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观察了44例四组不同烧伤面积患者的尿FDP(fibrin degradation)、尿LZM(Lysozyme),并分析了与伤情、败血症或死亡的关系。测试结果显示:随着伤情的增重尿FDP、LZM上升幅度逐渐增高,10%以下烧伤面积尿FDP、LzM均在正常范围,分别为0.24μg/ml、4.61μg/ml,而C、D组尿FDP上升为1.65μg/ml、3.5μg/ml;尿LZM30.5μg/ml、99.24ug/ml,两者呈正相关,而且与尿蛋白、尿素氮的上升水平也呈正相关。尿FDP上升1.248ug/ml,尿LZM上升51μg/ml以上提示肾功能有衰竭情况,特别是尿FDP上升4.992,尿LZM上升91μg/ml以上标志予后不佳。本检测对判断病情,评价治疗效果,予示肾功情况、败血症的发生与病情转归有一定临床价值,而且较敏感。  相似文献   

2.
血清(尿)FDP的测定过去通用定性法,近年来多采用血凝抑制定量测定法,但此法存在设备操作繁杂等缺点,也有报导免疫定性法,敏感性差不能进行临床治疗对比,为此我们在方法基础上进行了改进,提出了微量定量电泳扩散法进行测定,经二年来的实践,初步证明此法具有若干优点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心肌肌钙蛋白(cTnⅠ)、肌红蛋白(Myo)、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D-二聚体(DD)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3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AMI组),同时选取3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应用免疫荧光法、凝固法分别检测cTnI、Myo和FDP、DD,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检测,AMI组cTnI、Myo、FDP、DD含量分别为30.58(0.01~51.34)ng/ml、121.39(32.29~136.45)μg/L、6.83(4.32~8.34)μg/ml、2.66(0.52~5.78)μg/ml,对照组分别为0(0~0.01)ng/ml、21.48(15.47~54.68)μg/L、2.43(1.37~5.48)μg/ml、0.16(0.02~1.18)μg/ml,两组cTnI、Myo、FDP、DD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TnI、Myo、FDP、DD 4项指标检测的阳性率分别为84.38%、90.63%、78.13%、81.25%,经ROC曲线分析,当其分别取截断值cTnI>10.72ng/ml、Myo>56.27μg/L、FDP>5.50μg/ml、DD>0.73μg/ml时,曲线下面积最大,分别为0.958、0.974、0.939、0.972,youden指数分别为0.844、0.739、0.648、0.806。结论:血cTnI、Myo和FDP及DD在AMI患者中均有明显升高,其检测对诊断急性心肌梗死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在AMI患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中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血清中肿瘤相关胰蛋白酶原2在胰腺癌初筛中的意义。方法收集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总医院内、外科诊为胰腺癌患者23例治疗前的血清标本,35例正常健康人的血清。采用酶联免疫法半定量检测血清中肿瘤相关胰蛋白酶原2的含量。结果血清肿瘤相关性胰蛋白酶原2含量在健康人的中位数为0.8μg/L,四分位间距为0.6~1.2μg/L;胰腺癌患者中位数为13.8μg/L,四分位间距为2.3~60.7μg/L。胰腺癌患者和健康人血清肿瘤相关胰蛋白酶原2水平有差异(P<0.01)。以1.85μg/L为临界值,诊断胰腺癌的敏感度为91.4%,特异度为95.7%。结论血清肿瘤胰蛋白酶原2检测可作为胰腺癌的一种初筛试验,敏感性、特异性均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血清补体B因子(BF)检测结果。方法:甲亢患者108例,正常对照组69例,分别采用单向免疫琼脂扩散法检测血清补体B因子。结果:患者组BF为(374.1±87.6)μg/ml,对照组BF为(241.1±28.4)μg/ml。患者组的BF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t=14.62,P<0.01)。结论:甲亢患者血清补体BF增高的临床意义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血清胱抑素C和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所发挥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糖尿病患者60例(观察组)和同期体检健康人60名(对照组)进行血清胱抑素C和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测,对比2组检验者血清胱抑素C、尿微量白蛋白的指标水平和阳性率。结果观察组人员的血清胱抑素C和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阳性率也高于对照组。结论两种方法联合检测能够提升检测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血清补体B因子(BF)检测结果.方法甲亢患者108例,正常对照组69例,分别采用单向免疫琼脂扩散法检测血清补体B因子.结果患者组BF为(374.1±67.6)μg/ml,对照组BF为(241.1±28.4)μg/ml.患者组的BF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t=14.62,P<0.01).结论甲亢患者血清补体断增高的临床意义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尿微量白蛋白与高血压病的预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尿微量白蛋白与高血压早期心血管、肾脏、眼底方面的关系 ,对 198例原发性高血压病人进行尿微量白蛋白研究。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98例为住院原发性高血压病人。高血压病史<10 a,男 90例 ,女 10 8例 ,年龄 40岁~ 6 5岁。机体容积指数 <30 ,胆固醇 <5 .7mmol/ L ,血肌酐 <12 0μmol/ L ,无尿路感染。1.2 方法 :所有病人留取晨尿 ,放免法测尿微量白蛋白 ,生化分析仪测血肌酐、血糖、血脂、尿酸 ,2 4h动态监测血压、平均动脉压 ,彩色多普勒测心室后壁、室间隔厚度。1.3 结果 :198例尿微量白蛋白在 6 .0μg/ min~ 38μg/ min,…  相似文献   

