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淮安市消灭脊髓灰质炎策略及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评价淮安市消灭脊髓灰质炎防制策略效果。方法描述1956年以来脊髓灰质炎发病趋势;分析不同时期该病防制策略及发病特点。结果 随着脊灰疫苗的广泛使用和消灭脊灰活动的深入开展,淮安市脊灰发病率逐年下降,80年代脊灰发病开始得到有效控制,1995年以来已无确诊病例发生。主要防制策略是在常规免疫的基础上,开展强化免疫;加强免疫监测和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的监测。结论 淮安市已阻断了脊灰野病毒的传播;脊灰控制后,免疫策略应作相应调整,以控制疫苗相关病例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赣榆县实施消灭脊髓灰质炎策略与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正>为评价本县消灭脊髓灰质炎(以下简称脊灰)措施的实施效果,以便为指导今后脊灰防制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现将消灭脊灰实施情况及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延安市消灭脊髓灰质炎工作的策略与效果。方法:描述1956年以来脊髓灰质炎的发病状况和流行特征,分析不同时期该病防制策略。结果:随着脊灰疫苗的广泛使用,以及消灭脊灰活动的深入开展,延安市脊灰发病得到有效控制,发病率逐年下降,自1991年以来,已连续13年无确诊病例发生;主要采取常规免疫、强化免疫与扫荡免疫相结合,病例报告与主动监测相结合的防制策略。结论:延安市已阻断脊灰野病毒的传播;脊灰疫情控制后,免疫策略应作相应调整,以控制疫苗相关病例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进一步做好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保持无脊灰状态。方法对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2000—2008年AFP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及监测系统运转情况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通辽市共报告AFP病例114例,﹤15岁儿童非脊灰AFP病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2.31/10万,合格粪便标本采集率为81.58%。根据病毒学分类标准,报告的AFP病例均为脊灰排除病例。结论继续保持无脊灰状态,做好常规免疫和AFP病例合格粪便标本的采集,提高AFP病例首诊报告率,是保持无脊灰状态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5.
济宁市1988~1992年脊髓灰质炎流行病学分析王慧娟,张宪荣,渠慎稳,史晓光1988~1992年我市脊灰的流行情况进行分析如下:资料来源脊灰病例来源于本市12个县(市、区)每例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实验资料由山东省脊灰监测中心和卫生部生物制品检定所协助...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延安市消灭脊髓灰质炎工作的策略与效果,为保证消灭脊灰提供依据。方法描述1956年以来脊髓灰质炎的发病状况和流行特征,分析不同时期该病防制策略。结果随着脊灰疫苗的广泛使用,以及消灭脊灰活动的深入开展,延安市脊灰发病得到有效控制,发病率逐年下降,自1991年以来,已连续14年无确诊病例发生;防治对策主要采取常规免疫、强化免疫与扫荡免疫相结合,病例报告与主动监测相结合。结论延安市已阻断脊灰野病毒的传播;脊灰疫情控制后,免疫策略应作相应调整,以控制疫苗相关病例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脊髓灰质炎(脊灰)疫苗株病毒阳性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甘肃省2001~2003年相关资料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从331例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的316例粪便标本中,检出脊灰病毒16例,检出率5.06%,均为脊灰疫苗相关株病毒。病例散在发生,无聚集性。所有病例年龄≤5岁。临床表现以发热、腹泻、肢体感觉障碍、深部腱反射减弱或消失为主。麻痹部位以单下肢和双下肢为主,分离出Ⅱ型脊灰病毒的病例残留麻痹最多。疫苗相关麻痹型脊灰(VAPP)的发生率0.87/100万,其中首次服苗后为0.98/100万,接触服苗者为0.50/100万。结论无脊灰维持阶段,VAPP、疫苗重组脊灰病毒(VRPV)和疫苗衍生脊灰病毒(VDPV)导致的病例不容忽视,保持高质量的监测和高水平接种率均是重要的。  相似文献   

