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老年胃癌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老年胃癌行全胃或次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可行性及护理。方法对2005年10月~2007年10月因胃癌行全胃或次全胃切除的老年病人术中经鼻置空肠营养管术后早期予以肠内营养治疗与护理,并与肠外营养病人的治疗护理进行比较分析,观察两组的术后肛门排气排便时间、并发症、营养指标(体重、前清蛋白和清蛋白)的改变情况。结果早期肠内营养组的肛门排气排便时间早于肠外营养组,术后8d前清蛋白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老年胃癌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优于肠外营养。  相似文献   

2.
刘林  杨新辉  王海江  尹东  王琦三 《吉林医学》2012,33(18):3850-3851
目的:探讨老年胃癌患者全胃切除后营养支持的方法以及效果观察。方法:186例老年胃癌全胃切除术后行肠外营养(PN)与肠内营养(EN),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营养支持前后的营养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进行营养支持后的肠道功能恢复情况、并发症的出现以及患者的住院时间、经费上两者之间的差异。结果:EN组的体重、血红蛋白与PN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N组与PN组,在患者术后排气及排便时间、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早期肠内营养能够改善老年胃癌患者全胃切除术后的营养状况,降低并发症以及促进肠道功能早期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与分析胃癌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对我院收治的62例胃癌患者术后根据营养支持和护理方式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观察组行肠内营养,对照组按照传统方法给于肠外营养。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排气、排便、进食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并发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肠内营养支持5天后白蛋白、前白蛋白及总蛋白指标与同期对照组相比有所上升。结论胃癌患者术后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与护理干预能提高肠功能的恢复,改善机体营养状况,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4.
刘娜  周玲  王智玲  周亚东 《吉林医学》2014,(7):1556-1558
目的:总结胃癌患者行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顺利实施的护理方法。方法:总结85例行全胃切除术的胃癌患者早期经鼻肠内营养支持的经验。结果:85例行全胃切除术的胃癌患者早期经鼻肠内营养支持均获得成功,无吻合口瘘的发生。结论:胃癌患者行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实施,能改善患者术后营养状况,提高机体抵抗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是安全、有效的,综合护理是肠内营养成功实施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5.
柴秋芳 《基层医学论坛》2013,(30):4015-4016
目的分析胃癌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8月—2013年4月收治的52例胃癌患者,将其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9例接受全肠外营养,治疗组23例患者接受肠内营养。对比2组术后肛门排便排气时间、营养情况以及并发症等。结果2组患者实施治疗后,排便通气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胃癌根治术患者实施必要的肠内营养支持,可有效改善预后及减少术后并发症,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患者身体的康复,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刘登启  刘明海  刘苹 《中外医疗》2013,32(16):7-7,9
目的探讨早期空肠造瘘肠内营养在胃癌术后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的分析该院2009年12月—2012年12月间收治的68例胃癌手术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结果该研究中两组患者采用不同营养方式后的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排便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比较,试验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各项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实施胃癌手术后的患者采用早期空肠造瘘肠内营养的临床效果显著,具有重要的临床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早期肠内营养在胃癌患者术后应用的护理体会进行探讨。方法研究资料是联勤保障部队第980医院(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在一定的时间节点内收治的20例胃癌术后病例,按照实施营养的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两个组别,一组为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组,此组患者设为A组,一组为肠外营养组,此组患者设为B组,按照不同的方式进行执行,然后比较结果。结果 A组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营养指标等均优于B组。结论对胃癌患者术后早期实施肠内营养护理干预,能够促进疾病的早日康复,提升患者的身体免疫力,并且能够显著提高患者预后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胃癌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心得。方法:将2012年11月-2014年11月期间收治于我院的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30例。其中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优质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排气时间、进食时间、排便时间、住院时间等。结果:在经过不同的护理模式后,观察组患者无论是排气时间、进食时间、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差异显著。结论:针对于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患者来讲,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优质护理措施能够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缩短排气时间、进食时间、排便时间以及住院时间,临床中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胃癌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护理。方法挑选50例于2017年9月至2018年12月来我院行胃切除术的胃癌患者进行研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仅展开禁食、留置胃管、肠外营养等护理,而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为患者实施肠道内营养支持,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情况。结果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手术治疗前后的各项营养指标测量情况,手术前,两组患者各项营养指标水平差异对比不明显P 0.05,手术后,对照组患者的各项营养指标均低于观察组,数据差异对比明显,有统计学对比价值P0.05。结论胃癌胃切除术后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能够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帮助恢复胃肠功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王泽红  鲍慧玲  刘芸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18):2346-2347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对胃癌根治术后患者的疗效及护理干预方法。方法将80例胃癌根治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观察组采用早期肠内营养,对照组采用普通的胃肠外营养。观察比较2组术后肛门排气恢复时间、排便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营养相关费用。结果观察组术后肛门排气恢复时间、排便时间均早于对照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营养相关费用均优于对照组(P〈O.01)。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有利于胃癌根治术后患者的恢复,缩短住院日期,减轻患者负担。