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手术联合药物灌注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观察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联合吡柔比星(THP)膀胱内灌注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疗效。从我院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期间收治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中选出86例作为观察对象,按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患者采用TURBT联合THP治疗,对照组患者仅采用TURBT治疗,比较2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年复发率。2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1年复发率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针对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治疗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联合吡柔比星膀胱内灌注效果确切,具有操作简单、复发率低、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外,予以患者药物吡柔比星膀胱灌注的可行性,目的是提升对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研究所选取对象选自2020年2月~2021年12月时间段共计抽取的88例患者。为了验证联合治疗的可行性,进行随机法分组对照治疗。44例对照组患者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44例观察组患者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联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情况及治疗前后血液指标、生活质量,其中血液指标涉及到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73%高于对照组的81.82%(P<0.05);治疗后,两组研究对象的生化指标水平较本组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血清VEGF、bFGF、sICAM-1、MMP-9水平分别为(785.17±15.06)ng/L、(6.98±0.78)ng/L、(45.55±5.43)μg/L、(313.25±58.96)μg/L低于对照组的(909.47±17.07)ng/L...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吡柔比星两种疗程膀胱内灌注预防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方法:将139例经尿道膀胱癌电切术或膀胱部分切除术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术后1~2周始两组患者均使用吡柔比星20mg加5%葡萄糖溶液40mL膀胱内灌注,保留2h。长疗程组(70例)每周1次,8次后改为每月1次,共30次(约2年);短疗程组(69例)每周1次,共12次(约3个月)。结果:肿瘤复发长疗程组13例(18.57%),短疗程组12例(17.39%),两组复发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两组严重膀胱刺激症状发生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吡柔比星膀胱内灌注预防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疗效肯定,但治疗间隔时间长、疗程长者毒副作用较小。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采用再次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来观察其临床疗效及对复发影响,从而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临床治疗方案选择提供重要参考信息。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68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分组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为34例。对照组采用单次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并于术后4~6周再次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2组患者术后均予以药物化疗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复发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5.29%(29/34)明显高于对照组73.53%(25/34)(P ﹤0.05);术后随访6~12个月,平均为(10.5±1.0)个月;观察组复发率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0.05)。2组治疗后各项生活质量均较术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各项生活质量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采用再次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可提高临床疗效,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吡柔比星膀胱灌注防治初发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临床效果和毒副反应。方法将58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手术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9例。两组均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术后观察组采用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对照组采用丝裂霉素C( MMC)膀胱灌注治疗,随访1年评价两组复发率,观察毒副反应。结果观察组随访期内总复发率为10.3%,对照组总复发率为20.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880,P<0.05);观察组毒性反应发生率为24.1%,低于对照组的27.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90,P>0.05);Ⅱ~Ⅲ级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为6.8%,对照组为17.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960,P<0.05)。结论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可以有效地预防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术后复发,且毒副作用小,是一种疗效确切、安全可靠的膀胱灌注药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经尿道膀胱肿瘤剜除术(TUEBT)与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效果比较。