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检测皮肌炎(DM)、多肌炎(PM)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分析其与间质性肺疾病(ILD)的相关性,探索炎性肌病(IM)伴发ILD新的治疗靶点.方法 收集DM患者35例,其中DM-ILD组17例,DM-非ILD组18例,DM-ILD患者中急性/亚急性间质性肺炎(A/SIP)患者11例,慢性间质性肺炎(CIP)患者6例;PM组15例,其中PM-ILD组6例,PM-非ILD组9例;健康对照组10例,详细记录临床及实验室资料.采用流式CBA法检测血清中IL-6、IL-8和TNF-α的水平.分析三种血清因子与ILD的相关性.结果 (1)DM组IL-6、IL-8、TNF-α水平显著高于HC组(P<0.05);(2)PM组IL-6、IL-8、TNF-α水平显著高于HC组(P<0.05);(3)DM-ILD组IL-6、IL-8、TNF-α水平显著高于DM-非ILD组(P<0.001,<0.001,0.011);PM-ILD组与PM-非ILD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IL-6在DM-ILD组表达显著高于PM-ILD组(P=0.013),IL-8和TNF-α在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在DM-ILD组中,IL-6、IL-8、TNF-α在A/SIP组较CIP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 DM-ILD中IL-6 、TNF-α、IL-8水平均显著高于DM-非ILD患者;IL-6在DM-ILD患者中显著高于PM-ILD患者;IL-6可能在DM-ILD的发病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老年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ILD)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关系.方法 选择2006年1月至2012年1月经胸部影像学及临床检查确定无明显病因的老年ILD患者102例,分析其发病及临床特点,并将ILD合并COPD与单纯ILD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ILD合并COPD 48例,单纯ILD 54例.ILD合并COPD组呼吸道症状、肺气肿、慢性支气管炎、干哕音、动脉血气异常、急性呼吸道感染构成比均高于单纯ILD组[分别为66.1% (39/59)比33.9% (20/59),68.4% (26/38)比31.6% (12/38)、64.9% (24/37)比35.1% (13/37)、87.5% (42/48)比12.5%(6/48)、66.7% (24/36)比33.3% (12/36)、69.8%(30/43)比30.2% (13/43),P<0.05或P<0.01].结论 老年ILD患者容易合并COPD,ILD合并COPD预后差.  相似文献   

3.
李小燕  邵体红  陈曦  徐亮 《安徽医药》2013,34(2):127-130
目的分析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合并间质性肺病(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ILD)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住院的322例RA患者的临床症状、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及治疗转归。按有无间质性肺病分为RA无ILD组283例,RA-ILD组39例。对各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系统分析。结果 322例RA患者合并ILD的患病率为12%,且多见于50岁以上患者(85%);RA-ILD组中男性患者的比例较RA无ILD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RA-ILD组的发病年龄显著高于RA无IL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RA-ILD组RF滴度较RA无ILD组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两组间病程、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免疫球蛋白G(IgG)、血小板(BPC)、补体(C3、C4)、抗核抗体(ANA)阳性率、抗SSA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例病情反复发作,其中男性2例(17%),女性10例(83%)。结论老年、男性、RF滴度高可能是RA并发ILD的危险因素;女性患者病情易反复,预后不佳;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可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ILD)患者的血浆皮质醇水平与病情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1年6月-2013年1月该院呼吸科住院的弥漫性ILD患者32例,据合并呼吸衰竭的类型分为Ⅰ型呼吸衰竭组18例和Ⅱ型呼吸衰竭组14例。