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9~2002年,我院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及静脉溶栓治疗后的心率变异性(HRV)变化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将55例AMI患者(均符合WHO标准)分为两组,PTCA组(A组)30例,其中男21例,女9例;平均年龄(59.2±9.7)岁。AMI位于前壁18例,下壁8例,前间壁2例,正后壁2例。均于发病后6小时内行急诊PTCA+支架治疗,梗死相关血管血流达Ⅲ级后给予静注硝酸甘油;皮下注射低  相似文献   

2.
一、对象与方法  1996年1月至1998年10月,北京同仁和朝阳两家医院发病12小时内入院并直接行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分为两组,70~79岁(平均75岁)组27例,男20例,女7例;44~69岁(平均57岁)组56例(其中60~69岁21例),男41例,女15例。AMI诊断按WHO标准,一经确诊即刻送导管室,冠状动脉(冠脉)造影确定梗死相关血管后,直接行PTCA;PTCA不能获得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临床试验(thrombosisinmyocardialinfarction,TIMI)3级血流、残余狭窄>50%或有明显的内膜撕裂者则植入冠脉内支架。将两组间早期成功率、梗…  相似文献   

3.
应用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对左心室收缩功能和收缩储备功能进行评价 ,旨在探讨急性心肌梗塞 (AMI)直接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CA)后早期心电图抬高的 ST段下降幅度判断左心功能的价值。1 材料与方法  病例选择 :1998年 9月至 1999年 2月首次发生 AMI且行直接 PTCA使梗塞相关血管 (IRA)血流达心肌梗塞溶栓治疗临床试验 (TIMI) 3级血流的患者42例 (男 33例 ,女 9例 ) ,平均年龄 5 5 .9(38~ 74)岁。其中前壁梗塞 2 2例 ,下后壁梗塞 2 0例。IRA开通时间 4.36小时。  心电图的判断 :比较入院当时及PTCA后 1小时心电图…  相似文献   

4.
溶栓禁忌证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直接介入治疗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不能溶栓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直接介入治疗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 对 31例 70岁以上的患者 ,3例 6 0~ 6 9岁有溶栓禁忌证的老年心肌梗死的患者进行了直接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CA)与冠状动脉内支架术。结果 有 34例梗死相关动脉 (IRA)心肌梗死溶栓试验 (TIMI)血流 0级 2 7例 ,1级 7例。 31例直接行PTCA成功 ,其中 4例患者直接PTCA后其残余狭窄 <10 %且无明显的内膜撕裂和夹层。 2 7例IRA具有支架置入的适应证 ,即刻造影IRATIMI血流达 3级。 2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CABG)。有 1例因IRA完全闭塞 ,PT CA未能成功。直接介入成功率 97%。 31例患者经过平均 (11.4± 3.7)个月随访 ,无再梗死及急诊再次血运重建 ,但 4例有心绞痛 ,造影证实为冠状动脉支架再狭窄再次行PTCA成功。结论 对溶栓有禁忌证的老年AMI患者行直接介入治疗 ,具有较高的成功率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直接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治疗急性前壁心肌梗死(AMI)合并泵衰竭的近期及远期疗效.方法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合并泵衰竭发病至入院时间<12小时的28例患者行直接PTCA并置入冠状动脉内支架.结果28例梗塞相关冠状动脉(IRCA)均为左前降支(LAD)近端或起始部,TIMI血流0~Ⅰ级,单支病变15例、双支病变9例、三支病变4例,PTCA即刻成功率100%,IRA血流均达TIMIⅢ级灌注.1例未置入支架者手术后第二天再发胸痛,并发急性肺水肿死亡.27例存活病例随访1~36个月无死亡,LVEF59.8±6.5%.结论对前壁心肌梗死合并泵衰竭,包括对升压药有反应的KillipⅣ级患者行直接PTCA安全、可靠、可明显改善心功能,降低病死率提高近期及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直接PTCA为急性心梗(AMI)提供了积极的有效的又安全的恢复心肌灌注的手段,优于常规溶栓治疗,但直接PTCA仍有时间延误问题.研究旨在探讨AMI患者在等待PTCA时间延误期内,使用常规治疗剂量短效溶栓剂(rt-PA)治疗,促使梗塞相关动脉(1RA)早期开通的有效性,及溶栓后立即进行加速经皮腔内冠脉成形术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75例AMI患者用阿司匹林和肝素后接受20mg rt-PA一次弹丸注射,随后80mg半小时内快速滴入,尽快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术,对IRA行PTCA或支架植入术,如果血管开通,仍有残余狭窄,亦行PTCA及支架术,和同期进行88例AMI直接PTCA进行对比分析.