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急性胰腺炎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已经达成共识。胰腺炎急性期通常伴胰腺内分泌功能障碍,临床表现为尿糖和血糖水平升高,其主要原因是胰腺炎发生时胰腺β细胞功能损伤。国内外学者已经开始重视急性胰腺炎时胰腺内分泌系统的变化。通里攻下法代表方剂大承气汤治疗急性胰腺炎具有较明显的疗效。“肠-胰岛轴”是肠道感受到营养物质刺激后,迅速调节胃肠道分泌功能和运动功能,将营养摄入的相关信息传至胰岛,从而调节胰岛功能,具有反应灵敏、发生早、作用关键的特点。以肠-胰岛轴为切入点,验证通里攻下法能加速肠蠕动,促进胃肠运动,继而使远端回肠L细胞来自肠道的刺激增加,通过加速肠-胰岛轴中的一种重要肠促胰素——肠促胰素(GLP-1)分泌,减轻急性胰腺炎时胰岛β细胞功能损伤,在急性胰腺炎时胰岛功能保护方面有重要作用,验证通里攻下法治疗急性胰腺炎除了影响胰腺外分泌外,对胰腺内分泌亦有较大影响,可能对急性胰腺炎后糖尿病的研究具有较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慢性胰腺炎是以胰腺实质组织进行性纤维化为特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随着疾病的发展,后期会出现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或丧失的临床表现,预后不佳。诊断方法包括直接功能检测和间接功能检测,治疗是以胰酶替代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中药辅助治疗及肠道菌群调节正在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慢性胰腺炎合并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的诊断及治疗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慢性胰腺炎是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胰腺组织结构和功能慢性进行性损害。在慢性胰腺炎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早期主要症状为疼痛,晚期则疼痛症状减轻,代之以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所引起的进行性消化不良和营养不良,严重影响到病人的生活质量和疾病预后。目前,对于慢性胰腺炎的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胰酶替代治疗和外科治疗(包括减压术、切除术和神经阻断术)。随着对慢性胰腺炎发生发展机制的深入研究和各种不同胰酶制剂的相继问世,人们对胰酶替代治疗在慢性胰腺炎治疗中的地位有了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慢性胰腺炎的自然病程使胰腺的内分泌和外分泌功能进行性减退。许多研究都证实了胰腺外分泌腺泡功能的减退与内分泌代偿功能的减少之间的关系。外分泌腺组织的慢性炎症使慢性胰腺炎时的炎症过程迁延,这一过程在自然病程中直到外分泌腺组织被“燃尽”时才停止。这时胰腺的外分泌和内分泌功能已处于不可逆的重度减退状态并在临床上表现为糖尿病。治疗必须通过外分泌腺组织的迅速退化而中止炎症过程并由此使慢性胰腺炎患者的内分泌胰腺功能维持在治疗前水平。曾尝试在手术中结扎胰管以达到使外分泌腺组织退化的目的,但因胰管的再通率和手术后胰瘘的发生率过高而放弃了这一方法。动物实验中可向胰管内注入速固的氨基酸溶液如醇溶蛋白(Pro-  相似文献   

5.
对胰腺炎后糖尿病患者流行病学现状、营养状况影响因素(糖代谢功能受损、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肠道菌群紊乱)及营养管理方案(日常饮食及精准营养管理、胰酶补充、健康宣教)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构建规范化、个体化的营养管理方案和进行针对性健康教育提供证据支持。  相似文献   

6.
慢性胰腺炎是一种由遗传、环境等因素引起的胰腺组织进行性慢性炎症性疾病,其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腹痛与胰腺内、外分泌功能不足。外科治疗在慢性胰腺炎的治疗中主要是针对内科与内镜治疗无效的顽固性疼痛、以及慢性胰腺炎相关并发症。全胰切除术联合自体胰岛细胞移植(TPIAT)可在缓解患者腹痛、减轻患者阿片肽类药物依赖、提高患者生活质...  相似文献   

7.
慢性胰腺炎是各种病因引起胰腺组织和功能不可逆改变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上腹部疼痛和胰腺内、外分泌功能不全。治疗原则是去除病因,控制症状,改善胰腺内、外分泌功能不全及防治并发症发生。常用治疗方法包括药物、内镜及手术等,其中外科治疗可去除病灶、改善症状、延缓胰腺功能损伤,在慢性胰腺炎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由于病因及发病机制不同,临床进展程度轻、重不一,对于外科干预时机  相似文献   

