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新生儿听力筛查结果进行分析,探讨胎龄和出生体重对听力筛查结果的影响。方法:采用瞬态诱发耳声发射(TEOAE)对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对不同胎龄和出生体重新生儿的听力筛查结果进行分析,对其听力筛查结果采用χ2分割法分别进行比较。结果:胎龄相差越大,听力筛查结果差异性越显著;出生体重相差越大,听力筛查结果差异性亦越显著。结论:胎龄和出生体重对听力筛查结果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胎龄愈小、出生体重愈低的新生儿应作为听力筛查监测的重点对象,并对其及早运用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新生儿听力筛查的方法与效果。方法:采用瞬态诱发耳声发射(TEOAE)技术,对10 343例新生儿进行听力普遍筛查,未通过者在出42天用同样技术进行复查,对复筛未通过者转上级医院并跟踪随访。结果:2010年及2011年两年可供听力筛查的新生儿数为14 088例,实际筛查10 343例,总体新生儿初筛率为73.41%,初筛通过率91.80%,复筛通过率73.19%。高危儿620例,未通过47.90%,确诊新生儿先天性听力损伤4例。结论:新生儿听力筛查十分必要,耳声发射技术是一种快速可行的新生儿听力初筛方法,新生儿听损伤可通过筛查及早发现,有利于婴幼儿语言发育。  相似文献   

3.
1188例新生儿听力筛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付锦 《当代医学》2011,17(26):36-37
目的通过对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分析新生儿听力发生障碍的现状及原因。方法对2D06年6月-2010年6月出生的1188例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首先采用瞬态诱发性耳声发射技术(TEOAE)对新生儿进行听力初筛,初筛未通过者于出生后42天进行复筛,复筛仍未通过者,于生后3个月左右行听性脑干反应(ABR)测试。结果1188例新生儿中,通过3次筛查,确诊为听力障碍的有6例,发病率为o51%。在这6例患儿中.早产儿2例,胆红素脑病1例,其余3例无明显的危险因素。结论新生儿听力筛查在听力障碍的及早发现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对所有的新生儿均应该进行听力筛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最大程度的降低儿童的听力障碍。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听力筛查,了解新生儿听力障碍的患病率及特征。方法采用GSI70畸变产物耳声发射仪,对2006年5月~2009年1月我院产科出生的6 159例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出生后3~7 d或出院前初筛,初筛未通过者于出生42 d复筛,仍未通过者转诊至指定医院接受诊断性耳声发射、听脑干反应和40 Hz听相关电位检查。结果接受听力初筛人数5 594例,筛查率90.83%,初筛通过4 641例,初筛通过率82.96%,需复筛953例,实际复筛507例,复筛率53.20%,复筛通过447例,复筛通过率88.17%。确诊为听力障碍者13例,听力障碍患病率2.53‰,男性6例,患病率2.41‰,女性7例,患病率2.63‰,男女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新生儿8例,患病率1.69‰,重症监护室新生儿5例,患病率12.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听力障碍患病率男女无差异,重症监护室新生儿听力障碍患病率高于正常新生儿的患病率,畸变产物耳声发射两步筛查法可降低假阳性率。  相似文献   

5.
崔英 《基层医学论坛》2007,11(20):891-892
目的探讨新生儿听力筛查作用及影响新生儿听力筛查通过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2007年2月我院产科住院分娩新生儿986例听力筛查资料。结果新生儿性别、分娩方式、体重对初筛通过率无明显影响,低出生体重新生儿初筛通过率较正常体重者明显低。结论新生儿听力筛查能有效地发现新生儿听力损伤,从而能及早进行诊断和干预治疗,以减轻听力损伤对新生儿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正>听力异常是新生儿出生时较为常见疾病之一,国外研究表明,新生儿听力障碍发病率为0.1%~0.3%。国内流行病学资料显示,新生儿听力损失率为0.1%~0.2%[1]。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将听力保健作为儿童保健的一项服务内容,并早期发现先天性听力异常的儿童,及时进行干预,尽可  相似文献   

7.
正常听力是语言发育的基础,若新生儿出现听力障碍势必会影响其远期的言语功能,正常的听力是进行语言学习的前提,而听力障碍的儿童因缺乏语言刺激和环境的影响,在语言发育最重要和关键的时期(2~3岁)内不能建立正常的语言学习,轻者导致语言和言语障碍,社会适应能力低下,注意力缺陷和学习困难等问题,重者导致聋哑,  相似文献   

