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观察金双歧联合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6例喂养不耐受的早产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均给予相同的常规治疗。对照组予红霉素治疗,每次5 mg/kg ,口服, q8 h,疗程5~7 d;实验组,金双歧联合红霉素治疗,红霉素用法同对照组,金双歧0.25 g, t.i.d.,口服,疗程5~7d。结果实验组患儿呕吐持续时间、腹胀持续时间、胃潴留持续时间、达到全肠道喂养时间和平均住院日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双歧联合红霉素组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使用红霉素组;金双歧对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有辅助治疗作用,可以尽快缓解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症状,可以使患儿尽快达到全肠道喂养,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培菲康)治疗喂养不耐受晚期早产儿的效果。方法 142例喂养不耐受的晚期早产儿随机分为观察组73例和对照组69例。两组均予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加用培菲康口服,比较两组奶量达全量、恢复到出生体重所需时间及黄疸完全消退时间,观察3个月内感染性疾病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奶量达全量所需时间、恢复到出生体重所需时间和黄疸完全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治疗后3个月内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培菲康能明显改善患儿喂养不耐受状态,缩短经口喂养达全量的时间,并提高出生体重恢复速度,缩短黄疸持续时间,从而减少蓝光照射机会及发生核黄疸的风险,并可以减少3个月内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中国医药科学》2016,(23):208-210
目的观察金双歧联合非营养性吸吮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0月~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早产儿984例,其中有76例早产儿出现喂养不耐受,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治疗,包括减量喂养及必要时增加液体输入量,治疗组采用对症治疗+金双歧联合非营养性吸吮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儿出生体重恢复时间、达全胃肠道喂养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体重日增长情况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1例(1.32%)NEC发生,对照组有2例(3.95%)发生NEC,两组NEC发生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与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对喂养不耐受的早产儿采用金双歧联合非营养性吸吮治疗效果明显,能有效的缩短患儿体重恢复时间、全胃肠道喂养时间,减少平均住院时间,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莫沙比利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7月至2014年12月确诊的胎龄29~35周的喂养不耐受早产儿6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处置,包括保暖、输液、静脉营养、防治感染等;治疗组在常规处置基础上给予莫沙比利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口服或鼻饲给药,连用7~10 d为1个疗程。治疗3 d后,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18%,高于对照组的66.67%,治疗组患儿的呕吐消失时间、腹胀消失时间、达全胃肠喂养时间、体质量出现增长时间及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期间两组患儿肝肾功能、电解质、心肌酶谱及血常规等均正常,无肝、肾、心肌损害及功能性腹泻、消化性溃疡、肠道菌群失调发生等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莫沙比利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口服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6.
7.
目的探讨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住院早产儿喂养不耐受者64例,其中观察组32例、对照组32例;两组都积极治疗原发病、改善机体脏器功能、营养支持等治疗,观察组在以上治疗基础上给予红霉素静脉应用3~5 mg/(kg·d),于1~2 h内用匀速输入,7~10 d为1个疗程。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体质量日增长快、在院天数少(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见重要脏器不良影响,机体较耐受。结论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临床疗效显著,机体较耐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的相关因素。方法对本院收治的165例早产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出生体质量越轻,胎龄越小,喂养不耐受发生率越高,有无窒息史二者喂养不耐受比较有显着性差异。结论早产儿喂养不耐受与胎龄、体质量密切相关,生后缺氧窒息等情况会使得喂养出现不耐受情况的发生。所以需要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因素进行充分的认识。尽早干预,将有利于改善早产儿的胃肠道喂养耐受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119例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原因。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119例早产儿喂养情况的资料。结果喂养不耐受组胎龄、出生体质量均明显低于喂养耐受组及开奶日龄迟于喂养耐受组(均P〈0.01);35例喂养不耐受早产儿呕吐22例(62.8%),发生时间(1.5±0.5)d,腹胀13例(37.2%),发生时间(3.5±1.1)d。结论通过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相关因素的分析和相关临床症状的观察,提示应对早产儿喂养进行严密的临床监测,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应用全身抚触手法干预以及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药物干预的方式对存在喂养不耐受的早产儿干预效果.方法:纳入68例喂养不耐受的早产儿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的干预,如营养支持及抗感染等,实验组则是在常规干预的基础上,增加对早产儿的全身抚触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用药干预,对两组干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在喂养不耐受的改善上,实验组效果比对照组更佳,随访6个月实验组体重与身长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若观察早产儿出现喂养不耐受,可通过全身抚触配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用药,通过干预使得患儿的情况得到明显的改善,并且促进儿童健康发育.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早产儿喂养不耐受临床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80例喂养不耐受早产儿作为观察组;70例早产儿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胎龄、出生体质量、围产因素等情况。