方法收集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35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资料,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TUEBT组与TURBT组,TUEBT组77例,接受TUEBT治疗;TURBT组58例,接受TURBT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病理分期精确性以及随访12个月结果。结果 TUEBT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膀胱冲洗时间以及术后尿管留置时间短于TURBT组(P<0.05),术中失血量少于TURBT组(P<0.05);TUEBT组闭孔神经反射、血块积存、膀胱穿孔并发症发生率低于TURBT组(P<0.05),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病理标本肌层缺失率TUEBT组为0 (0/77),低于TURBT组的29.31%(17/58);随访12个月,未见死亡病例,TUEBT组患者累计复发率明显低于TURB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TUEBT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相比于TURBT,围手术期效果更好,并发症发...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患者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后复发的现状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于山西焦煤汾西矿业总医院泌尿外科接受择期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的NMIBC患者13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后2年是否复发可分为复发组(27例)、无复发组(103例)。根据山西焦煤汾西矿业总医院电子病历系统收集2组临床资料,并进行单因素分析,将单因素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的资料纳入多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NMIBC患者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后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TNM分期为T1期、肿瘤多发、肿瘤直径≤5 cm、肿瘤分级为中/高分化、未接受即刻膀胱灌注者为NMIBC患者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OR=3.062、3.086、3.380、2.815、2.881,P<0.05)。结论NMIBC患者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后复发与患者肿瘤TNM分期、肿瘤数目、肿瘤直径、肿瘤分级、是否接受即刻膀胱灌注等密切相关,临床可据此予以患者针对性治疗及干预,以降低患者术后复发率,进而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经尿道膀胱肿瘤整块切除术与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入院的58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9例)和研究组(29例),对照组选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研究组选用经尿道膀胱肿瘤整块切除术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清学指标水平与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手术相关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比较对照组,研究组治疗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9水平与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更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更高,膀胱冲洗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更短(P<0.05)。结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治疗中经尿道膀胱肿瘤整块切除术的效果显著,有利于改善患者血清学指标及生活质量,且术后恢复更快,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膀胱癌是常见的泌尿系统恶性肿瘤之一,行常规经尿道膀胱癌电切术(TURBT)加术后膀胱内化疗药物灌注,复发率及进展率较高。目前主张在行经尿道膀胱癌电切术后4周内再次行该术式,但仍有较大盲目性。吡柔比星具有抗癌谱广、被肿瘤细胞选择性吸收后在膀胱镜下形成橙色染色区等特性,用于膀胱癌治疗尤其是在二次电切术治疗中,不但能杀死肿瘤细胞,还具有示踪作用,可作为膀胱灌注药物的首选,临床应用前景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经尿道膀胱肿瘤等离子电切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68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开放膀胱部分切除手术治疗,试验组患者采取经尿道膀胱肿瘤等离子电切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及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留置导尿管时间.结果 两组缓解率比较...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吡柔比星(THP)膀胱内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39例浅表性膀胱癌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或膀胱部分切除术后的患者,术后1周开始用吡柔比星(40mg)膀胱内灌注,每周1次,连用8周;以后每月1次,连用8个月。结果 39例患者随访9~24个月,平均17个月,肿瘤复发率为10.2%。结论 THP用于膀胱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有满意疗效,体内应用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2.
王承承  孙晓玲  吴长利 《天津医药》2014,42(11):1121-1123
【摘要】 目的 分析比较经尿道电切术与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疗效, 探讨影响预后的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 74 例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的资料, 接受根治性膀胱切除术 38 例(A 组), 术后给予静脉化疗。 经尿道电切术 36 例(B 组), 术后给予静脉、膀胱灌注化疗。 所有患者平均随访 61(5~91)个月 , 对 2 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累积住院时间、肿瘤复发率、5 年存活率等进行比较。 对可能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采用 Log-rank 单因素和 Cox 多因素分析。 结果 B 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累积住院时间少于 A 组(P < 0.01), 2 组复发率及 5 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 0.05)。 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直径≥5 cm 、T3 期是患者 5 年无复发生存率和 5 年总生存率的危险因素。 多因素分析显示, 肿瘤直径≥5 cm(RR=3.687, 95%CI:1.913~7.105, P< 0.001)是患者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 T3 期(RR=3.325, 95%CI:1.437~7.695, P=0.005)、肿瘤直径≥5 cm(RR=5.017, 95%CI:2.440~10.317, P=0.002)是影响患者 5 年总生存率的危险因素。 结论 经尿道电切术联合辅助静脉、膀胱灌注化疗可用于浸润性膀胱癌的患者。 肿瘤直径≥5 cm、T3期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李富林  黄栋强  黄锐 《肿瘤药学》2013,(5):382-384,398