选择本院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ILD组均于住院第二天清晨08:00空腹抽血,下午16:00再次抽血,送检验科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皮质醇水平。对照组于体检当天抽血,时间、次数、空腹同ILD组。记录ILD组和对照组08:00及16:00血浆皮质醇水平。结果 8:00和16:00,ILD组血浆皮质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LD组中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组血浆皮质醇水平均低于合并Ⅰ型呼吸衰竭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弥漫性ILD患者的血浆皮质醇水平降低,有助于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肺间质病变(ILD)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79例PSS患者临床及实验室资料。其中,合并ILD 40例(ILD组),非ILD患者39例(非ILD组)。结果 ILD组C反应蛋白[(22.53±29.44)mg/L vs.(12.99±26.45)mg/L]、补体C3[(0.92±0.34)g/L vs.(0.87±0.68)g/L]、补体C4[(0.26±0.08)g/L vs.(0.21±0.07)g/L]均明显高于非ILD组(P<0.05或P<0.01)。ILD组肺功能检查主要表现为弥散功能减低和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高分辨率CT(HRCT)检查在发现PSS-ILD的敏感性优于普通X线片。治疗后,ILD组中36例临床症状明显缓解;2例合并肺部感染,呼吸衰竭死亡。结论 PSS-ILD的发生与疾病活动性和严重性相关。HRCT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PSS-ILD病变。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间质性肺疾病(ILD)血清肿瘤标记物水平升高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本院住院并确诊为间质性肺疾病(ILD)的患者99例(包括职业病患者31例、非职业病患者68例);对照Ⅰ组为同期住院经病理证实诊断为肺癌的患者48例;对照Ⅱ组为同期住院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92例。测定各组患者的血清SCC、CA12-5、CEA和CA19-9水平,分析比较各组间血清肿瘤标记物水平间的差异。结果 ILD组,有19.6%~34.4%的患者血清肿瘤标记物水平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升高,其中血清SCC、CEA和CA12-5水平升高明显;且高于同期住院COPD患者(对照Ⅱ组,P<0.05);但较肺癌组患者的血清肿瘤标记物水平要低(对照Ⅰ组,P<0.01)。结论血清肿瘤标记物水平升高是ILD患者的常见征象,可能反映疾病的活动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抗病毒治疗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IM)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上海市儿童医院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IM患者171例,其中未使用抗病毒药物组(未用药组)59例,使用抗病毒药物组(用药组)112例,并对2组患者行倾向性评分...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抗合成酶综合征(ASS)和抗黑色素瘤分化相关基因5(MDA5)抗体阳性的皮肌炎(DM)合并间质性肺疾病(ILD)的临床特点和影像学特征。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23年5月于山西白求恩医院住院的ASS患者和抗MDA5抗体阳性DM患者的临床资料(116例),进一步筛选出合并ILD的患者,将其分为ASS-ILD组和MDA5+DM-ILD组。回顾性分析不同组间患者的临床症状、影像学特点、治疗方案以及预后。结果:MDA5+DM患者ILD发生率高于ASS患者,MDA5+DM-ILD组Gottron征、呼吸困难症状和快速进展性ILD发生率高于ASS-ILD组,ASS-ILD组肌无力症状较MDA5+DM-ILD组多见,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磨玻璃影、网格影是两组患者最常见的影像学表现。MDA5+DM-ILD组磨玻璃影和纵隔气肿较ASS-ILD组多见,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DA5+DM-ILD组病死率明显高于ASS-...  相似文献   

9.
