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氧磷酶的生物学特性及与疾病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氧磷酶(paraoxonase,PON)家族是由PON 1,PON 2,PON 3三大成员组成的。三者在分子结构、基因结构及生物学特性上都有很多相似性。对氧磷酶最重要的生物学特性是抗氧化性,这与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目前的研究已经肯定对氧磷酶具有抗心血管疾病(主要是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的作用,但是这种关系主要是由PON 1活性决定的,而与PON 1的基因多态性关系不大。对氧磷酶的活性与糖尿病(DM)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呈负相关,但是其基因型与DM的关系还需要有更多的研究来证实。吸烟可以降低血清对氧磷酶的活性和浓度,酒精对PON的影响与酒精的摄入量有关,而维生素E等影响的研究结论尚不一致,需要进行更多的实验。  相似文献   

2.
对氧磷酶 (Paraoxonase)是结合在高密度脂蛋白 (HDL)上的一种有机磷三酯化合物水解酶。最近研究表明 ,对氧磷酶可以保护低密度脂蛋白 (LDL)的氧化 ,其活性与基因多态性被认为是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本文综述Paraoxonase的生化特征、基因的多态性、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及其酶活性和基因多态性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3.
对氧磷酶(Paraoxonase)的测定方法与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氧磷酶(Paraoxonase)是结合在高密度脂蛋白(HDL)上的一种有机磷三酯化合物水解酶,最近研究表明,对氧磷酶可以保护低密度脂蛋白(LDL)的氧化,其活性与基因多态性被认为是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本文综述Paraoxonase的生化特性,基因的多态性,与动物粥样硬化的关系及其酶活性和基因多态性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测定PON1(对氧磷酶)Q192R基因多态性及在人群中的分布,分析各基因型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冠心病患者128例,男80例,女48例,年龄为36~82(65.25±9.83)岁,全部病例有明确心梗病史或经冠状动脉(冠脉)造影确诊。正常对照组110例,男66例,女44例,年龄31~87(63.52±7.91)岁,选自人群健康查体的随机个体。结果:PON1Q192R有QQ、QR、RR三种基因型,正常人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200 0、0.490 9、0.309 1,冠心病组QQ、QR、RR三种基因频率分别为0.226 6、0.531 3、0.242 1。结论:潍坊地区汉族人群PON1(对氧磷酶)基因多态性和冠心病无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清对氧磷酶1活性与慢性胰腺炎发病的关系。方法152例慢性胰腺炎患者(观察组)和128例体检健康者(对照组),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血清对氧磷酶1活性,并进行2组间比较。结果观察组血清对氧磷酶1活性((412.56±135.86)u/mL)明显低于对照组((582.74±176.37)u/mL)(P〈O.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对氧磷酶1活性降低是慢性胰腺炎发病的独立危险因子。结论血清对氧磷酶1可作为预测慢性胰腺炎发病的一项血清学标志物。  相似文献   

6.
众多的危险因素中,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在促进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影响血清ox-LDL的因素众多,近年来研究发现一些生物酶类与体内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有关,其中对氧磷酶1(paraaoxonase,PON-1)与ox-LDL的关系已成为研究的热点,本研究中我们通过观察冠心病患者血清PON-1活性及ox-LDL水平的改变,探讨PON-1与ox-LDL的关系及其在冠心病发病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背景:近年的研究发现对氧磷酶2(PON2)可降低低密度脂蛋白的过度氧化从而保护组织免受氧化破坏.目的:分析对氧磷酶2基因多态性(PON2 C311S)与原发性高血压伴颈动脉粥样病变的关系.方法:选择2006-01/2009-01新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共430例,其中294例伴颈动脉粥样病变者为病变组,136例颈动脉内膜正常者为对照组.病变组中汉族214例,维族80例;对照组中汉族103例,维族33例.采用多聚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断长度多态性技术分析对氧磷酶2基因多态性基因多态性.结果与结论:汉族病变组的CC+CS基因型及C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舒张压在对氧磷酶2基因多态性位点3种基因型(SS、CS、CC)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3),CC基因型舒张压最高.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PON2C311等位基因、年龄、舒张压、脂蛋白(a)是高血压伴发颈动脉粥样病变的危险因素(P<0.05).维族病变组的CC+CS基因型及C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对照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在对氧磷酶2基因多态性位点3种基因型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5),CC基因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最高.结果提示,新疆地区汉族高血压人群对氧磷酶2基因多态性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粥样病变有关,C等位基因是高血压伴发颈动脉粥样病变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8.
Mazur在1946年首先报告在动物组织中存在一种酶,它能水解有机磷化合物。随后在五十年代早期证明人血清中亦含有此酶,因它能水解有机磷酸盐基质对氧磷(paraoxon),便称之为对氧磷酶(paraoxonase,PON)该酶国际酶学委员会编号为EC3.1.8.1。PON对氧化应激起着重要的抗氧化剂作用,  相似文献   

