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断指再植术后局部血管痉挛是导致再植指坏死最重要的因素,血管痉挛的发生与疼痛刺激、精神紧张、环境因素等有关。断指再植的术后镇痛不但可减少患者的痛苦,而且可减少和预防血管危象的发生,有利于再植指的成活。我院断指再植术后都采用了持续臂丛自控镇痛(PCBA)。2006年1~10月,我们采用罗哌卡因(耐乐品)中加入吗啡和(或)地塞米松进行术后镇痛,并比较其镇痛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析夜间护理在断指再植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2010年3月至2012年10月期间行断指再植术患者572例(640指)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86例(其中观察组318指,对照组322指),比较两组患者血管危象发生时间、部位及成活情况。结果观察组血管危象总发生率及夜间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断指再植成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管危象发生于夜间所占的比例较大,注重对断指再植术患者术后夜间的护理,并对夜间发生血管危象进行有效处理可有效提高断指再植成活率。  相似文献   

3.
前列腺素E1在断指再植术后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前列腺素E1对断指再植术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断指再植术后患者166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对照组予以常规抗炎、抗栓塞、抗痉挛“三抗”治疗;B组为治疗组在常规“三抗”治疗基础上给予前列腺素E120μ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2次/d,14d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血管危象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并对再植指的成活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再植指的成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无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前列腺素E1能有效地防止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的发生,提高再植指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断指再植术后应用冬眠合剂防发生血管危象的护理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法,查阅分析了2006年5月一2011年3月住院行断指再植术的84例患者的病例。未使用冬眠合剂组41例,有14例发生血管危象,使用冬眠合剂组43例,4例发生血管危象。对断指再植术后发生血管危象的可能影响护理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断指再植术后应用冬眠合剂组血管危象发生率明显降低(P〈0.01)。结论断指再植术后应用冬眠合剂加强护理观察与干预可降低血管危象的发生率,提高断指再植成活率。  相似文献   

5.
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的观察与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的观察与护理对策。方法 我院自2000年3月~2003年8月治疗断指再植578例(1123指),其中术后血管危象280指,发生率为24.9%,术后1~3天发生234指,术后4~7天发生46指。结果 经过及时发现,及时对症处理,182指成活,救治成活率为65%。结论 及时观察,落实护理对策,正确处理断指再植术后的血管危象,是提高成活率的重要前提之一。  相似文献   

6.
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目前已可以末节断指再植.手指末节是指远侧指间关节以远的末梢部分[1].但此区域血管纤细,再植术后易并发血管危象,是断植再植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2].我院自2004年6月至2005年3月共收治末节断指再植13例17指,成活16指,血管危象发生4例4指.现将血管危象的预防护理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7.
<正>断指再植是显微外科的一项专门技术,是挽救离断手指、恢复手部功能的有效措施。断指再植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血管危象,预防和及时处理血管危象是提高断指再植成活率的关键。血管危象的发生与护理人员有密切关系,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我科收治断指再植术患者90例,对部分患者采取有效护理措施,效果较好,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高压氧联合利伐沙班在预防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方面的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1月-2011年11月本院收治的81例断指再植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44例)与研究组(37例)。对照组44例术后采取肝素钠、山莨菪碱预防术后血管危象的发生,研究组37例术后采用高压氧联合利伐沙班预防血管危象。结果研究组的血管危象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高压氧联合利伐沙班能够减少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的发生,增加断指再植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小儿断指再植术后观察及护理。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38例实施断指再植术的患儿,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积极治疗和有效的护理后,34例患者手术成功手指成活,4例患者的手指因发生缺血性坏死而截指,16例发生血管危象,其中6例动脉危象,10例静脉危象。结论小儿断指再植术后积极及性能观察和护理,积极进行心理护理,减轻患指疼痛,密切观察患指血液循环情况以及动静脉危象发生情况,及时给予相应处理,可有效提高小儿断指再植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赵立娟 《河北医药》2011,33(14):2222-2222
断指再植术后良好的血液循环,是再植指成活的关键。因此再植术后护理工作的重点是严密观察血运发现异常及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2010年1月我科收治1例拇指撕脱离断的患者,断指再植后发生血管危象4次。因及时发现、积极处理,最终成活,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断指再植患者术后末梢血液循环情况的观察方法及护理措施,证实术后护理是影响断指再植成活率的关键。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自2009年7月至2011年1月28例断指再植患者的术后护理,进行对比。结论断指再植术后护士掌握正确的护理措施,及时细致的观察,可有效预防血管危象的发生,发生危象后可及时处理,提高再植成活率。  相似文献   

