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缓解手外伤患者术前焦虑和恐惧心理的临床应用方式和疗效。方法:选择在我院手术的49例手外伤患者,根据患者不同年龄段和不同受伤原因的心理特征,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护理方式、心理疏导,评定患者心理干预前后的心理学测试(SAS)、血压和心率的变化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观察心理护理对缓解患者紧张焦虑情绪的疗效。结果:该组患者心理干预前后的焦虑值经统计学分析,P<0.05,血压(收缩压)和心率变化情况经统计学分析,P<0.01,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强对手外伤患者的术前心理护理,可有效地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恐惧感,使患者能从心理和行动上尽快地接受并配合手术,为手术赢得最佳时机,增强患者对手术的耐受性,极大地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并有利于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2.
李艳萍 《中外医疗》2014,(17):143-144
目的:探讨和研究心理护理在缓解手外伤患者手术前恐惧和焦虑心理的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在该院手术室实施手外伤手术的患者共120例,依据患者的不同症状和心理特征,术前有针对性地运用不同的心理护理和沟通,然后对患者在心理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进行测试(SAS),仔细观察对比心理护理干预对缓解患者的焦虑紧张情绪的效果。结果通过对患者手术前的心理护理,全部患者的焦虑和恐惧心理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和缓解。并且患者心理干预后担心手术成功率、麻醉效果和手术效果等均比护理前有较大的降低。全部患者在心理干预前后的SAS评分值分别是(46.25±4.53)分与(31.65±7.29)分,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手外伤患者的手术前科学的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减小患者的恐惧和焦虑情绪,从而密切配合手术,并提高患者的手术耐受性,有效提高患者手术的成功率,并且有利于手术以后的尽快恢复。  相似文献   

3.
杨美英  杨丹 《内蒙古医学杂志》2008,40(11):1391-1392
目的:探讨术前整体护理的重要性,总结术前护理配合要点,提高护士自觉性。方法:对300例骨科择期手术病人实施术前整体护理,同时设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术前患者准备充分,很大程度的缓解了其不安和恐惧心理,提高了护士的自觉性,认识了术前整体护理的重要性。结论:认真做好手术病人的术前整体护理,不仅使患者在一个相对轻松的心理环境下接受手术,提高病人对麻醉和手术的耐受力,也增强了护士的自觉性,提高了手术效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手外伤患者术前存在的心理问题及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应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我院54例手外伤患者术前存在的心理问题调查分析。结果:外伤及手术应激使手外伤患者术前均存在不同程度,不同类别的心理问题。结论:术前评估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并施行相应的心理护理对麻醉和手术的顺利进行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访视后患者配合手术的程度,探讨访视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改进措施。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拟手术病人60例,通过对病人术前访视效果评价表进行统计,找出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情况采取相应措施:提高护理人员的认识,丰富术前访视形式。结果:病人术前的紧张心理有一定程度的缓解,其配合情况及满意度有大幅度的提高。结论:术前术后访视是手术室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高质量的术前访视能提高手术室整体护理质量,消除病人术前紧张、恐惧心理,使其能积极配合手术;通过术后健康指导使患者身心更快更好的得到康复。所以术前术后访视是"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的需要,也是现代护理学科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在骨科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减轻手术患者焦虑、恐惧、消除消极心理、减少并发症、促进早日康复.方法:不断加强护理人员的思想教育,2009年1月以后,收治手外伤患者176例,术前给予心理护理,术后给予热心关怀,观察护理效果.结果:手术患者术中未发生因情绪紧张、恐惧心理而引起的各种并发症,始终保持安静,生命体征平稳.对护理服务表示满意175例(99.4%).结论:将人文关怀运用于手外伤患者护理的整个过程中,使患者感受到了人性关怀的温暖,从而减轻焦虑、恐惧的心理,主动配合手术,对整个手术的成功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冯娜 《内蒙古医学杂志》2013,(12):1519-1522
