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卒中失语是卒中病常见的症状和后遗症之一,因言语表达和理解困难,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卒中失语症康复期的健康教育是通过康复训练,恢复和减轻症状,提高患者生活及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脑卒中(俗称中风)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造成血液循环障碍而导致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包括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也就是百姓所熟知的"脑梗塞"和"脑出血"。前者的发病率远高于后者,占卒中总数的70%~80%。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南岗分院急症科主任贾维刚教授指出,很多中风患者,尤其是反复犯病的人,之所以后遗症多、病情缠绵、疗效不佳,从中医学角度来解释,极有可能是因为体内的"浊毒"太多,没被有效清除。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在老年卒中后遗症期患者中应用医养一体化护理对康复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效果。方法:抽取老年卒中后遗症期患者9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比较组,各46例。比较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采取医养一体化护理模式。结果:研究组护理后的SAS、SDS评分均低于比较组护理后的SAS、SDS评分(P0.05)。结论:在老年卒中后遗症期患者中应用医养一体化护理,有助于患者恢复并改善负面情绪,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正>卒中相关性肺炎(stroke-associated pneumonia,SAP)是卒中患者主要的并发症,也是卒中患者病情加重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许多患者脑卒中后死于并发症,其中SAP是主要原因之一。2003年Hilker等[2]首次提出SAP的概念,指脑卒中患者急性期及后遗症期并发的肺部感染。卒中相关性肺炎是患者住院病死率增加、神经功能预后  相似文献   

5.
据估计,未来10年将有850万的人罹患急性脑卒中,在这些患者中,将有150万的人死于卒中发病后6个月以内,剩余患者中的1/3将因卒中后遗症而致残.我国每年死于脑卒中的患者超过100万,在现有的400多万卒中患者幸存者中,致残率高达75%,其中的40%严重残废.药物治疗急性脑卒中的未来发展方向是受伤脑组织脑血管的重建,以及进一步减轻大脑神经组织的损伤.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针药合用治疗卒中后遗症的临床疗效及机制。方法将46例卒中后遗症患者随机单盲分为两组,治疗组24例,采用针灸配合中药辨证施治;对照组22例,单纯针灸治疗,对比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为72.73%,两组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7.
胆红素脑病又称核黄疸,是由于血中胆红素增高,主要是未结合胆红素增高,后者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在大脑基底节、视丘下核、苍白球等部位引起病变.容易遗留智力低下、手足徐动、听觉障碍、抽搐等后遗症[1].手足徐动型脑性瘫痪在脑性瘫痪中较为少见,约占脑性瘫痪的20%[2],主要是由于新生儿期胆红素脑病引起.  相似文献   

8.
苏平  黄建华 《河北医药》2013,35(15):2288-2289
目的观察神经干细胞联合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后遗症状的改善疗效。方法选取2009至2012年神经内科接受治疗的患者31例,包括脑卒中患者24例(脑出血15例、脑梗死9例)、共济失调患者7例,31例患者均进行神经干细胞联合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脑卒中治疗后后遗症状的改善情况采用欧洲卒中评分、生活功能评分进行评估,共济失调患者治疗后的后遗症状的改善情况采用世界合作共济失调量表进行评估,并观察31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发应。结果脑卒中治疗后其欧洲卒中评分及生活功能评分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而共济失调患者的较治疗前世界合作共济失调量表的评分显著下降(P<0.05),不良反应为术后头疼(5例,脑卒中组),短暂低温(4例,共济失调组),经对症治疗后显著好转。结论神经干和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联合移植治疗能在短期内(6个月)有效改善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的后遗症,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遗症患者肢体功能康复训练护理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接受综合治疗的脑卒中后遗症患者100例,对所有患者实施肢体功能康复训练护理,观察患者偏瘫肢体肌力功能恢复状况以及治疗满意度。结果 100例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在接受肢体功能康复训练护理治疗后,获得完全恢复效果的患者有20例,占总数的20.00%;获得较好恢复治疗效果的患者有31例,占总数的31.00%;获得一般恢复治疗效果的患者有35例,占总数的35.00%;采用肢体功能康复训练护理治疗后患者的病情仍然未能好转的有14例,占总数的14.00%。此外,所有患者在接受肢体功能康复训练护理后,脑卒中后遗症患者的整体满意度为78.00%(78/100)。结论脑卒中后遗症患者肢体功能康复训练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率,同时患者的治疗满意度也比较高。  相似文献   

10.
邓良彬 《黑龙江医药》2022,(5):1158-1160
目的:探究卒中后患者睡眠障碍与卒中位置、中医证候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20年3月—2022年3月期间在我院诊疗的脑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66例作为观察组;同期收集脑卒中后非睡眠障碍患者66例作为参照组。收集两组患者临床基础资料,记录其卒中位置,并通过中医辨证判定中医证候。比较两组卒中位置占比与不同卒中位置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分析观察组各中医证候发生率与观察组各中医证候PSQI评分。结果:观察组卒中位置皮质下占比高于参照组,而卒中位置小脑占比低于参照组(P<0.05),观察组各卒中位置的PSQI评分均高于参照组(P<0.05),且观察组内皮质下PSQI评分>皮质PSQI评分>小脑PSQI评分;观察组各中医证候发生频率排列从高到低为:阴虚阳亢证>痰证>血瘀证>气虚证;观察组中阴虚阳亢证的PSQI评分高于气虚证、血瘀证、痰证的PSQI评分(P<0.05)。结论:皮质下卒中的睡眠障碍发生率高于其他卒中位置,卒中后睡眠障碍与卒中阴虚阳亢证密切相关,两者间呈正性相关。  相似文献   

