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日本血吸虫病流行于我国南方十二个省、市、区、呈块状分布特点。寄生虫学家曾将分布于我国大陆地区的日本血吸虫称为中国大陆品系,而与台湾省的以及分布于日本、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的日本血吸虫相区别。然而分布于我国大陆各地的日本血吸虫是否为同一品系,这一涉及正确阐明我国各地日本血吸虫的特性与流行  相似文献   

3.
以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安徽品系为材料,采用酚-氯仿抽提,纯化基因组DNA。经BamHI酶切后,与质粒PUC^18重组,转化入大肠杆菌JM103,转化率为10^4。并对重组质粒DNA进行酶切鉴定。  相似文献   

4.
根据已知的日本血吸虫菲律宾株的副肌球蛋白分子的部分cDNA序列,设计两对寡核苷酸引物(引物1/2和引物3/4),以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用引物1/2从本室两个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cDNA库中均扩增出与预期大小(927bp)一致的特定DNA片段。巢式PCR——以第一扩增产物为模板,用引物3/4扩增出约500bp的单一条带,与预期片段(494bp)大小一致。表明PCR产物为编码副肌球蛋白的目的基因片段。  相似文献   

5.
日本血吸虫(大陆株)成虫基因表达谱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报告作1998年至2000年有关日本血吸虫(大陆株)成早基因表达谱研究的结果,主要扬:已测定551条EST,其中519条EST已送入国际基因数据库(GenBank/dbEST),并获得了GenBank的登录号。经同源整合后,519长EST序列归类为388个基因序列,其中,24条(6.19%)为日本血吸虫已知基因序列;18条(4.64%)EST与曼长血吸虫已知基因序列同源,90条(23.19%)EST与其它生物的已知基因序列同源,同源基因包括精氮酸酶、酰胺酸酶、微纤维蛋白、肌动蛋白、细胞色素C氧化酶、二硫异构酶、加长因子、热激蛋白70、Y盒结合蛋白和抗凋亡因子等。其余的256条(65.98%)EST在Gen-Bank中未发现有已知基因的同源序列。将非日本血吸虫同源序列EST或未检索到同源序列的EST初步定义为日本血吸虫亲基因/未知基因序列EST,共364条。已克降日本血吸虫精氮酸酶基因、Y-盒结合蛋白基因和抗凋亡-1因子3个新基因的全长cDNA,其GenBank的登录号分别为AF402615、AF367371和AF333765。本研究结果丰富了血吸虫基因组数据,并为进一步筛选日本血吸虫疫苗候选基因或药物靶位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日本血吸虫(大陆株)成虫基因表达谱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告作者 1998年至 2 0 0 0年有关日本血吸虫 (大陆株 )成虫基因表达谱研究的结果 ,主要包括 :已测定 5 5 1条EST ,其中 5 19条EST已送入国际基因数据库 (GenBank/dbEST) ,并获得了GenBank的登录号。经同源整合后 ,5 19条EST序列归类为 388个基因序列 ,其中 ,2 4条 (6 19%)为日本血吸虫已知基因序列 ;18条 (4 6 4 %)EST与曼氏血吸虫已知基因序列同源 ,90条 (2 3 19%)EST与其它生物的已知基因序列同源 ,同源基因包括精氨酸酶、酰胺酸酶、微纤维蛋白、肌动蛋白、细胞色素C氧化酶、二硫异构酶、加长因子、热激蛋白 70、Y盒结合蛋白和抗凋亡因子等。其余的 2 5 6条 (6 5 98%)EST在Gen Bank中未发现有已知基因的同源序列。将非日本血吸虫同源序列EST或未检索到同源序列的EST初步定义为日本血吸虫亲基因 /未知基因序列EST ,共 36 4条。已克隆日本血吸虫精氨酸酶基因、Y 盒结合蛋白基因和抗凋亡 1因子 3个新基因的全长cDNA ,其GenBank的登录号分别为AF4 0 2 6 15、AF36 7371和AF33376 5。本研究结果丰富了血吸虫基因组数据 ,并为进一步筛选日本血吸虫疫苗候选基因或药物靶位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国大陆日本血吸虫微卫星DNA变异。方法对中国大陆浙江、江西、安徽、湖南、湖北、四川、云南七省及菲律宾Sorsogon省日本血吸虫虫株进行6个微卫星DNA位点分析。结果中国大陆日本血吸虫湖区虫株间遗传距离为0.018-0.189,山区虫株间遗传距离为0.095-0.114;湖区与山区虫株间遗传距离为0.128~0.366;中国大陆与菲律宾虫株间遗传距离为0.248~0.4640。结论微卫星DNA显示中国大陆日本血吸虫存在较大变异,结合地理环境、螺类宿主和易感性,中国大陆日本血吸虫至少存在二个不同虫株。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中国大陆日本血吸虫(Schistosoma japonicum)微卫星DNA基因变异。方法 日本血吸虫种群取自中国大陆7个流行省现场:浙江省(嘉善),安徽省(贵池),江西省(永修),湖北省(武汉),湖南省(岳阳),四川省(茅山,天全),云南省(大理)以及菲律宾Sorsogon省。对每一种群20个样本的DNA,用11个日本血吸虫微卫星;M5A,J5N,MFI,CA11-1,S6-1,RRPS,2AAA,S7-1,CGA3,S9-1和MPA分析。结果 中国大陆日本血吸虫不同的种群之间和种群内存在高水平的多态性,进一步证实中国株和菲律宾株分属不同虫株,在中国大陆不同种群间也存在明显遗传变异。结论 证明了用微卫星对日本血吸虫进行种群基因学研究的可行性,并提示中国大陆存在日本血吸虫不同的虫株。  相似文献   

