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3年1—11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按照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比较急性心肌梗死发生胸痛、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等急性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患者满意度、健康教育掌握情况、遵医嘱情况,比较住院天数、卧床时间、医疗费用。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37.5%,观察组1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67,P0.05)。对照组满意度、健康教育掌握情况、遵医嘱情况(75.00%、70.00%、75.00%)与观察组(95.00%、92.50%、97.5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275、6.646、8.538,均P0.05)。对照组住院天数、卧床时间[(11.50±0.90)d、(68.25±8.20)h]与观察组[(8.30±1.00)d、(50.32±3.19)h]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5.043、12.888,均P0.05),医疗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63,P0.05)。结论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中,能有效减少并发症,提高健康教育知晓率和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心肌梗死患者出院后的康复指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保玲 《职业与健康》2005,21(8):1279-1280
心肌梗死(心梗)是老年人,特别是患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或因血栓形成,出血或动脉持续痉挛的病人发生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缺血导致心肌坏死,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危急病症.此病对老年患者的身心健康影响很大.做好老年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及康复指导,为他们出院回归社会,以及家属做好各方面准备,对巩固住院期间取得的治疗效果,保持护理工作的连续性,帮助患者康复,控制诱发因素,积极预防心梗的再发,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7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时间为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按照是否采用护理路径分两组,每组35例,常规护理对照组,绿色通道护理路径护理观察组,观察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高,且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无出现再次心肌梗死,无病死患者,两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中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于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效果,避免再次梗死具有较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康复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不采用其他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护理干预措施,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和病死率。结果观察组心律失常发生率和病死率分别为2.22%、0.00%,对照组心律失常发生率和病死率分别为17.78%、13.33%,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提高患者生存率,降低死亡率,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早期康复活动对病情的影响。方法对无并发症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在住院24小时后,有并发症的AMI病人在病情稳定后进行二周早期康复治疗。康复活动以步行为主。结果程序结束时左室射血分数(LVEF)〉50%者康复组52例(67%),对照组28例(37%),两组差异显著(P〈0.05);康复组室性心律失常、坠积性肺炎的发生率和平均住院天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康复组出院时达到生活自理76例(97%),对照组24例(31%),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无并发症及有并发症但已控制的AMI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康复护理干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8月~2016年8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7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采用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依从率为94.67%(71/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60/75)(P0.05);观察组的躯体功能、情绪功能、角色功能和社会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7.33%(7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67%(59/75)(P0.05)。结论康复护理干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效果,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护理路径对烧伤患者功能康复指导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烧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实验组采用护理路径对患者进行功能康复引导,对照组采用常规引导方式对患者进行功能康复引导。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状况。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均显著下降,且实验组焦虑情况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理后的满意度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烧伤患者来说,采用护理路径进行功能康复指导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等不良心理,减少治愈时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护理流程优化路径下的早期康复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8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护理流程优化路径下的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的GSES评分、 BI评分、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6 min步行距离长于对照组(P <0.05)。结论 护理流程优化路径下的早期康复护理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救护理路径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效果。方法制订急性心肌梗死急救护理路径,对100例患者(观察组)按路径实施护理,并与实施传统急诊护理流程的100例(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进-出急诊科时间、急诊-球囊扩张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急救护理路径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能够明显缩短进-出急诊科时间、急诊-球囊扩张时间、住院时间,降低死亡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提高抢救效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过程中的效果,为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2年11月在益阳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心肌梗死患者128例,根据实施的护理模式不同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式实施急救和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急救和护理。记录患者的病死率、住院时间、下床时间和并发症等情况。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等级计量资料采用非参数检验(Z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在住院时间、下床时间和并发症等指标数据均少于对照组,两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和护理人员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两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在提高护理质量的同时,又缩短住院时间和下床时间,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还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和护理人员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临床康复路径护理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4月我院收治的106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临床康复路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腰椎功能、康复效果、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的O.DI.评分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6年3月阜新市某医院收治的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患者采取临床护理路径。比较2组患者的术后住院时间、治疗费用、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费用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行PCI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中,能够缩短患者的术后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且能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实施基于心脏康复理念指导下的护理干预对其心率变异性、运动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广东省中山市中医院2021年1~7月收治的80例AMI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方式,观察组在常规干预基础上加用基于心脏康复理念指导下的护理干预,随访3个...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是一种以糖耐量减退,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空腹血糖不止一次地超过7.8mmol/L或餐后2小时血糖超过11.1mmol/L。急性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血流完全中断,阻塞动脉供血区域心肌缺血坏死。两者在临床上都是常见病,多发病。糖尿病并急性心肌梗死时,病情急重,恢复缓慢,抢救成功后,恢复期的护理至关重要,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2001年1月~2002年2月,我院收治6例糖尿病并急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间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52例及对照组5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采取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CCQC各维度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CCQC各维度评分均有所上升,但研究组上升幅度更大,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可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6年9月收治于我院的6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3例实施传统常规性护理,观察组31例则进行临床护理路径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住院费用、住院时间、卧床天数、住院天数及疾病知识测试等.结果:观察组平均住院费用、平均住院天数及平均卧床天数较之对照组,均显著减少(P<0.05);观察组疾病知识测试相比于对照组,优于后者(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6.78%)较之对照组(78.79%),明显高于后者(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可提升满意度,减少住院费用,缩短住院时间,增进医护信息传递与沟通.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心脏康复护理对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患者心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80例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脏康复护理,比较两组的心功能、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试验组的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LVEDd、LVESd均显著低于对...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康复路径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68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路径组39例和对照组29例.二组患者均予以常规药物治疗,路径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康复路径护理,4周末采用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和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表对两组患者进行评测.结果 路径组神经功能及生活活动能力恢复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康复路径护理对临床神经功能恢复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提高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刁其彩 《工企医刊》2003,16(2):65-66
我院自1998年1月至2002年8月止,对21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开展了康复护理,逐步使病人从身体上、精神上及社会活动适应功能上得到恢复,并缩短了住院天数,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魏建萍 《现代养生》2023,(5):389-391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联合心电监护在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5月-2022年5月医院就诊的118例A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性别、年龄、梗死部位等基线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9例。两组均采用心电监护方法,对照组采取一般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比两组患者的生命体征改善情况和心律失常发生率。结果临床护理干预前,两组心率、收缩压、呼吸频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护理干预后,两组心率、收缩压、呼吸频率对比之前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律失常发生率为10.17%,低于对照组的25.4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结合心电监护的方法可大幅度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生命体征,降低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