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高龄膝关节置换术术后经静脉与硬膜外自控镇痛的镇静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90例高龄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静脉自控镇痛和硬膜外自控镇痛,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胃肠动力恢复情况、舒适度、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首次排便和排气排便时间均明显减少,且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6、12、24 h Ramsay镇静评分量表(RSS)评分均明显降低,舒适度评分量表(RCS)评分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低血压、导尿管停留时间延长、尿潴留及下肢麻木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比于静脉自控镇痛,硬膜外自控镇痛可促进高龄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具有明显镇静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高龄患者全髋置换术后用持续硬膜外镇痛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ASAⅡ~Ⅲ级择期全髋置换术患者40例,年龄70~94岁,体重45~65kg.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20例,试验组(Ⅰ组):硬膜外持续镇痛;对照组(Ⅱ组):临床按需肌肉注射哌替啶1mg/kg.2组均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完成手术,术中麻醉效果满意,呼吸、循环稳定.对比观察并分别记录术后4、8、12、24、48h镇痛、镇静评分,观察血压、脉搏、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调查患者及家属对镇痛的总体满意度.结果 Ⅰ组镇痛、镇痛效果满意,循环、呼吸体征平稳,总体满意度Ⅰ组(80%)优于Ⅱ组为(10%),P<0.01.结论 持续恒量硬膜外术后镇痛用于高龄全髋置换术患者,镇痛效果满意,呼吸循环稳定,恶心呕吐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3.
硬膜外腔注入氯胺酮进行超前镇痛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评估硬膜外腔注入氟胺酮进行超前镇痛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效果。方法30例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Ⅰ组15例,氯胺酮0.5mg/kg+生理盐水稀释成6ml麻醉前硬膜外腔注入;Ⅱ组(对照组)15例,麻醉前硬膜外腔生理盐水6ml注入。观察两组病人术后镇痛效果、并发症的发生。结果Ⅰ组12例术后无痛(VAS0~1分)占80.0%,Ⅱ组5例占33.3%,两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术后VAS评分Ⅰ组明显低于Ⅱ组(P〈0.01)。呼吸抑制、头痛、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幻觉等副反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硬膜外腔注入氯胺酮进行超前镇痛可降低创伤导致的疼痛致敏作用,镇痛效果优于单独使用布匹卡因,更有利于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中多模式镇痛与静脉自控镇痛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50例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择期单侧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多模式镇痛组(A组)和静脉自控镇痛组(B组)两组,A组采用术前口服依托考昔,术中鸡尾酒式药物局部浸润膝关节周围,术后0.2%罗哌卡因行连续腰丛神经阻滞联合依托考昔口服镇痛的多模式联合镇痛;B组采用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观察术后各时间点的静息和活动时疼痛评分记录关节活动度及镇痛相关不良反应,监测术前术后血浆炎症因子的浓度。结果 B组术后各时间点的静息和活动时疼痛评分、镇痛相关不良反应、血浆炎症因子的浓度均高于A组(P﹤0.05),A组关节活动度高于B组。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中多模式镇痛的效果优于静脉自控镇痛。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硬膜外阻滞微量泵持续给药用于高龄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20年3月湖北科技学院附属浠水医院收治的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共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2组在L2~3,连续硬膜外穿刺后注入2%利多卡因3 ml,根据麻醉平面增加2%利多卡因3 ml.观察组根据... 相似文献
6.
硬膜外麻醉术后自控镇痛泵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关艳杰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10):187-188
疼痛是机体对伤害性刺激的一种主观感觉,是由组织实质性和潜在性损伤引起的令人不愉快的感觉和情绪体验。同时伴有生理性的反应,甚至导致一些严重合并症的发生。因此,采取适当的止痛措施对患者的身心健康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化红霞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12,(4):379-380
<正>本研究采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和地佐辛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泵(PCEA),观察和评价其镇痛效果、运动阻滞及不良反应。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选择全膝关节置换手术患者12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Ⅱ~Ⅲ级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无局部麻醉药过敏史。均采用硬膜外麻醉,穿刺间隙L1~2。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比分析硬膜外镇痛与静脉镇痛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镇痛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 选择本院ASA I~Ⅱ级拟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硬膜外镇痛(CEA)组和静脉镇痛(CIA)组.两组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CEA组20例术后留置硬膜外导管连接2 mg/ml罗哌卡因+2 μg/ml芬太尼止痛泵维持镇痛1 d.CIA组20例术后拔出硬膜外导管静脉连接5 μg/ml芬太尼+1 mg/ml氯胺酮止痛泵维持镇痛2 d.记录两组术后6 h、12 h、24 h、36 h、48 h VAS镇痛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术后24~48 h,在无硬膜外镇痛的情况下,两组疼痛评分是否有明显差别.结果 术后6 h,12 h,24 h CEA组 VAS评分均明显低于CIA组患者(P<0.05);术后36 h、48 h CEA组VAS评分升高,但与CIA组VA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CEA组术后恶心、呕吐、瘙痒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CIA组.结论 硬膜外镇痛效果确切,可产生较强的镇痛作用,明显优于静脉镇痛,且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更适用于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镇痛. 相似文献
9.
