的内容包括患者的性别、年龄、学历状况、婚姻状况、入室时对手术感到恐惧、离室时发生疼痛的情况及对手术室环境、护理工作、护士性格及特征、护理环节及流程、手术操作前的准备和解释工作的满意度等。结果与结论:本研究的结果显示,本组患者对手术护理服务的评价整体较高,其对手术室护理服务满意度的平均分为4.36±0.16。本组患者的学历、入室时对手术治疗产生的恐惧感及离室时发生的疼痛是影响其对手术室护理质量满意度的主要因素。本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婚姻状况不是影响其对手术室护理质量满意度的主要因素。护理人员在为患者进行手术室护理时应将精湛的专业技术与人文关怀结合起来,切实地提高患者对手术室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并提供解决措施。方法:研究选取我院在2012年3月~2015年3月发生的150例手术室护理不安全事件,对其中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统计,以提出可解决方案。结果:在150例护理不安全事件中,有30例为护理人员缺乏责任感导致,占比20%;100例为管理体制和规章制度不完善导致,占比66.7%,其余事件占比13.3%。结论:加强手术室护理人员安全和责任感教育、完善各项管理体制和规章制度,不仅会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降低人为医疗事故,而且还会增强患者满意度,提高我院医疗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