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观察密闭式吸痰法在机械通气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重症监护室(ICU)机械通气患者40例,均予密闭式吸痰法吸痰。观察吸痰前、吸痰结束时及吸痰后血氧饱和度(SpO2)变化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吸痰后患者SpO2为(98.0±2.0)%高于吸痰前的(95.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密闭式吸痰方法对机械通气患者更为科学、合理,是机械通气患者较适宜的吸痰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颅脑疾病患者采用密闭式与开放式吸痰法的效果,以探讨颅脑疾病患者行机械通气期间最佳的吸痰方式。方法将80例行机械通气的颅脑疾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采用密闭式吸痰,对照组采用开放式吸痰,比较两组患者吸痰前后潮气量、气道压力,并通过监护仪记录血氧饱和度、心率、血压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吸痰后,各项呼吸机监测参数及SpO2改善,患者心率、血压与吸痰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吸痰后,呼吸机监测参数及SpO2与吸痰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吸痰前后患者心率、血压明显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颅脑疾病患者行机械通气期间采用密闭式吸痰,可以减少气道刺激及不良反应,是一种更安全有效的吸痰方式。  相似文献   

3.
震颤结合体位引流用于密闭式吸痰的效果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震颤结合体位引流用于密闭式吸痰的排痰效果。方法选择40例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密闭式吸痰法,观察组采用密闭式吸痰辅以震颤结合体位引流法。比较两种操作方法每次排痰量、吸痰彻底情况、吸痰前后10minSpO2的变化;比较两组患者日均吸痰次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率和发病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结果密闭式吸痰辅以震颤结合体位引流法在每次排痰量、吸痰彻底情况方面明显优于单纯密闭式吸痰法(P<0.05);在吸痰前后10minSpO2的变化方面,两操作法吸痰前后SpO2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日均吸痰次数、VAP发病时间和机械通气时间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VAP发生率较对照组低,但统计学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震颤结合体位引流用于密闭式吸痰可以提高密闭式吸痰的有效性,可以彻底吸净痰液,减少吸痰次数,减少因频繁吸痰而引起患者不必要的刺激,延迟VAP发生时间,缩短机械通气时间,从而减轻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促进患者康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蒋小红 《现代医药卫生》2013,(22):3372-3373
目的探讨两种吸痰方式在改善患者肺不张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该院重症监护病房接受机械通气患者68例。入院前均存在肺不张。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34例。A组接受开放式吸痰,B组接受密闭式吸痰。结果两组患者在吸痰前后脉搏血氧饱和度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吸痰后1min心率较前均显著升高,但于吸痰后5min下降至吸痰前水平:通过胸部X射线片及肺部听诊评估,B组较A组可明显改善肺不张程度。结论加强痰液引流是防治肺不张的关键措施,密闭式吸痰对于改善肺不张程度优于开放式吸痰,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重症监护室(ICU)患者机械通气时两种吸痰方法的安全性。方法将40例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予密闭式气管内部吸痰,对照组予开放式气管内部吸痰。观察2组吸痰过程中SpO2值的变化与肺部感染率(痰培养阳性)情况。结果观察组吸痰过程中SpO2值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吸痰中期SpO2值低于吸痰前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机械通气48h后观察组肺部感染率为10%低于对照组的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密闭式气管内部吸痰对于患者的SpO2影响较小,还可预防多种并发症的发生,降低发生院内感染的几率,安全性和有效性更强,更适合ICU机械通气患者使用。  相似文献   

6.
任春霞 《安徽医药》2011,15(12):1616-1617
目的对比观察机械通气时密闭式吸痰与开放式吸痰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重症监护病房62例机械通气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1例。实验组采用密闭式气管内吸痰,对照组选择开放式气管内吸痰,比较两组吸痰前、中、后脉搏血氧饱和度值、痰培养阳性率。结果对照组吸痰中脉搏血氧饱和度值比吸痰前1 min降低,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吸痰前、中、后脉搏血氧饱和度值无显著差异(P0.05)。机械通气3 d后实验组的痰培养阳性率低于对照组,且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密闭式气管内吸痰有助于降低机械通气患者低氧血症的发生率,避免交叉感染,防止医护人员职业伤害,因而对机械通气患者更有利。  相似文献   

7.
朱利柯  叶培军 《上海医药》2022,43(1):15-18,46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地佐辛在重症监护室(ICU)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20例ICU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A、B、C组,各40例.A、B、C组常规治疗后分别给予1.0、2.0、3.0 mg/h地佐辛.观测三组给药前后生命体征、镇痛及镇静评分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B、C组给药1 d、2 d镇痛评分低于A组,B...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密闭式吸痰管在重症手足口病(HFMD)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NPE)患儿机械通气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56例给予机械通气治疗的重症手足口病并发NPE患儿采用密闭式吸痰管吸痰,平均机械通气时间12 d,而后观察疗效。结果 56例患儿经过治疗,50例患儿治愈出院,治愈率89.29%,死亡6例,其中2例因入院时已出现呼吸、循环衰竭,于上呼吸机1-24 h后抢救无效死亡。结论对重症手足口病并发NPE患儿及早进行气管插管的同时使用密闭式吸痰管,并采用PEEP通气方式,操作简单,经济实用,无需脱机,减少患儿缺氧时间,降低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发生率,可明显降低患儿早期病死率,使重症手足口病并发NPE机械通气的患儿行人工气道护理更为科学、合理,同时对医务人员也是很好的一种保护。  相似文献   

9.
目的 危重患儿机械通气中使用密闭式吸痰技术的应用研究探讨.方法 选择在ICU需行机械通气的危重患儿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20例采用开放式吸痰技术,实验组20例采用密闭式吸痰技术,观察两组吸痰前后血氧饱和度、心率、平均动脉压、气管粘膜损伤等情况.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吸痰前2 min血氧饱和度、心率、平均动脉压等指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吸痰后2 min血氧饱和度明显升高,心率、平均动脉压明显降低(P<0.05).结论 密闭式吸痰技术能减轻患儿机械通气由吸痰引起的低氧血症,并维持稳定的血流动力学,减少机械通气时间及气管粘膜损伤;患儿机械通期间吸痰过程安全,护理人员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密闭式吸痰方法在机械通气中效果。方法抽取60例机械通气患者,隨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密闭式吸痰方法组,及对照组;传统的开放吸痰方法组各30例。观察吸痰前后SpO2、HR、肺都感染发生的时间及肺部感染率。结果两组患者吸痰前后SpO2、HR、肺部感染发生的时间及发生率有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密闭式吸痰效果优于传统的开放式吸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