8.
新生儿1038例听力筛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应用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对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并讨论其临床意义。方法 新生儿1 038例于出生24—96 h和出生1—3个月分别用DPOAE进行听力初筛和复筛。未通过者进行听觉脑干诱发电位(ABR)诊断性检查,异常者在6个月再次复查ABR,仍未通过者即为听力损失。结果 新生儿1 038例中有855例在出生24—96 h内1次通过听力筛查,通过率82.37%;男婴通过率低于女婴(P<0.05),通过率分别为79.22%(427/539)和84.77%(423/499)。有163例未通过初筛的新生儿在出生1—3个月时接受了DPOAE复筛,总复查率达89.07%,3个月内筛查阶段(包括初筛、复筛)总通过率98.65%。复查未通过的婴儿在3个月内有14例接受了初次ABR,中耳分析诊断性检查,结果 6例未通过,异常率5.78‰,经6个月时再次ABR复查有2例转为正常,最后确诊不同程度听力损失4例,占筛查新生儿总数的3.85‰。结论 DPOAE是新生儿听力筛查理想方法,住院期间普遍听力初筛和出生1—3个月复筛有重要临床意义。两次ABR确诊可提高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筛查保定市出生新生儿听力障碍的发病率,减少听力残疾儿的发生。方法采用瞬态声诱发耳声发射(TEOAE)对在该院出生的530例亲生儿进行听力筛查,连续3次监测异常者,最后由脑干听觉诱发电位(ABR)确诊。结果初筛率74.23%(530/714),异常率21.13%(112/530);复筛率74.11%(83/112),异常率16.87%(发现1例外耳畸形听觉障碍)。结论瞬态声诱发耳声发射(TEOAE)测试是适合于新生儿听力筛查可靠、有效、快速、简便的好方法,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新生儿听力损失的发病情况及围产期因素。方法应用TEOAE技术对本院2013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在产科住院分娩的新生儿及相同时间段NICU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结果4883例正常新生儿,实际初筛通过率94%;需要复筛297人,实际复筛通过率94%。相同时间段NICU新生儿需初筛1970人,实际初筛通过率75%;需要复筛498人,实际复筛通过率85%。确诊为听力损失的患儿20例,其中正常妊娠足月儿6例,听力障碍高危因素儿(低体质量儿、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儿、轻、中度窒息儿等)14例。正常新生儿与NICU新生儿的初筛和复筛通过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听力障碍在有高危因素的新生儿中听力损失发病率较高。TEOAE是听力障碍及早发现的重要手段,听力筛查有助于听力损失患儿争取最佳治疗期,加强新生儿听力普遍筛查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早期发现新生儿听力损伤,以便进行早期诊断与早期干预,促进其正常的言语发育.方法 应用美国Grason-Stadler公司生产的GSI 70自动耳声发射(OAE)听力筛查仪在淮安市盱眙县各接产单位对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未通过初筛者在出生42 d进行听力复查,未通过者3个月再次复查,仍未通过者转市第一人民医院行听性脑干诱发电位、声阻抗检查.结果 2008年1月~2009年12月淮安市盱眙县自然分娩和剖宫产的正常新生儿18.580例,进行听力筛查13.014例,筛查率70.04%,确诊为听力障碍12例,占0.09%.结论 通过进行听力筛查,可以发现听力损失的新生儿,早期干预,可以有效促进婴儿语言发育.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新生儿听力筛查,早期发现和诊断先天性听力障碍儿童,进行早期干预。方法:新生儿生后2天至出院前采用瞬态耳声发射仪进行初筛,未通过者于生后30天至42天进行复筛,复筛未通过者满3个月时再次复筛,仍未通过者转至省听力中心进行确诊。结果:初筛通过率79.85%,未通过率20.15%,满月至3月复筛通过率81.4%,转诊27人,失访361人。结论: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是很重要的,尽早发现先天性听力障碍,早期进行干预,可提高聋儿的生活质量,减少社会负担,由于经济、社会等多方面因素,造成复筛失访率高,因此加强宣传工作减少漏筛,提高复筛及随访工作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黄桂芳 《当代医学》2011,17(13):90-91
目的探讨新生儿听力筛查的方法。方法收集2008年12月~2010年12月深圳市妇幼保健院出生的3400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为出生后3~7d的新生儿。接受新生儿听力筛查。结果接受新生儿听力筛查的3400名新生儿中,初筛通过3039例,初筛通过率89.4%(3039/3400),其中361例未通过初筛的新生儿于42d在门诊进行复筛,复筛通过率90.1%(325/361)。未通过最终复筛的36例新生儿全部进行双耳的ABR测试,确诊听力损失13例,新生儿听力损失发病率为4.3%(13/3039)。结论通过对新生儿听力的筛查结果的分析,可以发现尽早发现听力损伤患儿,从而积极采取早期干预措施,有效减少听力障碍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崔英 《基层医学论坛》2007,11(10):891-892
目的探讨新生儿听力筛查作用及影响新生儿听力筛查通过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2007年2月我院产科住院分娩新生儿986例听力筛查资料。结果新生儿性别、分娩方式、体重对初筛通过率无明显影响,低出生体重新生儿初筛通过率较正常体重者明显低。结论新生儿听力筛查能有效地发现新生儿听力损伤,从而能及早进行诊断和干预治疗,以减轻听力损伤对新生儿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听力损失的发病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到2010年在我院出生的4629例新生儿听力筛查的结果,其中正常足月儿3725例,早产儿214例,低体重儿80例,轻中度窒息儿90例(轻度窒息63例,中度窒息27例),宫内窘迫儿520例.采用瞬态声诱发耳声发射筛查仪进行初、复筛.对复筛仍未通过者,再行诊断性耳声发射、声导抗、听性脑干反应(A B R)检查、进行听力学综合评估后确诊.结果 正常足月儿听力初筛的通过率为88.5%(3297/3725),早产儿为75.7%(162/214),低体重儿为76.3%(61/80),轻中度窒息儿为72.2%(65/90),宫内窘迫儿为83.8%(436/520).确诊为听力损失的患儿21例,其中正常足月和宫内窘迫儿共12例,占这类新生儿的0.26%,听力障碍高危因素儿(早产儿、低体重儿及轻中度窒息儿)9例,占该类新生儿的0.19%.结论 早产儿、低体重儿、轻中度窒息儿听力初筛的通过率明显低于正常足月儿,且确诊为听力损失的患儿所占比例显著高于正常新生儿.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新生儿的听力筛查,分析影响新生儿听力筛查的部分高危因素。方法:采用耳声发射技术对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产科出生和NICU入住的864例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结果:正常足月儿组:初筛通过率92.9%,复筛通过率94.5%,总通过率99.6%。NICU组:初筛通过率78.9%,复筛通过率82.6%,总通过率96.3%。早产组、新生儿窒息组、高胆红素血症组初筛通过率分别是74.6%、79.4%、85.3%。结论:NICU组听力筛查通过率较正常足月儿组低,早产、新生儿窒息、高胆红素血症可能是影响听力的部分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筛查保定市出生新生儿听力障碍的发病率。减少听力残疾儿的发生。方法采用瞬态声诱发耳声发射(TEOAE)对在该院出生的530例亲生儿进行听力筛查。连续3次监测异常者,最后由脑干听觉诱发电位(ABR)确诊。结果初筛率74.23%(530/714),异常率21.13%(112/530);复筛率74.11%(83/112)。异常率16.87%(发现1例外耳畸形听觉障碍)。结论瞬态声诱发耳声发射(TEOAE)测试是适合于新生儿听力筛查可靠、有效、快速、简便的好方法,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新生儿听力受损的发病因素及新生儿听力筛查的意义。方法:采用自动耳声发射听力筛查仪,两耳分别测试。结果:筛查4713例,确诊听力障碍6例(0.127%),男4例,女2例,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0.05)。早产儿听力筛查未通过率明显高于正常足月新生儿(P〈0.01)。结论:通过新生儿听力筛查可及早发现听力损失,并进行早期干预,有效促进婴幼儿语言的发育。  相似文献   

