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探讨青少年病理性网络使用(PIU)与生活事件压力及应对方式之间关系。方法以洛阳市某中学216名中学生为测试对象,采用青少年病理性互联网使用量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中学生应对方式量表及Rosenberg编制的自尊量表等进行研究。结果在受惩罚、健康、学习、其他生活事件压力和总体压力上,病理性网络使用纽均显著高于正常组;问题解决应对方式上,病理性网络使用组显著低于正常组;在幻想和发泄应对方式上,病理性网络使用组显著高于正常组;病理性网络使用与问题解决应对方式、幻想应对方式、学习压力、丧失因子、其他压力相关联。结论青少年病理性网络使用与多因素有关,预防应从家庭、学校教育、社会及心理等多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2.
某高校学生病理性网络使用心理社会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 探讨影响大学生病理性网络使用(PIU)的社会心理危险因素,为大学生病理性网络使用的防治和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病理性网络使用问卷对1 058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同时运用SCL-90、艾森克个性问卷(EPQ)、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抑郁自评量表(SD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等问卷,对病理性网络使用者的社会心理危险因素进行调查,并进行非条件Logistic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病理性网络使用者占被调查人数的6.99%;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病理性网络使用组与对照组在情绪稳定性、负性生活事件、社会支持、社会支持利用度方面,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大学生病理性网络使用与社会心理因素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3.
苏云 《健康大视野》2008,(11):94-97
网络成瘾纳入精神疾病范畴近日,由中国青少年心理成长基地牵头制定的《网络成瘾诊断标准》通过专家认证。此《标准》的出台意味着我国医学界诊断"网瘾"进入标准化时代,网络成瘾将被正式纳入精神病诊断范畴。根据《标准》,网络成瘾症(IAD)也称病理生网络使用(PIU)。网络成瘾的症状标准为长期、反复使用网络,使用网络的目的不是为了学习和工作。《标准》共具体列举了5条上网成瘾的诊断标  相似文献   

4.
网络成瘾的理论模型与诊断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成瘾这一概念是美国精神病学医生Goldberg最早提出的,在临床上又称病理性互联网使用或网络成瘾综合症。本文概述了国外几种有代表性的关于网络成瘾的理论,其中包括Young的ACE模型、Davis的认知-行为模型和Grohol的阶段模型;简要介绍了美国心理学家Young提出的网络成瘾诊断标准以及目前常用的几种网络成瘾诊断量表。  相似文献   

5.
网络成瘾这一概念是关国精神病学医生Goldberg最早提出的,在临床上又称病理性互联网使用或网络成瘾综合症。本文概述了国外几种有代表性的关于网络成瘾的理论,其中包括Young的ACE模型、Davis的认知一行为模型和Grohol的阶段模型;简要介绍了美国心理学家Young提出的网络成瘾诊断标准以及目前常用的几种网络成瘾诊断量表。  相似文献   

6.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日益深人人们的生活,在享受网络带来的方便、高效的同时,其负面影响——网络成瘾,也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网络成瘾又称“互联网成瘾综合症”(intemet addition isorder,IAD)或“病理性互联网使用”(pathological intemet use,PIU)。  相似文献   

7.
网络成瘾与青少年身心健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二十世纪以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的使用在全球迅速蔓延,人们在享受网上冲浪完美体验的同时,不可避免的要受到网络这把双刃剑的伤害。科学家一组最新统计数字为我们敲响了警钟:目前全球2亿多网民中,约有1140万人患有某种形式的网络心理障碍,约占网民人数的6%左右。这部分人在网上的冲浪体验中逐渐形成了一种对网络的心理依赖,随着每次上网时间的不断延长,这种依赖越来越强烈,这种不自主的强迫性现象称为“网络成瘾综合征”。1网络成瘾的定义网络成瘾是指因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引起的明显的社会、心理损伤的一种现象。网络成瘾者与赌博成瘾者非常相似,均为无成瘾物质作用下的行为冲动失控,导致上网者学业失败、工作消极、婚姻不和谐等。Goldberg[1]首次将此现象命名为“互联网成瘾症”(IAD),也称为病理性网络使用(PIU)。北京大学心理学系钱铭怡教授指出,尽管网络成瘾尚未作为一种正式定义的疾病收录到诊断体系中,但是国内外许多心理学工作者已遇到数量可观的病例,而且网络成瘾的实际发生率远比临床就诊的人数多[2~5]。这种心理上的疾病因其特殊的危害性,已成为国际临床心理学界公认的新的一种心理障碍。2网络成瘾的表现以及成因的探讨网络...  相似文献   