9.
<正>Mazur在1946年首先报告在动物组织中存在一种酶,它能水解有机磷化合物。随后在五十年代早期证明人血清中亦含有此酶,因它能水解有机磷酸盐基质对氧磷(paraoxon),便称之为对氧磷酶(paraoxonase,PON)该酶国际酶学委员会编号为EC3.1.8.1。PON对氧化应激起着重要的抗氧化剂作用,  相似文献   

10.
张亮  程纯 《临床荟萃》2014,(7):833-837
对氧磷酶1(paraoxonase1,PON1)是一种与高密度脂蛋白相关性酯酶,具有芳香酯酶、内酯酶活性及水解有机磷化合物等作用。PON1可以抑制低密度脂蛋白氧化修饰以及抑制巨噬细胞转化为泡沫细胞,从而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保护作用。对氧磷酶1活性受到许多可变及不可变因素的影响。介绍PON1生物化学特性、抗动脉粥样硬化机制及其活性影响因素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1.
赵玉章  周东 《华西医学》2008,23(2):310-311
目的:探讨血清中对氧磷酶活性与急性脑梗死之间的关系。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40例,健康体检者40例,取清晨空腹静脉血4 mL,分别测定血清对氧磷酶(paraoxonase,PON1)活性及血浆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 lipoprotein,HDL)浓度,以PON1活性及酶活性/HDL为观察指标,采用相关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急性脑梗死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血清对氧磷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两组受试者血浆高密度脂蛋白浓度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脑梗死组与对照组比较,酶活性/HDL也有显著降低(P<0.05)。急性脑梗死组中,合并糖尿病的患者血清对氧磷酶活性较无糖尿病合并症患者明显降低(P<0.05)。结论:血清对氧磷酶活性降低与急性脑梗死尤其是合并糖尿病者关系密切。血清对氧磷酶活性降低可能是急性脑梗死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我们的研究为急性脑梗死的发病机制的探讨、诊断和治疗本病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对氧磷酶生物学特性及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氧磷酶(PON)是一类催化水解磷酸酯键的芳香酯酶,它可降解有机磷酸酯、芳香羧酸酯及氨基甲酸酯等。对氧磷酶基因家族拥有PON1、PON2和PON3三个成员,它们有相似的结构及酶活性。近年来研究发现,PON与动脉粥样硬化及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密切相关。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进展,对PON在疾病发病机制领域的研究更加深入,现就近年来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对氧磷酶2(paraoxnase2,PON2)基因多态性(C311S)与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关系。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析法探查PON2基因多态性(C311S)在正常对照组、单纯糖尿病组以及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中的基因频率,组间频率比较采用X^2检验,数据用SPSS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检测者存在PON2基因多态性(C311S),且在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中PON2基因的C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单纯糖尿病组(P〈O.01)。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PON2基因的C等位基因第311位密码子的多态性可能与并发冠心病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静脉溶栓桥接机械取栓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血清对氧磷酶-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6月~2021年3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10例,按随机抽取红黄球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机械取栓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血清对氧磷酶-1水平与神经功能、生活能力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均降低,血清对氧磷酶-1水平升高,且观察组变化较对照组大(P<0.05);治疗后,两组神经功能评分均降低,生活能力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变化较对照组大(P<0.05)。结论:静脉溶栓桥接机械取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显著,可抑制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减轻脑损伤,改善患者神经功能与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广西南宁地区人群是否存在对氧磷酶2基因C311S多态性,并与其他地区或人种进行比较。方法:实验于2003-11/2004-05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实验中心完成。随机抽取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体检中心体检者123人,均为无血缘关系南宁地区健康汉族及壮族人。用酚/氯仿法提取白细胞中的基因组DNA,应用聚合酶联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血DNA的对氧磷酶2基因C311S多态性,同时检索国内外部分文献中对氧磷酶2基因位点基因型频率后与之比较。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123人全部完成测试进入结果分析,其中男90人,女33人。①广西南宁地区人存在对氧磷酶2基因C311S多态性,SS基因型频率为0.61,CS+CC基因型频率为0.39,C/S等位基因频率为0.203/0.797,男女组间差异无显著性(基因型频率χ2=0.000,P=0.9975;等位基因频率χ2=0.000,P=0.9977)。②广西南宁地区与广东地区比较C等位基因相对较多而S等位基因相对较少,但差异无显著性(基因型频率χ2=3.0755,P=0.0795;等位基因频率χ2=2.7898,P=0.0949)。③与印度人的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有显著差异(基因型频率χ2=21.7244,P<0.01;等位基因频率χ2=23.1618,P<0.0001),与白种人亦有明显差异(等位基因频率χ2=12.7383,P=0.0004);而与日本人相近(基因型频率χ2=0.0165,P=0.8978;等位基因频率χ2=0.0165,P=0.8978)。结论:广西南宁地区多人群存在对氧磷酶2基因C311S多态性,该基因多态性可能存在一定的地域性差异。  相似文献   