目的:探讨影响手外伤患者康复的心理反应的因素及相应护理策略.方法:分析研究我院2011年12月~2012年12月行手术治疗的手外伤患者120例,采用交谈式及问卷调查式对其术前术后的心理反应结果进行分析,并根据不同患者的心理特征采用相应的个体化心理护理.结果:手外伤患者广泛存在着焦虑、恐惧、抑郁等心理问题,采用针对性的的个体化护理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相应的心理问题并提高手术成功率及恢复效果.讨论:根据不同特征心理问题的手外伤患者,采用有效及时的针对性个体化护理可以提高手外伤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并对术后患者手功能恢复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术前访视,转变传统手术室护士只在手术时间配合为主的工作方法,体现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缓解患者术前不安和恐惧心理.方法 我院手术室从2005开始对手术病人进行术前访视,本人共访视手术病人300余名,仔细阅读病历,全面了解病人一般情况、术前诊断、手术名称及部位.根据病情的轻重、麻醉方式、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等,采取不同的交谈方式,使病人及家属能够明白和接受.结果 均取得满意的效果,改善了医患关系,增强了患者治病信心.结论 通过深入到病房对病人进行术前访视,既促进了护患和谐之情,又了解了病人的心理需求,保证了手术的顺利进行 ,提高手术室的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对手术病人的术前访视,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消除其紧张,恐惧心理,使其以良好的状态迎接手术。方法2009年5月至2009年lO月随机抽查病例100例,男42例,女58例。对其进行术前访视,随机抽查100不做术前访视的患者,其中男性45例,女性55例。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的对比观察,经过术前访视的患者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紧张恐惧的心理,为手术的成功奠定基础。不做术前访视的患者多数有紧张恐惧感。结论术前访视已成为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不但可以增加护士的责任心,还可以消除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保障术中各项生命指标平稳,使手术顺利完成,同时也使手术室术的整护理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手外伤患者术后应用Orem自我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在我院手术治疗的手外伤患者100例,按护理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术后使用常规的护理干预,研究组5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Orem自我护理模式的干预.对比两组的自我护理能力、手功能恢复情况、心理状态.结果:干预后研究组的自我护理技能、自我护理责任...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手术病人的术前访视,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消除其紧张,恐惧心理,使其以良好的状态迎接手术。方法 2009年5月至2009年10月随机抽查病例100例,男42例,女58例。对其进行术前访视,随机抽查100不做术前访视的患者,其中男性45例,女性55例。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的对比观察,经过术前访视的患者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紧张恐惧的心理,为手术的成功奠定基础。不做术前访视的患者多数有紧张恐惧感。结论术前访视已成为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不但可以增加护士的责任心,还可以消除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保障术中各项生命指标平稳,使手术顺利完成,同时也使手术室术的整护理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2.