本试验终点包括,到达导管室血管开通率,PTCA的结果,治疗后导管室血管开通率,PTCA的结果,治疗后两周内左室功能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到达导管室时,联合治疗(溶栓加PTCA)血管开通率88%(26%TIMI2级,62%TIMI级血流),直接PT-CA组为36%(20%为TIMI级血流,16%TIMI3级血流)(P<0.001)两组PTCA血流再通率相似,分别为96%,94%.对梗塞相关动脉恢复TIMI3级血流效果相同,分别为84%,82%.两周内左室功能(超声法EF)联合治疗组优于PTCA组(65.4%,54.6%,P<0.05)两组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大出血,脑卒中,在闭塞和死亡)无显著差异.住院死亡率(2周)联合治疗组0%,直接PTCA组3.4%(前者明显低于后者).结论联合治疗组和直接PTCA相比,早期再通率高(到达导管室进行造影时)住院期间左室功能恢复较好,溶栓对随后立即加速PTCA并不增加PTCA的并发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内重组链激酶(r-SK)溶栓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合并高血压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99例AMI患者年龄均>70岁,平均(76.8±5.5)岁。其中低体重者49例(49.5%),溶栓前血压≥160/100mmHg(1mmHg=0.133kPa)者59例(59.6%)。均接受冠状动脉内r-SK溶栓治疗2~3min内冠状动脉内注入r-SK5万U,继续以5000U/min输入90min,总剂量为50万U,遂行冠状动脉造影判断TIMI血流分级。结果90min冠状动脉开通率为71.2%,其中TIMI3级达47.9%,TIMI2级31.1%。无一例颅内出血并发症。结论本研究提示冠状动脉内r-SK溶栓治疗老年AMI患者合并高血压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静脉溶栓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肌梗死溶栓(TIMI)血流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06年10月北京市顺义区医院AMI患者229例的病例资料,131例接受静脉溶栓(IVT)治疗(溶栓组),98例接受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急诊PCI组),比较两组的治疗开始时间和近期预后。溶栓组104例接受补救或延迟PCI(溶栓 PCI组),与急诊PCI组比较,分析两组的TIMI血流情况。结果溶栓组溶栓开始时间明显早于急诊PCI组球囊扩张时间(67.79min对134.54min,P<0.01);冠状动脉造影时,溶栓 PCI组TIMI3级血流、TIMI3级和TIMI2级血流之和均明显高于急诊PCI组(分别为40.4%对24.5%,P=0.016;63.5%对36.7%,P<0.01);1个月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溶栓组和急诊PCI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可以更快地实现早期再灌注达到TIMI2级血流以上,宜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直接经皮穿刺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40岁以下青年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疗效.方法38例40岁以下青年AMI患者,发病12h内直接PCI.观察出院前后心脏事件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全部病例冠状动脉造影示梗死相关血管血流TIMI 0~1级,PCI后全部达TIMI 3级血流,住院期间无心脏事件发生.随访30~84个月,除2例不能控制危险因素,不坚持服药而发生原部位再梗死需再次PCI,余36例无心脏事件发生.8例术后6个月复查冠状动脉造影未发现再狭窄.术后6~12个月测LVEF比出院时明显增高[(61.8±10.2)%比(52.3±11.5)%,P<0.05)].结论青年患者AMI时直接PCI安全可行,有很好的近期和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急性心肌梗塞(AMI)溶栓治疗的第二阶段试验(TIMIⅡ)是为了比较采用rt-PA溶栓后,积极和被动进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或冠脉搭桥术(CABG)对病人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和结果:TIMIⅡ共随机入选3339例AMI病人。所有病人均进行了rt-PA溶栓治疗。病人被随机分为积极治疗组和被动治疗组。在积极治疗组,病人均常规进行心血管造影,并且一旦无禁忌症,均于梗塞后18~48小时进行PTCA或CABG。在被动治疗组,只有病人自发地或应激后出现心肌缺血方施行PTCA或CABG。共1 681例病人进入积极治疗组,1 658例病人进入被动治疗组;3 316例病人完成了1年随访(99.3%)。在随访1年结束后,积极治疗  相似文献   

11.