8.
河南省1993~1996年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监测及流行病学分析李明寅杨明张保华谢秋莲徐谨陈美光王建军李延军(河南省卫生防疫站,郑州市,450003)为了解我省消灭脊髓灰质炎(脊灰)的现状,为消灭脊灰证实工作提供科学依据,现将河南省近4年脊灰和急性弛缓...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辽宁省脊髓灰质炎(脊灰)疫苗免疫策略转换后15岁儿童急性弛缓性麻痹(Acute flaccid paralysis, AFP)病例监测质量。方法通过全国AFP监测信息管理系统收集辽宁省2017-2019年AFP病例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监测数据,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7-2019年辽宁省报告15岁儿童AFP病例287例,非脊灰AFP病例报告发病率为2.27/10万,报告后48h内调查率为99.30%,合格粪便标本采集率为84.32%,粪便标本7d内送达率为96.74%,省级脊灰实验室病毒分离结果14d内反馈率为98.26%,75d随访表及时送达率为90.39%。AFP病例中非脊灰肠道病毒(NPEV)阳性分离率为3.96%(11/278),未分离到脊灰病毒。2017-2019年辽宁省适龄儿童1、2、3、4剂次脊灰疫苗常规免疫接种率分别为99.38%、99.43%、99.38%、99.11%。结论脊灰疫苗免疫策略调整后辽宁省AFP病例监测质量保持高水平,继续维持无脊灰状态。  相似文献   

10.
泸州市自1992年以来,未发现脊髓灰质炎(脊灰)野病毒引起病例,但时常在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的粪便标本中检出脊灰疫苗株病毒。现对1996-2004年检出脊灰疫苗株病毒的AFP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及疫苗相关麻痹型脊髓灰质炎病例(VAPP)病例发生情况描述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材料来源AFP病例流行病学资源来源于泸州市AFP病例监测系统个案调查表、随访表:病毒分离和鉴定结果来源于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脊灰实验室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预防控制所国家脊灰实验室的报告。1·2VAPP诊断标准按国家技术监督局、卫生部颁布的《脊灰诊断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为进一步做好急性迟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保持无脊髓灰质炎(脊灰)状态。方法 对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2000-2004年AFP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及监测系统运转情况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通辽市共报告AFP病例69例.小于15岁儿童非脊灰AFP病例年报告平均发病率为2.34/10万。合格粪便标本采集率为79.71%;分离出4株肠道病毒,其中1株Ⅰ型脊灰病毒,1株Ⅱ、Ⅲ型混合型脊灰病毒,均为疫苗株:非脊灰肠道病毒分离率为5.80%;AFP病例监测系统各项指标均达到要求。根据病毒学分类标准,报告的AFP病例均为脊灰排除病例。口服脊灰疫苗强化免疫活动第1轮年报告平均接种率为99.20%,第2轮为99.31%。结论 1993-2004年已连续12年未发生脊灰野病毒引起的病例,继续保持无脊灰状态,做好常规免疫和AFP病例合格粪便标本的采集,提高AFP病例首诊报告率,是无脊灰证实阶段的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2.
消灭脊灰 (脊髓灰质炎 )是指彻底阻断脊灰野病毒的传播 ,国家或地区达到消灭本土脊灰的目标 ,仅是“无脊灰状态”的概念 ,只有全球维持无脊灰状态 3年后 ,才可宣布消灭 ,并决定停止脊灰疫苗 (OPV)的免疫。脊灰病毒结构简单 ,变异性强 ,疫苗存在返祖现象。随着消灭脊灰的进展 ,美洲区和西太平洋区已实现无脊灰 ,脊灰流行的国家也减少到 10个。但是 ,应对疫苗衍生株病毒(VDPV)的防制措施却跟不上形势。2 0 0 0年 7月~ 2 0 0 1年 10月 ,多米尼加和海地发生了 I型 VDPV引起的脊灰爆发 ,该病具备野病毒的特征 ,地区循环 2年以上。 2 0 0 1…  相似文献   

13.
消灭脊髓灰质炎(简称脊灰)是当前的紧迫任务,如何进一步提高AFP监测系统敏感性,提高监测工作质量是当前消灭脊灰工作的重点。1995~1996年全市消灭脊灰专报系统共报告急性驰缓性麻痹(AFP)病例20例,现将两年AFP发病情况和脊灰监测系统运转情况分析评价如下。资料与方法一、资料来源:资料来自全市AFP病例报告及流行病学个案调查。二、病例诊断:按卫生部颁布的《消灭脊灰实施方案》的脊灰病例诊断标准进行核实。结果与分析一、流行病学特征1.发病情况,1995~1996年全市共报告AFP  相似文献   