19.
28043例新生儿听力筛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新生儿听力障碍的发生情况及高危因素,以便早期干预治疗.方法 采用耳声发射仪和(或)自动听性脑干反应对28043例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及复查,复筛未通过者利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仪进行听力障碍诊断.结果 3年总出生新生儿28405例,可筛总数28369例,实际筛查28043例,其中3201例因各种原因在新生儿科治疗(高危组),余无明确高危因素(正常组).初筛率98.85%,初筛未通过率6.39%(1792/28043);应复查1792例,实际复查1183例,复查率66.01%,复查未通过率13.01%(154/1183);进行诊断患儿150例,其中70例出现不同程度听力损伤,听力损伤的发生率为2.4%(70/28043),其中轻度损伤29例(41.4%),中度损伤25例(35.7%),重度损伤18例(12.9%),极重度损伤7例(10.0%).正常组听力损伤检出率1.8‰,高危组检出率1.03%,高危儿听力损伤的发生率(33/3201)明显高于正常新生儿,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分析33例高危儿发现早产、窒息、出生缺陷等可能与听力损伤有关.结论 对所有新生婴儿应常规进行新生儿听力筛查,加强宣教,增加复筛率,早期发现,早期治疗.耳声发射仪联合自动听性脑干反应能提高高危儿听力损伤的诊断率.听力损伤的发生病因复杂,在将高危因素的患儿列为重点筛查对象的同时,对所有婴儿均应进行必要的监测,以减少儿童永久性听力损伤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新生儿听力筛查,早期发现听力障碍患儿,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方法采用美国产Bio-logic耳声发射仪进行筛查,可疑阳性病例采用丹麦MADSEN公司生产的脑干诱发电位仪BRA2进行诊断性测试。结果对2006年无锡市妇幼保健院出生的5375例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其中正常出生新生儿5159人,NICU住院高危儿216人,听力障碍发病率分别为0.97‰和1.85%。结论全面普及开展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尤其是对高危儿的筛查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