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EG)近年来在东西方国家发病率均明显增加,其发生与胃食管反流性疾病(GERD)等多种因素有关.以手术为基础的综合治疗是进展期AEG的有效治疗手段,但SiewertⅡ/Ⅲ型AEG切除范围、淋巴清扫及微创技术应用尚存在争议.局限于黏膜内的早期AEG可以行内镜下治疗,腹腔镜技术在早期远端胃癌中安全有效,但腹腔镜及机器人手术系统等微创技术应用于进展期AEG其安全性及长期预后尚缺乏足够的循证医学证据.多数研究认为对于Ⅱ/Ⅲ型AEG,手术方式和入路并不影响患者长期预后,而TNM分期、辅助及新辅助治疗以及多学科综合治疗等是影响长期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Ⅱ、Ⅲ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EG)的临床病理特点、手术治疗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7月实施开腹手术的112例Ⅱ、Ⅲ型AEG病例资料。其中Ⅱ型AEG 77例,Ⅲ型35例;72例行近端胃切除,40例行全胃切除。结果 112例Ⅱ、Ⅲ型AEG患者肿瘤分期较晚、淋巴转移率高。按肿瘤部位分为Ⅱ型AEG组和Ⅲ型AEG组,两组在手术方式选择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有57例(74.0%)和15例(42.9%)行近端胃切除。按手术方式分为近端胃切除组和全胃切除组,两组在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分别为(275.76±27.02)min和(304.12±23.12)min;在术后并发症方面,近端胃切除组有15例(20.8%)患者出现烧心、返酸,有9例(12.5%)患有返流性食管炎;全胃切除组有15例(37.5%)每日进食大于5次。结论Ⅱ、Ⅲ型AEG目前主要经腹手术治疗,根据肿瘤的位置、大小选择行近端胃切除或全胃切除手术,两种术式术后都伴随有不同程度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食管胃交界腺癌Siewert分型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对216例食管胃交界腺癌病人的临床、病理及预后随访进行研究,利用Siewert分型方法进行分型。结果:按照Siewert分型,此组病例食管远端腺癌7例(Ⅰ型),真性贲门癌134例(Ⅱ型),贲门下胃癌75例(Ⅲ型)。分型病例以Ⅱ型(62.1%)多见,而Ⅰ型(3.2%)少见;三型病变5年生存率分别为71.4%、65.7%和60.0%;三型患者在年龄、性别方面无明显差异,均多见于60岁左右老年人,以男性多见。Ⅱ、Ⅲ型晚期病人明显增多;三型病人组织学分型均以管状腺癌最常见,病理学分级Ⅰ级少见,Ⅱ和Ⅲ级常见;三型肿瘤淋巴结转移率基本相当。结论:食管胃交界腺癌按照Siewert分型分为三型,以Ⅱ和Ⅲ型多见,Ⅰ型少见,Ⅱ型和Ⅲ型病人基本情况相似,与Ⅰ型间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胃腺癌患者Hp感染和谷胱甘肽 S 转移酶M1(GSTM1)空白基因型的关联 ,探讨Hp感染和GSTM1在胃癌发生过程中的可能机制 ,采用多重PCR法检测 5 6例胃腺癌患者的GSTM1基因型 ,并用组织学染色、快速尿素酶试验及血清Hp抗体检测Hp感染。结果显示胃腺癌患者中Hp感染阳性率为 66.0 7% ,GSTM1空白基因型在Hp 胃腺癌患者中的频率为 67.5 7% ,在Hp 胃腺癌患者中的频率为 3 1.5 8%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2 5 )。结果表明GSTM1空白基因型在Hp感染的胃腺癌患者中更常见 ,提示GTSM1缺乏可能提高了机体对Hp启动的胃癌发生过程的易感性  相似文献   

5.