硬膜外自控镇痛泵是一种应用于临床疼痛治疗的新方法,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可提高产妇的休息质量,减轻产妇的痛苦,较适合在妇产科应用,受到了越来越多产妇及家属的欢迎[1]。但术后镇痛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因此做好细致的观察、合理的防治与护理尤其重要。现将我科2003-10~2004-10剖宫产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泵82例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实用医药杂志(山东)》2014,(8)
目的对比连续股神经阻滞和静脉镇痛泵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镇痛效果。方法 2012年03月—2012年08月笔者所在科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术后超声引导下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30例,应用静脉泵镇痛30例;股神经阻滞组患者术后间断泵入0.25%布比卡因溶液,静脉镇痛泵组患者术后持续泵入舒芬太尼100μg+氟哌利多2.5 mg+生理盐水至100 ml,两组患者均持续镇痛3 d。记录静息、被动功能训练时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72 h的镇痛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在静息及被动功能锻炼时股神经阻滞组的VAS显著低于静脉镇痛泵组(P<0.05),镇痛并发症的发生率股神经阻滞组显著低于静脉镇痛泵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持续股神经阻滞操作简单、安全,镇痛效果良好,能够有效缓解膝关节置换术后的早期疼痛。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硬膜外自控镇痛泵用于剖宫产术后的镇痛效果及其对母婴的影响.方法 选择硬膜外麻醉剖宫产术产妇200例,随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术毕接镇痛泵行硬膜外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epidural analgesia,PCEA)48h拔管,对照组术毕即拔管,术后未给任何药物,观察两组术后镇痛效果,肛门排气时间,拔尿管后排尿情况,产后出血情况,产妇泌乳,母乳喂养,新生儿体重丢失及早期新生儿黄疸情况.结果 观察组镇痛效果显著好于对照组;两组产妇肛门排气时间,拔尿管后排尿情况,产后出血情况无明显差别.术后24h内开始泌乳、哺乳次数多于10次的例数均显著多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新生儿早期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体重丢失超重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剖宫产术后PCEA不但能产生良好的镇痛效果,不延长肛门排气时间,不影响拔尿管后排尿情况,不增加产后出血量,还有助于增加母乳喂养次数,提高母乳喂养的成功率,减少新生儿早期因哺乳不足而出现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腹部肿瘤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泵疗效观察及护理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腹部肿瘤患者术后疼痛的程度和性质及采取止痛措施的效果。方法: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腹部肿瘤术后患者的疼痛做出及时准确的评估,以选择恰当的止痛措施。结果:学会使用正确的评估工具。对肿瘤患者术后疼痛的程度和性质给予准确的评价,并根据疼痛的程度采取不同的镇痛措施。结论:正确评估腹部肿瘤术后患者疼痛的程度和性质,掌握有效的护理干预,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术后自控镇痛对高龄患者的临床效果。 方法 30例 80岁以上ASAⅡⅢ级高龄患者 ,术毕随机分为两组 ,每组 1 5例。A组硬膜外给予 0 0 0 2 %吗啡和 0 0 75 %布比卡因 2ml/h自控镇痛 ;B组为对照组 ,8h后给予肌肉注射或口服镇痛药物止痛。纪录两组患者术后 2h、4h、8h的MAP、SpO2 、RR、HR和镇痛情况。 结果 A组镇痛效果优 1 3例 (86 7% ) ,良 2例 (1 3 3% ) ;B组良 1例 (6 7% ) ,差 1 4例 (93 3% ) ;另外A组分别有 4例 (2 6 7% )和 2例 (1 3 3% )发生恶心、呕吐和皮肤搔痒 ,咳嗽困难和头晕各 1例 ,但两组患者均无呼吸抑制现象发生。B组术后 2 8h内MAP、HR、RR逐渐升高 ,与基础值及A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加强监测与管理 ,注意镇痛药用量 ,术后镇痛可以安全地应用于高龄手术患者 ,为其术后康复提供有利帮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使用硬膜外自控镇痛泵镇痛的效果和护理措施。方法选择198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剖宫产手术后拔出硬膜外导管,按传统方法根据产妇疼痛情况给予肌内注射盐酸哌替啶镇痛,观察组在剖宫产手术后保留硬膜外导管并连接自控镇痛泵进行镇痛,比较两组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显效87例,有效6例,无效6例,对照组显效14例,有效31例,无效54例,两组镇痛效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8例,不良反应发生率8.08%;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7例,不良反应发生率7.07%。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使用硬膜外自控镇痛泵进行镇痛,护士要密切观察,采取针对性护理,镇痛的效果确切,安全可靠,利于产妇产后的恢复,对母婴健康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自控镇痛泵在硬膜外麻醉术后持续镇痛的临床效果。:将290例胸及以下手术采用硬方法膜外麻醉的病人随机分成自控镇痛泵硬膜外持续镇痛组(PCA)和间断肌注止痛剂镇痛组(IMD)。