16.
PON是一类芳香酯酶,它能催化磷酸酯键的水解,降解有机磷酸、芳香羧基酸酯及氨基甲酸酯。由于目前用于检测该酶活性的最常用的底物是对氧磷(parason),故该酶命名为对PON。近年的研究表明,PON除能解除有机磷化合物的毒性外,还参与抗脂质过氧化,在一些氧化应激性疾病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对氧磷酶基因家族及其活性以及与动脉硬化性脑梗死关系的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初步探讨冠心病(CHD)中血清对氧磷酯酶1(PON1)的抗氧化功能。方法测定心绞痛及心肌梗死患者血清中PON1活性,比较其与氧化指标丙二醛(MD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及血脂指标的相关性。结果心绞痛组及心肌梗死组患者血清PON1均低于正常对照组,且心肌梗死组低于心绞痛组。与脂质氧化产物MDA呈负相关,与抗氧化指标GSH呈正相关。结论血清PON1参与脂质抗氧化机制,可能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酶。  相似文献   

18.
冠心病血清对氧磷酯酶1活性与氧化功能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初步探讨冠心病(CHD)中血清对氧磷酯酶1(PON1)的抗氧化功能。方法测定心绞痛及心肌梗死患者血清中PON1活性,比较其与氧化指标丙二醛(MD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及血脂指标的相关性。结果心绞痛组及心肌梗死组患者血清PON1均低于正常对照组,且心肌梗死组低于心绞痛组。与脂质氧化产物MDA呈负相关,与抗氧化指标GSH呈正相关。结论血清PON1参与脂质抗氧化机制,可能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酶。  相似文献   

19.
血清氧磷酶-1活性与冠心病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和探讨中国人血清对氧磷酶 1(PON 1)活性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关系。方法 分光光度法测定入选研究对象 (包括 6 1例非冠心病患者 ,15 1例冠心病患者 )的血清PON 1活性 ;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作为分组依据 ,并分析PON 1活性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关系。结果 冠心病组血清PON 1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 (t=17.2 5 ,P <0 .0 0 0 1) ;血清PON 1活性单支病变组明显高于双支、三支病变组 (F =9.5 36 ,P <0 .0 5 ) ;而双支和三支病变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13)。结论 冠心病患者血清PON 1活性水平明显降低 ,随着病变支数增加 ,血清PON 1活性水平有逐步降低趋势。  相似文献   

20.
对氧磷酸酯酶-1(对氧磷酶、屏氧酶、副氧酶、芳香基二烷基磷酸酯酶)(Paraoxonase,EC 3.1.8.1,PON-1),属于水解酶类.PON-1在有机磷酸代谢中具有重要作用,它能催化磷酸酯键的水解,亦可以参与脂质过氧化物的降解,参与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的抗氧化作用,可以抑制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 ,LDL)的氧化修饰作用,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对心血管具有保护作用[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