14.
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是消灭脊髓灰质炎(脊灰)工作的重要内容,我市自1991年开始逐步建立专门的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监测系统以来,AFP监测质量不断提高,已连续12 a 15岁以下儿童非脊灰AFP病例报告发病率达到1/10万的指标;连续7 a各项监测指标基本达到国际无脊灰证实的要求,特别是自1991年来至今未发现脊灰野病毒引起的脊灰确诊病例,为无脊灰证实和保持无脊灰状态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为保持无脊灰状态工作提供科学指导,现将菏泽市2001~2002年AFP病例的流行病学情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5.
郑州市1994年AFP病例的监测分析董蒲梅,韩同武,张万青,乔荣宪,韩焕侠在消灭脊灰的最后攻坚阶段,必须加强AFP病例的监测工作,提高监测系统的敏感性及监测质量,最大限度地发现AFP病例,为从流行病学、临床及实验室确诊和排除脊灰,为最终消灭脊灰的验证...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江苏省2005年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系统运行状况.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结果:监测系统2005年共报告248例AFP病例,其中247例为非脊髓灰质炎AFP病例,1例为临床符合脊灰病例,未发现本土或输入性脊灰野病毒病例,儿童非脊灰AFP病例报告发病率为2.06/10万.省脊灰实验室收到247例本省AFP病例粪便标本,粪便标本合格率为94.0%.各项监测指标均达到世界卫生组织和卫生部要求.结论:要维持无脊灰状态,应继续保持高质量的AFP病例监测,保证高水平的口服脊灰疫苗接种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深圳市疫苗相关麻痹型脊髓灰质炎(脊灰)(Vaccine Associated Paralytic Poliomyelitis,VAPP)发生情况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深圳市1994~2004年VAPP进行分析.结果 深圳市1994~2004年VAPP总发生率为2.27/100万;服苗者VAPP发生率为0.85/100万,其中首次服苗VAPP发生率为5.88/100万;接触者VAPP发生率为1.42/100万.Ⅱ型疫苗株占62.50%;无口服脊灰减毒活疫苗(Oral Polio-myelitis Attenuated Live Vaccine,OPV)免疫史儿童占62.50%;病例均为<4岁儿童;有明显时间和地区聚集趋势.结论 阻断脊灰野病毒传播后,还需要停止使用OPV,以最终实现消灭脊灰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菏泽市2012年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情况进行分析,初步评价我市保持无脊灰状态进展,为保持无脊灰状态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菏泽市疾控中心的疫情资料、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资料、临床诊断资料和实验室病毒分离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菏泽市2012年共报告AFP24例,无确诊脊灰病例,无疫苗衍生脊灰病毒病例,无疫苗高变异脊灰病毒病例。24例AFP病例分布在全市的8县区,呈高度散发;15岁儿童非脊灰AFP病例报告发病率为1.36/10万。AFP病例48小时及时调查率为100%,合格大便标本采集率为95.8%,未分离出脊灰野病毒,未分离出脊灰疫苗病毒,未分离出疫苗衍生脊灰病毒,未分离出疫苗变异脊灰病毒。非脊灰肠道病毒分离率16.67%。结论我市保持无脊灰状态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仍有不足之处。建议仍应加强AFP监测,消灭脊灰工作仍需努力。  相似文献   

19.
荆门市近五年实施消灭脊髓灰质炎策略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脊髓灰质炎(以下简称“脊灰”)是一种严重危害儿童健康且造成终身残疾的传染病,2000年10月29日,我国所属西太区成功实现了无脊灰目标。提高和维持高水平脊灰疫苗常规免疫接种率,对高危地区和高危人群持续开展高质量的脊灰疫苗强化免疫活动,及时有效运转急性迟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系统,维持高质量的流行病学和实验室监测,是保持无脊灰状态,最终消灭脊灰的重要策略。现将荆门市2001~2005年实施消灭脊灰策略的进展情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0.
在西非 ,消灭脊髓灰质炎 (脊灰 )的努力取得了巨大进展。通过急性弛缓性麻痹 (AFP)病例监测的实施和口服脊灰疫苗 (OPV)的应用 ,脊灰野病毒的传播已经几乎在所有的非洲国家停止。 2 0 0 2年非洲只有 4个国家 (埃及、尼日利亚、尼日尔、索马里 )报告了本土脊灰野病毒。尤其是集中在尼日利亚北部的西非地区 ,是目前世界上两个主要的脊灰野病毒流行地区之一 (另一个为印度 )。 2 0 0 3年 ,尼日利亚和尼日尔的脊灰爆发扩散到了无脊灰的邻国 ,包括加纳、布基纳法索、多哥、乍得。分子流行病学分析表明 ,在这些国家分离到的脊灰病毒与尼日尔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