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紫丁香树皮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树军  张军锋  王金兰 《中草药》2006,37(11):1624-1626
目的研究紫丁香树皮中的活性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和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对紫丁香树皮的醋酸乙酯提取物进行分离,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分析确定结构。结果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鉴定为羽扇豆酸(lu-panic acid,Ⅰ)、齐墩果酸(oleandic acid,Ⅱ)、对羟基苯乙醇(p-hydroxy phenylethanol,Ⅲ)、3,4-二羟基苯乙醇(3,4-dihydroxy phenylethanol,Ⅳ)、橄榄苦苷(eleuropein,Ⅴ)、(8E)-gstroside(Ⅵ)、2-(3,4-二羟基)苯乙醇乙酸酯[2-(3,4-dihydroxy)phenyl ethyl acetate,Ⅶ]、七叶内酯(esculetin,Ⅷ)。结论化合物Ⅰ、Ⅱ、Ⅷ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Ⅲ、Ⅳ、Ⅵ、Ⅶ首次从该植物的树皮中分离得到的。  相似文献   

2.
毛瑞香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10  
目的:研究毛瑞香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色谱技术进行分离和纯化,通过光谱方法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得到16个化合物,鉴定其中的9个,分别为β谷甾醇(Ⅰ),对羟基苯甲酸乙酯(Ⅱ),反式2-丙烯酸3(3,4-二羟基苯基)二十二烷酯(Ⅲ),5,4′二羟基-7-甲氧基黄酮(即芫花素)(Ⅳ),2,4-二羟基嘧啶(Ⅴ),瑞香素(Ⅵ),双白瑞香素(Ⅶ),5,7,4′-三羟基黄酮-3醇(Ⅷ),β-胡萝卜苷(Ⅸ)。结论:化合物Ⅱ,Ⅲ,Ⅳ,Ⅴ,Ⅵ,Ⅷ,Ⅸ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3.
猫爪草化学成分的研究(Ⅱ)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赟  田景奎  程翼宇 《中国药学杂志》2005,40(18):1373-1374
 目的研究猫爪草的化学成分。方法经柱色谱分离,理化常数和光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氯仿部分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为邻苯二甲酸正丁酯(Ⅰ),β-单棕榈酸甘油酯(Ⅱ),β-单硬脂酸甘油酯(Ⅲ),2-氨基-3-(3,4-二羟基-苯基)-丙酸甲酯(Ⅳ),2-氨基-3-(3,4-二羟基-苯基)-丙酸乙酯(Ⅴ),5-羟甲基糠醛(Ⅵ),5-羟甲基糠酸(Ⅶ),维太菊苷(Ⅷ)。结论Ⅰ, Ⅱ,Ⅲ,Ⅵ,Ⅶ系首次从毛茛属中得到,Ⅳ,Ⅴ为提取分离过程中人工产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旋蒴苣苔全草(Boea hygrometrica(Bunge.)R.Br.)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Diaion HP-20,Toyopearl HW-40,硅胶等柱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光谱数据和理化性质鉴定结构。结果:分离并鉴定了7个化合物的结构,即5,7,3',4'-四羟基-6-甲氧基-8-C-[β-D-木糖-(1→2)]-β-D-葡萄糖黄酮碳苷(1),对羟基苯乙醇(2),3,4-二羟基苯乙醇(3),罗布麻宁(4),阿魏酸(5),1′-O-β-D-(3,4-二羟基苯乙基)-6′-O-咖啡酰基-β-D-芹菜糖(1→3′)-葡萄糖苷(6),龙胆酸(7)。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2-7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牛耳朵苯乙醇苷类化学成分及其细胞毒活性。方法:采用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运用波谱法(EI-MS、1H-NMR、13C-NMR)进行了结构解析,并进行了体外细胞毒活性评价。结果:从牛耳朵中分离得到5个苯乙醇苷类化合物:3,4-二羟基苯乙醇-3-O-咖啡酰基-β-D-葡萄糖苷(plantainoside)(1)、3,4-二羟基苯乙醇-6-O-葡萄糖咖啡酰基-β-D-葡萄糖苷(chiritoside C)(2)、3,4-二羟基苯乙醇-2-O-咖啡酰基-β-D-葡萄糖苷(plantaninoside B)(3)、3,4-二羟基苯乙醇-β-D-葡萄糖(1→3)-4-O-咖啡酰基-β-D-葡萄糖苷(plantamajoside)(4)、3,4-二羟基苯乙醇-4-O-咖啡酰基-β-D-葡萄糖苷(desrh-amnosylverbascoside)(5)。化合物4、5对人肺癌SPC-A1细胞株具有一定的细胞毒作用。