8.
网络成瘾治疗单元的概述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成瘾的青少年逐渐增多,网络成瘾严重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成长,成为社会的一大难题,引起了医学家、心理学家、社会学家等的重视,并成为一项极其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多数学者把网络成瘾称为“网络成瘾综合征(intemet addiction disorder,IAD)”,网络成瘾又称病理性互联网使用(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PIU),临床表现为:对网络有一种心理上的依赖感,不断增加上网时间;从上网行为中获得愉快与满足,下网后烦躁不安感;在现实生活中花很少的时间参与社会活动及他人交往;以网上虚拟空间来逃避现实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9.
我国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研究及干预进展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网络成瘾(Intemet addiction,ID)也称病态互联网使用(pathological ntemet use,PIU)、互联网成瘾障碍(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IAD)、互联网依赖(Intemet dependence,ID)等,是指由于重复使用网络所导致的一种慢性或同期性的着迷状态,并产生难以抗拒的再度使用的愿望,  相似文献   

10.
病理性网络使用研究概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个人电脑的普及,使用网络正成为人们的一种新的生活和学习方式,同时也出现了病理性网络使用的现象。此文分别从病理性网络使用的概念、性质、研究方法、行为表现和分类、危险因素及干预等六个方面对目前国内外这方面研究进行综述,以便进一步作这方面研究。  相似文献   

11.
探讨同伴影响抵抗和风险决策对青少年问题网络使用的预测效应,为早期发现青少年网络成瘾高危人群及制定有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在广州和沈阳两市分别抽取5所和3所初中.每所初中选取初一年级全体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其随访调查12个月.采用同伴影响抵抗问卷(RPIS)和风险决策问卷(YDMQ)评价青少年同伴影响抵抗和风险决策水平及其对问题网络使用的影响.结果 基线调查2 103名青少年,问题网络使用发生率为14.3%.1 a后随访1 853名,失访率为11.9%.新发PIU为307名(16.6%),持续PIU为150名(8.1%),116名(6.3%)青少年在基线时报告PIU,1 a随访后报告无PIU(终止组).与对照组相比,PIU新发组和持续组风险决策得分高、同伴影响抵抗得分低(P值均<0.01).Logistic回归模型中控制基线PIU、性别、地区、父母文化程度和家庭经济后,风险决策高、同伴影响抵抗低均是随访PIU和新发PIU的危险性预测因素(B值分别为0.904,0.650,0.936,0.741,P值均<0.01),同伴影响抵抗高是PIU中止的保护性预测因素(B=-0.625,P<0.05).结论 同伴影响抵抗能力较差和风险决策较高的青少年可作为健康危害行为早期筛查和干预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12.
自20世纪90年代起,网络成瘾行为引起全世界范围的关注。该行为本身及其所致的后果对全球公共卫生健康带来重大威胁。随着近年来国内外对网络成瘾行为发病率研究的重视,量表已成为目前网络成瘾行为的主要测量工具,大量自编和改编意译测量量表不断涌现。但是测量量表存在着理论各异、题项不同、界定不清等局限,这造成网络成瘾行为诊断依据和网络成瘾严重程度的分级标准尚无统一的金标准,是导致网络成瘾行为发病率检测结果差异较大及网络成瘾与心理行为健康之间影响因素混杂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对现有网络成瘾行为测量工具进行整理,围绕量表的诊断标准、形式、种类和针对新型网络成瘾模式的特定量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长沙地区大学生病理性互联网使用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了解高校上网大学生病理性互联网使用(PIU)的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为预防和控制大学生PIU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从长沙地区高校中随机抽取20个班级,对所选班级的上网大学生进行现场无记名问卷调查.结果上网大学生PIU患病率为14.2%.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每周上网时间多、在网吧上网、上网浏览色情为危险因素,上网目的是学习为保护因素.结论长沙地区上网大学生PIU的患病率高,与多种因素有关.应从多方面进行针对性防治.  相似文献   