9.
从改进现有的血吸虫病免疫诊断以及发展针对日本血吸虫感染的实验性分子疫苗的目标着想,考虑到需要制备克隆化的抗原。目前已采用日本血吸虫(中国株)成虫的mRNA,在载体λgtll 噬菌体以及宿主大肠杆菌y1090这一系统中构建了一个cDNA 表达库,并对该表达库用抗体进行筛选。有关建库的基本步骤描述于后:  相似文献   

10.
应用定向完隆方法,将日本血吸虫虫卵cDNA片段重组入噬菌体载体λgtllSfi-Not的EcoRl和Notl双酶切位点之间。所构建的基因表达文库的容量为重1.07×107重组子。经含有IPTG及X-Gal的颜色选择平皿测定,初步提示重组效率达100%。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虫卵cDNA文库的构建@吴海玮$南京医科大学分子寄生虫学研究室@陈淑贞$南京医科大学分子寄生虫学研究室@张兆松$南京医科大学分子寄生虫学研究室  相似文献   

11.
目的:克隆日本血吸虫琥珀酸脱氢酶铁硫蛋白(sjSDISP)全长编码基因,并对所获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进行表达。方法:根据基因库中SjSDISP对应的EST(BU804141)以及日本血吸虫成虫cDNA文库载体λgtl1多克隆位点邻近核苷酸序列设计引物,以日本血吸虫成虫cDNA文库为模板,采用锚式PCR对SjSDISP基因不完整的3′端和5′端进行扩增、测序,用电子软件拼接成全长cDNA,将其克隆到表达载体pGEX-4T-1上,经琼脂糖凝胶电泳、限制性内切酶消化、PCR和测序鉴定后,选择阳性克隆进行表达及Western印迹分析。结果:获得1071bp全长cDNA,其理论推导为编码278个氨基酸残基的蛋白质。SjSDISP基因在大肠杆菌BL2.中获得良好表达。该融合表达产物相对分子质量约为56kD,且能被日本血吸虫成虫抗原免疫血清特异识别。结论:编码日本血吸虫琥珀酸脱氢酶铁硫蛋白全长cDNA克隆及其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2.
采用日本血吸虫(大陆株)融合蛋白加福氏佐剂免疫小鼠,攻击感染后,不但可减少虫负荷(减虫率为29.2—51.0%),还可降低血吸虫雌虫的产卵量(减卵率为52.1—74.3%),血清抗体在初次免疫后3周即明显升高,并持续维持较高的水平。结果表明,经大肠杆菌表达的日本血吸虫重组融合蛋白能诱导抗攻击感染的保护性免疫力,可望作为混合多价疫苗的候选组份而大规模的生产。  相似文献   