结论:化合物3首次从该科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2,4,5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4、5对人肺癌SPC-A1细胞株的IC50分别为:207.23、180.34μmol/L。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山慈菇的脂溶性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柱色谱法对氯仿层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学数据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色谱结构鉴定.结果从山慈菇氟仿层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三十烷-15-醇(Ⅰ)、豆甾醇(Ⅱ)、β-谷甾醇(Ⅲ)、二十九烷(Ⅳ)、三十烷醇(Ⅴ)、三十一烷十二醇(Ⅵ)、三十二烷醇(Ⅶ)和β-胡萝卜普Ⅷ.结论化合物Ⅰ、Ⅱ、Ⅳ、Ⅴ、Ⅵ、Ⅶ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
金钗石斛中的酚性成分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张雪  高昊  王乃利  姚新生 《中草药》2006,37(5):652-655
目的对金钗石斛茎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运用多种色谱学技术对金钗石斛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并根据光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12个酚性化合物,其结构分别为二氢松柏醇二氢对羟基桂皮酸酯(Ⅰ),香草醛(Ⅱ),罗布麻宁(Ⅲ),对羟基苯甲醛(Ⅳ),丁香醛(Ⅴ),丁香酸(Ⅵ),丁香乙酮(Ⅶ),α-羟基丁香丙酮(Ⅷ),松柏醛(Ⅸ),二氢松柏醇(Ⅹ),2-羟基苯丙醇(Ⅺ)和3-羟基-4-甲氧基苯乙醇(Ⅻ)。结论上述化合物均为首次报道从金钗石斛中分离得到,化合物Ⅰ,Ⅲ~Ⅻ为首次报道从石斛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8.
海金沙草黄酮及酚酸类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对海金沙草的化学成分作进一步的分离和鉴定.方法采用色谱分离技术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分析鉴定其结构.结果从海金沙草中分离得到了6个化合物,其结构被确定为3,4-二羟基苯甲酸4-O-β-D(4'-甲氧基)-吡喃葡萄糖苷(3,4-dihydroxyl benzonic acid-4-O-β-D(4'-O-methyl)glucopyranoside)(Ⅰ)、原儿茶酸(protocatechuic acid)(Ⅱ)、acacetin 7-O-(6'-O-a-L-rhamnopyranosyl)-β-sophoroside(Ⅲ)、芹菜素6,8-二-C-β-D-葡萄糖(新西兰牡荆苷,6,8-di-glucosylapigenin or vinenin)(Ⅳ)、小麦黄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tricin 7-O-β-D-glucopyranoside)(Ⅴ)、2-anilino-1,4-naphthoquinone(Ⅵ).结论化合物Ⅰ~Ⅵ均为首次从海金沙科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
中药草珊瑚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37,自引:2,他引:3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对草珊瑚[Sarcandra glabra(Thunb)Nakai]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用色谱法和光谱技术分离鉴定其化学成分。结果从草珊瑚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银线草内酯(Ⅰ),呋喃二烯酮(Ⅱ),羽扇豆醇(Ⅲ),24-羟基羽扇豆醇(Ⅳ),异美五针松二氢黄酮(Ⅴ),2’,6’-二羟基-4’-甲氧基二氢查耳酮(Ⅵ),7-甲基柚皮素(Ⅶ),刺木骨苷B1(Ⅷ),3,4-二羟基苯甲酸(Ⅸ),棕榈酸(Ⅹ),β-谷甾醇(Ⅺ)。结论除化合物Ⅴ和Ⅵ外,其他9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获得。  相似文献   

10.
黄根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黄根Prismatomeris tetrandra的化学成分。方法:通过反复的硅胶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并鉴定了6个化合物:1-羟基-2-甲基蒽醌(Ⅰ),2-羟基-3-甲氧基蒽醌(Ⅱ),1,3-二羟基-2-甲氧基蒽醌(Ⅲ),甲基异茜草素(Ⅳ),甲基异茜草素-1-甲醚(Ⅴ)和β-谷甾醇(Ⅵ)。结论:化合物Ⅰ,Ⅱ和Ⅲ为首次从黄根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1.
