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应用双水平正压通气呼吸机辅助通气后的临床疗效。方法从本院2017年1至2018年11月接受的急性左心衰竭患者中,抽取58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均2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综合处理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双水平正压通气呼吸机辅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血气指标。结果观察组标氧分压(PaO_2)、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心率(HR)、呼吸频率(RR)等各项指标均显著由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应用双水平正压通气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血气指标,促进其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本院收治急性左心衰竭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治疗前后平均动脉压(MAP)、呼吸频率(RR)、心率(HR)、动脉血气指标(PaO2)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两组的MAP、RR、HR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aO2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70.00%(P<0.05).结论 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竭临床效果确切,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缩短病程,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3.
赵琳  王宝典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7):22+24-22,24
目的 观察无创呼吸机在急性左心衰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47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同时接受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辅助呼吸,观察治疗前、后1 h的临床症状、动脉血气分析参数、血压、心率、呼吸频率,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1 h的RR、HR、PaO2、SaO2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 〈 0.05),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 0.05).结论 在急性左心衰竭患者中早期使用无创正压通气可快速减轻临床症状,是一种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在急性左心衰竭的疗效。方法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收集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传统治疗,观察组除常规治疗基础上,早期即给予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结果6 h后观察组患者心率(HR)、呼吸率(RR)、平均动脉压(MAP)、二氧化碳分压(PCO2)、脑钠肽(BNP)明显下降, pH、PO2升高,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临床疗效观察组总有效率达97.62%,对照组71.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早期使用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可使伴有呼吸衰竭的急性左心衰竭迅速缓解症状,提高治疗效果,操作简便、安全,成功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临床应用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通气治疗老年慢性肺心病患者合并急性左心衰竭的作用.方法 将52例患有慢性肺心病合并急性左心衰竭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6例,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26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BiPAP经面(鼻)罩机械通气治疗,观察分析动脉血气、呼吸频率、心率、血压、心脏功能.结果 治疗组pH、SaO2、PaCO2、HR、RR等在治疗1 h后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治疗组治疗后3h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在纠正低PaO2方面,治疗组早期即表现出优越性(P<0.05).3d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5.2%,而对照组为72.7%,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BiPAP经面(鼻)罩机械通气治疗能够改善老年慢性肺心病合并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通气血流比例失调,缓解呼吸肌疲劳,减轻心脏负荷,改善心脏功能,纠正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无创机械通气对改善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心输出量的作用.方法 选择2015年3月至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50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在一般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患者采用面罩吸氧,观察组患者给予无创机械通气进行干预.治疗1h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心率(HR)、呼吸频率(RR)、血氧饱和度(SPO2)、心输出量(CO)等参数的变化.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对照组患者HR、RR、CO、SPO2均有所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HR、RR下降,SPO2、CO有所回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h后,观察组患者HR、RR均比对照组患者低,SPO2、CO均比对照组患者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00%,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00%,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无创机械通气配合常规治疗对于急性左心衰患者心功能及心输出量的改善具有显著疗效,具有快速缓解患者症状、改善氧供状态的作用,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无创正压通气在急性左心衰竭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46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3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抗心衰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鼻面罩吸氧,治疗组应用BiPAP无创通气治疗,对比两组的疗效以及血气分析等指标情况.结果 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心率、呼吸频率、PaO2、PaCO2、pH指标均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0.01).结论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竭安全有效,可降低病死率,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 探讨急性左心衰竭治疗中有创机械通气的应用时机。 方法 32例急性左心衰患者中17例在发病起始时采用无创机械通气(无创组),15例在起始时采用气管插管有创机械通气(有创组)。观察比较2组患者机械通气后0.5、1、3h症状缓解人数、住院病死率、呼吸频率(RR)、动脉血氧分压[p(O2)]、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 结果 无创组10例患者在0.5h内缓解,7例未缓解者改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其中3例在0.5~1h缓解,4例死亡;有创组14例在0.5h内缓解,1例在0.5~1h缓解,无死亡。有创组0.5h内缓解人数多于无创组(P=0.041);2组0.5~1h缓解人数(P=1.000)和病死(P=0.10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组RR、HR均随治疗时间增加而降低,p(O2)、MAP均随时间增加而增加;0.5、1h时有创组RR低于无创组,0.5h时有创组p(O2)、MAP高于无创组,0.5、3h时有创组HR低于无创组(均P<0.05)。 结论 应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0.5h症状不缓解时应尽早改用有创机械通气。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联合吗啡治疗重症急性左心衰竭的疗效进行研究比较.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4月收治的100例重症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并依照治疗方式分组,两组均接受吗啡静脉注射的常规治疗;观察组5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pH值、PaO2、心率(HR)、血气分析(SaO2)以及呼吸频率(RR),并对病症疗效、缓解时间等进行记录分析.结果:观察组在pH值、HR、SaO2以及RR等情况指标上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00%,症状缓解时间(13.6±2.26)d,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2.00%,症状缓解时间(20.9±1.5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症急性左心衰竭实施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联合吗啡治疗能够大大增加治疗有效率与抢救成功率,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生命指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应用多功能呼吸机无创通气模式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的可行性.方法 36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大型多功能呼吸机无创通气,观察并记录上机前及上机后30 min、2 h的血气分析指标、心率(HR)、呼吸频率(RR)、平均动脉压(MAP)变化,并观察患者皮肤颜色、呼吸困难、肺部听诊等情况.比较通气前后各指标的差异.结果 无创通气后30 min后,患者呼吸频率、心率、动脉血氧分压、平均动脉压等指标可迅速好转,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创通气2h后各项指标继续好转,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6例患者中32例能耐受无创通气治疗且疗效满意,有效率88.9%(32/36).结论 多功能呼吸机无创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疗效显著,并可避免许多患者插管行有创通气的痛苦,提高了抢救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