1999-01~1999-06间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采用冠状动脉内溶栓治疗5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AMI患者5例均为男性,年龄55~68岁,平均60±3岁,心前区持续疼痛时间为2~10h(6.5±1.2h),心功能NYHA标准分级,级3例,级2例。级中1例血压低于90/60mmHg(1mmHg=0.133kPa),心电图提示: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1例,下壁2例,前间壁2例。1.2 冠状动脉造影及溶栓治疗 左前降支主干闭塞2例,右冠起始部闭塞2例,左前降支主于 右冠中段同时闭塞1例,所有梗死相关动脉均100%闭塞,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为0级。经导管向…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高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急诊行经皮冠状动脉(冠脉)介入治疗(PCI)的临床疗效和预后.方法对157例发病在18 h以内的高龄AMI患者梗塞相关血管(IRA)急诊行经皮冠脉腔内成形术(PTCA)加冠脉内支架置入术.观察手术前后IRA的狭窄程度、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临床试验(TIMI)血流、成功率和心功能情况.结果157支IRA,163处靶病变平均狭窄程度95%~100%,TIMI血流0~2级,急诊PTCA后共置入158枚冠脉内支架,155支IRA术后完全再通,即刻成功率98.73%.2支IRA因PTCA后无血流未置入支架.经置入冠脉内支架后IRA均恢复到TIMI血流3级,残余狭窄为0%~10%.1例于术中死亡,2例于术后48 h死亡,住院期间总病死率1.91%.术后随访6~15个月,全部存活,心功能分级(NYHA)Ⅰ~Ⅲ级,无严重的心脏不良事件[(死亡、再次心肌梗死、急诊冠脉旁路移植术(CABG)]发生.结论急诊冠脉介入治疗对高龄AMI成功率高,临床疗效显著,能明显降低心脏事件的发生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溶栓后联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肌组织灌注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首次AMI患者94例,发病时间均在12 h以内。36例接受溶栓联合PCI治疗,58例接受直接PCI治疗,并于PCI后测定心肌组织灌注分级,了解二者对AMI患者心肌组织灌注的影响。结果:2组患者自发病至PCI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首次冠状动脉造影显示:溶栓联合PCI组PCI前梗死相关动脉TIMI 3 级血流者明显较直接PCI组增多;溶栓联合PCI组介入治疗成功率高,且术后TIMI 3级血流者、PCI后心肌组织灌注TMP 2级以上者均明显多于直接PCI组;2组比较出血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溶栓联合PCI治疗AMI安全有效,早期再通率高,心肌微循环灌注好,心肌梗死面积小,更有利于保护心室功能,且不增加出血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比较急性心肌梗死(AMI)患应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50mg治疗,加补救性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或冠状动脉内支架(Stent)置入术与直接PTCA/Stent置入术临床疗效。方法:135例首次AMI患随机给予以静脉rt-PA溶栓加补救性PTCA/Stent(A组)和直接PTCA/Stent(B组)。68例患用阿司匹林和肝素后,接受rt-PA50mg治疗,67例直接PTCA和支架。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 (CAG),以TIMI血流分级法评估,必要时做PTCA/Stent。本研究终点包括分析两组患的梗死相关血管(IRA)开通率,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及左心室功能。结果:A组IRA开通率为91.0%,B组IRA开通率95.5%。患于首次PTCA前及在3周后用超声心电图测定两组患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两组患到达导管室时IRA血流已达TIMI3级(n=34其中A组24例,B组10例),最初和恢复期EF值分别为60.8%和62.5%,经介入治疗后变为TIMI3级(n=80),其中A组75%(33/44),B组为84.2%(47/57),最初EF57.0%和恢复期EF57.2%。从未获TIMI3级(n=21),其最初EF54.1%和恢复期EF53.2%为最低。结论:溶栓剂rt-PA50mg治疗加补救性PTCA/Stent与直接PTCA/Stent,在AMI中的疗效比较,可使IRA开通,有利于保护AMI患的左心室功能和不增加副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与小剂量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溶栓后即刻和补救PCI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观察其对近期左心室重构及功能的影响.方法对初次发病、发病6 h内且无溶栓禁忌证的AMI患者63例随机给予直接PCI(直接PCI组,32例)或小剂量rt-PA溶栓加即刻和补救PCI(溶栓加补救PCI组,31例)治疗,于术后3 d、30 d、90d行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并记录有关心脏事件.结果术后3 d、30 d、90d两组间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ESVI)、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EDSI)、左心室射血分数(EF)和室壁运动指数(WMSI)均无显著差异(P>0.05);各组内30 d、90d与3 d比较均有显著差异;依据首次造影血流是否达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临床试验(TIMI)3级将所有患者再分为两组.