食管胃连接部腺癌新的分型标准在中国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了解食管胃连接部腺癌新的分型标准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回顾分析食管远端癌、贲门癌、近端胃癌病人资料,采用新的分型标准对其临床病理特征、手术方式及生存率进行分析.结果:符合条件的203例病人中,食管远端腺癌29例(Ⅰ型),真性贲门癌80例(Ⅱ型),贲门下胃癌94例(Ⅲ型).3型肿瘤术后5年总的生存率分别为Ⅰ型34%,Ⅱ型27.5%,Ⅲ型24.5%(P<0.05).根治术后5年生存率分别为37.5%,34.5%和33.3%,3型之间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3型食管胃连接部腺癌其临床病理特征具有不同程度的差异,目前对它们的确切关系仍不清楚.TNM分期、手术切除的完整性以及淋巴结转移情况是预后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denocarcinoma of the esophagogastric junction,AEG)发病情况的变化趋势?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1月~2011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4 685例胃癌病例,其中AEG1 824例,非食管胃结合部腺癌(non-esophagogastric junction adenocarcinoma,NEGA)2 861例?研究AEG在胃癌中所占比例变化趋势?早期食管胃结合部腺癌(early adenocarcinoma of esophagogastric junction,EAEG)检出率变化趋势?AEG 性别年龄分布及比较AEG和NEGA患者发病年龄和性别比的差异?结果:该中心11年来AEG在胃癌中所占比例无明显变化;2007~2011年EAEG的检出率为12.23%(135/1 104),2001~2006年为8.47%(61/720),前者显著高于后者(P = 0.013);AEG患者平均发病年龄以及男女性别比均显著高于NEGA患者[(62.7 ± 9.5)岁 vs (59.1 ± 12.7)岁,P < 0.001;1 434∶390 vs 1 990∶871,P < 0.001)]?结论:AEG在胃癌中所占比例无明显增高;近5年EAEG检出率显著增高;AEG好发于男性老年患者?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与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相关性及高危型HPV检测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患者宫颈分泌物中高危型HPV16/18感染情况,并对病理诊断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83例宫颈病变患者,其中慢性宫颈炎32例,CIN Ⅰ 165例,CINⅡ57例,CINⅢ29例.其高危型HPV感染率则分别为15.6%,47.9%,68.4%,86.2%.高危型HPV在CINⅡ,CINⅢ组感染率显著高于CIN Ⅰ和慢性宫颈炎(P<0.001).CINⅡ,CINⅢ组感染高危型HPV的多重阳性率明显高于CIN Ⅰ组(P<0.05).结论 高危型HPV感染与宫颈病变的发生、发展有关,并随病变程度的加重,感染率增高.多重高危型HPV感染可能使宫颈疾病持续性存在,促进病情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的13种基因型,为早期诊断HPV感染和预防宫颈癌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采用FQ PCR方法检测67例HPV感染患者高危型HPV基因型.[结果]67例患者中HPV基因型单一感染型者为14例(20.9%),多种HPV基因型混合感染型者为12例(17.9%),高危型HPV基因型在各种宫颈病变中的阳性率为38.8%,其在CINⅠ中的阳性率为5.1%(2/39),CINⅡ为66.7%(8/12),CINⅢ和宫颈癌中表达阳性率均为100.0%(10/10,6/6).[结论]HPV亚型检测可用于宫颈病变的筛查和病情判断,多重HPV感染及类别与宫颈病变级别相关.  相似文献   

9.
10.
近几十年,胃癌发病率在全世界逐年下降,但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denocarcinoma of the esophagogastric junction,AEG)发病率却呈现上升趋势[1],其在胃癌发病率中超过50%,远远超过了中远端胃癌,而这种现象在欧美国家表现比较突出,并且以Siewert工型AEG为主[2].而在包括我国在内的东方国家的发病率则稍低,主要以Siewert Ⅱ、Ⅲ型AEG为主.由于AEG在其临床概念、发病机制、病理生理及手术方式等方面定义不清,各国学者都有其各自理论和观点,尚未统一共识.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中国和澳大利亚宫颈癌患者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及其型别分布,并比较两组患者其他危险因素和临床病理特征的差异。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方法分别检测115例中国宫颈癌患者和79例澳大利亚宫颈癌患者癌组织中HPV DNA,用测序法和反向核酸杂交法对HPV进行分型。并分析HPV感染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中国组HPV阳性率为76.8%,澳大利亚组为89.9%(P=0.017)。两组间HPV16和18型阳性率差别无显著意义(P=0.806),HPV58和59型在中国组比澳大利亚组多见。HPV阳性率与临床分期、肿瘤组织学类型和分级,以及淋巴结转移等无关,但HPV型别与组织学类型及分级相关。澳大利亚组中晚期及非鳞癌患者较中国组多。两组患者在宫颈涂片普查次数及一些危险因素方面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 澳大利亚组子宫颈癌患者HPV感染率比中国组明显为高;在中国组中HPV58和59型是并列第3常见的感染类型;HPV18和59型与恶性度高的宫颈癌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佛山地区男性尖锐湿疣患者中人乳头瘤状病毒(HPV)的感染情况、基因型别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500例临床诊断为尖锐湿疣的男性患者,从送检样本中提取病毒基因组DNA,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对病毒DNA进行扩增后,利用基因芯片对扩增产物进行导流杂交和分型检测。使用Excel对数据进行整理,并用SPSS 16.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500例尖锐湿疣男性患者中有388例检出HPV DNA阳性,其检出率为77.6%(388/500)。感染人群主要集中在21~40岁年龄段,占55.8%(279/500)。检出HPV阳性的患者中,低危型HPV感染291例,检出率为58.2%(291/500);高危型HPV感染仅有16例,检出率为3.2%(16/500);混合型HPV感染81例,检出率为16.2%(81/500)。单一型别感染291例,检出率为58.2%(291/500);多重感染97例,检出率为19.4%(97/500)。HPV单一感染患者中,感染亚型主要是HPV 6型,HPV多重感染以二重感染和混合型感染为主。结论 佛山地区男性尖锐湿疣患者HPV感染以感染低危型HPV 6型为主,好发年龄段主要集中在21~40岁;单一感染居多,多重感染则以混合型二重感染为主;且HPV感染引起的尖锐湿疣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差异。  相似文献   

13.
