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孔子珍  刘俊  朱丹 《安徽医药》2019,23(3):550-553
目的 探讨胎儿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TAPVC)的超声诊断特征,提高产前诊断率。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至2016年12月于无锡市妇幼保健院产前超声心动图检查中发现并部分经产后超声心动图或引产后尸检随访证实的12例TAPVC胎儿的声像图特点及临床指导意义。 结果 超声诊断11例TAPVC胎儿中,心上型5例,心下型2例,心内型3例,混合型1例。产前超声漏诊1例,产后诊断为心内型TAPVC。4例为单纯性TAPVC,8例合并复杂性先心病或心外其他畸形。典型二维超声表现为:胎儿四腔心观右房稍大于左房,左房后壁光滑,无肺静脉开口,左房与降主动脉间距离增大,于左房后方见共同肺静脉干,追踪共同肺静脉干走形可显示垂直静脉及引流途径。  相似文献   

2.
沈琪 《安徽医药》2018,22(7):1305-1308
目的 探讨肺静脉异位引流(APVC)的超声心动图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至2017年9月间安徽省儿童医院收治31例APVC患儿,男16例,女15例,年龄6d至15岁,中位年龄2.75岁.所有病例全部经手术或CT血管成像(CTA)证实为APVC.结果 31例肺静脉异位引流患儿中,9例为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TAPVC),22例为部分性肺静脉异位引流(PAPVC).TAPVC包括心上型3例,心内型6例,超声诊断8例,诊断符合率为88.89%,漏诊率11.11%.PAPVC包括心上型6例,心内型14例,混合型1例,心下型1例,超声提示9例,诊断符合率为40.91%,漏诊率59.09%;22例PAPVC中异位肺静脉共29支,其中单支肺静脉异位15例,2支肺静脉异位7例.29例合并房间隔缺损(ASD)或卵圆孔未闭(PFO).结论 超声心动图对TAPVC诊断的准确度较高,多切面连续追踪可明确其分型.而对右心增大伴有房间隔缺损的患儿需仔细探查所有肺静脉的走行及入口位置,警惕PAPVC的存在,提高对此病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产前超声检查在胎儿尿道下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尿道下裂漏诊及误诊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13例经临床证实或超声提示有胎儿尿道下裂畸形孕妇的产前超声检查结果,总结漏诊或误诊的原因。结果 13例胎儿尿道下裂畸形的患者中,产前超声诊断正确1例,误诊2例,漏诊9例,未知结果1例。结论 产前超声检查诊断胎儿尿道下裂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其漏诊及误诊受多种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4.
石琳  聂志伟  张军连  李燕 《江苏医药》2022,48(3):296-299+325
目的 探讨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大动脉转位(TGA)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产前超声诊断为TGA胎儿的临床资料,总结相关切面的超声特征和诊断结果并与产后超声心动图或尸检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误诊、漏诊原因。结果 11例TGA胎儿中,10例经产后超声心动图或尸检病理结果证实,其中单纯完全型TGA 4例,复合完全型TGA 4例(1例合并室间隔缺损和主动脉缩窄,2例合并心内膜垫缺损和肺动脉狭窄,1例合并室间隔缺损),矫正型TGA 2例;另1例为误诊,经产后超声心动图证实为室间隔缺损合并左心发育不良。产前漏诊1例。结论 TGA的产前超声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需重点关注左、右心室流出道切面,结合大动脉追踪扫查,避免漏诊、误诊。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筛查对胎儿消化道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具有完整资料的93例胎儿消化道畸形的超声声像图特征、产后诊断的符合率。结果 1共有6种类型的消化道畸形,分别为先天性食道闭锁、十二指肠梗阻、小肠闭锁、结肠闭锁、肠重复畸形、胎粪性腹膜炎。2 93例经产前超声诊断的消化道畸形,43例引产后尸检证实40例符合超声诊断、误诊3例,50例产后经超声及其他影像学检查及手术病理检查证实46例符合超声诊断、漏诊误诊4例。产前超声诊断符合率92.47%(86/93)。结论胎儿消化道畸形的种类较多,预后各异,产前超声检查的诊断符合率较高。产前超声筛查能较准确地诊断胎儿消化道畸形,为临床提供决策信息;超声检查不能明确诊断的需要注意随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在胎儿法洛四联症(TOF)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引产后尸检或出生后超声心动图检查证实的25例TOF胎儿的临床资料,总结TOF声像图特征及伴发心内外畸形。结果25例胎儿TOF中,21例经典型TOF,超声全部检出;3例TOF合并肺动脉瓣闭锁(TOF/PA),超声检出1例,1例误诊为右室双出口,1例诊断为经典型TOF,漏诊肺动脉瓣闭锁;1例TOF合并肺动脉瓣缺如(TOF/PV-AB),诊断为经典型TOF,漏诊肺动脉瓣缺如。25例胎儿TOF中,10例合并其他心脏畸形,10例合并心外畸形,4例染色体异常。