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术后发现前列腺癌(prostatic carcinoma,PCA)临床并不罕见。我院2001年4月-2008年4月共收治前列腺增生患者215例,均行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后病理诊断为前列腺癌9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前列腺偶发癌2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前列腺偶发癌的临床和病理特征。方法:回顾1982年~1998年经耻骨上前列腺摘除术及经尿道电切术治疗的良性前列腺增生726例资料。结果:术后病理检出前列腺癌为22例,检出率为3.3%。其中A1期6例,A2期16例。高中分化腺癌占77.2%。病理学特征为在增生组织中存在单个或多个腺癌病灶。癌灶与增生组织分界不清,多数可见不典型增生。治疗:16例行双侧睾丸切除术。3年存活率为90%(20/22)。结论:偶发癌检出率低于国内其他报道。通过病理资料观察,提示前列腺癌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提高早期前列腺癌的诊断,可以使其治疗达到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前列腺偶发癌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对 1996年 1月~ 2 0 0 1年 12月收治的 376例前列腺增生症 (BPH)患者行耻骨上前列腺摘除术或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TURP) ,经尿道前列腺气化电切术 (TUVP) ,共检出前列腺偶发癌 (IDPC) 18例 ,占 4 .87% ,现就IDPC的诊治经验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8例 ,年龄 5 2岁~ 86岁 ,平均 6 9 4岁。病史 2a~ 12a。均有尿频、排尿困难、尿线变细等下尿路梗阻症状 ,其中伴血尿 3例 ,一次以上尿潴留 7例。直肠指检 (DRE)示前列腺Ⅰ度增生 8例 ,Ⅱ度增生 6例 ,Ⅲ度增生 4例 ,均未及硬结。B超检查 (经腹壁途径 )均提示BPH ,其中 6例光…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良性前列腺增生术后前列腺偶发癌的特点、治疗方法、随访结果。方法对451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行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及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疗,其手术标本送病检,发现前列腺偶发癌14例,均为前列腺腺癌。结果13例做了手术去势,7例同时行内分泌治疗,1例拒作上述治疗。随访时间6个月至3年,14例至今生存。结论前列腺偶发癌,其检出率与病检方法有关,治疗以手术去势为主,也可密切观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前列腺偶发癌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2005年因良性前列腺增生进行TURP或前列腺切除术325例资料,前列腺偶发癌在本文中定义为术前患者经直肠指检和PSA检查均为阴性,而术后病理发现前列腺癌.结果:325例前列腺增生患者中发现前列腺偶发癌12例,其中T1a期10例,T1b期2例.结论:T1a期前列腺偶发癌患者可以观察等待,而T1b期前列腺偶发癌需要积极治疗和密切随访.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前列腺偶发癌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前列腺切除标本行HE染色病理报告为腺癌者行双侧睾丸切除术。结果 :71例良性前列腺增生中检出腺癌 5例 ,随访半年至 3年 ,均未发现复发及转移。结论 :对偶发性前列腺癌 ,术后行双侧睾丸切除术 ,可提高生存率 ,减少复发及转移。  相似文献   

7.
1981~1993年12年间我院共进行前列腺增生手术489例,病理切片检出前列腺偶发癌38例(7.77%),均为腺癌,其中低分化癌13例,中分化和高分化癌25例,对前列腺偶发癌的发生率,前列腺增生与偶发癌的关系和治疗、预后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正> 前列腺偶发癌(IDPC)是指国良性前列腺疾病行前列腺切除的标本中偶然发现的前列腺癌(PC)。我科自1984年1月~1996年6月共手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BPH)398例,其中10例病理检查报告为前列腺癌,发病率为2.51%,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10例,年龄60~79岁,病程1~10年.6例曾因尿潴留行保留导尿1~3次.行注射硬化剂治疗和微波治疗各1例.直肠指诊:前列腺Ⅱ度增生7例,Ⅱ度增生3例,均未们及结节。术前B超测残余尿110~430ml,平均170ml。两例合并中度肾积水。术前9例行酸性磷酸酶(ACP)检查,5例行前列腺酸性磷酸酶(PAP)检查,4例行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检查,结果均正常.10例均行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前列腺增生组织中有单个或多个腺性癌灶,部分伴有不典型增生区带,其中高分化腺癌2例,中分化腺癌3例,低分化腺癌5例.  相似文献   

9.
1981~1993年12年间我院共进行前列腺增生手术489例,病理切片检出前列腺偶发癌38例(7.77%),均为腺癌,其中豫分化癌13例,中分化和高分化癌25例,对前列腺偶发癌的发生率,前列腺增生与偶发癌的关系和治疗、预后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辜福贤  李逸波 《西部医学》2011,23(3):535-536
目的探讨前列腺偶发癌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2009年术前诊断为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216例的临床资料,均常规施行PSA、TRUS或DRE检查,对可疑患者施行穿刺前列腺活检,并全部施行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切除术。结果从216例患者中检出前列腺偶发癌9例,占手术总数的4.2%,其中T1a期7例,T1b期2例。结论 T1a期前列腺偶发癌患者可以观察等待,T1b期前列腺偶发癌需要积极治疗和密切随访。  相似文献   