舒适护理在未婚妇女人工流产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未婚妇女人工流产手术中的应用。方法100例未婚妇女人工流产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试验组行舒适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指导及术中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焦虑率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在整体护理中融入舒适护理,实现了人文护理关怀,减轻了患者在人工流产手术前的焦虑恐惧心理。试验组焦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未婚妇女人工流产手术中运用舒适护理,能有效缓解患者术前焦虑恐惧心理,减少血压和心率的波动,使患者以最佳状态配合手术,提高了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手外伤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通过对11例手外伤患者采用腹部带蒂皮瓣进行修复,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和手术准备;术后密切观察皮瓣血运,保持环境清洁,采用舒适护理、心理护理及功能锻炼等护理方法.结果 11例手外伤患者移植皮瓣均成活,手功能恢复满意.结论 细致的护理观察是保证手术成功及促进患者顺利康复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张冬珍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27):3602-3603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缓解乳腺肿瘤患者术前应激反应的效果。方法对126例接受手术治疗的乳腺肿瘤患者进行不同时段(术前访视时、患者进入手术室以后、冰冻结果为恶性需要全麻切除乳腺之前)的心理护理,并进行术后满意度调查,观察患者对手术的接受程度和术后的心理反应。结果通过手术室护士施以正确的心理疏导和适当的护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患者的心理压力,降低了手术给患者带来的思想顾虑和恐惧心理,使其对手术充满信心,对医护人员充满信任感,情绪稳定,精神放松,能够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手术。结论手术室护士术前对乳腺肿瘤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可以有效缓解患者术前的应激反应,对保障手术顺利进行、促进患者身心康复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季宏 《中外医疗》2013,(34):153-154
目的 探究脊柱外伤患者术前有效的心理护理方法.方法通过选取某医院80例脊柱外伤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对其手术前心理变化进行案例统计,同时结合不同的患者心理,采用比照的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对其进行常规心理护理和特殊心理护理.结果 经统计分析发现,患者在进行脊柱外伤手术前多为恐惧、焦虑、抑郁和怀疑心理,这对手术治疗影响很不好,经实践证明,医护人员可以通过术前心理咨询、术前手术仪器常识教育等多种教育方式来让手术患者能够以一种轻松的心态进入手术.结论 护理人员应当及时对脊柱外伤患者进行合理的心理护理治疗,这样能够有效的减少患者的负面情绪,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对57例急性手外伤患者的病情护理,探讨急性手外伤患者的合理护理方法.方法 对手外伤患者术前准备、术后进行全程护理,患者提供迅速有效、明确到位的医疗护理措施.结果 57例患者经手术治疗、综合护理完全康复痊愈出院.结论 对手外伤患者治疗中给予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进行心理指导,给予精心护理,有助于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残率.  相似文献   

17.
人工流产手术患者的心理状态调查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患者术前心理状态,有利于对个体做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方法:随机抽取将要实施人工流产手术的94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94例患者在术前均存在紧张、焦虑、恐惧心理,经过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护理,术后无1例出现意外情况.结论:有效的心理护理使患者在整个手术实施过程中情绪稳定、主动配合,手术效果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术前访视术后随访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影响。是手术室整体护理工作的重要环节,为了能很好地完成手术配合工作,使病人在良好的状态下接受手术并顺利完成手术,随着护理观念的更新,住院患者对护理的需求也越来越高,手术室护士不仅仅是以配合手术为主的单纯技术操作,就我院推行的术前术后随访制度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作用进行了介绍,也通过对手术患者的术前术后随访,缓解患者在手术期间的恐惧心理[1]。方法巡查护士在患者手术前1天去病房对患者进行探访,收集患者基本资料,与患者进行交流沟通和心理干预,并介绍手术流程和术前注意事项。结果对患者进行术前访视后,增加了患者在手术期间的安全感,保证了手术过程中患者心理状态的平稳。结论手术室术前访视能环节患者术前的恐惧、紧张心理,提高了患者对手术的信心,而且增进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同时也增强了护理人员的观察能力和护理水平。  相似文献   

19.
我院属骨科专科医院,地处市中心,手外伤是急诊科最常见的病种,如何做好手外伤患者的手术,急诊室工作人员在患者术前心理护理起着重要作用。现将我院2007年11月~2010年1月收治的100例手外伤患者术前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宫外孕手术患者术前心理状况分析及护理干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宫外孕手术患者术前的心理状况,为心理支持提供依据,并探讨护理对策。方法对2006年11月~2007年11月在我院行宫外孕手术的100例患者进行术前心理状况评估分析,采用交谈及问卷调查方式,内容包括患者的基本情况、就诊原因、婚姻状况、经济情况、心理状态、对疾病的认知和护理的需求等。结果95%以上患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和抑郁,87%患者有紧张、恐惧心理,20%患者存在孤独、悲观心理,78%患者对本病认知缺乏。结论通过对宫外孕手术患者心理评估,为其提供心理支持,并通过护理手段提高患者对本病的认知程度,提高患者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