结论胎儿TOF具有特征性超声表现且常合并心内外畸形及染色体异常;产前超声是诊断胎儿TOF的首选影像学方法,具有重要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筛查在诊断胎儿肢体畸形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1440例孕妇,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筛查胎儿肢体畸形并对筛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超声筛查发现胎儿肢体畸形31例,其中30例经引产或分娩后证实诊断准确,另有1例误诊,4例漏诊,12例伴有其他类型的畸形,同时孕周〈18周、25-32周、〉32周孕妇共漏诊4例,而18-24周孕妇无一例漏诊。结论产前超声筛查胎儿肢体畸形是产前检查的必要手段,可有效发现胎儿肢体畸形,有利于适时终止妊娠,减轻负担,同时应不断提高产前超声检查水平,以避免误诊和漏诊。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产前系统超声检查诊断畸形胎儿的效果及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03年1月至2013年1月行产前常规超声筛查的4 328例孕妇的临床资料和影像学资料,分析筛查诊断胎儿畸形的情况.结果 4 328例孕妇均为单胎,经最终分娩或引产证实为畸形胎儿98例(2.26%),产前超声确诊胎儿畸形92例(93.88%),漏诊6例(6.12%),各类常见畸形胎儿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孕妇产前进行系统超声筛查能早期诊断胎儿畸形,降低畸形胎儿出生率,提高人口质量和整体素质,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应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9.
梅红  侯彩霞 《黑龙江医药》2014,27(5):1177-1179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筛查在诊断胎儿肢体畸形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3年9月在我院行产前超声筛查的5600名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连续顺序追踪法并结合二维及三维超声成像筛查胎儿有无先天性肢体畸形。结果:15例肢体畸形胎儿经产前超声筛查诊断并引产后证实14例,7例四肢短小畸形,3例足内翻,1例桡骨发育不良伴手内翻,1例双侧桡骨缺失,1例双下肢缺如,1例人体鱼序列征,检出率为93.3%;漏诊1例多趾,漏诊率为6.67%。结论:产前超声筛查是诊断胎儿肢体畸形的有效方法,能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重要参考,在尽早发现胎儿肢体畸形的同时降低漏诊率,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产前超声筛查在诊断胎儿肢体畸形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于我院做产前超声检查的6849例孕妇,均行产前超声筛查,对胎儿肢体结构、形态、运动情况及姿势等进行观察。结果共检出胎儿肢体畸形24例,且均在引产或分娩后证实;有1例足内翻漏诊,1例多指漏诊。结论在产前行超声筛查是胎儿肢体畸形诊断的重要影像学方法,对优生优育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脑膜瘤的发病部位和信号特点,探讨MRI对脑膜瘤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36例经证实的脑膜瘤病例,均行MRI平扫+增强检查.结果:36例肿瘤中额顶部9例、顶枕部4例、前颅底6例、蝶骨嵴3例、上矢状窦旁2例、鞍区2例、侧脑室2例、小脑幕2例、大脑镰旁6例.30例呈圆形或椭圆形,6例半月形.脑膜瘤的MRI信号特点:脑膜瘤在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30例呈等信号,6例为低信号,其中23例信号不均匀,可见小片状或囊样低信号影.26例在病灶周围可见环形低信号影.T2WI像上31例均呈稍高信号,信号不均匀者可杂有低信号的血管流空影和囊状的高信号影.增强后30例病灶均明显强化,但有23例强化不均匀,29例可见明显脑膜尾征.结论:MRI对脑膜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很大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2.
13.
王红  袁伟 《临床医药实践》2014,23(10):739-742
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的CT表现,并与一些容易混淆的疾病鉴别,提高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证实拟诊急性阑尾炎的患者68例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术前均诊断急性阑尾炎,术后证实符合急性阑尾炎诊断者61例,误诊7例中妇科疾病4例(宫外孕2例,盆腔炎1例,巧克力囊肿1例),回盲部淋巴结结核1例,盲肠憩室炎1例,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1例。结论:CT扫描对于急性阑尾炎的诊断有很高的准确性,可以较好地分型,并对病情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腮腺腺淋巴瘤MRI表现特点,评价MRI对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8例腮腺腺淋巴瘤MRI特征性表现,影像学重点分析包括病灶的数目、部位、大小、形态、边缘、信号、强化特征等。结果 18例腮腺腺淋巴瘤患者中,男16例(94.4%),女2例,50岁以上14例(77.8%);18例患者中共发现32个病灶,单侧单发10例,单侧多发5例,双侧多发3例,32个病灶中26个位于腮腺浅叶后下方;病灶一般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楚、光滑;T1WI多表现为等、稍高信号,T2WI及压脂T2WI均为混杂信号,增强后表现为轻中度强化。结论 50岁以上的男性患者,MRI发现腮腺浅叶的后下象限病灶,边界清楚,有轻中度强化,尤其多发者,诊断时应先考虑腮腺腺淋巴瘤。  相似文献   