林强  徐雯  金松  张毅  翁阳  许琳  吴丹梅 《海南医学》2011,22(12):37-39
目的探讨电子阴道镜检查和HPV-DNA检测对宫颈人乳头瘤病毒亚临床感染(SPI)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00年3月至2008年4月在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妇产科门诊经阴道镜检查拟诊宫颈SPI的219例患者行病理检查,同时行HPV6/11、16/18型DNA的检测。结果 219例阴道镜拟诊宫颈SPI患者中,病理确诊为HPV感染209例,阴道镜的诊断符合率为95.4%。HPV-DNA阳性191例,HPV-DNA检测阳性率为87.2%,其中HPV6/11型阳性126例,HPV16/18型阳性62例,混合感染3例。病理诊断为单纯HPV感染患者133例,其中HPV6/11型115例,HPV16/18型18例,而病理诊断为HPV感染合并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58例,其中HPV6/11型11例,HPV16/18型44例,混合感染3例。结论阴道镜检查是一种早期发现宫颈SPI的简便、有效的方法。宫颈单纯HPV感染的主要亚型为HPV6/11型,HPV感染合并CIN的主要亚型为HPV16/18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流式荧光杂交法检测官颈人乳头状瘤病毒(HPV)多重感染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宫颈癌机会性筛查人群301例,组织病理学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2级(CIN 2)者48例作为病例组,组织病理学诊断为正常或炎症者253例作为对照组.应用流式荧光杂交法进行HPV分型检测,以组织病理学诊断为金标准对检测结果进行评价,并进行HPV多重感染分析.结果 流式荧光杂交法检测出≥CIN2宫颈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0.49%、80.00%.HPV多重感染总的阳性率为11.30%(34/301).病例组的多重HPV阳性率为37.50%(18/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2%(16/2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9.136,P<0.01).常见的二重感染组合有:16+51/58,51/58+52/59,11+16,11+52/59,18+52/59.三重感染有:11+16+52/59,16+18+31,16+18+52/59,31+33+39,31+33+52/59.结论 流式荧光杂交法可分型检测宫颈病变HPV及多重感染.HPV多重感染与宫颈病变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管状胃在Ⅱ、Ⅲ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的经腹近端胃切除手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9年10月至2010年12月期间确诊为Ⅱ、Ⅲ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的72例患者分为两组,完成近端胃切除后,传统组(38例)行传统食管-残胃吻合,管状胃组(34例)则行食管-管状残胃吻合。结果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及临床病理特征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组术后出现胃食管返流症状的患者有12例(31.6%),而管状胃组中仅有4例(11.8%)(P=0.043)。术后经胃镜检查发现患有返流性食管炎的患者在传统组中有9例(23.7%),管状胃组中有2例(5.9%)(P=0.036)。结论近端胃切除后食管-管状胃吻合,可以减少术后胃食管返流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南京地区妇科门诊病人感染宫颈人乳头瘤病毒(HPV)基因型的分布特征,为宫颈癌的防治提供支持。方法:通过医院信息系统采集数据,分析妇科门诊经宫颈脱落细胞HPV基因型检测的病人6 494例相关数据。结果:6 494例受试病人中HPV感染阳性1 882例,阳性率为28.98%。不同年龄组HPV感染阳性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19岁组HPV感染阳性率为74.70%(62/83),均高于其他年龄组(P<0.05)。受试病人以单一HPV感染(1 199/6 494,18.46%)为主,不同年龄段病人的单一HPV感染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双重和多重HPV感染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受试病人以高危型HPV感染率为主(21.96%,1 426/6 494);24种基因型的HPV中,总体感染率排名前5位依次为HPV52、HPV16、HPV58、HPV51、HPV42,其中除HPV35感染率在各年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其他各HPV基因型感染率在不同年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33):136-139
