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陈天兴  许晓燕 《齐鲁药事》2005,24(5):314-315
本文对龙胆泻肝丸的安全性进行了系统分析,阐述了其肾毒性原因,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2.
3.
龙胆泻肝丸肾损害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龙胆泻肝丸来源于著名古方龙胆泻肝汤,由于该药具有显著的泻火清肝作用,多年来在临床内科、皮科、耳鼻喉科等各科广泛使用,并是我国出口东南亚的主要中成药。然而近年来国内出现多例因服用龙胆泻肝丸导致肾损害的临床报道,引起医务界及全社会的极大反响。为了临床安全用药起见,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决定自2003年3月1日起对含关木通的“龙胆泻肝丸”严格按处方药管理。笔者收集了有关文献,就龙胆泻肝丸所致肾损害的问题做以下报告。  相似文献   

4.
龙胆泻肝丸是常用中成药由龙胆、黄芩等10味中药组成,成分复杂。本文就用双波长薄层扫描法测定了成药中龙胆苦甙和黄芩原含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龙胆泻肝丸在体内释放的特征.方法 通过收集同一厂商不同批次的龙胆泻肝丸,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仪测定药丸的标准谱、绘制线性相关曲线,并在相关范围内称取生药测定物质组在去离子水为介质里的释放度,以此来指示龙胆泻肝丸在体内的释放特性.结果 龙胆泻肝丸在各个时间点的物质组平均累积释放百分率分别为(38.35±2.25),(56.62±4.54),(79.23±3.31),(103.63±1.98),(112.36±2.14),(145.77±1.69),(165.23±2.45),(185.78±3.25).结论 龙胆泻肝丸呈现明显的缓释特性,提示我们传统中药制剂通过改进制药方法也能达到缓释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龙胆泻肝丸治疗面部痤疮6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7.
笔者采用龙胆泻肝丸治疗慢性中耳炎30例,收到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治疗组30例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16岁—54岁,平均41岁;病程2—3年。对照组30例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17岁—53岁;平均42岁;病程2—3年。两组病例症状与体征相似。诊断标准按全国高等院校教材耳鼻咽喉科学诊断。 2 治疗方法:治疗组采用龙胆泻肝丸9g/次,每日3次饭后温开水送服,每10天为一个  相似文献   

8.
9.
刘瑞新 《中国药房》2009,(6):429-431
目的:以煎剂和丸剂2种剂型为代表,研究中药制剂等量性,为等效性评价奠定基础。方法:以龙胆苦苷、栀子苷含量和水溶性浸出物为指标,考察龙胆泻肝汤煎剂与丸剂的等量性。结果:以含量为指标,煎剂的日服用量是丸剂的6.39倍;以浸出物为指标,煎剂的日服用量是丸剂的4.02倍。结论:适当增大丸剂目前日服用量方可达到与煎剂相同剂量。增大程度,需结合药理、临床等研究成果定论。  相似文献   

10.
龙胆泻肝丸的不良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龙胆泻肝丸是由龙胆草、黄芩、栀子、当归、柴胡、关木通等多种中药材制备而成的中药复方制剂。该药长期以来被认可的原因就在于药物有“败火”功能,除用于高血压、急性结膜炎、急性中耳炎、急性胆囊炎、急性盆腔炎、尿路感染、外生殖器感染等症的治疗外,现在常用于乙型病毒性肝炎及其它一些慢性病的治疗。龙胆泻肝丸致病的主要原因是积蓄中毒,因为该药所含的关木通是马兜玲属植物关木通,  相似文献   