9.
我院从1985年9月~1989年7月间对住院治疗的40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简称肾病患儿,进行了尿FDP测定,现总结如下。1 资料和方法男34例,女6例,年龄1~14岁,单纯性25例,肾炎性15例。多数病例在住院后头2周内,未用激素前留置标本,新鲜尿液10ml,离心后取0.1ml进行检测,采用反向被动血凝试验,试剂选用卫生部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的冻干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我院正常范围,尿FDP含量为O微克/毫升(μg/ml),2 结果肾病患儿的尿FDP含量可增高,尤以肾炎性明显。两组经统计学处理  相似文献   

10.
《陕西医学杂志》2017,(12):1783-1784
目的:探讨新生儿百日咳的诊断方法,分析病原菌的药物敏感性,为患儿后期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采集76例疑似患儿鼻咽拭子,分别使用细菌培养和PCR检测法进行确诊,随后采用琼脂稀释最低抑菌浓度法(MIC)、E-test法和纸片扩散法检测分离菌株对红霉素、头孢唑啉等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细菌培养法获得5株百日咳杆菌菌株,阳性率为6.58%;PCR检测阳性率达到27.63(21例)%,两种检测方法在阳性检出率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株百日咳杆菌红霉素纸片扩散法的抑菌圈直径皆>42mm(47~55mm),E-test MIC为0.051~0.089μg/ml,琼脂稀释法MIC均为0.135μg/ml;头孢唑啉MIC均为0.03μg/ml,头孢替安MIC为0.015~0.025μg/ml、阿奇霉素MIC为0.030~0.060μg/ml、环丙沙星均为2μg/ml、克林霉素为1~2μg/ml。结论:PCR在新生儿百日咳检测中检出效率高,红霉素可作为治疗新生儿百日咳的良好药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 (TRFIA)定量检测乙肝表面抗原 (HBsAg)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 3 5 8份乙肝病毒感染者血清标本采用TRFIA法定量检测HBsAg的含量。结果 :急性乙肝组血清HBsAg的含量为 2 0 . 8± 18 . 5 μg/ml ,慢性乙肝组、肝硬化组、肝癌组HBsAg含量分别为 5 . 3± 8 . 7μg/ml ,4 . 5± 7 . 2 μg/ml ,4 .1± 6 . 3 μg/ml,与急性乙肝组相比较差别显著 (P <0 0 1)。HBeAg(+ )组HBsAg含量为 2 6 .8± 18 . 2 μg/ml ,抗HBe(+ )组HBsAg含量为 3 . 6± 4 . 1μg/ml ,两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 (P <0 . 0 1)。结论 :采用TRFIA法定量检测HBsAg能较直观地反映乙肝病毒感染者体内乙肝病毒复制的活跃程度 ,结合乙肝其它血清学指标检查 ,对乙肝的病程监测及药物疗效判断具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2.
本文立用930型荧光光度计测定锦州市51例健康人发硒,43例健康人尿硒含量分别为0.325±0.025μg/g,0.021±0.018μg /ml(X±SD),重复实验变异系数为5.1%和4.8%。回收率分别为90%、86%。  相似文献   

13.
用免疫单扩散方法检测各种自身免疫病患者129例血清标本中纤维粘连蛋白(FN)的含量。患者组(187.42±104.54μg/ml)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227±53 μg/ml)(p<0.05)。对54例红斑狼疮患者检测结果为222.4±113.8μg/ml,与正常对照组无差别,但若根据病情活动度分组,两组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血清FN水平的降低与病情改善及抗DNA抗体下降呈平行关系。  相似文献   

14.
概要: 用改进的单相免疫扩散法(modified single radial immunodiffusion)微量测定了正常妇女、妊妇、产妇、产褥期妇女和脐带血共计261个样本的血清CRP值,获得以下结果。 1.31例正常妇女的血清CRP值:0.5μg/ml以下者21例(68%)、0.5μg/ml~2μg/ml者8例(26%),2μg/ml以上者2例(6%)。  相似文献   