首次造影达TIMI血流3级者与未达TIMI3级者30d、90d各指标均显著改善.结论直接PCI与小剂量rt-PA溶栓后即刻和补救PCI同样安全有效,改善左心室功能并降低心脏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直接和延迟介入治疗(PCI)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AMI)患者左心室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 65例发病3~6 h者先予瑞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溶栓后3~24 h行冠状动脉造影。54例TIMI血流为2~3级者7~10 d行PCI术(延迟组)。11例TIMI血流0~1级者及80例发病6~12 h者直接行PCI(直接组),术前给予波立维600 mg,阿司匹林300 mg。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1 a左心室射血分数、容量、室壁运动积分指数。结果两组治疗前后射血分数、收缩末容量指数、舒张末容量指数、室壁运动积分指数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在不具备PCI治疗的基层医院或PCI治疗有限制时,可先行静脉溶栓治疗,后再选择转运到有条件PCI的医院接受进一步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AMI)溶栓失败后补救性冠状动脉成形术(PCTA)的成功率。住院存活率及6个月随访结果。方法 28例老年人AMI,于发病(胸痛)开始6h内接受静脉溶栓治疗,溶栓开始90min时行冠状动脉造影,示TIMI(心肌梗死溶栓试验)血流0-1级或虽达2级但仍有胸痛,立即给予急诊补救性PTCA并记录其成功率、住院存活率,术后随访6个月。结果 全部患者中梗塞相关动脉(IRA)31支,其中前降支病变17支,右冠状动脉病变10支,回旋支病变4支,补救性PTCA使26例患者IRA完全再通,成功率92.9%,TIMI血流均达3级,其中10例补救性PTCA后因残余狭窄大于50%而植入支架。成功的补救性PTCA患者住院存活率96.3%,1例死亡,术后随访6个月,4例因胸痛复发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再狭窄(15.4%)。未成功的补救性PTCA患者中1例死亡(死亡率50%)。结论 老年人AMI溶栓失败后补救性PTCA成功率及住院存活率高,远期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8.
直接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时行无球囊预扩张直接置入冠状动脉内支架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2例AMI患者在发病12小时内,未经球囊预扩张而直接置入冠状动脉内支架.梗死相关血管(IRA)(共22支血管),左前降支12例(54.5%),左回旋支5例(22.7%),右冠状动脉5例(22.7%).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1级5例(22.7%),2级13例(59.1%),3级4例(18.2%).结果 22例患者共置入22个支架,支架置入后 TIMI血流3级21例(95.5%),2级1例(4.5%),残余狭窄为3.2±2.9%,支架置入成功率100%.住院期间无一例死亡、再次心肌梗死及再次靶病变需重复再通治疗.结论急性心血肌梗死(AMI)时行无球囊预扩张直接置入冠状动脉内支架治疗,成功率高、并发症少,TIMI血流3级达到率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冠状动脉血流的影响。方法将拟行急诊PCI的AMI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均行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于术前口服曲美他嗪。两组急诊PCI时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记录两组再通后的心肌梗死溶栓试验血流(TIMI)分级、校正的TIMI血流帧数(CTFC)及TIMI心肌灌注分级(TMBG)。结果观察组TIMI分级0~Ⅱ级6例、Ⅲ级39例,对照组分别为9、37例;两组比较,P均>0.05。观察组CTFC为(21.7±5.38)帧,对照组为(27.1±6.34)帧,P<0.05。观察组TMBG分级0~Ⅱ级9例、Ⅲ级36例,对照组分别为15、30例,P<0.05。结论曲美他嗪可明显改善AMI患者急诊PCI术后的冠状动脉血流。  相似文献   

20.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的临床效果。方法  6 6例患者 ,年龄 6 0~ 88(6 8.3± 10 .2 )岁 ,其中 >75岁 18例 ;男 5 7例 ,女 9例。患者入院后经临床和心电图诊断 ,AMI诊断按 1979年 WHO提出的 AMI诊断标准。结果  6 2例患者接受直接 PCI术 ,4例接受补救性 PCI。梗死相关血管 :前降支 2 4支 ,回旋支 11支 ,右冠状动脉 2 1支。有 6 3例患者的病变血管置入进口或国产支架 73枚 ,3例行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PTCA) ,残余狭窄 0~ 2 0 % ;开通后 6 0例患者血流达 TIMI 3级 ,5例患者 TIMI血流 级 ,1例患者血流 TIMI 0级。并发症与随访 :2例术后 4 8h内心源性休克死亡。对出院的 5 2例患者平均随访 (2 6 .1±13.3)月 (从 1个月至 78个月 ) ,再发急性心肌梗死 2例 ,心绞痛 4例 ,猝死 1例。结论 老年 AMI患者急诊介入性治疗可最大限度地恢复冠状动脉血流 ,手术成功率高 ,严重并发症少 ,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尤其适应于高龄、有溶栓禁忌证或伴有心源性休克的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