14.
山西省部分高校大学生网络成瘾状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建国  张寒冰 《中国学校卫生》2005,26(12):1031-1032
据2004年7月20日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1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4年6月30日,我国上网用户总数为8 700万,网民以青少年居多,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正随着我国互联网迅速普及而日益凸现出来.“网络成瘾障碍(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IAD)”也称病理性网络使用(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PIU),是随着互联网的应用与普及而出现的一种新的精神障碍.国外的一些研究表明,网络成瘾主要为青少年.笔于2003年11月~2004年2月以山西省3所高校部分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分析大学生网络使用现状及行为特点,为预防青少年网络成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高中生网络成瘾(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IAID)行为形成的心理社会等影响因素.方法 从浙江省德清县6所高中选取733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编个人基本情况调查表、网络成瘾测验问卷(IAT)、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中学生应激源量表、中学生应对方式量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等进行测量调查.结果 浙江省德清县高中生IAD发生率为9.8%;男生IAD发生率(12.2%)高于女生(7.3%);IAD发生率随学生每天平均上网时间增加而明显增加(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平均上网时间(OR=2.716)、SCL-90精神病性因子(OR=2.180)、同学朋友压力(OR=1.649)、幻想否认(OR=1.171)、逃避(OR=1.134)、学习压力(OR=1.101)、父亲过分干涉(OR=1.068)与高中生网络成瘾行为有关.结论 网络成瘾发生与上网时问、应激压力、应对方式、父母教养方式、个性心理特点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6.
网络成瘾     
《大众医学》2009,(1):4-4
最近,我国首个《网络成瘾临床诊断标准》通过了专家论证。标准认为,如果长期、反复使用网络,使用网络的目的不是为了学习和工作或不利于自己的学习和工作,且符合如下症状,就可诊断为网络成瘾,  相似文献   

17.
杜蕾 《中国学校卫生》2013,34(8):990-991
由于网络自身的特点及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不成熟性,过度使用网络对青少年的消极影响日益凸显,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调查显示,2009年我国城市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比例达14.1%[1].网络成瘾(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IAD)即病理性互联网使用,指由于重复使用网络所导致的一种慢性或周期性的着迷状态,同时产生想增加使用时间的张力、耐受性以及克制退瘾等现象,并产生心理与生理上的依赖[2-3].病理性互联网使用会给个体的学业、人际关系、情绪情感以及身体健康等方面带来不同程度的消极影响[4-6].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大学生网络成瘾与心身症状、社会支持及应付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多级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采用《网络使用状况调查表》和《网络成瘾诊断量表》、《SCL-90症状自评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应付方式问卷》等心理量表,对唐山市3所大学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唐山市大学生网络成瘾率为6.89%,男生网络成瘾率(8.71%)明显高于女生(5.99%)。网络成瘾者SCL-90测试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及精神病性各因子得分均高于非成瘾者。网络成瘾者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得分(61.20±10.90)低于非网络成瘾者(62.95±11.10)。网络成瘾者应付方式问卷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得分均高于非网络成瘾者,解决问题得分低于非网络成瘾者。结论大学生的网络成瘾率较高,且对大学生的心身健康产生明显影响,故应针对网络成瘾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碎裂心电图QRS波联合病理性Q波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158例冠心病患者予以心电图检查。以病理诊断作为金标准,计算碎裂QRS波、病理性Q波及碎裂QRS波联合病理性Q波诊断AMI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结果 碎裂QRS波诊断AMI的特异性、灵敏度、准确度、 AUC分别为57.97%、50.56%、 53.80%、 0.540 (0.461~0.619),病理性Q波诊断AMI的特异性、灵敏度、准确度、 AUC分别为63.77%、 58.43%、60.76%、 0.611 (0.534~0.688),碎裂QRS波联合病理性Q波诊断AMI的特异性、灵敏度、准确度、 AUC分别为66.67%、74.16%、 70.87%、 0.704 (0.632~0.776)。碎裂QRS波联合病理性Q波诊断AMI的AUC高于碎裂QRS波和病理性Q波(Z=5.706, P <0.05; Z=4.251, P <0.05)。结论 碎裂QRS波联合病理性Q波诊断AMI具有较高的特异性、灵敏度和AUC,诊断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0.
探讨青少年网络成瘾者的初始沙盘特征,丰富沙盘游戏治疗的理论和实践,为青少年网络成瘾者的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 使用青少年病理性互联网使用量表(Adolescent Pathological Intemet Use Scale,APIUS)选取重庆市60名初中生被试(30名网络成瘾青少年,30名正常青少年),探究青少年网络成瘾者初始沙盘特征.结果 青少年网络成瘾者多使用军事类沙具(t=2.079,P=0.046),少使用自然元素(t=-1.979,P=0.050)和生活元素类(t=-2.375,P=0.024);在沙盘主题上多出现分裂和混乱2个创伤主题,少出现整合和深入2个治愈主题(x2值分别为4.504,2.079,7.878,5.271,P值均<0.05).沙盘主题特征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整合、深入2个主题特征是青少年网络成瘾者的保护因素(B值分别为-0.591,-0.548,F=3.005,P<0.05,△R2=0.211).结论 青少年网络成瘾者在沙具使用、沙盘的主题2个维度上有特征表现.初始沙盘对青少年网络成瘾者具有临床心理筛查与测评的功能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