12.
小儿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的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不断发展,断指再植的成活率电越来越高。由于小儿的血管较细,术后不配合,所以小儿断指再植的成活与否,除了与断指的条件和手术者过硬的技术外,还与术后精心护理息息相关。血管危象是指断指再植术后吻合的血管发生血液循环障碍时的一种病理现象,  相似文献   

13.
法舒地尔在断指再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显微外科的不断深入发展,我国的断指再植术无论是再植数量或是质量一直都处在国际领先水平。但是术后血管危象的发生严重影响再植断指的成活,因此预防血管危象的发生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我们尝试应用法舒地尔预防血管危象的发生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黄炳琴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6):2543-2544
2002年12月-2005年12月我科共收治断指再植患者80例85指,通过对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的观察,及时有效的处理和术后精心的护理,提高了断指再植的成活率,获得了很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臂丛阻连续镇痛在断指再植术后患者应用对镇痛的积极效果。方法选择80例上肢单指完全离断伤行断指再植患者,ASAⅠ~Ⅱ级,年龄16~50岁,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皮下镇痛方式,治疗组采用臂丛阻连续镇痛方式,比较其临床疗效。结果采用连续臂丛阻滞镇痛的治疗组,静脉乳酸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各项体征恢复加快,麻醉效果更为理想。结论连续臂丛阻滞镇痛能有效降低术后血管危象的发生,提高断指再植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正>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是再植术失败的主要原因。为了预防和减少断指再植术的失败率,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总结,并在情志与生活起居等方面实施护理干预,对断指再植术后患者进行预见性地健康教育防范血管危象的发生,从而提高断指再植成活率。于2013年8月至2014年5月,我科对21例断指再植术后患者在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体会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2013年8月至2014年5月我科实施断指再植术21例,本组患者成年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全身应用LipoPGE1对改善断指再植患者指端血运的疗效。方法 38例71根断指再植患者,随机进入治疗组和对照组。术后常规治疗外,治疗组19例36根指,术后静脉滴注LipoPGE17d。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断指成活率及血管危象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的血管危象发生率显著降低,断指成活率高。结论 LipoPGE1用于断指再植的术后治疗,可改善局部循环,防止血管痉挛和血管内血栓形成,保持断指再植术吻合的血管通畅。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改良锁骨上连续臂丛神经阻滞在断指(肢)再植术中的麻醉效果、术后镇痛效果及断指(肢)再植肢体的存活率。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断指(肢)再植手术的患者30例,随机均分为改良锁骨上连续臂丛神经阻滞麻醉(A组)和单次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B组),A组术后连接PCA泵行自控镇痛,B组术后按需肌注曲马多100mg镇痛。观察两组患者术中麻醉效果和术后镇痛效果,记录两组再植指的血运情况、再植指血管危象的发生率及再植指成活率。结果 A组麻醉镇痛有效率达93.3%;B组麻醉镇痛有效率60%。血液循环比较:A组术后再植指指腹充盈红润、弹性皮温正常;B组发现4指颜色苍白,弹性差。A组再植指成活率100%;B组再植指成活率8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锁骨上连续臂丛神经阻滞能提高术中麻醉效果和术后镇痛效果,有效地提高断指(肢)再植肢体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19.
李家立 《安徽医药》2015,36(7):857-859
目的 探讨断指再植术后镇痛效果对于患者断指再植成功率的影响。方法 按照患者意愿分为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组和常规对照组。比较两组在镇痛效果、血管危象发生情况、断指再植成活率以及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情况。结果 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组术后0~12 h、12~24 h以及24~72 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分别为(4.3±2.3)、(3.6±1.9)、(2.4±1.7)分,镇痛效果优于常规对照组(P<0.05)。患者自控静脉镇痛组血管危象发生率低于常规对照组(P<0.05)。患者自控静脉镇痛组在术后18~24 h、66~72 h、114~120 h VEGF分别为(56.43±19.64)、(98.40±25.46)、(68.67±18.94)pg/mL,各时间点均高于常规对照组。患者自控静脉镇痛组断指再植成活率94%高于常规对照组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断指再植术后镇痛效果影响断指再植成功率。  相似文献   

20.
刘选艳  王霞  邹玉梅 《北方药学》2013,(10):114-114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断指的患者越来越多,大部分是年轻的劳动力和幼儿,断指再植术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本文对断指再植术后预防血管危象的研究进行分析,有利于临床选择更适宜的方法,提高断指再植成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