<正>为了探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IVIG)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小儿川崎病(KD)过程中实施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本研究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68例川崎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对2组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68例川崎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男性21例,女性13例,年龄8个月至5岁,平均(2.3±1.0)岁;观察组男性22例,女性12例,年龄6个月至5岁,平均(2.7±1.0)岁。2组患者均符合川崎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间质性肺疾病(ILD)患者血常规特征及不同剂量糖皮质激素(GCS)对血常规的影响。方法对54例COPD患者、63例ILD患者、64例正常人的血常规进行分析,并比较不同剂量GCS治疗前后ILD患者血常规的变化情况。结果 COPD组、ILD组的白细胞计数(WB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高于对照组(P<0.01);ILD组红细胞计数(RBC)低于COPD组和对照组(P<0.01),且COPD组RBC升高最明显(P<0.01);ILD组和对照组的血小板计数(PL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高于COPD组(P<0.01)。GCS治疗后,ILD组RBC升高;低剂量组PLT、淋巴细胞降低(P<0.05),中性粒细胞升高(P<0.05);高剂量组WBC、中性粒细胞降低(P<0.05)。结论 ILD患者血常规红细胞参数低,高、低剂量的GCS均有改善ILD患者低红细胞参数的作用,短期应用高剂量GCS能够降低患者WBC。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清透明质酸(HA)、Ⅳ型胶原蛋白(ColⅣ)、层黏连蛋白(LN)和Ⅲ型前胶原N端肽(PⅢNP-P)在结缔组织病-间质性肺病(CTD-ILD)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经临床确诊的结缔组织病患者157例,其中经肺部高分辨率CT(HRCT)确诊合并ILD的患者(CTD-ILD组)87例,未合并ILD患者(CTD-非ILD组)70例,收集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完善肺功能、血气分析、肺部HRCT、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HA、ColⅣ、LN、PⅢNP-P等指标,分析HA、ColⅣ、LN和PⅢNP-P在CTD-ILD病情评估中的临床意义。结果 CTD-ILD组患者血清HA、ColⅣ水平较CTD-非ILD组患者明显升高(P<0.05),2组患者ESR、CRP、PⅢNP-P和LN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TD-ILD组血清HA水平与ESR、CRP、肺泡炎症评分和临床-影像-生理评分呈正相关(rs分别为0.230、0.254、0.497和0.267,P<0.05),与动脉血氧分压[p(O2)]呈负相关(rs=-0...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与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重叠患者继发间质性肺疾病(ILD)的临床特点、影像评分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收集 43 例 RA 和 pSS 重叠(RA-pSS)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肺高分辨率 CT(HRCT)资料,其中RA-pSS继发ILD组15例,RA-pSS未继发ILD组28例。2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RA-pSS患者的临床资料、肺功能、影像学改变,并对肺HRCT进行评分,分析RA-pSS继发ILD的临床、影像学特点及预后。结果 与RA-pSS未继发ILD组相比,RA-pSS继发ILD患者的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升高(P<0.05);RA-pSS 继发 ILD 组肺 HRCT 最常见的表现是小叶间隔增厚,最常见的 ILD 类型为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NSIP);与非普通型间质性肺炎(非-UIP)组相比,UIP组临床-影像-生理评分(CRP score)明显升高(P<0.05);与RA-pSS未继发ILD组相比,RA-pSS继发ILD组的生存率明显降低(P<0.01)。结论 RA-pSS继发ILD患者炎性指标C反应蛋白水平更高,影像学表现复杂,预后差,应该得到临床的重视。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系统性硬化症(SSc)合并肺间质病变(ILD)患者B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根据高分辨率CT和肺功能检查结果,113例SSc患者分为合并ILD组(A组,58例)和未合并ILD组(B组,55例)。收集患者基本临床资料,检测患者外周血B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并分析其与SSc-ILD相关炎症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A组血清IL-6水平和外周血浆细胞比例高于B组(P<0.01),记忆B淋巴细胞和总B淋巴细胞比例稍低于B组(P>0.05)。A组外周血浆细胞比例与CRP、IL-6水平呈正相关(r=0.048、0.014,P<0.05),总B淋巴细胞比例与IgG水平呈正相关(r=0.002,P<0.01)。结论 B淋巴细胞紊乱及高水平IL-6可能参与了SSc患者的ILD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疾病(CTD-ILD)患者血清中甲壳质酶蛋白40(YKL-40)和趋化因子配体18(CCL18)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已确诊的105例结缔组织病(CTD)患者,其中37例患者合并间质性肺疾病(ILD,CTD-ILD组),68例未合并ILD(CTD组),另选3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记录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CTD-ILD患者进行肺部高分辨CT(HRCT)检查。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所有研究对象血清中YKL-40和CCL18水平,并分析与肺部HRCT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CTD-ILD组血清YKL-40、CCL18和CEA水平明显高于CTD组,与对照组比较,CTD-ILD组和CTD组血清YKL-40及CTD-ILD组血清CCL18均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TD患者血清YKL-40和CCL18水平升高是发生ILD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YKL-40和CCL18诊断CTD-ILD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48和0.621,两者...  相似文献   

15.