目的探讨全身化疗加吡柔比星热灌注化疗治疗晚期膀胱癌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70例晚期膀胱癌病人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研究组的治疗方式为全身化疗加吡柔比星热灌注化疗,对照组的治疗方式为全身化疗加丝裂霉素热灌注化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化疗后研究组的总有效率、患者生活质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全身化疗加吡柔比星热灌注化疗治疗晚期膀胱癌疗效较好,患者的生活质量较高,不良反应可接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兰玉 《哈尔滨医药》2010,30(2):72-72
目的探讨膀胱癌术后膀胱内灌注化疗药物的护理。方法回顾我院36例膀胱癌术后病人,于术后第2周开始行膀胱内灌注吡柔比星化疗药物,与患者进行详细的心理沟通与疏导,详细讲解灌注治疗在预防肿瘤复发中的重要性。结果36例患者心态良好,坚持治疗,其中2例患者出现膀胱刺激征、发热、尿道狭窄、骨髓抑制。结论膀胱内灌注式化疗,方法简单、方便、全身毒副作用小,生存率高,局部复发率低,在护理工作中,需密切观察化疗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浅表性膀胱癌在使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后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入的14例浅表性膀胱癌病人,给予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探讨实施不同治疗对复发率、手术相关指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患者留置导尿管时间为(3.25±0.36)d,住院时间为(5.12±0.58)d,经1年随访后,仅有1例复发,其复发率为7.14%,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上治疗后显著比治疗前较低(P0.05),在生活质量评分(QOL)评分上显著比治疗前高(P0.05)。结论:将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应用于浅表性膀胱癌患者时,能显著降低患者复发率,减少留置导尿管时间及住院时间,提升生活质量,此方法值得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用于胃癌术后患者辅助化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50例胃癌术后化疗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奥沙利铂联合亚叶酸钙及5-氟尿嘧啶化疗方案,观察组采用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化疗方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1、2年无复发生存期(RFS)、总生存期(OS)和毒副作用。结果治疗后1、2年,两组患者RFS、O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手足综合征发生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用于胃癌术后患者辅助化疗的效果显著,毒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17.
在可接受根治性手术的结肠癌患者中,约1/3存在区域淋巴结转移(Ⅲ期),1/4患者的肿瘤侵透肌层但不伴有区域淋巴结转移(Ⅱ期),辅助化疗的目的是消灭微小转移灶,提高患者的无病生存期和总生存期。临床研究的结果显示辅助化疗能够显著降低Ⅲ期结肠癌患者的复发和死亡风险;但是对于Ⅱ期患者,辅助化疗的作用还不完全明确,亚组分析表明辅助化疗对于具有临床病理高危因素的Ⅱ期患者有益,而分子标志物有助于低危患者的危险分层和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18.
表浅膀胱癌的治疗 首次确诊的膀胱癌中,70%~80%是表浅肿瘤(Tis、Ta、T1),用经尿道膀胱内肿瘤切除术(TURBT)及膀胱内灌注保守治疗可获取成功。常用的膀胱内灌注药物有免疫治疗药及化疗药,包括卡介苗(BCG)、干扰素(IFN-2)、bropirimine、keyhole limpet hemocyanin和基因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19.
《中国药房》2017,(35):4984-4987
目的:探讨康艾注射液辅助化疗治疗晚期肺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4月晚期肺癌患者146例,根据入院单双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GP(吉西他滨+顺铂)方案化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康艾注射液60 m L加入生理盐水250 m L中,qd,ivgtt,每个化疗周期连用14 d。两组患者化疗期间均采用托烷司琼5 mg预防胃肠道反应。3周为一个疗程,两组患者均治疗3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10(IL-10)]、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8~+、CD4~+/CD8~+)、肿瘤标志物[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Ag)、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CA)50、CA72-4]水平,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疾病控制率分别为39.73%、84.9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3.29%、71.2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免疫指标、肿瘤标志物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hs-CRP、TNF-a、INF-γ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IL-10显著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均显著优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CD4~+、CD4~+/CD8~+水平显示降低,且显著低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清SCC-Ag、CEA、CA50、CA72-4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小板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肝功能异常、恶心呕吐、贫血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艾注射液辅助化疗能有效缓解晚期肺癌患者的炎症状态,减轻毒副反应,增强免疫功能,提高近期疗效,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