结果观察组胎龄与出生体质量均少于对照组;宫内窘迫、窒息、宫内感染及呼吸机使用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产儿喂养不耐受与胎龄、出生体质量及围产相关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eHF)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及生长发育的疗效,与标准早产儿配方奶(SPF)及母乳喂养比较是否存在临床使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发生喂养不耐受且胎龄<34周的早产儿81例,随机分成三组: eHF组29例,予eHF喂养达全胃肠内营养后改SPF喂养;SPF组26例,予SPF喂养至出院;母乳组26例,坚持母乳喂养至出院,其中有9例因无法提供母乳退出该组,实际入组17例。记录患儿临床资料,比较三组之间喂养耐受性、宫外发育迟缓(EUGR)和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发生情况。结果: eHF组与母乳组的胃残留次数、胃残留比比较差异无 统计学意义(P>0.05),但较SPF组均明显减少(P<0.05); eHF组与母乳组的肠内营养达基础热卡时间、达全胃肠道营养时间均明显短于SPF组(P<0.05),但eHF组与母乳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HF组EUGR及NEC发生率与母乳组、SPF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充足母乳供应时,对喂养不耐受的早产儿予eHF喂养较SPF喂养耐受性更好,能更快达到全胃肠内喂养,且不会增加EUGR及NEC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采取综合治疗的干预措施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01月至2013年06月我科收治的喂养不耐受早产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10例,其中男52例,女58例,对照组104例,其中男58例,女46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非营养性吸吮、滴服喂养、药物及刺激排便治疗。结果两组在有效率、腹胀消失时间、喂养耐受时间、恢复至出生体质量时间、达全肠道营养时间、住院时间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均P〈0.05)。结论应用综合治疗的干预措施;台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能取得满意效果,有一定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利用Meta分析评价口服小剂量红霉素[3~15 mg/(kg·d)]防治早产儿(胎龄<37周)喂养不耐受的临床疗效.方法:使用相关检索词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获得口服小剂量红霉素治疗喂养不耐受早产儿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西沙比利治疗早产儿胃肠喂养不耐受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72例诊断为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患儿随机分为2组,均采用鼻(或口)饲胃管喂养,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西沙比利0.2mg/kg,q8h,于喂奶前30min喂人,疗程5-7d。结果应用西沙比利干预治疗后,每天奶量增加(47±26)ml/kg,胃潴留量减少(3.14±1.39)ml,体重增加(0.59±0.11)kg,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应用西沙比利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疗效确切,且价廉、安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西沙比利治疗早产儿胃肠喂养不耐受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西沙比利治疗早产儿胃肠喂养不耐受疗效及安全性.方法:72例诊断为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均采用鼻(或口)饲胃管喂养,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西沙比利0.2 mg/kg,3次/d,于喂奶前30 min喂入,疗程5~7 d.结果:治疗组应用西沙比利干预治疗后,每天奶量为(110±42)mL/kg,胃潴留量为(1.60±0.61)mL,体重增加(1.12±0.51)kg,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西沙比利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喂养不耐受(FI)早产儿肠道菌群的动态变化。方法:选取2017年1-7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徐州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收治的56例喂养不耐受早产儿,入院后常规应用广谱青霉素,发生喂养不耐受时给予小剂量红霉素促进胃肠动力治疗。采集患儿生后首次胎便(FI1组)、出现喂养不耐受时的粪便(FI2组)、喂养不耐受消失后的粪便(FI3组),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粪便样本中所有细菌进行16S rRNA测序,比较各组菌群的多样性及丰度变化。结果:与FI1组相比,FI2组的Shannon、Ace指数均下降,克雷伯杆菌丰度升高,拟杆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罗尔斯通菌、红球菌的丰度降低(P均<0.05)。FI3组与FI2组的Shannon、Ace指数及克雷伯杆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红球菌丰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FI3组的拟杆菌、罗尔斯通菌丰度继续降低(P均<0.05)。结论: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发生时,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及丰度明显降低,克雷伯杆菌丰度升高,拟杆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罗尔斯通菌、红球菌的丰度降低。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早期微量喂养联合非营养性吸吮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某院新生儿科自2017年1月~2018年2月收治的早产儿92例,采用随机信封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6例。对照组应用早期微量喂养,实验组应用早期微量喂养联合非营养性吸吮治疗,分析两组并发症发生率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喂养情况及生长情况、喂养不耐受情况。结果:并发症发生率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喂养不耐受对比显示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喂养情况及生长情况对比显示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微量喂养联合非营养性吸吮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既可改善临床症状、喂养情况及生长情况,又可减少喂养不耐受率、并发症发生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非营养性吸吮和小剂量红霉素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喂养不耐受早产儿90例,随机分为Ⅰ、Ⅱ、Ⅲ组,各30例,Ⅰ组为对照组,Ⅱ、Ⅲ组在早产儿常规治疗基础上分别给予非营养性吸吮和小剂量红霉素治疗。结果与Ⅰ组比较,Ⅱ、Ⅲ组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症状消退时间、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完全肠内营养时间、住院天数显著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Ⅲ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营养性吸吮和红霉素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均有治疗作用,二者疗效无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