PCA组:手术结束时,将事先配好药液的镇痛泵直接接上手术时麻醉用的硬外管,以镇痛泵硅胶储药囊的收缩力为持续动力,通过微孔管限制流量,实现控制有效剂量持续、均匀的给药目的,通过止痛药液起到镇痛效果;IMD镇痛组:患者切口疼痛时肌肉注射止痛剂镇痛;两组病人均按外科术后护理常规予翻身拍背、指导督促活动、深呼吸、有效咳嗽。观察两组病人术后镇痛效果,睡眠时间,术后活动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术后24~48hPCA组的镇痛效果、睡眠时间、术后活动明显优于IMD组;而术后呕吐、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则明显少于IMD组。结论:比较结果表明:PCA组镇痛效果确切,安全可靠,持续稳定,术后病人睡眠充足,活动良好,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估羟考酮无背景量静脉自控镇痛(PCIA)在高龄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66例高龄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吗啡组和羟考酮组,各33例。两组术后均采用无背景量静脉自控镇痛模式。镇痛泵配方:吗啡组:100 ml生理盐水混合50 mg吗啡以及10 mg托烷司琼;羟考酮组:100 ml生理盐水混合50 mg羟考酮以及10 mg托烷司琼。比较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镇痛前后的静态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动态VAS评分,术后48 h镇痛药物使用总量、自控镇痛泵按压次数,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羟考酮组镇痛总有效率为100.00%,高于吗啡组的81.8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镇痛后,两组患者的静态VAS评分、动态VAS评分均较本组镇痛前降低,且羟考酮组降低程度优于吗啡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羟考酮组术后48 h镇痛药物使用总量、自控镇痛泵按压次数分别为(63.01±3.42)ml、(12.21±1.45)次,均少于吗啡组的(85.35±5.47)ml、(21.21±1.55)次,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羟考酮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03%低于吗啡组的24.2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羟考酮无背景量静脉自控镇痛在高龄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应用可获得理想效果,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减少镇痛药物的使用及镇痛泵按压次数,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7.
随着老年社会的到来以及外科技术的进步和材料工艺的发展,全髋关节置换术正越来越普及。而相应的麻醉方法及围术期处理也逐渐成熟。本文回顾了2000年7月至2007年7月间,45例80岁以上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硬膜外麻醉,力图对其中的经验教训作概括性的总结。 相似文献
18.
张秀华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22):34-35
目的探讨静脉与硬膜外自控镇痛在临床应用中的镇痛效果。方法ASAI或Ⅱ级择期行腹式全子宫切除术或广泛全子宫切除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PCIA组、PCEA组。PCIA组配方为:芬太尼0.8mg,曲马多500mg,及氟哌利多5mg,加生理盐水至100ml静脉泵人;PCEA组:芬太尼0.8mg,罗派卡因20ml及氟哌利多5mg加生理盐水至100ml硬膜外泵入。记录术后的镇痛、镇静评分及术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PCIA组的镇痛效果优于PCEA组,但两组的镇痛效果均在满意的范围内。结论PCIA组对于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能提供安全有效的镇痛。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无线镇痛泵系统用于术后皮下患者自控镇痛(PCA)的临床效果。方法宫颈癌根治术后皮下PCA患者5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采用无线镇痛泵系统(A组)和常规电子镇痛泵(B组)。镇痛药:舒芬太尼5μg·kg-1·d-1+0.75%盐酸左布比卡因15ml+阿扎司琼20mg+生理盐水至150ml。镇痛参数:负荷量25ml、背景输注量1.82.2ml/h,PCA单次量2.33.0ml,锁定时间10min。分别于镇痛4、24和48h采用数字评分法评估术后疼痛,记录PCA按压次数。统计麻醉医师从接到信息到有针对性处理的时间;调查镇痛48h患者对镇痛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术后镇痛效果均较好。A组从接到信息到有效处理的时间为(9±5)min,短于B组的(16±4)min(P<0.05)。A组患者对术后镇痛的总体满意度为99%,高于B组的68%(P<0.05)。结论采用无线镇痛管理系统能有效管理镇痛泵,从而实现术后PCA信息化和个体化,显著提高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20.
术后镇痛已被多数患者所选择 ,尤其自控镇痛 (PCA)的技术已广泛用于临床 ,并取得了满意效果。单次镇痛与PCA镇痛相比存在一定的不足。本文旨在探讨两种镇痛方法的利弊。1资料与方法1 1一般资料 :选择ASAⅠ -Ⅱ级硬膜外麻醉下妇产科手术患者80例。手术种类 :子宫附件切除术 ,子宫下段剖宫产手术。根据镇痛方法不同 ,随机分为自控镇痛组及单次镇痛组 ,各组40例。1 2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连续硬膜外阻滞穿刺点选择L1~2或L2~3 间隙。麻醉用药1 77 %碳酸利多卡因加1 :20万肾上腺素。麻醉用药总量15~20ml,…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