目的调查最近5年上海市浦东地区女性宫颈HPV感染情况及各年龄段分布特点。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妇科门诊就诊女性的宫颈脱落细胞样本30 953例,采用PCR-反向点杂交法进行HPV DNA分型检测,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0 953例中7253例感染HPV,感染率为23.46%(7253/30 953),高危型HPV总感染率为19.33%(5983/30 953),包括17种高危型别(HPV16、HPV18、HPV31、HPV33、HPV35、HPV39、HPV45、HPV51、HPV52、HPV53、HPV56、HPV58、HPV59、HPV66、HPV68、HPV73、HPV82)和6种低危型别(HPV6、HPV11、HPV42、HPV43、HPV81、HPV83),23种型别均有检出,以高危型感染为主,占82.49%(5983/7253),感染率排前5位的高危型HPV分别为HPV52(4.33%)、HPV16(3.07%)、HPV58(2.09%)、HPV53(2.02%)和HPV51 (1.69%)。不同年龄段中,60~69岁女性HPV感染率最高,达41.53%,高危型检出率也居于首位,占35.47%;其次为20岁的女性,其HPV感染率达38.28%,高危型检出率占32.42%。7253例阳性标本中,单一感染占75.44%(5472/7253),多重感染(两种亚型及以上)占24.56%(1781/7253)。其中双重感染占19.01%(1379/7253),三重感染占3.52%(255/7253),四重及以上感染占2.03%(147/7253)。结论上海市浦东地区女性宫颈HPV感染的亚型及年龄分布具有明显地域特征,提示宫颈癌筛查及HPV疫苗接种要考虑年龄及HPV感染亚型分布的地域性差异。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妇科门诊女性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率、HPV型别分布及不同人群、不同年龄组HPV感染特征,探讨其与宫颈病变的关系.方法 采用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法对妇科门诊5 869名女性进行HPV分型检测.结果 5 869例样本中,HPV总感染率为23.6%,HPV高危型检出率占19.6%,低危型为6.7%,HPV感染率较高型别依次为HPV16、52、11、58、6、18、53、33;1385例HPV阳性中,存在HPV亚型单一感染(72.1%)、双重感染(21.3%)及三重以上感染(6.6%).宫颈癌患者HPV感染率(91.7%)明显高于宫颈炎患者(χ2=207.426, P<0.001)和健康体检者(χ2=252.211, P<0.001),宫颈癌患者HPV感染率较高亚型为HPV16、18、31、33、58、45.不同年龄女性HPV的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486, P<0.01),≤25岁HPV感染率最高(32.5%),其次是>50岁(28.4%).结论 妇科门诊女性HPV感染以高危型为主,低危型为次,同时存在HPV高、低危亚型混合感染以及多重感染,HPV感染型别分布具有人群特点和地域差异;不同人群HPV感染率存在差异,宫颈癌患者HPV感染率最高,除HPV16、18外,其他HPV高危亚型也与宫颈病变及宫颈癌密切相关;≤25岁和>50岁是HPV感染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广州地区宫颈疾病妇女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感染及基因型的分布情况,探讨不同宫颈疾病妇女不同年龄、不同基因型感染与宫颈疾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导流杂交基因分析技术对患者宫颈脱落细胞标本进行HPV检测及基因分型,检测不同年龄组、不同宫颈疾病组的HPV感染率.结果 768例标本中HPV感染率为71.10%,其中单纯HR-HPV感染率为57.40%,单纯LR-HPV感染率为9.40%.其中HR-HPV以HPV16、HPV58、HPV33、HPV18为主,LR-HPV以HPV11、HPV6为主.HR-HPV、LR-HPV感染在各年龄组的构成差异有显著性(P<0.05).随着年龄的增长,HR-HPV感染的比例逐步增加,而LR-HPV感染比例呈逐步下降趋势.细胞学正常组、CIN Ⅰ组、CINⅡ-Ⅲ组、宫颈癌组患者HPV感染率、HR-HPV感染率、重叠感染率均逐渐升高(P<0.05);随着CIN级别的增加,HPV16的构成比亦逐渐增加(P<0.05);CIN患者主要基因型为HPV16、HPV58为主,宫颈癌以高危型HPV16感染为主.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HPV16、HPV58、年龄大于45岁是宫颈癌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HPV在广州地区宫颈疾病妇女生殖道有较高的感染率及重叠感染率;HPV16、HPV58、HPV33高危型感染时宫颈疾病的主要诱因,高危型HPV16/58及年龄超过45岁与宫颈癌的发生有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胃癌组织中HPV16感染与 P21基因失活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胃癌组织中HPV16的感染及P21基因突变是否存在协同致癌作用及其与胃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PCR技术,检测46例胃癌组织标本中HPV16型感染,并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胃癌P21基因突变进行检测,经近3年门诊或书信定期随访。结果:HPV 16感染19例(41.30%),P21阳性表达24例(52.17%)。随访发现46例有21例出现复发或远处转移,其中HPV 16阳性者复发率为73.68%(14/19),P21基因阳性表达者复发率为66.6%(16/24)。值得提出的是两项同时阳性者8例中有6例出现复发或远处转移。结论:HPV16与胃癌发生有关,P21基因失活具有协同致癌作用,亦可作为判断胃癌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