8.
胰腺炎的营养治疗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肠道消化吸收所必需的蛋白酶、脂肪酶和淀粉酶来自胰腺,胰腺分泌的胰岛素和高血糖素亦为机体代谢所必需,因此胰腺是维持机体正常营养代谢的重要器官。急性胰腺炎时外分泌功能可以发生不同程度的障碍,慢性胰腺炎则可以导致外分泌和内分泌功能均呈进行性下降,急性和慢性胰腺炎患者都可以因为疼痛和吸收不良而不能耐受饮食,因此营养不良是胰腺炎常见的并发症,胰腺炎营养治疗的研究也越来越得到人们广泛的重视。病理生理基础胰腺外分泌受神经反射、胃肠液 pH 值、脂肪、蛋白质等多种因素的作用而调节。迷走神经传出纤维  相似文献   

9.
慢性胰腺炎可由多种因素所致,以胰腺组织结构的进行性、不可逆性损害和内外分泌功能不全为主要表现。胰腺纤维化为其典型的病理学改变,临床表现有反复发作的腹痛及胰腺内、外分泌功能不全等。与慢性胰腺炎相关的病因及危险因素主要包括胆石病、酗酒、遗传因素、自身免疫因素等,其发病机制仍不甚明确,临床中慢性胰腺炎的发生更是多种病因、多种发病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进一步研究慢性胰腺炎的具体病因及发病机制,对预防和治疗慢性胰腺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慢性胰腺炎的手术治疗要根据下列两个主要因素:(1)胰管和胰实质的状况;(2)胰腺腺泡和内分泌细胞的残留功能。一股说来,保留胰腺的手术作为第一种手术,以避免糖尿病和胰外分泌不足所引起的代谢后果。目前对于这种手术仍有争论,因为这些病人常因腹痛而多次住院。全胰切除能有效地解除疼痛,但术后有严重代谢性和手术并发症,如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脂肪下痢、体重明显减轻,以及吻合口溃疡。本文报道1977~1982年 Helsinki 大学中心医院  相似文献   

11.
胰岛素发现60年来,对糖尿病的治疗并未失去意义,但胰岛素治疗不能防止青少年糖尿病多年后出现肾、血管和视网膜病变。迄今的动物实验表明,内分泌胰移植使血清胰岛素浓度正常,可阻止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发生,且能予以消除。因此,近年来胰腺移植治疗青少年糖尿病有了发展。目前有三种方式,即胰腺移植,部份胰腺移植和胰岛移植。三种方式皆在于移植足够量有功能的内分泌胰,使糖代谢正常。因胰腺和部份胰腺移植目前併发症发生率高,故胰岛移植和分离胰岛技术成为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12.
慢性胰腺炎的外科治疗(附27例临床分析)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普外科(上海,200433)张怡杰王本茂唐岩胡先贵慢性胰腺炎是一种进行性的以复发性或持续性腹痛及胰腺功能不全,最后导致胰内、外分泌功能丧失为特点的病变。多数慢性胰腺炎可通过非手术治疗来缓解症...  相似文献   

13.
外科领域中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exocrine pancreatic insufficiency)的诊断和治疗日益受到重视。以往传统的治疗方式正逐步为现代胰酶替代治疗方法所取代,因此,认识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的诊治和现代胰酶替代治疗的方法,对治疗外科领域中各种胰腺和非胰腺疾病导致的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王春友  赵刚 《消化外科》2014,(4):241-243
慢性胰腺炎发病机制复杂,病情进展多变,导致外科干预时机及手术方式的选择存在一定困难。慢性胰腺炎的治疗应依据个体化原则去除病灶,尽量保存正常胰腺实质,延缓胰腺内、外分泌功能损害的进程,改善患者生命质量,降低胰腺癌发生的风险。慢性胰腺炎患者早期可考虑保守和内镜治疗,胰管梗阻、狭窄合并结石、胰腺实质广泛钙化等慢性胰腺炎患者则需手术治疗。Frey术适合以胰管扩张和胰管结石为主的慢性胰腺炎患者,Beger术适合以胰头部炎性肿块或胰头部钙化为主的慢性胰腺炎患者。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道在5例慢性胰腺炎病人切除了95%胰腺(近似全胰切除术),并在门静脉内移植自体胰岛组织。两例分别在自体移植后7个月和14个月完全不依赖胰岛素补充。本文介绍了一种制备胰岛细胞的新方法,即在整个制备期间,胰腺组织应尽可能保持按近4℃,因为外分泌成份对低温非常敏感,在低温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对慢性胰腺炎患者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的治疗作用。方法:选取72例慢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6例。对照组口服多潘立酮片和米曲菌胰酶片,治疗组应用柴胡疏肝散1剂/d,水煎服,连续4周。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有所改善,治疗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胆囊收缩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柴胡疏肝散可能通过降低血清胆囊收缩素的水平,改善慢性胰腺炎患者胰腺外分泌功能。  相似文献   

