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比较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围术期不同时机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OPCAB围术期应用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的患者80例,其中术前应用组20例,术中应用组31例,术后组29例。比较三组患者术中被迫紧急建立心肺转流(CPB)转为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NCAB)的比例,术后应用体外膜肺氧合(ECMO)的比例、住院期间病死率;以及三组IABP反搏时间、气管插管时间、ICU时间及术后住院天数。观察术后1 d、术后2 d血浆肌钙蛋白I(cTnI)、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结果:术中应用组被迫紧急建立体外循环改为ONCAB比例高于术前应用组;IABP反搏时间、气管插管时间,术前应用组少于术后组;术前应用组的术后住院天数少于其他两组。术后组术后2d cTnI高于术前应用组;术后1d、2d CKMB水平,术前应用组也明显低于另外两组。结论:危重患者OPCAB术前应用IABP可以改善围术期的管理,提高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预防性置入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ntra-aortic balloon pump,IABP)在高危冠心病患者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CABG)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并总结我院2013年1月至2020年6月175例CABG围术期行IABP置入术患者的临床...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在高危冠心病患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08年6月,运用IABP治疗69例高危冠心病患者的经验。结果在IABP辅助下,有43例患者接受了经皮冠状动脉腔内介入治疗(PCI),14例进行了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保守治疗12例。52例好转或痊愈;病死17例,其中冠状动脉再血管化治疗前死亡6例。结论IABP可为高危冠心病患者进行下一步治疗,如PCI和CABG,赢得有效时机,并提高患者围术期的安全性和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ntra-aortic balloon pump,IABP)对高危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CABG)患者救治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IABP对42例CABG围手术期患者的临床反应、血流动力学以及病死率的影响。结果平均IABP辅助时间(87±16)h,辅助期间平均动脉压(MAP)明显升高,心率降低、心排血量指数增加,术中及术前使用可改善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过程中,心脏对稳定器压迫的耐受性,同时使心脏功能差的患者顺利脱离体外循环。34例康复出院,住院死亡8例,主要死亡原因为低心排血量综合征、多器官功能衰竭等。结论IABP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循环辅助手段,心功能差的高危CABG患者应积极地放置IABP。  相似文献   

5.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在急诊冠脉搭桥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总结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在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eCABG)中应用的临床经验,探讨此类手术应用IABP的时机选择和适应证。方法总结12例冠心病患者在IABP支持下,实施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情况。结果1例术后5d撤除IABP,次日出现严重心律失常死亡;其余11例均在术后3~6d撤除IABP,恢复良好,痊愈出院。结论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风险较大,特别是严重的低心排导致手术效果更加不确定.在术前、术中应用IABP可以有效地改善心功能,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重症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围手术期IABP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介入性导管技术不断提高和完善,多数缺血性心脏病患者经皮冠状血管再通治疗,取得满意疗效。从而心外科需进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CABG)的重症高危患者数量增加。部分病例围手术期需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尤其对高危患者手术前给予IABP治疗,可有效提高手术疗效。我科2001年12月至2005年7月实施CABG手术670例,有57例围手术期应用IABP,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危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患者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治疗(IABP)时机的选择问题.方法:对54例高危CABG患者应用IABP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术前预防性应用组与术中及术后循环状态不稳定情况下应用组的总体病死率、IABP使用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患者住ICU时间及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情况.结果:术前预防性应用组病死率降低,机械通气时间、患者住ICU时间及血管活性药物使用剂量均显著低于术中及术后应用组.结论:对高危CABG患者预防性应用IABP能够降低围术期病死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围术期处理原则。方法选择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49例,并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例在体外平行循环支持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40例在非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围术期使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装置25例,其中术前置入18例,术中置入5例,术后置入2例。术中同期行二尖瓣手术8例,围术期死亡3例,病死率6.1%。结论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是治疗危重急性心肌梗死的有效方法,但需要多学科的心脏中心以及一定数量的常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技术和经验。  相似文献   

