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三种对比剂在泌尿系水成像(MR urography,MRU)检查前作为胃肠道准备的对比剂的效果性价比.材料和方法采用GE Signa 1.5T磁共振扫描仪对542例分别服用BaSO4、Gd-DTPA、枸橼酸铁铵三种对比剂做胃肠道准备后进行MRU检查.结果全部病例均能显示MRU的整个图像,服用造影剂后产生胃肠道伪影的病例数明显减少.结论由此可见在做MRU检查前作好胃肠道的准备是很重要的.且钆苯酸葡胺的性价比在三者中最优,采用5‰钆苯酸葡胺作为MRU检查前的胃肠道准备对比剂,是较为理想的.  相似文献   

2.
崔玲 《医学信息》2002,15(3):190-190
最近病理生理研究表明 ,白癜风皮损区存在钙平衡失调。这种 1,2 5 - (OH ) 2 D3在调节黑素合成方面起一定作用。并且 ,黑素细胞上存在 1,2 5 - (OH) 2 D3的受体已得到证实。我们做开放性研究证实 :把钙泊三醇霜单一治疗白癜风的有效性和耐受性与联合用药的比较。方法  2 6例白癜风患者 (皮损面积占 5 %~ 4 0 % ) ,其中2 2例单用钙泊三醇霜 5 0 mg2次 / d,其余 4例除用钙泊三醇霜外加口服补骨脂素、长波紫外线 (U VA)照光 3周。结果 所有患者都能耐受 ,没有明显副反应发生。治疗3~ 9个月 (平均 6个月 ) ,77% 2 2例中有 17例 )的患者…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利用CT数据对不同体位下的Kambin三角进行对比研究,为经皮内镜下椎间盘切除术及其导板设计提供解剖学数据参考.方法 收集仰卧位和俯卧位的腰部CT数据各20例,将其导入Mimics20.0软件中,重建腰椎、神经根和硬膜囊等结构三维模型;再将模型导入3-matic12.0软件,测量L1~L5间四个椎间隙前缘距离与后...  相似文献   

4.
对比基因组杂交技术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能快速全面分析染色体一个基因组甚至一条染色体获得和缺失的分子细胞遗传学方法。其具体方法是分别标记肿瘤DNA和正常人体胎盘组织中提取的参照DNA,制成探针,再与正常人体中期染色体铺片竞争性地原位杂交,通过对比各条染色体DNA序列中两种荧光强度,揭示出肿瘤染色体某一基因的扩增和缺失。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颞下颌关节(Temporoman DibularJoint,TMJ)的锥形柬计算机体层摄影(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成像重建技术和关节结构测量方法,筛选适合TMJ双侧对比研究的指标。方法:选取TMJ需做CBCT影像检查的123例患者,确定标志点,CBCT扫描后对TMJ进行三维成像和重建,观察同一患者两侧TMJ重建后横断面的髁突半径值和水平角:平行于髁突长轴的斜位的关节间隙、髁突长轴径值、髁突垂直角;垂直于髁突长轴的斜位与矢状位的关节结节斜度、关节窝深度和关节间隙,分析每个患者左右两侧TMJ是否均能获得上述各项数据用于对比研究。结果:在矢状位和垂直于髁突长轴斜位的曲面测量关节间隙,当测定经过髁突中心点的30°、150°角分线时的关节间隙,部分病例测不到数值,不适合左右两侧对比研究。其余各项数据均可用于TMJ的左右两侧对比研究。结论:CBCT成像系统可以对颢下颌关节进行多层面重建和测量,适合TMJ双侧对比研究,可为临床诊断和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研制理想的、能较快修复长骨大段骨缺损的陶瓷人工骨 ,我们将管状磷酸三钙 ( TTCP)和柱状磷酸三钙 ( CTCP)陶瓷人工骨分别植入兔桡骨于 1cm缺损处。术后 4、12周时取材 ,作大体组织形态学、新骨形成定量观察及抗折强度测试。术后 4、12周时 TTCP内新骨形成量明显多于 CTCP,术后 12周时 ,植入材料与宿主骨结合紧密 ,TTCP的降解速度快于 CTCP,抗折强度前者明显高于后者 ( P<0 .0 1)。研究结果表明 ,TTCP比 CTCP设计更合理 ,能更快促进长骨大段骨缺损的修复 ,是一种较理想的人工骨材料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细胞遗传学技术能诊断绝大多数染色体疾病,但由于技术的局限性,也存在一些诊断的盲区,如对一些marker染色体、复杂易位或微小易位、缺失异常就无法用常规的G带或者B带来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前,免疫组化一般采用在一张切片上显示一种抗原成分的单免疫组化方法,这对于某种肿瘤内多种抗原成分表达及相互关系研究来讲,一是操作繁琐、耗时,二是相互间比较时存在取材和操作的不同,使获得的结果不够客观准确,我们经多次实验,成功地在同一切片上完成了膀胱癌组织细胞Ki-6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产前超声定量技术在18-三体、21-三体胎儿颜面部异常筛查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经产科超声检查并有明确染色体结果胎儿,其中31例为18-三体综合征(18-三体组),31例为21-三体综合征(21-三体组),随机选取同期正常胎儿73例作为对照组。比较18-三体组及21-三体组与对照组鼻前组织厚度与鼻骨长度的比值(PT/NBL)、颜面轮廓线(FPL)分型、上颌-鼻根-下颌角(MNM)、额-鼻角(FNA)、上下额面角(MMF)、额-上颌角(FMF)。结果 18-三体综合征、21-三体综合征胎儿FPL分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8-三体综合征胎儿MNM高于对照组,MMF低于对照组(P<0.05);21-三体综合征胎儿PT/NBL高于对照组(P<0.05);21-三体综合征胎儿MNM低于对照组,FMF高于对照组(P<0.05);评估18-三体综合征颜面异常:FPL分型、MNM、MMF联合的AUC最大;评估21-三体综合征颜面异常:PT/NBL、FPL分型、MNM、MMF联合的AUC最大。结论 颜面正中矢...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放射影像技术在诊断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中的应用。方法选取88例患有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的临床治疗的资料,对放射性影像技术在诊断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中的应用进行深入的探讨研究。结果经过对88例患儿使用放射影像技术的诊断治疗,100%的患儿经过一次手术将异物全部取出体内,并完全康复出院。结论放射影像技术的使用,为小儿气管、支气管的诊断与治疗提供宝贵的财富,并且提高了医疗保障。  相似文献   