11.
12.
HPLC测定龙胆泻肝丸中黄芩苷的含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龙胆泻肝丸中黄芩苷的含量。方法 采用C18柱,以甲醇-水-冰醋酸(50:50:1)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79nm测定。结果 对照品在1.60~7.60μg/ml内呈线性关系,r=0.9998,加样回收率平均为99.0%,RSD为2.2%.结论 本法准确、稳定、重复性好,可用于测定龙胆泻肝丸中黄芩苷的含量.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龙胆泻肝汤在临床运用中的观察,反映本方对由于肝胆实火上扰或实热下注所引起的多种疾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说明只要辨证准确,同一龙胆泻肝汤是可以大胆运用于肝炎、不育症、弓形体病等很多不同疾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龙胆泻肝丸中龙胆苦苷含量测定的方法。方法色谱柱:VP-ODS柱(150mm×4.6mm,5μm);流动相:A组分:乙腈:0.1%磷酸溶液(10∶90);检测波长270nm;流速:1.0mL/min;柱温:25℃。结果龙胆苦苷的线性范围是0.3554~5.331μg,r=0.9998,平均回收率是100.04%,RSD=1.80%。结论该法可同时测定龙胆泻肝丸中龙胆苦苷和栀子苷的含量。  相似文献   

15.
杨务彬  李元宏  兰鸿 《中国药房》2009,(36):2857-2858
目的:建立以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龙胆泻肝丸中龙胆苦苷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VP-ODS(1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15∶85),检测波长为270nm,流速为1.0mL·min-1,柱温为25℃。结果:龙胆苦苷进样量在0.3554~5.331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回收率为100.05%,RSD=2.2%(n=6)。结论:本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龙胆泻肝丸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6.
龙胆泻肝丸对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疗效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研究龙胆泻肝丸对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伴高胰高糖素血症(hGUG)患者的疗效.方法;24位病例随机等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保持原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po,龙胆泻肝丸,6g,tid×12wk;对照组保持原用西药治疗外不用其他任何药物.原有用药为甲磺吡脲、盐酸二双胍;剂量、用法均不变.空腹胰高血糖素(GUG)用RIA法测定.结果:治疗组空腹GUG水平有明显下降(P<0.001),空腹血糖也明显下降(P<0.001);对照组空腹GUG和空腹血糖均无明显下降(P>0.05).结论:在服用上列原来药物的同时,加服龙胆泻肝丸,能有效降低NIDDM病人的GUG和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17.
龙胆泻肝丸薄层色谱鉴别方法的研究与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森铭 《中国药业》2013,(20):51-53
目的对201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龙胆泻肝丸薄层色谱鉴别方法进行研究与改进。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甲醇提取样品,10%硫酸乙醇显色,365nm波长荧光检视,同时检测栀子、龙胆、地黄和甘草;采用薄层色谱法,甲醇提取样品,254nm波长荧光检视,同时测定柴胡、当归。结果方法简便快速,斑点完全分离、清晰。结论该方法适用于龙胆泻肝丸的快速鉴别。  相似文献   

18.
从龙胆泻肝丸事件看如何正确对待中药的不良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益民 《首都医药》2003,10(6):13-16
近来,国内多家媒体纷纷报道了关于龙胆泻肝丸不良反应的问题,在民众中引起了极大的反响,霎时间对于中药的“毒性”问题如“黑云压城城欲摧”,实际上“是药三分毒”的说法古已有之,中药也不例外。因此,对于中药的不良反应既不能“掉以轻心”,也不能“谈虎色变”,而是应当正确认识、认真对待。  相似文献   

19.
目的:用HPLC法测定龙胆泻肝丸中的黄芩苷的含量。方法:采用Nova-Pak C18柱(3.9 mm×150 mm,4μm),以甲醇-水-冰醋酸(45∶55∶1)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75 nm。结果:对照品在0.815~4.075μg/m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r=0.999 6),加样回收率平均为99.4%,RSD为1.12%。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测定龙胆泻肝丸中黄芩苷的含量。  相似文献   

20.
HPLC法测定龙胆泻肝丸(水丸)中栀子苷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龙胆泻肝丸(水丸)中栀子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C18色谱柱,以乙腈-水(12:88)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38nm。流速为1.0ml·min^-1。结果栀子苷在6.08~48.66mg·L^-1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20%,RSD为0.53%。结论该测定方操作简单、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可以用于控制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