13.
日本血吸虫大陆株26KDa基因重组蛋白保护性免疫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rSjc26GST分别抗原可诱导宿主产生抗日本血吸虫感染的保护性免疫力,获得免疫的小鼠虫贡荷与肝、脾组织中虫卵负荷均下降,减虫率与肝、脾减卵分别为30与57.11%、79.97%。ELISA测免疫鼠血清特异性抗体水平明显升高。提示rSjc26GST作为日本血吸虫病候选疫苗矍有广泛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重组Sj22.6kDa抗原(rSj22.6)进行免疫学活性鉴定,了解其作为疫苗候选抗原的潜力。方法:Westernblot反应确定rSj22.6的抗原性;将rSj22.6注射家兔,制备特异抗血清;以血吸虫尾蚴对C57小鼠进行攻击感染,初步鉴定其免疫保护力。结果:rSj22.6可与特异性抗体发生反应,并刺激家兔产生特异性抗体应答,抗体滴度为1∶1280。攻击感染中,免疫组小鼠的减虫率达77.2%。结论:rSj22.6具有良好的免疫学活性,在诱导抗日本血吸虫感染方面具有一定的潜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pGSj24克隆化基因进行核苷酸序列分析,了解其编码蛋白的属性。方法:常规制备pGSj24克隆化基因并重组入测序载体M13mp19,以DYEPRIMER荧光测序试剂盒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分别以DNASIS和GOLDKEY软件对序列资料进行分析。结果:pGSj24克隆化基因长840bp,含一开放阅读框,可编码一分子量为22.6kDa的蛋白质。开读框上游和下游均有终止密码子。该基因与已发表的日本血吸虫22.6kDa蛋白的编码基因同源性达95%,编码区同源性达99.7%。在该基因内有一段典型的EF-Hand钙结合区序列,并有内质网导肽、微体导向信号等功能位点。预测该蛋白质内可能的抗原决定簇位置为第29~32、63~68和87~101等氨基酸片段。结论:pGSj24克隆化基因为日本血吸虫22.6kDa抗原编码基因  相似文献   

16.
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Sj16基因的体外扩增及克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构建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Sj16基因原核表达重组质粒pGEX-4T-1-Sj16。根据曼氏血吸虫Sm16基因已知序列设计合成一对引物,用PCR技术从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成虫cDNA库中扩增Sj16基因;将Sj16基因定向克隆入pGEX-4T-1;转化感受态BL21/DE3菌;用酶切,PCR扩增鉴定筛选得到的重组阳性克隆。结果表明,从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成虫cDNA库中获取Sj16基因,重组质粒中含有Sj16基因。结果提示,成功构建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Sj16基因原核表达重组质粒pGEX-4T-1-Sj16,为进一步研究Sj16基因功能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7.
18.
根据已知的日本血吸虫菲律宾株的副肌球蛋白分子的部分cDNA序列,设计两对寡核苷酸引物(引物1/2和引物3/4),以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用引物1/2从本室两个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cDNA库中均扩增出与预期大小(927bp)一致的特定DNA片断。巢式PCR-以第一扩增产物为模板,用引物3/4扩增出约5000bp的单一条带,与预期片段(494bp)大小一致。表明PCR产物为编码副肌球蛋白的目的基因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日本血吸虫重组疫苗,表达和制备血吸32ku抗原重组疫苗。方法 根据Merekelbach等报道的日本血吸虫中成虫32ku抗原完整编码序列设计引物,以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成虫mRNA为模板,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扩增其32ku抗原完整编码区cDNA。将cDNA重组于pGEM-T easy载体上,转化大肠杆菌。结果 重组质粒经测序进行鉴定,结果与Merckelbach等报道的32ku抗原编码区cDNA进行比较,二序列一致。结论 32ku抗原在不同的地区异株间的32ku蛋白进化上存在高度保守性,因此32ku抗原可以作为重组疫苗的候选抗原。  相似文献   

20.
作者用Terasaki(1977)标准化了的单个生殖细胞培养及空气干燥法研究了绥芬河流域卫氏并殖吸虫的染色体,并与辽宁省宽甸县卫氏并殖吸虫的染色体组型做了对比,其结果两者相似,但未见精子形成及减数分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