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脑脊液置换术合通腑凉血法治疗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疗效。方法:将46例SAH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6例,对照组20例,两组均予常规治疗及脑脊液置换术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口服通腑凉血汤。结果:治疗组的头痛缓解时间、死亡率、意识障碍恢复时间、脑脊液常规恢复正常时间、继发脑血管痉挛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脊液置换术合通腑凉血法治疗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疗效优于单纯使用脑脊液置换术。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tSAH)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颅脑损伤后24h内入院且无其他部位复合伤的SAH患者60例,分为西医组和中西组,每组30例。两组均给予脑脊液置换术和西医常规治疗,中西组加用中药清热活血方。结果:两组的血浆NPY水平没有明显差异。但中西组较西医组患者头痛程度明显缓解,患者的头痛和颈强直的持续时间缩短(P<0.05)。1个月后,中西组的临床治愈率(63.3%)和总有效率(临床治愈+显著好转,83.3%)明显高于西医组(36.7%和53.3%),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中西组死亡率较西医组明显下降,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清热活血法联合脑脊液置换术治疗创伤性SAH更稳定可靠,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了临床症状恢复时间,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应用脑脊液置换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74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随机分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7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脑脊液置换术治疗,对照组使用单纯的常规治疗.结果:两组的有效例数、头痛、颈项强直、意识障碍的恢复程度和并发症(脑血管痉挛、脑积水、脑梗死)发生概率都有明显的差异(P<0.05),意识障碍恢复有显著的差异性(P<0.01);结论:应用脑脊液置换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有利于头痛、颈项强直和意识障碍的恢复,能减少脑血管痉挛,脑积水,脑梗死等并发症,操作简单安全,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应用脑脊液置换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74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随机分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7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脑脊液置换术治疗,对照组使用单纯的常规治疗.结果:两组的有效例数、头痛、颈项强直、意识障碍的恢复程度和并发症(脑血管痉挛、脑积水、脑梗死)发生概率都有明显的差异(P〈0.05),意识障碍恢复有显著的差异性(P〈0.01);结论:应用脑脊液置换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有利于头痛、颈项强直和意识障碍的恢复,能减少脑血管痉挛,脑积水,脑梗死等并发症,操作简单安全,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探讨复方丹参注射液配合脑脊液置换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观察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合脑脊液置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 75例 (治疗组 )与未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合脑脊液置换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 5 3例 (对照组 )的治疗效果、头痛消失时间、脑血管痉挛 ( CVS)、脑积水、再出血发生率、心电图异常发生率、心电图异常恢复时间。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 ( P <0 .0 5 ) ;头痛缓解时间缩短 ( P <0 .0 5 ) ;再出血率 ( P >0 .0 5 )、脑血管痉挛发生率 ( P <0 .0 5 )、脑积水发生率 ( P <0 .0 5 )、心电图异常率 ( P <0 .0 1)降低 ;心电图异常恢复时间缩短 ( P <0 .0 5 )。结论 :复方丹参注射液合脑脊液置换术能有效地改善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症状 ,提高治愈率 ,保护心肌 ,预防脑血管痉挛 ,减轻蛛网膜粘连 ,防止脑积水 ,对降低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2001年以来,我科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采用中西医结合、脑脊液置换疗法观察治疗,收到了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通腑活血法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3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蛛网膜下腔出血属中医“中风”范围,起病急骤,病情凶险,死亡率及复发率均较高。笔者1997年5月~2003年12月采用通腑活血法治疗本病35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指脑基底动脉环或脑表面血管破裂,大量的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的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后与脑脊液相混出现颅内高压和脑膜刺激征,并可导致局限性或弥漫性脑血管痉挛,可引起脑水肿。出现剧烈的头痛,大多数患者可有再出血,一般在患病后6-11d可出现猝死。因此必须早期采用脱水剂、止血剂,并防治脑血管痉挛。应用先进的脑脊液置换术,同时辅以中药口服,可挽救患者生命,明显减轻头痛和呕吐,提高治愈率,减少死亡率。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通腑化痰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指由脑表面血管自发破裂后,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也称原发性SAH;如系脑实质内出血后,血液穿破脑组织而进入腔室和蛛网膜下腔,称继发性SAH.  相似文献   

12.
脑脊液置换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脑脊液(CSF)置换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本组47例,治疗组25例腰穿放脑脊液,每次放出血性脑脊液5-10ml,注入生理盐水5—10ml,置换液量30—50ml左右,根据病情每日或隔日置换1次,直至脑脊液无色透亮。对照组22例,仅做内科一般治疗及诊断性腰穿。所有病例均给予降颅压、止血、镇静止痛、预防并发症等治疗。结果: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头痛、颈强症状缓解快,病程短,并发症少;对照组头痛、颈强症状缓解慢,病程长,并发症多。结论:脑脊液置换术治疗SAil简便易行、疗效明显、缩短病程,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腰椎穿刺脑脊液置换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对患者头痛症状缓解情况及病情转归的影响。方法:对4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经脑脊液置换后的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疗后头痛缓解情况较传统的方法快。结论:腰椎穿刺脑眷液置换术用于治疗SAH后急性脑积水和脑血管痉挛疗效显著,可明显减轻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自觉症状,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脑脊液置换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5.
难以忍受的剧烈头痛是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的主要痛苦,通常持续15~30 d,常导致患者烦躁不安而引发颅内压进一步升高,诱发再出血,增加病死率和致残率,因此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法控制头痛有利于缓解病情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腰椎穿刺脑脊液置换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伴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重型颅脑损伤伴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0例。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再给予腰椎穿刺脑脊液置换术治疗,对两组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以及血性脑脊液清除时间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两组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较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在血性脑脊液清除时间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运用腰椎穿刺脑脊液置换术对重型颅脑损伤蛛网膜下腔出血进行治疗,不仅可以缩短血性脑脊液的清除时间,还能降低致残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7.
18.
19.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与其它脑血管疾病相比.其特点是:死亡率最高,致残率最低,有较高的临床治疗价值。因此,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研究。2000年以来,我们对40例SAH患者采用脑脊液置换并在鞘内注药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20.
原发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指脑表面血管破裂,血液直接进入蛛网膜下腔,约占急性脑卒中的10%。其起病急,病情凶险,死亡率高。我院自2003年6月至2006年6月采用脑脊液(CSF)置换术并注入地塞米松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SAH)20例,与既往传统方法治疗20例进行比较,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