15.
活血化瘀法是祖国医学治疗血瘀症的一个独特的法则,特别是治疗外伤疾病方面,伤科医生常常依据这个方法,结合个人临床经验,选用一些药物治疗伤后血液壅滞,瘀阻不通的“血瘀症”。但所用药物的作用机制迄今还不十分了解,笔者就我们近年来有关活血化瘀药物对血清FDP值影响的实验研究和临床观察提出讨论。一、外伤与血清FDP值的关系通过20例外伤患者手术前血清FDP值的测定(其平均值为1.05μg/ml )和外伤后5  相似文献   

16.
应用免疫对流电泳法测定了100例不同面积,不同深度烧伤病人血液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含量,部分病人同时测定了血小板和纤维蛋白原,结果提示。①烧伤面积>30%,FDP值和烧面积成正比例升高;②Ⅱ°烧伤面积<10%,FDP值90%在正常范围,Ⅲ°烧伤面积>35%,FDF值仅5%在正常范围;③败血症患者的FDP值均在24μg/ml以上;当FDP升高达48μg/ml,应警惕有烧伤并发症;当FDP达96μg/ml以上均有严重并发症。对严重烧伤病人早期和感染期检查血小板、纤维蛋白原和FDP变化,不仅可以判断预后,辅助诊断,而且对抗凝治疗的开展也有一定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磷酸二酯酶法测定了银屑病患者表皮和血清中钙调素(Calmodulin,CaM)含量,并报道了血清中无机磷的升高。健康人表皮CaM含量为0.45±0.09 μg/mg protein(16例),而患者未病变表皮含量为1.71±0.31 μg/mg protein(16例),病变表皮则更高为2.88±0.75μg/mg protein(16例)。血清CaM含量健康人为0.33±0.07 μg/mg protein(10例),患者为0.69±0.31μg/mg protein(9例)。血清无机磷含量健康人为0.04±0.01μg/mg (10例),患者则为0.13±0.06μg/mg(11例)。结果表明患者表皮和血清中CaM含量及血清无机磷含量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福建地区汉族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色素上皮衍生因子水平(pigment epithelium-derived factor,PEDF)及PEDF基因启动子区rs1294385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微量白蛋白尿的关系?方法:471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rinary albumin to creatinine ratio,UACR)分为正常组(UACR<30 μg/mg,NAU组)246例?微量白蛋白尿组(30 μg/mg≤UACR<300 μg/mg,MAU组)225例,使用PCR-RFLP方法检测PEDF基因启动子区rs1294385的多态性,同时检测血清PEDF水平及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血脂等指标?结果:MAU组的血清PEDF水平高于NAU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偏相关分析显示血清PEDF水平与UACR呈正相关(P < 0.05);PEDF基因启动子区rs1294385的基因型(GG型?GA型和AA型)和等位基因(G/A)在NAU?MAU两组间的分布存在差异,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GA基因型出现微量白蛋白尿的风险是GG基因型的1.838倍,GA+AA基因型出现微量白蛋白尿的风险是GG基因型的1.862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PEDF水平随微量白蛋白尿的出现而增高;福建地区汉族2型糖尿病患者PEDF基因启动子区rs1294385多态性与微量白蛋白尿明显相关,携带A等位基因可能增加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微量白蛋白尿的机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汕头地区妊娠期孕妇碘的营养状况,探讨汕头地区妊娠妇女尿碘筛查的时机和意义。方法利用碘催化砷铈反应原理,采用冷消解快速尿碘定量检测方法测定724例孕妇(其中妊娠早期194例,妊娠中期283例,妊娠晚期247例)随意尿的碘含量。结果孕早、中、晚期孕妇尿碘中位数分别是118μg/L、196μg/L和234μg/L,其中尿碘<150μg/L者所占比例分别为28.87%、25.44%、18.22%,尿碘≤100μg/L者所占比例分别为27.83%、19.08%、16.70%,尿碘<50μg/L者所占比例分别为1.04%、2.83%、3.95%。结论妊娠早期妇女仍处于缺碘状态。妊娠不同时期尤其是对于孕早期妇女,进行尿碘检测可以有效的纠正妊娠期碘缺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IL-8和IL-23分泌水平的变化及其之间的相互关联,以期为乙型肝炎的诊断及临床治疗监控提供参考。方法选取经检查确诊的43例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定量检测患者血清中IL-8和IL-23的分泌水平,并以36名正常健康人血清作比较。结果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IL-8和IL-23的浓度分别为(96.4±51.6)μg/L和(140.5±50.1)pg/ml,均高于正常健康人血清中IL-8[(81.2±29.2)μg/L]和IL-23[(47.1±8.5)pg/ml]的浓度(P<0.01),并且血清中IL-8和IL-23的表达水平呈明显的正相关(P<0.01)。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IL-8和IL-23水平显著升高,其可能与慢性乙型肝炎的发病和病理损伤密切相关,检测血清中IL-8和IL-23的分泌水平为乙型肝炎的诊断和治疗监控提供了一个有应用价值的临床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