陈淑云 《医药论坛杂志》2021,42(1):29-31,35
目的 分析检测末梢血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患儿的诊断价值.方法 以2014年1月-2019年12月北京市第六医院儿科门诊诊治的110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患儿为观察组,另外选取同时间段内门诊就诊的同年龄段非IM小儿100例为对照组,均进行末梢血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对比检测结果,并分析末梢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辨病护理对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河北省邯郸市第一医院心外科自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10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为研究对象,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期间的50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2013年7月至2015年1月50例患者为观察组,采用辨病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效果及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天数、术后卧床时间与住院费用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的患者及患儿家长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6%,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0%,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护士在护理工作中了解先天性心脏病的特点,掌握其观察及护理要点,采用辨病护理的护理方式,对于医师的诊治、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研究多发性肌炎(polymyositis, PM)患者抗PM-SCL抗体、抗Jo-1抗体、血清涎液化糖链抗原(Krebs von den Lungen-6,KL-6)表达与合并肺间质疾病(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 ILD)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0年2月到2023年2月开封市中心医院收治的PM患者81例,根据是否合并肺间质疾病分为PM组(n=48)和PM合并ILD组(n=33)。比较两组一般资料、抗PM-SCL抗体、抗Jo-1抗体阳性率和血清KL-6表达情况,采用Spearman和Pearson相关检验分析抗PM-SCL抗体、抗Jo-1抗体、血清KL-6表达与HRCT评分的关系,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PM合并ILD的危险因素,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清KL-6对PM合并ILD的预测价值。结果 PM合并ILD组年龄、咳嗽咳痰比例、胸闷憋喘比例、MYOACT评分、HRCT评分均显著高于PM组(P<0.05);PM合并ILD组抗PM-SCL抗体、抗Jo-1抗体阳性率和血清KL-6表达均显著高于PM组(P<0.05...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皮肌炎/多发性肌炎(DM/PM)合并肺间质病变(ILI))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80例DM/PM患者以及34例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DM/PM合并ILD及IPF患者的临床特点,并将DM/PM患者按合并及未合并ILD分成两组对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80例DM/PM患者中,合并ILD 38例,ILD的发生率为47.5%.DM/PM合并ILD比IPF发病年龄轻,IPF老年男性患者多、且临床症状和体征更多见.影像学上,DM/PM合并ILD患者较多出现胸膜增厚.对于合并ILD的DM/PM患者与未合并者比较,关节痛及吞咽困难的比例、血沉、血清LDH、抗Jo-1抗体阳性率等指标在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38例合并ILD患者好转24例,无明显变化7例,死亡7例.结论 ILD在DM或PM中发病率较高、症状不典型,应常规行肺部高分辨率CT(HRCT)检查.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等离子射频消融联合微波理疗与传统方法在治疗早期和中晚期的末端病疗效。方法我院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对6种末端病256例患者(年龄18~60岁,平均40岁)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将患者分为早期和中晚期,分别应用等离子射频消融联合微波理疗(观察组)与传统方法(对照组)对末端病进行治疗,并对治疗方案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6种末端病早期治疗效果对照组与观察组比较相同P>0.05;中晚期两组比较P<0.05,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不同时期的末端病治疗应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等离子射频消融联合微波理疗能有效治疗末端病。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选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共14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70例)以及对照组(7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施行早期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糖、血脂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IMT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冠心病病发率2.9%(2/70),对照组冠心病病发率11.4%(8/70)。差异显著(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在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中的治疗中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显著降低患者血糖、血脂指标,降低患者冠心病病发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