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肠胃营养支持联合康复外科护理在胃癌全胃切除术患者中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1年7月于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肠胃外科行胃癌全胃切除术治疗的患者11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肠胃营养支持,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康复外科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肠胃营养阻碍情况、营养指标。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指南推荐及执行策略、ICU资源、营养专家支持、患者营养输注、患者家属态度行为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转铁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指标水平均低于护理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胃营养支持联合康复外科护理在胃癌全胃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肠胃营养阻碍情况及营养指标水平,提升患者肠胃恢复效果,加快康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胃癌全胃切除术后实施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胃癌全胃切除患者44例,依据护理干预的不同均分两组。实施肠外营养的22例患者为参照组,实施早期肠内营养的22例患者为研究组,最后比对护理效果。结果通过实施早期肠内营养、肠外营养后,比对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研究组和参照组组间差异经证实后呈P0.05,统计学意义未产生。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和住院天数来看,研究组短于参照组,组间差异经证实后呈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胃癌全胃切除术后实施早期肠内营养,不仅可以使机体营养状况得以改善,同时可以加快肠道功能的恢复,将住院时间缩短,可在临床上进一步普及。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针对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胃癌伴糖尿病病人进行优质护理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胃癌伴糖尿病患者67例作为观察对象(2015年7月至2017年2月),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成两组,两组均实施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对照组33例患者实施一般护理,实验组34例患者实施优质护理,观察两种护理方式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胃癌伴糖尿病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血糖水平、护理满意度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针对实施手术治疗的胃癌伴糖尿病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的优质护理能显著改善患者预后,促进患者快速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胃癌患者手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护理的临床资料,总结临床经验.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6月—12月收治的60例胃癌手术需进行营养护理的患者, 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 研究组进行肠内营养的护理,对照组进行肠外营养的护理. 对2组患者的首次下床时间、首次进食时间等护理指标进行观察对比.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首次下床时间、首次进食时间均明显早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患者的各项营养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胃癌患者术后早期实行肠内营养护理,能够缩短康复时间,减少患者的痛苦,并对减少术后并发症有着重要的意义,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胃癌全胃切除术后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效果.方法 将胃癌全胃切除术后患者90例分两组,肠外营养组手术后给予肠外营养支持和护理;肠内营养组则在术后给予肠内营养支持和护理.就两组患者手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恢复肠鸣音时间、术前术后营养相关指标和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手术后肺部感染、吻合口瘘、腹痛、静脉炎等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肠内营养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肠外营养组,手术后肺部感染、吻合口瘘、腹痛、静脉炎等的发生率明显低于肠外营养组(P<0.05).肠内营养组患者手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恢复肠鸣音时间显著短于肠外营养组(P<0.05).手术前两组患者营养相关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肠内营养组患者营养相关指标均明显优于肠外营养组(P<0.05).结论 胃癌全胃切除术后肠内营养支持和护理效果优于肠外营养支持和护理,可有效加速肠功能的改善,促进排气和肠鸣音恢复,改善患者机体营养状况,减少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高龄胃癌根治性全胃切除术后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48例高龄全胃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术后护理方法及肠内营养的护理措施。结果全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8.75%,死亡率2.08%。结论通过加强术后护理,进行早期肠内营养,能够有效降低高龄胃癌根治性全胃切除术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翟明霞 《基层医学论坛》2016,(17):2456-2457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在胃癌患者术后早期应用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胃癌术后患者54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比分析2组患者营养状况及身体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白蛋白、前白蛋白、总蛋白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肠功能恢复时间、拔除胃管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内营养护理在胃癌患者术后早期应用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全胃切除术后行肠内营养的最佳方式。方法 60例行全胃切除术的胃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分别给予留置鼻空肠营养管与空肠造口两种方式进行肠内营养。观察两组肠内营养的完成情况、恢复情况和营养指标变化。结果 对照组2例失败,观察组全部顺利完成;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0%(9/30),观察组为6.7%(2/3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的通气时间、排便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均P<0.05);观察组术后营养的指标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全胃切除术后经空肠造口行肠内营养,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相比留置鼻空肠营养管,并发症更少,胃肠功能恢复更快。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对胃癌患者行全胃切除术后的临床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于2010~2011年期间收治的60例胃癌患者行全胃切除术的临床资料,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术后给予常规的营养方式和观察组30例,术后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在肠道功能恢复情况上,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胃癌行全胃切除术的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能够促进患者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术后给予个体化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入院时间先后选取胃癌术后患者共90例,对照组44例给予常规肠内营养支持护理,试验组46例在此基础上采用个体化肠内营养支持方案,包括术前NRS-2002营养风险筛查、成立营养支持小组、监测体重计算热量、个体化配方及浓度的调整。评价两组患者肠内营养支持两周后血清营养学指标及术后恢复时间。结果:试验组营养支持后血清营养学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术后恢复时间均早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术后早期给予个体化肠内营养支持方案有利于改善患者营养状态,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