11.
汪芬  邱明  伍建平 《海南医学》2014,25(6):904-906
目的探讨偶发前列腺癌的临床和病理组织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3年3月我院107例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和病理组织学资料,分为偶发前列腺癌组23例和非偶发前列腺癌组84例,并将两组进行对比。结果偶发前列腺癌组与非偶发前列腺癌组相比较,患者年龄、病理组织类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直肠指诊前列腺大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偶发前列腺癌组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水平、病理分级、病理分期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偶发前列腺癌患者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水平低,具有病理分级及分期低的特点,充分取材及有效病理检查有助于偶发前列腺癌的检出。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新术式。方法 :对 80 0例前列腺增生症实行了经膀胱预先缝扎前列腺动脉后 ,再行前列腺切除术。结果 :术中出血量平均 70 ml,手术时间平均 40 min。结论 :先缝扎前列腺动脉行前列腺切除术操作简单 ,术野清晰 ,出血量少 ,手术时间短 ,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3.
方文杰  江鉴平  金能成  蒋方  毕满华 《安徽医学》2005,26(3):212-213,211
目的探讨前列腺不对称增生与临床的关系。方法总结近6年的前列腺手术患者中的不对称增生现象68例,并与一般前列腺增生组进行比较。结果前列腺不对称增生组的各项临床指标都显著高于一般前列腺增生组。结论前列腺不对称增生的患者临床症状严重,病程短,并发症出现早,应引起临床上重视并应及早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偶发性肾癌的诊治水平。方法:对2000年1月至2006年8月经手术治疗的48例偶发性肾细胞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40例获得随访,3年生存率为96.3%,5年生存率为92.8%。结论:应定期体检并将超声检查列入健康体检的重要项目,以筛选早期肾肿瘤。肾癌根治术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辅以免疫治疗可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偶发前列腺癌的治疗方法与预后。方法:回顾1993年7月~2010年4月前列腺增生行开放前列腺切除术及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TUVP)957例,其中术后病理检出前列腺癌31例,27例行睾丸切除术,2例内分泌治疗,2例未行特殊处理。结果:31例均获随访,时间6月~7年,存活28例,死亡3例。结论:适当的治疗方法可提高偶发前列腺癌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与前列腺增生症(BPH)之间的临床相关性,探讨PSA水平升高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12例BPH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血清PSA、fPSA与BPH患者的年龄、前列腺体积(PV)、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等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PSA〈4μg/L 48例(42.9%),PSA 4~10μg/L 41例(36.6%),PSA〉10μg/L 23例(20.5%),血清PSA、fPSA水平与年龄、PV、IPSS均呈正相关关系(r=0.31、0.57、0.20;0.36、0.63、0.22,均P〈0.05),并且与血清PSA相比,fPSA与PV的相关性更强。血清PSA、fPSA水平与QOL评分无相关性(r=0.14、0.17,均P〉0.05)。结论前列腺体积增大、高龄和高IPSS评分是接受手术治疗BPH患者血清PSA、fPSA升高的主要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7.
张杨 《实用医技杂志》2012,19(4):352-354
目的探讨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抗原(t-PSA)、游离PSA(f-PSA)/t-PSA在前列腺癌(PCa)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09例PCa与前列腺良性增生(BPH)患者血清t-PSA、f-PSA/t-PSA值在前列腺癌鉴别诊断中的意义。结果 PCa与BPH 2组患者间t-PSA、f-PSA/t-PSA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当t-PSA含量在4.0~10.0μg/L时,2组患者间t-PS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f-PSA/t-PS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当t-PSA含量在4.0~10.0μg/L时,f-PSA/t-PSA值分别为0.125,0.15,0.175时,对PCa的诊断敏感度为:56.0%,76.0%,88.0%;特异性为:93.8%,86.5%,78.2%。结论PCa患者t-PSA显著升高,f-PSA/t-PSA明显降低。当t-PSA含量在4.0~10.0μg/L时,t-PSA的诊断意义很小,选取f-PSA/t-PSA值为0.16作为临界值,既可保证较高的特异性,又不降低其敏感性。  相似文献   

18.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1134例临床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经尿道电切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疗效。方法:对1 134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手术治疗。结果:手术时间30~80 min,平均50 min;平均住院5~10 d;无电切综合征(TURS)及死亡病例。结论:采用TURP前列腺增生症疗效满意,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气化电切术(TUVP)治疗前列腺增生症(BPH)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31例BPH行TUVP,手术时间20~110min,平均60min;切除组织估重15~90g,平均37g。结果:均成功完成手术。除9例巨大增生腺体者外,均未输血。无电切综合症发生。术后298例随访1~36个月。IPSS由术前平均26分下降至平均7分,QOL由术前平均4.5分降至平均1.5分,Qmax由术前平均9.0ml/s升至平均18.6ml/So结论:TUVP疗效确切,并发症少,安全性高,可作为BPH的优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