11.
卒中后抑郁作为继发于脑卒中后的一类精神疾病,具有脑卒中后偏瘫及抑郁的主要表现。而卒中后偏瘫患者因活动不利,常导致功能性便秘。因此,卒中后抑郁患者常表现为偏瘫、便秘和抑郁。《伤寒论》阳明病篇论述,“大便难者,此名阳明也。”“阳明证,其人喜忘者,必有蓄血。”指出阳明病之阳明腑实、阳明蓄血的便秘、神志表现。脑卒中患者多数都伴有肢体一侧偏瘫。从经络角度看,手足阳明经循行于上肢及下肢外侧面的前缘,《素问·痿论》中提出了“治痿独取阳明”,针刺阳明经穴位可以改善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偏瘫症状。《伤寒论》阳明病篇所述的症状(阳明腑实症、阳明蓄血症)主要以大便难及神志方面症状为主要表现,正洽和卒中后抑郁常见偏瘫之外的表现为便秘和抑郁。而脑卒中后患者偏瘫症状又可以采用针刺阳明经穴位为主治疗。因此,基于《伤寒论》阳明病篇思想指导,采用针刺手足阳明经穴位治疗卒中后抑郁具有广泛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王庆  贺月娥  李宏毅 《医药导报》2008,27(2):189-189
目的 探讨卒中后癫痫发作的临床特点及发病机制.方法 对27例卒中继发性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卒中后癫痫发生率为6.97%,其中急性期痫发作占62.96%,恢复期癫痫发作占29.41%;其发作类型以部分性发作最多(占62.96%).结论 卒中后急性期痫性发作发生率明显高于恢复期.脑缺血缺氧是急性期痫性发作的重要致病因素.对于后期发生癫痫患者需正规抗癫痫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卒中后癫癎发作的临床特点及发病机制。方法对27例卒中继发性癫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卒中后癫癎发生率为6.97%,其中急性期发作占62.96%,恢复期癫癎发作占29.41%;其发作类型以部分性发作最多(占62.96%)。结论卒中后急性期性发作发生率明显高于恢复期。脑缺血缺氧是急性期性发作的重要致病因素。对于后期发生癫癎患者需正规抗癫癎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脑梗塞患者后遗症期的临床康复护理经验及体会。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行康复治疗的68例脑梗塞后偏瘫患者的临床及护理资料,结果本组全部68例患者中,基本痊愈9例,占13.2%;显著进步18例,占26.5%;进步36例,占52.9%,无效5例,占7.4%,总有效率为92.6%。结论对于脑梗塞后遗症期患者。有计划的康复护理可以有效缩短病程,减轻后遗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其护理经验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正>卒中后抑郁(PSD)是脑卒中后最常见的一种情感障碍,主要表现为抑郁心境,发生率占急性卒中患者的30%以上[1]。它不仅影响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而且也严重降低了其生活质量,增加了患者的家庭负担,甚至会增加卒中患者的死亡率。目前PSD发病机  相似文献   

16.
<正>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是局灶性脑缺血导致突发短暂性、可逆性神经功能障碍。TIA是公认的缺血性卒中最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近期频繁发作的TIA是脑梗死的特级警报,4%~8%的完全性卒中发生于TIA之后[1]。因其症状来得快,消失也快,恢复后不留后遗症而易被人们忽视。为了提高TIA患者的治愈率,预防并发症,降低复发率和完全性卒中发生率,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008年11月至2009年8月对收治的143例短暂性脑缺血发  相似文献   

17.
<正>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期常见病,如不及时治疗易导致神经细胞中毒变性致胆红素脑病而危及生命,或使患儿遗留手足徐动、听力下降、智能落后等严重后遗症。蓝光照射治疗(简称光疗)是一种通过  相似文献   

18.
<正>在脑卒中所致的各种功能障碍中,偏瘫的发生率最高,其中患侧肢体肌张力增高呈痉挛状态是常见的后遗症,而且目前临床尚无特效疗法。因此,使偏瘫肢体增高的肌张力降低、甚至恢复正常,在卒中后遗症治疗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从中医基础理论出发,对卒中后肌张力增高进行治疗研究,并研制出化瘀通脉汤应用于临床,初步观察表明,有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专门的抗凝门诊非瓣膜性房颤(Non-valvular atrial fibrillation,NVAF)患者口服抗凝药物的使用情况,为真实世界临床实践提供指导。方法:对于2014年至2018年抗凝门诊接受口服抗凝药物(Oral anticoagulants,OAC)治疗的NVAF患者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选择服用华法林者551人,达比加群酯者83人,利伐沙班者48人;服用3药物的NVAF患者中CHA2DS2-VASc评分男性≥1分、女性≥2分者分别占89.7%、94.0%和93.8%;卒中低危患者中约50%为复律或射频消融前3周或后4周抗凝治疗;使用NOACs患者的平均年龄和既往有卒中史的比例高于华法林的患者。由于NOACs使用的方便性,临床实践中华法林转换为NOACs最为常见;仍有相当多的抗凝药物不依从的情况,其中1例患者因自行停用达比加群酯3天导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结论:与目前临床指南的推荐不同,真实世界使用华法林者占绝大多数,NOACs较多用于高龄或既往卒中的患者,不同抗凝药物之间转换的监护以及改善服药的依从性是提高抗凝质量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20.
补阳还五汤配合针刺治疗卒中后遗症59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卒中后遗症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补阳还五汤配合针刺治疗卒中后遗症,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汤剂配合针刺治疗明显提高了该病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