9.
2001年1月至2004年1月我们在体外循环(CPB)下为9例肾功能不全(RJ)的重症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均应用了改良超滤(MUF)和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疗效较好,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在救治高危心肌梗死中的作用。方法对2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入院时、溶栓治疗后、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前出现血液动力学不稳或心源性休克者行主动脉内囊反搏辅助治疗。结果25例患者中17例(68%)在IABP使用5~118 h(平均20 h)后血流动力学平稳;8例死亡,死因包括心源性休克(6例),心脏破裂(1例),恶性心律失常(2例),无因IABP引起的并发症而导致死亡,3例行IABP患者穿刺部位肿胀,局部形成血肿。结论IABP能降低AM I患者的临床事件发生率和死亡率,能有效减轻心衰,改善心功能,为进一步治疗争取到足够的时间,但对术中急性血管病变作用有限。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并比较主动脉内气囊反搏(intra-aortic ballon counterpulsation,IABP)对原位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的乳内动脉血流特性的影响,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应用IABP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对7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应用IABP病人应用二维多普勒法在胸骨旁左右第1肋间分别测定左乳内动脉与右乳内动脉的直径、时间流速积分、心输出量和乳内动脉血流量,比较这些指标在应用及撤除IABP后的改变。结果应用IABP可使原位及旁路移植术后的乳内动脉的时间流速积分,总血流量和心脏舒张期血流量明显增加(P<0.05),使乳内动脉在心脏收缩期血流量下降,这些改变以原位乳内动脉更为朋显;尽管IABP对心输出量并无明显影响,但可明显增加乳内动脉血流量与心输出量的比值。结论IABP可明显增加原位及旁路移植术后乳内动脉的血流量,改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心肌的血液供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是治疗冠心病主要手段之一。本文拟通过回顾性Logistic分析1 516例施行OPCABG男性患者,术中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的独立危险因素,为此类患者提供手术依据和前瞻性判断。方法:采用麻醉科2007年11月至2009年2月OP-CABG围术期数据库,回顾性分析了1 516例记录齐全的男性患者OPCABG围术期资料。以术中应用IABP为因变量,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单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并评价各影响因素的作用大小。结果:术前射血分数(EF)<40%(OR=4.946,P=0.001)、搭桥数>3支(OR=2.340,P=0.007)、左主干病变(OR=2.857,P=0.001)、急诊(OR=4.816,P=0.001)和术中发生心房颤动(P=0.001,OR=12.188)为围术期应用IABP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术前EF<40%、旁路移植血管数>3支、左主干病变、急诊和术中发生心房颤动为术中应用IABP的独立危险因素,提示在遇到这类患者时,及早在术前应用IABP,对于OPCABG患者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3.
严重左主干病变急救处理及急诊搭桥术对病人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严重左主干病变病人不同处理方案以及外科搭桥手术者对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左主干冠状动脉狭窄>70%病人的临床预后.结果 共发现严重左主干病变24例.冠状动脉造影后无症状者17例(71%),在72 h内接受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手术成功率为100%,住院期间无死亡病例.7例病人在冠状动脉造影后出现心肌缺血症状,其中6例在导管室内、1例在监护室出现室性心动过速,4例在导管室内抢救后,立即植入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并行急诊CABG术,成功率为100%.3例因未能及时植入IABP和行急诊CABG,病人均在冠状动脉造影后12 h内死亡.结论 严重左主干病变病人预后凶险,特别是冠状动脉造影后有明显缺血症状的病人,及时置入IABP和行急诊搭桥术,多能改善病人的预后.  相似文献   

14.
冠状动脉主干重度狭窄搭桥术麻醉处理486例总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冠心病冠状动脉主干重度狭窄患者,行搭桥术临床特点及围术期治疗措施。方法:我们对2001年1月至2010年10月,486例冠状动脉主干重度狭窄行搭桥术患者的麻醉及围术期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42例行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OPCABG)。28例在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16例患者在OPCABG过程中,由于发生严重心肌缺血、心动过速及低血压,改为体外循环下完成手术。113例放置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包括术前、麻醉前放置8例,麻醉后及术中放置78例,术后放置27例。死亡9例,发生在术后72 h内。结论:冠心病冠状动脉主干重度狭窄患者,围术期需要维持心率、血压平稳、合理的血管扩张药和正性肌力药物选用,IABP的积极使用,完备的体外循环和急救药的准备,防治患者围术期冠状动脉痉挛和心肌梗死。  相似文献   

15.
周伟  辛军  陆军  杜巍  周建平  李伟阳 《心脏杂志》2011,23(1):107-109
目的: 探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在重症冠心病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时机。方法: 回顾分析2003年1月~2009年8月45例重症冠心病患者在围手术期应用IABP 的临床资料。根据使用时机不同分为3组:术前组13例,术中组13例,术后组19例,对各组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时间,ICU监护时间,术后IABP支持时间,平均心脏指数及手术死亡率等指标进行对比。结果: 45例患者均完成冠脉搭桥手术,总手术死亡率为31%,术前组在术后72 h心脏指数明显优于术中组和术后组,呼吸机辅助时间,术后IABP支持时间明显短于术中组和术后组,手术死亡率低于术后组(均P<0.05), 术前组患者术后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时间较术中组和术后组缩短(P<0.05)。 结论: IABP是救治重症高危冠心病患者的安全有效手段,对高危患者术前积极应用IABP辅助治疗,可改善心脏功能,增加手术安全性,降低围手术期死亡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在年龄≥70岁冠心病患者手术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应用IABP的患者1 21例,将年龄≥70岁的43例作为老年组,70岁的78例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2组患者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老年组在IABP应用时间,术后并发症和早期病死率等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老年组术后合并其他器官功能衰竭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呼吸功能衰竭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年龄≥70岁患者的冠心病手术中,应用IABP安全有效,围手术期需注意呼吸道的管理和多器官功能的保护。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在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后心脏泵衰竭应用的临床经验,探讨此类手术应用IABP的时机选择和适应证。方法总结2007年6月至2012年6月,5例因冠心病行CABG后患者出现心脏泵衰竭,在IABP支持下,术后心功能及血液动力学恢复稳定的情况。结果5例患者均在术后3-7d撤除IABP,恢复良好,痊愈出院。结论冠脉病变严重(多支病变、左主干病变)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冠状动脉搭桥术风险较大,特别是术后出现严重的低心排使手术效果更加不确定。术后应用IABP可以有效地改善心功能,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8.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临床应用(附64例报告)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在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心源性休克患者临床运用效果.方法64例AMI伴心源性休克患者,在内科治疗的基础上进行IABP治疗.机器为Datascope system97E型反搏仪,均采用40ml型球囊导管,反搏持续时间为24~144h,经在IABP支持下,64例中62例进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和支架术,2例进行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结果64例患者中死亡18例,病死率为29.7%.结论IABP支架下,积极进行血管重建治疗方能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