狭叶米口袋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魏友霞  陈立  王军宪 《中药材》2007,30(8):954-956
目的:研究狭叶米口袋Gueldenstaedtia stenophylla Bge.的化学成分。方法:用乙醇提取。硅胶柱色谱技术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得到了6个化合物,其中5个已鉴定,分别为正十六烷酸(n-Hexadecanioc acid,I),β-谷甾醇(β-Sitosterol,Ⅱ),胡萝卜苷(Daucosterol,III),芹菜素(Apigenin,Ⅳ),D.果糖(D.Fructose,V1)。化合物V为甲基取代的黄烷二醇糖苷类,结构尚在鉴定。结论:5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狭叶米口袋植物中提取,其中化合物I和Ⅲ为首次从本属植物中获得。  相似文献   

12.
竹叶兰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目的 :分离鉴定竹叶兰中的化学成分。方法 :用乙醇提取 ,硅胶、SephadexLH 2 0及ODS柱色谱分离 ,用UV ,IR ,NMR和MS等波谱方法确定结构。结果 :分得 5个化合物 ,分别为反式-2-丙烯酸 ,3-(4-羟基-3 -甲氧基苯基 ) 二十二烷酯 [(2E) ,2-propenoicacid ,3-(4-hydroxy-3-methoxyphenyl)-decosylesterⅠ ]、对羟基苯甲醇 (p hydroxybenzylalcoholⅡ )、三十烷醇 (triacontanolⅢ )、对羟基苄乙基醚 (p hydroxybenzylethyletherⅣ )、3-羟基-5甲氧基联苄 (3-hydroxy-5-methoxybibenzylⅤ )。结论 :5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竹叶兰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3.
三七根茎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曾江  崔秀明  周家明  江志勇  张雪梅  陈纪军 《中药材》2007,30(11):1388-1391
目的:研究五加科人参属植物三七Panaxnotoginseng(Burk)F.H.Chen根茎中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大孔吸附树脂柱、硅胶柱、RP-8和RP-18柱进行化合物的分离纯化,根据其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三七根茎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人参皂苷Rh4(ginsenoside Rh4,Ⅰ),人参皂苷Rh1(ginsenosideRh1,Ⅱ),人参皂苷Re(ginsenoside Re,Ⅲ),三七皂苷R1(notoginsenoside R1,Ⅳ),人参皂苷Rd(ginsenoside Rd,Ⅴ),人参皂苷Rb1(ginsenoside Rb1,Ⅵ),三七皂苷S(notoginsenoside S,Ⅶ),三七皂苷T(notoginsenoside T,Ⅷ)。结论:化合物Ⅰ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Ⅶ和Ⅷ为首次从三七根茎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毛茛科白头翁属植物兴安白头翁Pulsatilla dahurica根茎中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柱、大孔树脂柱、高效液相制备色谱分离纯化,并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兴安白头翁根茎中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长春藤皂苷元(hederagenin,Ⅰ),长春藤皂苷元3-O-α-L-吡喃阿拉伯糖苷(hederagenin 3-O-α-L-arabinopyranoside,Ⅱ),长春藤皂苷元3-O-β-D-吡喃葡萄糖(1→2)-α-L-吡喃阿拉伯糖苷[hederagenin 3-O-β-D-glucopyranosyl(1→2)α-Larabinopyranoside,Ⅲ],长春藤皂苷元3-O-β-D-吡喃葡萄糖(1→2)[β-D-吡喃葡萄糖(1→4)]α-L-吡喃阿拉伯糖苷{hederagenin 3-O-β-D-glucopyranosyl(1→2)[β-D-glucopyranosyl(1→4)]α-L-arabinopyranoside,Ⅳ},β谷甾醇(βsitosterol,Ⅴ),胡萝卜苷(daucosterol,Ⅵ)。结论:化合物Ⅰ~Ⅵ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5.
沙戟中黄酮类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对新疆产沙戟的黄酮类活性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95%乙醇提取及各种柱色谱法分离,光谱技术鉴定结构。结果:分离得到7个黄酮类化合物,经光谱方法分别鉴定为槲皮素(Ⅰ),山柰酚(Ⅱ),芹菜素(Ⅲ),柯伊利素(Ⅳ),异槲皮苷(Ⅴ),柯伊利素-7-O-β-D-葡萄糖苷(Ⅵ),槲皮素-3-O-α-D-阿拉伯糖苷(Ⅶ)。结论:上述化合物均首次从沙戟属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6.