15.
肾上腺肿瘤的CT诊断与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肾上腺肿瘤的CT诊断与鉴别。方法:收集有完整的CT资料并经病理证实的肾上腺肿瘤41例,分析其CT特征,这些特征包括肿瘤大小、边缘、形态、密度及强化表现。结果:41例中,皮质腺瘤16例,密度低而均匀,强化轻;转移瘤11例,类圆形或不规则肿块,密度均匀或不均匀,强化明显;肾上腺嗜铬细胞瘤10例,瘤体较大,平扫中密度常不均匀,增强扫描可见肿瘤实体明显变化;皮质腺癌3例,呈不规则或分叶状的肿块,密度不均匀;髓质脂肪瘤1例,双侧发生,低密度脂肪组织为其特征性表现。结论:结合临床表现和生化检查,CT可对肾上腺肿瘤作出诊断。  相似文献   

16.
张旭 《淮海医药》2014,(1):15-17
目的分析结节性甲状腺肿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2012年来有完整临床资料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结节性甲状腺肿30例。结果结节性甲状腺肿的CT主要表现为:(1)受累甲状腺增大,其中普大型8例,结节型20例;平扫时受累甲状腺密度减低。(2)甲状腺内结节,单发结节5例,多发结节25例。结节大小不一,平扫时结节多呈低密度,强化后多种强化方式的结节病灶共存于同一受累甲状腺内。结论CT对于结节性甲状腺肿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大价值。  相似文献   

17.
阴囊急症的超声诊断及鉴别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声在阴囊急症中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的实用价值。方法采用直接探测法对46例阴囊急症患者进行患侧与健侧的对比分析。结果急性炎症25例,睾丸扭转7例,阴囊疝2例,睾丸损伤鞘膜积液12例。结论应用二维超声及CDFI技术可准确快速诊断和鉴别诊断各类常见阴囊急症。  相似文献   

18.
肺部磨玻璃密度影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肺部磨玻璃密度影的CT特征及在肺内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病理及临床综合诊断证实的32例以磨玻璃密度影为主要表现的肺部疾病CT、HRCT及临床资料,观察磨玻璃密度影的分布范围、出现部位、形态、伴随征象及动态变化。结果:32例中,以间质性病变为主的疾病15例,磨玻璃密度影呈弥漫性分布,其中外围型磨玻璃密度影11例,中央型磨玻璃密度影4例,12例伴有间质增厚及纤维化征象。以实质性病变为主的疾病10例,磨玻璃密度影呈限局性或弥漫性分布,4例伴有肺实变阴影。慢性阻塞性肺病7例,磨玻璃密度影呈小叶、亚肺段分布,常伴有病灶区小血管增粗和肺气肿表现。在动态观察的12例中,8例磨玻璃密度影消失,1例进展为蜂窝肺,1例病变范围增大,2例无明显变化。结论:肺部磨玻璃密度影是一种非特异性CT征象,可见于多种疾病,密切结合临床,观察分析磨玻璃密度影的分布范围、出现部位、形态、伴随征象及动态变化特点有助于缩小拟诊范围。  相似文献   

19.
赵振  尹传高 《安徽医药》2016,37(1):40-42
目的 探讨非骨化性纤维瘤(NOF)的影像学特征,提高影像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NOF 20例,所有病例均做普通X线检查,17例做CT检查,7例做MRI检查。结果 发生于胫骨近端干骺端10例,胫骨远端干骺端5例,股骨远侧干骺端4例,桡骨远端干骺端1例,均为单发,病灶多沿患骨的长轴生长,多呈圆形或椭圆形,13例边缘有分叶,18例病灶边缘可见硬化边。结论 NOF影像学特点较典型,X线平片结合临床一般能正确诊断;而CT及MRI检查能更好地显示病变内部密度及信号特点,为诊断提供更为有力的证据。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