17.
全胰腺切除术联合自体胰岛细胞移植(TP-IAT)治疗慢性胰腺炎可以较好地缓解慢性疼痛以减少对镇痛药物的依赖,同时又保持了一部分胰岛功能从而减少了胰岛素的使用。TP-IAT已逐渐成为了慢性胰腺炎的一种理想的治疗方式,尤其是对于终末期患者。笔者就近年来TP-IAT治疗慢性胰腺炎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胰头肿块型胰腺炎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胰腺炎是一种胰腺组织破坏性的炎性病变,随着病程的发展,最终将导致胰腺内、外分泌功能的部分或全部丧失,其临床表现多样且不典型。一般表现为上腹痛、腹胀、恶心、食欲下降,脂肪泻和糖尿病。胰头肿块型胰腺炎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胰腺炎,其临床表现为梗阻性黄疸及胰头占位性病变,与胰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后发生胰腺内外分泌功能不全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收治的168例行PD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96例,女72例;年龄为(64±13)岁,年龄范围为38~75岁。168例患者中,术前胰腺内分泌功能不全36例,术前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8例。所有患者行PD。观察指标:(1)手术和随访情况。(2)PD后发生内分泌功能不全的影响因素分析。(3)PD后发生外分泌功能不全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门诊和电话方式进行随访,了解患者术后血糖控制情况、饮食及营养状况、肿瘤复发及转移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8年6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以绝对数或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单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1)手术和随访情况:168例患者成功完成PD,术后恢复顺利,均完成术后6个月随访。168例患者术后空腹血糖为7 mmol/L(5~9 mmol/L),餐后2 h血糖为10 mmol/L(7~14 mmol/L),每天排便次数为(2.4±1.2)次/d。所有患者未出现肿瘤复发及转移。168例患者中,排除术前有胰腺内分泌功能不全的患者,实际132例患者纳入研究。术后6个月,132例患者中,47例发生胰腺内分泌功能不全,发生率为35.61%(47/132)。168例患者中,排除术前有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的患者,实际160例患者纳入研究。术后6个月,160例患者中,68例发生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发生率为42.50%(68/160)。(2)PD后发生内分泌功能不全的影响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为性别、代谢综合征、慢性胰腺炎、切离点、术后化疗是影响PD后发生胰腺内分泌功能不全的相关因素(χ2=5.300,6.270,4.473,4.392,5.397,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男性、有代谢综合征是PD后发生内分泌功能不全的独立危险因素(风险比=5.252,5.364,95%可信区间为1.362~6.382,1.891~12.592,P<0.05)。(3)PD后发生外分泌功能不全的影响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为体质量指数、慢性胰腺炎、总胆红素、切离点、术后胰瘘为B级或C级、胰腺纤维化是影响PD后发生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的相关因素(χ2=1.691,4.910,7.763,5.605,4.663,7.700,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体质量指数<18.5 kg/m2、慢性胰腺炎、总胆红素≥171μmol/L是PD后发生外分泌功能不全的独立危险因素(风险比=3.695,5.231,7.623,95%可信区间为1.232~7.324,2.161~6.893,1.562~5.235,P<0.05)。结论男性、有代谢综合征是PD后发生胰腺内分泌功能不全的独立危险因素。体质量指数<18.5 kg/m2、慢性胰腺炎、总胆红素≥171μmol/L是PD后发生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慢性胰腺炎是一种复发性进行性腹痛及胰功能不全,最终导致胰内、外分泌功能丧失为特点的病变。临床以持续性疼痛、消瘦、脂肪泻三大顽症而与重症急性胰腺炎、胰性囊包纤维症统称为难治性胰腺疾患。随着人们饮食结构变化及饮酒习惯等原因其发病率与1974年相比增加3倍[1]。1诊断近年人们逐渐认识到统一慢性胰腺炎诊断标准和严重度分类的重要意义。美国华盛顿大学和德国UIM大学Freeny和Stanesca等在慢性胰腺炎分期研究中观察了病人的腹痛(临床指标)、胰腺内、外分泌异常(功能指标)以及CT和ERCP所观察到的胰管扩张情况(形态学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