11.
为响应国家对高等教育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要求,课题组在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核心课程——临床免疫学检验技术中,通过全程融入思政元素,整合实验模块(深度)、技术新进展汇报(广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创新性)等方面设计课程,本文以“抗体制备”章节为例详细说明课程设计,以期通过“三全育人”在高等医学教育中的实践培养更多高职业素养的医学检验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用分子细胞遗传学技术鉴别常规细胞遗传学难以确定的染色体异常。方法 用染色体涂染、比较基因组杂交(com parative genom ic hybridization,CGH)和多色显带分析技术(colorbandingchrom osom e analysis,RxFISH),对一例G 显带提示为9 号染色体结构异常的病例进行研究。结果 患儿核型为46,XX,9p ,染色体涂染显示两条9 号染色体(包括短臂额外片段)被均匀涂染,CGH 和RxFISH证实为9 号短臂完全重复,核型准确描述为46,XX,dup 9p(p11→p24∷p24→qter)。结论 这些技术手段可以鉴别常规细胞遗传学难以进行诊断的、复杂的染色体结构异常,在基础及临床医学研究领域中,有着重要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采用3D打印技术制备的β-磷酸三钙(β-TCP)仿生骨支架的形态结构特点及其相关生物性能,并观察其修复新西兰兔股骨髁部骨缺损的效果。方法 选取5~6月龄新西兰大白兔20只,随机分为支架组和空白组,每组10只;两组大白兔按造模术后采集标本的时间不同又分为两个亚组,每组5只。两组大白兔均于左侧股骨用环钻钻取直径约5 mm、长约10 mm的圆柱形松质骨块,建立股骨髁骨缺损模型。空白组截取的10个松质骨标本,使用微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进行扫描,获得骨缺损标本的结构影像学数据,通过3D生物打印系统设计出相应的仿生骨支架模型,再以β-TCP作为打印材料,打印出20枚仿生骨支架。取10枚β-TCP支架测量高度、直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β-TCP支架孔道形态结构特点,测量大孔的直径和孔隙率,使用电子力学测试机测定β-TCP支架的弹性模量与抗压强度。空白组10只大白兔造模后不植入任何材料。支架组10只大白兔在造模后,将制备的10枚β-TCP支架植入骨缺损处。分别于术后第6、12周使用耳缘静脉推注空气方法处死空白组和支架组的各亚组大白兔,于骨缺损部位或植骨部位上下离断、截取长约10 mm骨段,制备切片,HE染色,观察骨组织生长情况;采用Lane-Sandhu组织学评分标准对骨组织修复情况进行评价。结果 使用3D生物打印技术制备的20枚圆柱体β-TCP支架,与松质骨标本结构形态相似。支架高度(9.97±0.08)mm、直径(5.09±0.07)mm,松质骨标本高度(9.96±0.39)mm、直径(5.01±0.22)mm,支架与松质骨标本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扫描电镜观察到支架表面及内部呈均匀多孔状,孔径相互连通,大小相仿,孔隙分布较均匀,在大孔侧壁布满了微孔,外形多为近似圆形;其中大孔直径为(223.02±18.20)μm,孔隙率为74.02%±1.38%。松质骨标本大孔直径(227.02±31.20)μm,孔隙率为76.02%±3.29%,支架与松质骨标本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使用电子力学测试机测定支架的抗压强度为(2.93±0.65)MPa,弹性模量为95~190 MPa。骨组织切片HE染色:术后第6周,支架组植骨处可见较成熟的骨组织,骨小梁和骨髓组织增多,新生骨正在逐渐覆盖植骨材料,周围可见少量成骨细胞,出现少量新生骨并向材料内长入;空白组的骨缺损处周围有少量类骨组织形成,大量成纤维细胞和脂肪组织生长,未见明显成骨细胞及骨小梁结构。术后12周,支架组植骨处出现成熟的骨小梁和骨髓组织,有编织骨形成,新生骨量较多,部分材料已被吸收降解,材料存留较少;空白组的骨缺损处见少量骨组织从缺损边缘向内长入,大部分被成纤维细胞和脂肪组织填充。Lane-Sandhu组织学评分,术后6周、12周支架组分别为(5.2±0.3)、(8.1±1.2)分,空白组分别为(1.3±0.5)、(4.5±0.6)分,支架组评分均大于空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341、12.672, P值均<0.05)。结论 3D生物打印技术制备的β-TCP仿生骨支架,与松质骨标本的骨组织解剖结构形态相似,且具有良好的生物力学性能,可以提供个体化的仿生骨支架,修复新西兰兔股骨髁部骨缺损的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