毛子草化学成分及其促PC-12细胞的分化作用研究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毛子草的化学成分及其促PC-12细胞的分化作用。方法:利用反复硅胶柱色谱进行分离和纯化,通过理化方法及光谱分析鉴定其结构。采用PC-12细胞株模型对毛子草不同提取部位及各单体化合物进行了促分化作用研究。结果:从毛子草的正丁醇溶解部分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鉴定为:车前醚苷(Ⅰ),5-羟基-4′,6,7-三甲氧基黄酮(Ⅱ),4′,5-二羟基-6,7-二甲氧基黄酮(Ⅲ),4′,5-二羟基-7-甲氧基黄酮(Ⅳ),5-羟基-4′,7-二甲氧基黄酮(Ⅴ)。结论:化合物I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Ⅱ~Ⅴ为首次从角蒿属植物中分离得到。生物活性表明毛子草正丁醇溶解部位和化合物I对PC-12细胞均具有一定的营养活性。  相似文献   

17.
灰绿黄堇生物碱化学成分的研究(Ⅰ)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目的研究灰绿黄堇Corydalis adunca Maxim生物碱的化学成分。方法按不同的pH值,对95%乙醇热提浸膏进行分段处理,柱色谱分离,根据理化性质和现代波谱技术等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灰绿黄堇中分离得到8个生物碱,本研究报道其中的5个化合物二氢血根碱(Ⅰ),四氢非洲防己胺(Ⅱ),1,2,3,4四氢7甲氧基1[4甲氧基苯基]甲基8异喹啉醇(Ⅲ),原阿片碱(Ⅳ),6丙酮基5,6二氢血根碱(Ⅴ)。结论5个化合物均是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  相似文献   

18.
竹叶兰菲类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分离鉴定竹叶兰干燥根茎中的化学成分。方法乙醇提取,硅胶、SephadexLH20及ODS柱色谱分离,采用UV,NMR和MS等方法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得5个化合物,分别为7羟基2,4二甲氧基9,10二氢菲(7hydroxy2,4dimethoxy9,10dihydrophenanthreneⅠ),4,7二羟基2甲氧基9,10二氢菲(4,7dihydroxy2methoxy9,10dihydrophenanthreneⅡ),2,7二羟基4甲氧基9,10二氢菲(2,7dihydroxy4methoxy9,10dihydrophenanthreneⅢ),7羟基2甲氧基菲1,4二酮(7hydroxy2methoxyphenanthrene1,4dioneⅣ),和7羟基2甲氧基9,10二氢菲1,4二酮(7hydroxy2methoxy9,10dihydrophenanthrene1,4dioneⅤ)。结论5个菲类化合物均为首次从竹叶兰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9.
烈香杜鹃中的黄酮类化合物Ⅱ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戴胜军  于德泉 《中国中药杂志》2005,30(23):1830-1833
目的:对烈香杜鹃Rhododendron anthopogonoide中的黄酮类化合物进行深入研究。方法:Sephadex LH-20、聚酰胺及硅胶色谱柱分离,理化性质、光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鉴定6个黄酮单体,花旗松素(Ⅰ)、广寄生苷(Ⅱ)、槲皮素-3-O-β-D-吡喃木糖苷(Ⅲ)、槲皮苷(Ⅳ)、蓼属苷(Ⅴ)、槲皮素-4′-O-β-D-吡喃半乳糖苷(Ⅵ)。结论:化合物Ⅵ为首次从杜鹃花科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Ⅱ与Ⅴ为首次从杜鹃花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Ⅰ,Ⅲ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0.
紫珠叶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目的 :研究紫珠叶的化学成分。方法 :柱色谱色谱法分离 ,理化性质和光谱确定结构。结果 :分得 7个化合物 ,5-羟基 3,6 ,7,4′-四甲氧基黄酮 (Ⅰ) ,3′ ,4′ ,5-三羟基黄酮-7-O-葡萄糖苷 (Ⅱ) ,3′,5 ,7-三羟基黄酮-4′-O-葡萄糖苷 (Ⅲ ) ,5 ,7-二羟基 3′-甲氧基黄酮-4′-O-葡萄糖苷 (Ⅳ) ,β-谷甾醇 (Ⅴ) ,熊果酸 (Ⅵ )和白桦脂酸 (Ⅶ )。 结论 :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 ,化合物Ⅰ ,Ⅲ ,Ⅳ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